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蹄病是危害乳牛生产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有蹄底刺伤、蹄叉腐烂、蹄叶炎、腐蹄病四种,其中以蹄叉腐烂和腐蹄病为主。在临床上表现的共同症状是跛行,严重时导致乳牛卧地不起,从而造成乳牛淘汰。单纯采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乳牛蹄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乳牛腐蹄病是乳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该病是因感染病菌等多种因素导致乳牛的蹄角质腐烂、趾间皮肤和组织化脓的一种皮肤病.是乳牛常见的一种消耗性疾病,常给乳牛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该文从乳牛腐蹄病的致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养牛场预防乳牛腐蹄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奶牛腐蹄病是常见病之一,特别是在南方各省,市奶牛场多见,一般发病率在10~20%,个别场可达70%以上。乳牛患病后,不仅病肢负重困难,跛行,而且影响食欲,抵抗力下降,消瘦明显,乳产量则下降12%左右。严重时患蹄蹄壳腐烂、变形、脱落,甚至卧地不起而被迫淘汰或死亡。因此腐蹄病已成为各乳牛场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以往治疗腐蹄病方法虽有多种,如扩创后用磺胺、硫酸铜、碘仿、10%碘酊、松溜油等  相似文献   

4.
<正> 腐蹄病为乳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认为系坏死杆菌所致。南京某某乳牛场,在牛群中时有腐蹄病发生,在1980年3月场兽医修蹄工作,检查腐蹄病时,发现某一乳牛蹄底中心有一尚未破溃的脓肿,充分洗涤,并用碘酒消毒周围  相似文献   

5.
蹄跛行是乳牛的常见病之一。据1980年英国乳酪工业的调查,乳牛跛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500万磅,其中88%是蹄跛行,上海某些奶牛场蹄病占60—70%,北京某些奶牛场蹄病也达50—60%。乳牛的蹄跛行大部分是由于蹄损伤、蹄叶炎、白线部疾病、蹄底溃疡、蹄裂、腐蹄病等引起。蹄跛行直接影响乳牛泌乳量和繁殖性能。为了提高人们对乳牛蹄跛行的认识和重视,本文对乳牛蹄跛行作以概述。病因目前认为乳牛蹄跛行的病因主要有营养不良、管理不善、环境失宜、遗传因素、传染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乳牛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常表现为四肢运动机能障碍,除了易发骨和关节疾患外,常常引起蹄病。我们在北京和太原都遇到这样的病例,甚至在某些乳牛场成为群发疾病,对生产影响很大。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牛只蹄病,临床上常常误诊为腐蹄病或坏死杆菌病,长期治疗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发生与症状: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蹄病,多发于高产牛群,犊牛、公牛、育成牛群发生较少,如  相似文献   

7.
正腐蹄病是偶蹄兽趾间皮肤的化脓坏死性炎症,多见于乳牛、黄牛和水牛偶有发生,也见于3~6月龄的仔猪,在沼泽地带的羊也有发生,乳牛病后泌乳量下降,役用牛则因跛行而影响使役,本病在北方多发生在冬季舍饲期,后肢发病较多。1临床症状2015年11月20日,普兰店市城子坦镇金山村农户杨某打电话说,他家养了5头乳牛,出现了两前蹄,疼痛、不敢着地的现象,接到电话后,马上到杨某家,认真仔细的检查了  相似文献   

8.
我場乳牛在1952年就开始發現腐蹄病,病势逐年扩展,到1954年患腐蹄病的乳牛达80%以上,严重的病牛由于常期臥地不能起立或起立困难,以致造成腿折而屠宰淘汰。自1955年开始对該病进行系統的防治,对40头患牛的治愈率达100%,且无蹄变形等現象發生。玆簡述如下: 发病原因 (1)运动場和牛舍內过于潮湿,每当雨季,运动場排水不淨,泥濘不堪,加之牛只排泄的粪尿不能及时檢出,由于牛蹄終日被泥水浸泡,其蹄冠彈力組織不断受到浸潤,使保护蹄部及蹄夾之油性分泌物被泡除,蹄的摩擦能力降低,容易發炎,細  相似文献   

9.
乳牛腐蹄病在乳牛场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地势低凹排水条件差的牛舍或运动场,最易发生本病。这种病如果不通过及时治疗,其预后不良,它往往导致败血症的发生或蹄关节的坏死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就某牧场29天发病情况来看:前肢患病占发病总头数的34.5%,后肢则占发病总头数的65.5%。29例中全部是成年母牛,为散发性的发生。临床表现:典型支跛,不敢走动,多卧,病肢球节或系部肿大、增温、敏感,特别在石子路上,  相似文献   

10.
热应激可使乳牛产奶量降低,影响配种,受胎翠降低、流产和不孕母牛增多、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腐蹄病等发病率升高。其防治如下:  相似文献   

11.
奶牛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牛腐蹄病是目前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发生后,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  相似文献   

12.
奶牛蹄变形及蹄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蹄变形和蹄病是影响奶业生产的重要疾病。为了阐明奶牛蹄变形与遗传的关系 ,对某奶牛场 2 0 0 0年出生乳牛中的 3 7头蹄变形患牛进行了系谱调查 ,结果表明蹄变形与父系遗传有着某种联系。为了阐明奶牛蹄叶炎及腐蹄病的发病规律 ,从泌乳量、胎次、月份等 3方面对1 3 7头发生相关蹄病的奶牛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相关蹄病在高产奶牛、炎热多雨季节和第 2~ 4胎母牛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奶牛腐蹄病是奶牛肢蹄病中较严重的蹄病之一,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健康发展,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文章结合作者自身对奶牛腐蹄病的防治体会,简述了奶牛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为奶牛养殖管理者和从业者提供奶牛腐蹄病的防治措施,保障奶牛健康,促进奶牛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种公牛腐蹄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蹄是种公牛最主要的运动器官,种公牛患蹄病显著地影响其生产性能,即使再好的种公牛,如果发生蹄病,其冷冻精液的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者将无法正常采精。这不仅严重影响种公牛的使用年限,为饲养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限制某些优秀个体性能的发挥。通常发生蹄病有三种:腐蹄病、蹄底磨损和趾间皮炎。前两种发病率较高,特别是腐蹄病发病率最高,占蹄病50%~60%。近几年来,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腐蹄病的防治措施,可以基本杜绝因腐蹄病淘汰种公牛所造成的损失。1病因腐蹄病,使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发生急性和亚急性炎…  相似文献   

15.
腐蹄病是乳牛常见的一种畸病,尤以饲养在粪尿、泥泞和荆棘丛生潮湿草场上放牧的牛群更为多见.笔者从199毛年以来,用液氮治疗乳牛腐统病1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1症状奶牛息后阅病后,临床上以肢被为主.打诊蹄壁有疼痛,蹄底或略叉可发现覆有坏死的溃疡面,有的烂成大小不等的空洞,流黑色恶臭的液体.病牛路行不愿站立,严重者指(趾)骨、华和韧带坏死及蹄间、蹄球与跨冠形成疾管、食欲不振,产乳量明显下降,逐渐消瘦衰弱,最后淘汰.2治疗将牛站立或横卧保定,修平其跨底,彻底清除总部的污物及血脓,按常规严格消毒后,术者用手持一…  相似文献   

16.
腐蹄病是乳牛常见病之一,我场发病率高达23%左右,淘汰率占全牛群淘汰率的40%以上。笔者近来用老鸦嘴、田基黄、鹅不食草合剂对9例不同病情和病理性质的腐蹄病进行治疗,结果都有不同成度的效果。特别是对卡他性、化脓性蹄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药品与方法将老鸦嘴的鲜木皮,鲜田基黄,鲜鹅不食草三者混合(3:2:2)捣烂成为膏状,涂敷在已切底刮削坏死角质,除去污物,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的患处面上。厚度不能高出蹄底平面0.3厘米,面积要大于患口,然后用8×60厘米的绷带包扎固定。3天换1次药,至跛行消失为止。  相似文献   

17.
奶牛蹄病是危害养牛业发展的三类常见疾病(蹄病、产科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蹄叶炎和腐蹄病。笔者结合临床经验,阐述了蹄叶炎、腐蹄病的病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骆驼腐蹄病是一种以蹄底腐烂为主要症状的常见蹄病。腐蹄病发病原因较复杂,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配比失衡、饲养环境恶劣、受外伤等原因都能引起腐蹄病。1病因分析1.1饲养管理原因1.1.1蹄掌磨损骆驼蹄掌磨损,蹄掌出现创口时,病原可乘虚而入引发腐蹄病。1.1.2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配比失衡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配比不当,尤其是钙磷比例失调可诱发腐蹄病。1.2心血管疾病诱发骆驼发生心血管疾病,循环系统出现障碍时,可引起肢体下部水肿,蹄部局部损伤和坏死。  相似文献   

19.
乳牛蹄病是乳牛场乳牛较易发生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会引起乳牛繁殖性能障碍和泌乳量下降,严重的会导致跛行直接被淘汰,给乳牛场带来不可低估的经济损失。该文就乳牛蹄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广大乳牛养殖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奶牛腐蹄病与蹄叶炎的比较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蹄病被认为是奶牛场三类常见病之一,给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腐蹄病与蹄叶炎属于奶牛蹄病中常见的类型。笔者结合若干临床病例,总结腐蹄病与蹄叶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特点,并把二者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腐蹄病与蹄叶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