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种子引发技术在作物抗旱性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种子引发是一项能有效提高种子质量的种子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本文主要对我国现有的液体引发、固体引发、抗茵物质引发、激素引发、细胞信号分子引发、细胞周期性药物引发和生物引发等种子引发技术在作物抗旱性上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种子引发和种子药剂处理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生产措施。种子引发能够提高种子的萌发活力,提高种子和长出幼苗对逆境胁迫的抵抗力,而种子药剂处理可以防治作物早期病虫害。因此,这两种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均符合现代农业精量播种的需求。在此条件下,种子引发和种子药剂处理两种种子处理技术的结合,包括药剂对引发种子的处理方式以及种子药剂处理对引发种子的安全性是种子生产企业和种子处理药剂生产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不同种子引发技术、种子引发对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药剂对引发种子的不同处理方式,并对这两种技术相结合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究褪黑素和多巴胺对不同类型甜菜种子引发与盐胁迫的对比。研究以TD801和TD805两种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在非盐胁迫和盐胁迫的条件下,采用了2种引发剂、6种浓度梯度和2种时间,共设置了96组处理,通过对TD801和TD805两种甜菜种子浸泡、回干以及发芽培养等步骤,来测定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结果显示,大部分处理组合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TD801甜菜种子在500μmol/L浓度的褪黑素溶液,且处理时间为24 h的组合下引发效果最优,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达90.00%;盐胁迫在特定组合下能够转变成盐引发,对甜菜种子的发芽有促进作用。褪黑素和多巴胺对甜菜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引发效果,两者相比,褪黑素萌发效果显著优于多巴胺。  相似文献   

4.
引发技术在种子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引发技术是现代种子科学研究的热点,它是一种通过简单处理就可以有效提高种子质量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种子处理技术。但是,由于不同种子的生理特性不同,各种引发技术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种子引发技术尚未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阐述了种子引发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水、滚筒、渗透调节、固体基质、生物膜、ABA等引发技术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种子引发技术的效应以及影响种子引发的各种因素,结合有关种子引发的研究现状和技术的应用现状,对未来种子引发技术进行了预判。  相似文献   

5.
该试验以白皮松种子为对象,进行水引发以及渗透势为-0.3、-0.6和-1.2 MPa的KN03溶液引发处理(未引发干种子为对照),通过对种子发芽及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了水引发及渗透引发对白皮松种子萌发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引发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白皮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缩短了平均发芽时间,降低了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但综合各项指标发现,-0.3 MPa KNO3溶液引发处理,白皮松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最大,发芽速度最快,且对细胞膜修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萌发期的干旱胁迫是限制高粱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种子引发是提高作物抗逆性的一个重要技术。为了明确不同引发处理对干旱胁迫下高粱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晋杂22和晋早5564为研究材料,分别进行聚乙二醇(PEG)、KCl、CaCl2、水杨酸(SA)引发和未引发(NP)5个处理,研究在正常情况和干旱胁迫下种子发芽情况及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高粱种子发芽率,抑制胚芽和胚根伸长。干旱胁迫下PEG、KCl、CaCl2和SA引发后,晋杂22的萌发率比NP处理分别提高了18.18%、12.72%、35.45%和31.82%,晋早5564的萌发率比NP处理分别提高了20.18%、10.76%、26.91%和30.04%。干旱胁迫下,引发处理促进了胚根和胚芽的伸长,CaCl2和SA处理在晋杂22抗旱效果最佳,芽长分别比NP处理增加了267.07%和271.95%,根长分别比NP处理增加了231.94%和355.56%。CaCl2处理在晋早5564效果最好,芽长和根长分别比NP处理增加了195.96%和206.60%。种子引发提高了胚芽内抗氧化酶活性,减轻了膜脂过氧化对胚芽的损伤;同时种子引发促进了糖代谢,提高了脯氨酸含量,缓解了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西瓜品种“小皇冠”和“早佳8424”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种子萌发袋发芽的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0,50,75,100,125 mmol/L) NaCl溶液胁迫下,蛭石引发处理对西瓜种子发芽指标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引发处理对缓解西瓜盐胁迫伤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对西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剧,引发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西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NaCl胁迫下,西瓜胚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引发处理下胚根的SOD、POD、CAT活性增强,MDA和H2O2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研究表明,引发处理能促进NaCl胁迫下西瓜种子萌发,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诱导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和H2O2的积累,增强西瓜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砂引发对苦荞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苦荞麦种子采用不同时间、不同含水量砂引发处理,研究了各处理苦荞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整齐度等参数。结果表明:含水量3.8%的砂引发48 h为最佳的引发处理,发芽36 h种子即整齐出芽,且发芽率达到93%,获得了最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较好的发芽整齐度和较快的发芽速度,是较为理想的砂引发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柳枝稷种子进行不同引发后回干处理,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用发芽纸作为基质来研究不同引发处理对柳枝稷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主要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每日发芽速度、根长、苗长、叶面积、根干重、根鲜重、幼苗叶绿素含量及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几种引发处理方法中,H2O引发处理效果最好,和对照相比,提高了柳枝稷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量,降低了膜透性,而CuSO4处理效果最差,不宜用作柳枝稷种子引发处理.  相似文献   

10.
种子引发处理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时新疆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10号”种子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调查了各处理种子发芽速度、发芽整齐度、发芽试验及种苗萌发试验。结果表明:6种不同水合时间和水量的处理中,6h的水合时间处理获得了最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较好的发芽整齐度和较快的发芽速度,是较为理想的水合处理方法。棉花种子的引发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种子活力、加速种苗萌发、提高种子发芽整齐度和发芽率。其中大分子PEG盐渗处理(OP)在加快种子发芽和种苗萌发的速度上显著优于未处理种子,略优于6h水合处理;而水合处理(HP)在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最大发芽率方面显著优于OP和未处理种子。但HP和OP处理后种子的畸形苗和染病种苗率显著上升,这与前人的报道结果相一致。有关棉花种子引发处理与种带病原菌的发生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