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种不同产地的茯苓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基于多糖的二元指纹图谱的工艺流程和分析方法.以广西茯苓为基准计算,得到的湖南和云南茯苓与广西茯苓的相似性分别为0.919 0,0.740 0.结果表明,基于碳水化合物信息融合的多元指纹图谱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不同产地的茯苓进行筛选,是一种有效的中药多糖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茯苓是一种常用中药,在此将茯苓早期到近期特别是近3年来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发现,茯苓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多糖、三萜、脂肪酸、甾醇、酶等,其中,已知多糖类化合物有1i种,已知三萜类化合物有42种;茯苓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茯苓多糖和茯苓三萜类化合物,茯苓多糖具有抗肿瘤、保肝、利尿、抗衰老、抗炎、降血脂、增强免疫、催眠等作用,茯苓三萜具有抗肿瘤、保肝、抗衰老、抗炎、增强免疫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18岁以上的男性,当每天掉的头发超过100根时,这就是开始脱发的信号了,如果这种现象持续2~3个月以上,就应尽快就医.治男性型脱发应当避免4个误区: 1.没把脱发当成一种病.有些患者没把男性脱发当成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女性在分娩后2~6个月头发干枯、变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脱发,医学上称之为"分娩后脱发".据统计,有30%~45%的产妇都会出现分娩后脱发.分娩后脱发是头发的新陈代谢所致,因此并不可怕.  相似文献   

5.
茯苓松段木"菌引法"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茯苓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性平,味甘,具有宁心安神、止咳化痰、益脾生津等功效,对肿瘤、肝炎病人也有一定疗效,还是一种营养滋补食品。现结合3年来种植茯苓的经验,将其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生物学特性1.茯苓形态特征茯苓属多孔菌科,由菌丝体、菌核、子实体三部分组成。菌丝是茯苓的营养器官;菌核是一种休眠体,又是营养物质的贮藏器官,它是由菌丝体发育而成的;菌核即为做药材的茯苓。茯苓成熟后,在菌核向地一侧的下方便产生一层白色组织,平铺于菌核底部,即为子实体,呈蜂巢状,是茯苓的有性繁殖器官。2.茯苓生活条件(1)营养茯苓…  相似文献   

6.
<正>脱发的原因有很多,许多人为此异常烦恼,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重病。其实这种猜疑大可不必。如果是正常脱发,就应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平时对头发多呵护一些,就可以摆脱这种烦恼。下面为您介绍一些防止脱发的食疗方法。脱发者要常年坚持多吃谷物、水果、蔬菜。蔬菜摄入减少易引起便秘,从而"弄脏血液",影响头发质量。经常脱发的人体内常缺铁。含铁丰富的食物有黄豆、黑豆、蛋类、带鱼、虾、熟花生、菠菜、鲤鱼、香蕉、胡萝卜、马铃薯等。头发干枯、发梢裂开者,可以多吃大豆、黑芝麻、玉米等补充植物蛋白。导致脱发及头发变黄的主因之一是由于血液中含有酸性毒素,原因是体力和精神过度疲劳或长  相似文献   

7.
防虫网防治黑翅大白蚁至今未见报道,黑翅大白蚁在德江县及周边县茯苓产区发生普遍而危害日益加重,对茯苓的产量与品质影响很大,用显微镜观察鉴定为黑翅大白蚁,经野外防虫网扎袋栽培茯苓,对防虫网防治黑翅大白蚁技术进行研究,发现防虫网栽培较传统无网栽培有显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8,(7):56
江苏省张家港市刘能来电问:我今年46岁,由于工作压力大,最近脱发越来越严重,有何办法能避免秃顶的危险? 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腾士超副主任医师说:男性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大,人到中年脱发非常明显。但是也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9.
《云南农业》2005,(11):35-35
现在使用电脑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脱发者,于是人们普遍担心脱发是电脑的辐射造成的。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的科学检测证实。许多物理因素确实能够影响头发的生长和脱落,如医学上所采用的放射疗法就可以导致脱发,而电脑的辐射应在正常的生理承受范围内,并不足以引起疾病和  相似文献   

10.
:以果蝇为动物模型,对茯苓多糖进行抗氧化防衰老的研究.给30日龄果蝇饲喂茯苓多糖10d后处死,测定果蝇匀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氧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各茯苓多糖处理组的雌蝇SOD活性上升,雄蝇MDA含量降低,雄蝇CAT活力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0.2mg/g浓度组雌雄果蝇与对照组比较可延长平均寿命和平均最高寿命.茯苓多糖可以提高果蝇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延长果蝇寿命.  相似文献   

11.
1.采收我县茯苓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下窖,当年11月~12月第1次采收,于翌年4月~5月第2次采收.茯苓成熟的标准是:苓场的土壤裂隙不再增大、菌核长口处已弥合,苓皮表面呈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裂纹不见白色.若苓皮呈现黄白色,则表示茯苓正在生长,可以延迟采挖.  相似文献   

12.
杨晚 《新农村》2007,(1):29-29
1·从食物中补充铁质经常脱发的人体内常缺铁,而铁质丰富的食物有黄豆、黑豆、蛋类、带鱼、虾、熟花生、菠菜、鲤鱼、香蕉、胡萝卜、马铃薯等,常吃可防脱发。2·补充植物蛋白头发干枯,发梢裂开,可以多吃大豆、黑芝麻、玉米等食品。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含碱性食品脱发及头发  相似文献   

13.
桑树的果实叫桑葚.桑葚性凉,其所含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含有糖分、维生素B1、B2、维生素C,胡萝卜素也相当丰富,还含有少量的脂肪.主要有补肝肾、养阴液、聪耳目、通大便、利关节、安心神等功效,特别对烦躁失眠,虚火上升,夜间盗汗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民间均以鲜桑葚来治疗酒醉不醒、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头发早白、头晕眼花、视力减退、大便于燥、习惯性便秘、闭经等;鲜桑葚加酒曲发醇成酒酿,可洽神经衰弱;鲜桑葚与茯苓粉、粳米加水煮粥能治疗脱发;干桑葚同旱莲草、女贞子制蜜丸坚持服用,可使白发变黑.  相似文献   

14.
对茯苓菌丝体固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源、常用矿质元素、生长因子以及碳氮比与菌丝分泌色素无关;而有机态氮、pH值、温度以及菌种来源与菌丝分泌色素有关.茯苓菌丝尖端培养可以部分抑制菌丝分泌色素,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收获与加工,是茯苓生产的最后两个环节,既关系到苓农的收入,又关系到茯苓的药用价值。一、鲜茯苓的科学采收1.收获适期。茯苓收获又称起场或起窖。茯苓菌核成熟后应及时收获,过早收获会影响产量和质量。茯苓下窖种植第2年6月份便陆续成熟,可开始收获。采用嫁接新技术种植的茯苓,可当年种  相似文献   

16.
<正> 茯苓系常用大宗中药材,有家种和野生两种,每年秋季采收。现将野生茯苓的寻找与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1.寻找方法。茯苓多生长在松树林中,判断松  相似文献   

17.
茯苓属于高温好气腐生药用真菌,具有祛湿、健脾、安神、生津等功能,是不可缺少的药引.茯苓还是保健食品的添加剂,茯苓保健食品和饮料投放市场,很快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茯苓多生长在海拔700~1000米之间的丛林里,安徽是茯苓老产区之一.以下介绍茯苓的培植技术.  相似文献   

18.
南方地区去冬今春遭遇罕见雪灾冻灾,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山区山林随处可见大量冰雪压断的松树干、枝丫、树尾巴、弯曲头、松树蔸等废材,每万千克如当干柴薪卖不值2000元,若用来种植茯苓效益更可观,可种1000窖(667平方米地).产鲜茯苓3000千克以上,市场价每千克4元计算.可收入12000元,加工成商品茯苓后可增值1倍,达24000元.而茯苓栽培的投资少--每667平方米的现金投资不超过2000元.主要用于购买茯苓菌种和防治白蚁的药物,茯苓栽培的技术简单易学,茯芩栽培后的日常管理.容易掌握.所以当前利用松树废材种茯苓.不失为山区灾民生产自救减灾的一条致富好门路.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60%以上的中药方中均配有茯苓,茯苓为兼性高生菌,非常名贵,被誉为中国传统药物的"白银"。茯苓在日常中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作为食材。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提供显示估计全国每年大约需要3万余吨干茯苓,生产干茯苓需要松木约30m3/吨,因此全年用于干茯苓生产所需的松木总量约90万立方米。导致茯苓种植产业与林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再说近年来松木价格一直上涨,用段木栽培是少有为见。随着松木数量的不断增多,每年松树兜的产出量也比较大,大多地区都是直接将树兜弃置在山上,任其腐烂,导致资源大大浪费。此外,树兜还可能滋生大量白蚁,给周边其他林木造成危害。因此,要进一步推广松树兜标准化栽培茯苓创新技术,利用松树蔸栽培茯苓,变废为宝,节约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同时减少白蚁的数量,降低周围农林作物虫害发生几率;同时有效提升茯苓产量,推动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群 《北京农业》2007,(6):25-26
茯苓为多孔菌科卧孔菌属植物,以菌核入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多数中药配伍中都要用到茯苓.但过去茯苓都是用传统的"肉引"栽培法,就是选用个体均匀的小茯苓等作种子,用松材栽培,称之"普窖".松材栽茯苓对森林资源破坏性大,而且由于结苓不稳定,100千克松材只产鲜茯苓3~6千克,有时甚至失败.自1994年起,新邵县新港玉竹开发有限公司推广"纯菌种"栽培法,就是以菌丝作种,称为菌引法,利用松蔸、松尾、松枝来栽培茯苓获得成功,既提高了茯苓产量,又提高了松木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经生产实践证明,每100千克松材可产鲜茯苓17.5~27.5千克,直径40~50千克以上的松蔸可产鲜茯苓30~50千克,有的高达100~200千克,经济效益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