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鱼种越冬期死亡原因1.鱼种小、体质差:规格太小的鱼种,体质差,体内积存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少,难以在漫长越冬期蓄积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常因身体衰弱而死亡。其体质差,在拉网并池过程中因受伤而感染水霉等疾病引起死亡。2.鱼体受伤:在拉网并塘时,由于操作欠佳,造成鱼体受伤或鳞片擦落。病菌入侵或感染疾病,在越冬期间也易死亡。3.注水或增氧不当:长时间盲目循环冲水或增氧,致使池塘水温迅速下降,鱼类被冻晕冻死。(二)降低死亡率的措施1.鱼种越冬池的选择:由于越冬池的好坏,可直接关系到越冬鱼种的成活率。鱼种越冬池要具备下列几个条件:选…  相似文献   

2.
在冬季来临之前,鱼种需并塘越冬,且应加强管理,以防止鱼种越冬死亡。具体应抓好:  相似文献   

3.
成春到 《饲料研究》2004,(12):25-25
在冬季来临之前,鱼种需并塘越冬,且应加强管理,以防止鱼种越冬死亡。具体应抓好。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鱼种是个宝,过冬要保好,来年增三成,经济效益高”。实践证明,搞好鱼种的安全越冬工作,来年可增产30%左右。现将鱼种的安全越冬措施介绍如下。1选择好鱼塘和水质应选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的鱼塘放养鱼种。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种的存活率。水质要选呈黄绿色或油绿色的水  相似文献   

5.
1.对鱼种的要求。规格大的鱼种体质健壮、肥满,耐寒、耐低氧能力强,越冬死亡率低。越冬鱼种的体长规格最好在10厘米以上。在越冬前应多投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培育大规格鱼种越冬。投  相似文献   

6.
何人 《江西饲料》2001,(5):36-36
1越冬鱼种死亡的主要原因1.1池塘条件差①池塘水质清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弱,产生氧量少;②池塘水中有机质过多,分解耗氧量过大;③池塘保水性能差,水位下降,水很浅,鱼儿活动空间不足,缺氧又受冻;④污水流入池塘,严重影响鱼类生长;⑤有的地方池塘水面被冰雪覆盖严重,池塘透明度很小,光合作用很弱,鱼类终因缺氧而窒息死亡。1.2鱼种体质差、规格小鱼种越冬一般靠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鱼种体质差、规格小,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少,终因鱼体新陈代谢机能紊乱而死亡。从实践看,越冬鱼种体长小于7cm时…  相似文献   

7.
我们北方的冬天,一般从10月下旬开始结冰,到来年的4月中旬解冻,冰封期长达半年之久。在整个冬季,会造成大量养殖鱼类的死亡,严重地影响了鱼的成活率,甚至有的鱼种,亲鱼在越冬时全部死亡。为了能够使鱼安全越冬,不断提高养殖鱼类越冬的成活率,可以采取下面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德祥 《饲料研究》1998,(10):29-29
要使160~300尾/kg小规格鱼种在16~18℃的低温环境下越冬后达到高成活。出池后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快、繁殖代数少、子代鱼少、单尾价格低、便于运输而受养鱼户喜欢。现将小规格罗非鱼种越冬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鱼种池的消毒。鱼种进池前用漂白粉或...  相似文献   

9.
鱼类进入冬季,很少活动,很少吃食,主要靠消耗体内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来维持生命,到翌年春季出池时体重可减轻10%~20%。这期间,若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造成越冬鱼种死亡。因此,保证鱼种安全越冬是池塘养鱼生产过程中一个十  相似文献   

10.
水质是影响越冬鱼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管好水质要着重抓好pH值和溶氧两个指标. (一)pH值 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度的一个指标.鱼类越冬池的水体要求pH值在7~8之间,过高或过低对鱼类都有直接危害.实践表明,凡管理不善,越冬鱼种池水体pH值一般偏低.对此,可采取以下两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造成越冬鱼种死亡的原因1.水体缺氧严重。主要有五种情况。一是由于多年未清淤,使水质恶化。二是由于池水过瘦,浮游植物少。三是由于野杂鱼过多或放养密度过大,而造成缺氧导致鱼种死亡。四是由于池塘渗漏。五是由于结冰后,冰上污物和积雪太多,水体生物不能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使鱼种因缺氧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奥尼鱼是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杂交而获得的优良品种,属热带鱼类,在我国大多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必须进行越冬保种。奥尼鱼的越冬分为鱼种越冬和亲本越冬两种。鱼种越冬是将当年繁殖的奥尼鱼苗,到10月份左右还未长成商品规格的,通过越冬,留作第二年4~5月份作为放养的鱼种;亲本越冬是指从奥尼鱼接班鱼中选择出待第二年繁殖用的亲本鱼种,让其安全越冬。因此,搞好奥尼鱼的越冬事关当年及来年的生产和效益,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现将其越冬管理相关技术简述如下,供参考。1抓好越冬前期培育管理工作1.1强化秋培在奥尼鱼进…  相似文献   

13.
现在,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越冬技术尚未被广大渔农掌握。其实做好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能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一、投食保膘 一般水性鱼类,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对其食欲虽有影响,但其消化机能并不很弱,对饵料仍有一定的需求。据试验,当水温下降到7℃时,鲢、鳙鱼还会少量滤食,草食鱼类也浮到水面吃草(白菜叶等青料),水温下降到4℃时,鱼种才呈休眠状态。而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地区,水温很低的时间不很长,如果鱼种进入越冬后,就会不给食,使它们处于饿的状态,仅靠越冬前体…  相似文献   

14.
现在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的越冬技术,尚未被广大渔民认识和掌握。其实搞好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根据实际情况,按其所需,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就能提高鱼种越冬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鱼种越冬期间,常因水质差、鱼体质弱,感染病害、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鱼种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来年渔业生产。为了保证来年鱼种的供应,必须加强越冬管理,防止鱼种越冬死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箱养鱼的普及推广,网箱鱼种越冬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越冬网箱的选择 采用封闭式网箱,网目以1.8~3厘米为好。最小入箱鱼种6厘米左右,网目1.8厘米;最小鱼种7.5厘米,网目2.2  相似文献   

17.
十六、罗非鱼越冬技术要求 1.进池时间 罗非鱼越冬,应掌握在水温18℃~20℃时进入越冬池。具体进池时间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但必须在水温18℃以上时进越冬池,要赶在第一次寒流之前结束。水温低于16℃时,起捕的鱼因为温度低易使鱼体冻伤,进池后会出现陆续死亡现象,不能作越冬鱼种。捕捞越冬鱼要选择风和日暖的晴朗天气,以免鱼体冻伤。  相似文献   

18.
《山东饲料》2007,(1):29-29
冬季因气温低,越冬鱼种易受冻害,成活率比较低,近年来,辽宁辽中县采用生态调节法提高鱼池温度,既增强了鱼类在冬季的摄食能力,保持膘度,又减少了冻害,提高了池鱼越冬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鲤鱼是北方地区主要的鱼类养殖品种,每年都涉及大量鱼种和成鱼越冬问题。目前,鲤鱼多采取池塘越冬。实践表明,鲤鱼网箱越冬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便于管理、成活率高等优点。(一)越冬水域的选择鲤鱼网箱越冬水域多选择湖泊、水库和江河等。如果鲤成鱼短期越冬,即越冬至元旦或春节前销售,也可选择越冬池作为越冬水域。要求选址管理方便,水质  相似文献   

20.
甲鱼的越冬死亡症杨先乐(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沙434000)冬眠期,尤其是冬眠后会造成鳖的大量死亡,人们将此称为越冬死亡症,或称为苏醒死亡症,冬眠死亡症等。1病因越冬死亡症的原因至今还不大清楚。估计有以下方面的因素:1.1营养不良。后期(8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