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充分调查辽东地区大叶芹生长环境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立地条件和环境因子对大叶芹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可获得高品质大叶芹的栽植模式。结果表明:林分类型和坡位对大叶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极显著;林下栽植的大叶芹粗蛋白含量略高于全光坡耕地上栽植的,人工林下栽植大叶芹的粗蛋白含量高于天然次生林下的;大叶芹矿质元素含量与林分类型和坡度的关系最大;大叶芹Ca、Mg、Fe含量受综合立地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其中坡度为15°~20°时,Ca,Mg元素含量最高;坡度为5°~10°时Fe元素含量高;Cu和Zn两种微量元素所受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西部地区桉树速生丰产林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在海南岛儋州林场实施的桉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模式研究进行了总结。尾叶桉、刚果号桉施肥与株行距配置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幼林期尾叶桉、刚果号桉生1212长均有极显著的差异影响,不同的施肥配比和施肥量对尾叶桉生长的施肥效果是:B2 N0P150K160> B4 N90P200K160 >B3 N90P150K160> B1 N0P0K0(对照);对刚果号桉的效应是:12A3 N90P150K160> A4 N90P200K160> A2 N0P150K160> A1 N0P0K0;在相同的密度下不同的株行距配置方式对尾叶桉、刚果号桉的生长无影响,差异不显著。年生刚果号桉整地、密12312度与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整地、施肥对家系和无性系的树高、胸径生长和胸径生长有影响,且差异极显著;密度仅对刚果号桉无性系胸径生长有影响且差异显著。三因素对12刚果号桉生长的影响程度为:整地>施肥>密度。—年生的四种人工林优化栽培模1236式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立地类型,相同的栽培抚育管理措施下,选择适宜的良种是确保人工林实现丰产的关键;同一立地类型相同的栽培抚育措施下,刚果号桉行间间种12绢毛相思比间种大叶桃花心木生长量高;粗果相思在海南岛西北部的儋州地区发展潜力比马占相思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成都平原气候条件下岷江百合人工栽培不同模式下植株生长差异,以岷江百合6年生实生植株为试验材料,观测其在日光温室大棚地面苗床(PD)、日光温室大棚营养钵(PB)、室外田间(LD)、室外营养钵(LB)4种栽培模式条件下物候及11个生长指标的差异,借助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研究各生长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不同栽培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PD和PB模式果熟期前的物候时间均早于LD和LB模式,果熟期及枯萎期则相反,其中PB模式萌芽、果荚成熟时间最早,PD模式开花时间最早、LD模式植株枯萎时间最早;②不同栽培模式下岷江百合实生植株地径、株高、单株花数量等11个生长指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单株花数量变幅最大,达427.00%,花径变幅最小,为9.67%;③4种栽培模式11个生长指标互呈正相关性,且多个指标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④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名为PD>LD>LB>PB,PD模式最利于岷江百合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耐寒大樱桃品种资源缺少,大叶芹是东北稀有山野菜,二者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需求。采用耐寒短柄大樱桃与大叶芹立体栽培模式,既满足了黑龙江省优质大樱桃的市场需求,同时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创新了大叶芹的林下开发途径。对短柄大樱桃与大叶芹的立体栽培管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抚育间伐对栓皮栎人工林及其目标树光环境的影响,在登封林场40a生栓皮栎人工林内设置了2块面积为1hm~2固定样地(分别为间伐和对照样地),采用半球面影像技术和植物冠层技术获取了全林及目标树冠层图像,比较分析了间伐和对照样地冠层结构和光环境指标差异规律。结果表明,间伐样地林冠开度和林下光照辐射显著低于对照样地(P0.05),而叶面积指数和光照消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样地(P0.05);林冠开度与林下光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叶面积指数与林冠开度、林下光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间伐样地径阶为14,16,18cm的目标树平均叶面积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样地相应数值(P0.05),但间伐样地径阶20cm的目标树平均叶倾角和漫射透射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相应数值(P0.05)。抚育间伐改善了林分的冠层结构,林下光照强度增强,目标树光合有效辐射增加,光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研究结果对于栓皮栎人工林大径材培育和制定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福建省大田县太华镇调查了天然起源闽楠林不同坡向、不同坡位楠木林及其林下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坡向、坡位对闽楠林木胸径、树高和郁闭度的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坡向×坡位交互作用对胸径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但对树高和郁闭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闽楠林木胸径、树高生长阳坡极显著大于阴坡,中、下坡极显著大于上坡;阳坡的中、下坡有利于楠林胸径生长,阳坡、阴坡的下坡有利于林木树高的生长,阴坡的中、下坡则有利于其郁闭。(2)坡向、坡位以及坡向×坡位交互作用均对林下闽楠幼苗的数量和苗高生长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阳坡幼苗的株数和苗高极显著大于阴坡;中坡株数最多、但苗高最矮,下坡株数最少、但苗高最高,上坡株数、苗高均居中;阳坡×中坡最有利于楠木林幼苗株数生长,阳坡×下坡最有利于楠木林幼苗苗高生长,而阴坡×下坡既最不利于幼苗株数生长,也最不利于苗高生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5 a生杉木人工纯林在不同坡位上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15 a生杉木人工纯林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冠幅生长均有显著影响;人工林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等生长指标一致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坡位间平均胸径生长和平均树高生长均表现为:上坡位与中坡位无显著差异,上坡位与下坡位差异极显著(p<0.01),中坡位与下坡位差异极显著(p<0.01);坡位间冠幅生长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叶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史的完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叶生物量(叶量)及其养分含量将直接影响树体对光能的接收与利用,而土壤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所需的养分元素。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毛竹的叶量、叶片和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叶量随着径阶的增大而增大。(2)5块样地中,样地1和3的毛竹叶量明显高于其他3块样地,样地4的毛竹叶量最小。(3)毛竹叶片中镁含量随着年龄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氮、总磷、有机磷、钾、钙含量在1度毛竹叶片与其他年龄毛竹叶片含量差异显著(p<0.05);2度以上各年龄毛竹叶间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毛竹叶无机磷含量仅1度竹叶与4度竹叶含量差异显著(p<0.05);叶片中的氮磷比值(N/P)随年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相同年龄不同径阶毛竹的叶片养分含量虽有变化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4)竹叶中氮含量与有机磷、全磷、钾、钙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含量与钙、钾含量显著相关(p<0.05);钾与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5)毛竹林土壤pH值与叶片镁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中镁含量与叶片中钙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叶片全氮、总磷、有机磷、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
王颖  周玉迁  单琳 《林业科技》2020,45(3):28-31
以拐芹、大叶芹、棱子芹和绿花山芹为研究对象,探讨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种源不同,产量不同。在种源相同的条件下,棱子芹林下产量高于全光。②施肥量对大叶芹和绿花山芹产量影响显著。大叶芹在施肥量为4000 kg/亩时,产量最高为1.68 kg/m^2;绿花山芹在施肥量为4000 kg/亩时,产量较高为0.96 kg/m^2。③播种时期对大叶芹产量影响显著,秋播产量明显好于春播。④播种量不同,产量不同。拐芹在播种量为30 g/m^2时,产量最高;绿花山芹在播种量为35 g/m^2时,产量最高为0.45 kg/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花黄精根茎繁殖苗在油茶林下开展不同栽培模式种植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在容器、大田和油茶林下三种栽培模式下,多花黄精平均株高和平均地径大小为:容器>大田>林下,且容器栽培显著高于大田和油茶林下栽培,平均块茎鲜重大小为:容器>林下>大田,容器和油茶林下显著高于大田栽培.三种栽培模式对多花黄精地下块茎多糖、黄酮和薯蓣皂苷...  相似文献   

11.
比较分析了云南河口和景洪2个试验点橡胶树无性系生长和叶片表型性状的差异,旨在揭示不同地理环境下橡胶树无性系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的表型可塑性。以9个橡胶树无性系苗木为试材,分别测定了2个试验点内苗木的茎粗、株高、叶蓬数、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长宽比、比叶面积和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无性系在单个试验点内生长和叶片性状等10个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或显著水平(P0.05);而2个试验点间茎粗、株高、叶长、叶周长和长宽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叶蓬数、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比叶面积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叶宽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河口试验点苗木的茎粗、株高、叶蓬数、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及长宽比均大于景洪试验点,而比叶面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则小于景洪试验点。在可塑性方面,河口试验点较景洪试验点生长量更大,叶片更长、更大,其中614和621两个无性系生长可塑性更强,272、551、553和621号等无性系在叶面积、叶长和叶周长等方面可塑性更强。相关性分析表明,2个试验点苗木株高均与叶长和叶周长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蓬数关系不显著;代表叶片大小的10个叶片性状在2个试验区内均呈显著正相关。系统聚类综合评价表明551、614和624号3个无性系在2个试验点生长表现较好、叶片较大。  相似文献   

12.
间作方式与林地类型对魔芋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岚皋县对与作物间作和5种林下套种方式下的魔芋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林下套种魔芋方式魔芋产量为14 025~18 619.5kg.hm-2,显著高于大田(玉米—魔芋)间作方式的产量10 830kg.hm-2(p<0.05),其中刺槐—魔芋、漆树—魔芋套种方式产量显著高于杜仲—魔芋、杉树—魔芋、板栗—魔芋等3种林下套种方式;5种林下套种方式魔芋发病率为1.63%~2.2%,分别极显著低于大田(玉米—魔芋)间作方式的10.4%(p<0.01),其中刺槐—魔芋套种方式魔芋发病最轻,极显著低于其他4种套种方式(p<0.01);刺槐林下种植魔芋具有发病轻、产量高、效益好等显著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短梗五加的适宜培育模式,在辽东山区选择红松幼林下、次生林林缘、次生林林下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林缘栽植短梗五加的当年高、基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叶质量最大,次生林下栽植短梗五加萌蘖最多;红松幼林套栽短梗五加的次年芽菜产量最高,并且芽菜采摘时间早。栽培短梗五加,可以选择红松幼林地和郁闭度在0.6以下的林地。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森林经营模式下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经营1年后其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下,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下活地被生物量均以灌木层生物量为主,枯落物层生物量对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贡献亦大。经营模式为保留密度900株/hm2的马尾松林下植被总生物量最高,而保留密度为2 100株/hm2的马尾松林下植被总生物量最低。保留密度过大或过小林下植被生物量都不高,说明适宜的保留密度才有利于提高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下植被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顺昌县杉木-闽楠复层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保留密度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林分生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杉木保留密度的增加,闽楠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冠幅、枝下高以及最大分枝粗均降低。西坑试验点内,1~6号样地(杉木保留密度为180株·hm^-2)的林下闽楠平均胸径和树高较7~8号样地(杉木保留密度为480株·hm^-2)的分别增加149.01%和88.95%;八一工区试验点内,1~2号样地(杉木保留密度为485株·hm^-2)的林下闽楠平均胸径和树高较3~4号(杉木保留密度为630株·hm^-2)、5~6号样地(杉木保留密度为825株·hm^-2)分别提高了19.75%、7.02%和40.04%、42.46%;西坑试验点内,1~6号样地,胸径超过30 cm的杉木株数占杉木总株数的88.30%,径阶分布更集中,7~8号样地,这一比例则仅为69.40%;八一工区试验地内,1~2号样地,胸径30~40 cm的杉木株数占杉木总株数的比例较3~4号、5~6号样地分别提高了70.89%和221.29%。结果表明,降低杉木保留密度(或增加间伐强度)有利于下层闽楠的生长和上层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对乌拉山不同放牧强度干扰下的山地典型植被的群落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乌拉山山地放牧时间频度及地上植被现状,分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3个等级,另设未放牧(围封)样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强度放牧对草地群落生长量及多样性特征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总盖度、高生长、个体密度、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中度和重度放牧后各项指标较围封样地差异极显著(P0.01)。在中度放牧样地,草地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其他样地。中度和重度放牧后扁桃属灌丛密度和生物量下降极显著(P0.01),重度放牧后其冠幅和高度较未放牧样地显著下降(P0.05)。在天然油松林内重度放牧后,林下无灌木生存,油松天然更新均为当年种子萌发长出的1年生苗,密度为平均10 360株/hm~2;与此相反,围封区内油松林下灌木保存2 400丛/hm~2,1年生更新苗2 984株/hm~2,2~5年生苗木570株/hm~2,6~8年生255株/hm~2,分别占总数的78.4%、14.9%和6.7%;家畜采食是油松林更新受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试验比较了紫毛野牡丹种子撒播、混沙撒播和催芽覆土播种对出苗率的影响,观测紫毛野牡丹实生苗在露地栽培、林下栽培和盆栽条件下生长表现。结果表明:紫毛野牡丹种子三种处理均能获得较好的出苗率(31.33%~39.00%),催芽能够提高出苗率,从便于生产操作考虑,混沙撒播较好。不同苗龄苗生长差异显著,0.5a~1a为苗木快速生长期,在此期间应及时炼苗或换盆栽植;苗木栽植一年后,三种栽培模式紫毛野牡丹株高、地径、分枝数差异显著,生长量以露地栽培最佳,株高达1.23m,年增长达0.48cm,地径增长0.75cm,分枝数增加4.3;盆栽优于林下栽培。  相似文献   

18.
辽东地区4种林下经济植物光能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东部地区林下生长的大叶芹、移山参、五味子和穿龙薯蓣4种主要经济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与分析了这4种林下经济植物在不同遮阴条件下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得出这4种林下经济植物对光能利用能力最高的遮阴梯度分别为:大叶芹52.5%;移山参77.6%;五味子25.2%;穿龙薯蓣64.5%。  相似文献   

19.
以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和临沧市的5个县收集保存的风吹楠和大叶风吹楠为材料,采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502)和分光光度计测定风吹楠和大叶风吹楠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风吹楠6个家系90株1 350片叶的SPAD值变幅为51.00~82.00,总叶绿素含量在6个家系间的变幅为2.11~3.75 mg/g,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大叶风吹楠4个家系60株900片叶的SPAD值变幅为48.00~72.00,总叶绿素含量在4个家系间的变幅为1.79~2.59 mg/g,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共10个家系150株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502)来估测叶绿素含量。风吹楠与大叶风吹楠的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间伐调整核桃楸果材林的郁闭度,并在林冠下套种山野菜、中草药。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对核桃楸林分的胸径、树高生长及林木单株结实量影响显著。郁闭度0.6、每公顷保留300株的林分总结实量最高。套种的穿龙薯蓣、细辛、东北铁线莲、龙牙楤木、轮叶党参、唐松草、大叶芹和日本大叶芹的平均单株产量均随着林分郁闭度增大而减小。核桃楸果材林复合经营以林分郁闭度0.6为宜,坚果产量、山野菜和中药材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