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优良种源造林及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4年的多点多重复试验研究,选出了适合贵州山地的优良杉木种源。并在杉木边缘产区和杉木一般产区进行了丰产林营技术的研究,林木5年生时:在边缘产区的毕节试验林与当地普通林分比较,树高增加84%,胸径增加106%;在一般区的湄潭与《贵州省杉木丰产林标准》比较,树高超过49%,胸径超过83%。  相似文献   

2.
1958年林朵林场为探索新的杉木商品材基地,结合生产实践,开展杉木一、二代丰产林生产试验,揭示了杉木在桂西北新产区的生长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闽南地区永春碧孵国有林场杉木二代培育的技术措施及取得的效果。事实证明在杉木边缘产区采取良种壮苗及一系列的配套技术措施,可以使杉木二代林达到速丰产林标准。  相似文献   

4.
三角池林场的10万亩丰产林基地,属省建设项目,1988年规划,1989年立项,1990年投建。现在情况如何?请看: ——基地建设初具规模:5年累计营造丰产林22250亩。造林树种为油松、杉木,其中杉木3600亩。据1993年12月调查:1990年营造的油松林平均树高1.65米,杉木林平均树高2.64米。1991年营造的油松林,平均树高1米,杉木林平均树高1.71米。幼林普遍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基地建设布局合理:按照“先浅山近山,后深山远山”的发展思路和一架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开化县林场杉木丰产林、杉木普通林、2代杉木萌芽更新和杉木公益林改造等多种杉木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实施的技术措施。针对目前杉木经营中存在的树种结构不合理、采伐利用不及时、生长量下降、低效林比重大、后备资源缺乏和造林措施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今后杉木可持续经营中要控制杉木发展面积、发展杉木中大径材、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采用科学营林措施及合理利用杉木公益林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南平安上杉木林植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400m^2标准地调查,研究福建南平溪后安曹下76年生杉木丰产林的山坡和山洼2个地段的植物分布,结果表明:老龄杉木林下蕨类植物的比例较天然林大,总共有71科,119属,168种维管束植物,山坡地段的物种丰富度大大高于山洼地段,2个地段的科,属,种共有率分别为63.38%,47.90%,42.26%,说明老龄杉木林都是以热带成分为主,其中山洼地段的热带成分比例略高。  相似文献   

7.
无性系林业是当今发展速生丰产林的热点。如何利用优良材料进行快速繁殖,产生优良无性系,是培育无性系苗、营造无性系丰产林的关键。许多林业工作者反映,在杉木优良无性系选育繁殖中,大多数遗传增益大、生长快的杉木优良个体,尤其是从年龄较大的杉木幼林和成熟林中选出  相似文献   

8.
首先从林业经济效益看。据对国有杉木人工速生丰产林成本收益的调查,从资兴、会同、靖州、绥宁、江华5县市的8个国有林场、森工林场的成本收益资料分析,加权计算,杉木人工丰产林每公顷营林成本平均6466元,其中造林费每公顷平均为M20元(包括设计费、整地费、栽植补植费、四年幼林抚育费),成林抚育费3if元,森林管护费1447元,其他成本费288元。从上述各项成本费用看,前期造林阶段成本费用最高,占全部营林成本的684%,资金占用时间最长,应当计息。丰产林国家给予林业贴息贷款,贴息期限为7年,银行利率为634%,国家财政贴息2.64…  相似文献   

9.
对杉木边缘产区Ⅲ类地条件下的9年生杉木人工林采取不同改培措施,对比分析不同改培措施的林分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疏伐+施肥+套种红锥的改培技术模式措施,其林分中杉木和红锥生长情况均为最好,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的丰产林标准。改培后3 a,杉木树高、胸径、材积、蓄积净增长量分别达到4.58 m、4.75 cm、0.0821 m3、110.85 m3·hm-2,林下套种红锥保存率、树高、胸径也分别达到91.67%、4.81 m、4.22 cm。该改培技术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林分生产力,为边缘产区低立地级杉木人工林的质量精准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速生丰产优质杉木林经济效益分析及伐期确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平留  刘健  郑德祥 《林业科学》2001,37(Z1):47-51
根据杉木优质丰产林的林分解析和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采用了与立木胸径、树高和蓄积相关的可变木材生产成本分析了优质丰产杉木林的动态经济效益,分析了单位面积产量、木材价格和工价变化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测算了森林经济成熟,为确定优质丰产杉木林的主伐年龄及培育目标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杉木大、中径村培育技术从“六五”、“七五”到“八五”以来,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与亚林中心合作,对杉木的良种选育、立地选择、密度管理、丰产措施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诸如①杉木种源研究;②江西大岗山立地分类及应用;③杉木密度控制技术;④主要工业用材林施肥技术等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成果。组装配套这些成果,在现有丰产林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大规模,培育市场紧缺的杉木大、中径材,提供培育技术示范。技术经济指标为:大径材:26cm以上,轮伐期25~35年,年均生长量10~14m3/hm2;中径材:18cm以上,轮伐期20…  相似文献   

12.
出于探索更高效的杉木丰产林培育技术的目的,在连山首次开展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引入6个杉木无性系,营林700亩,各无性系造林面积100亩-150亩,成活率94%-96.6%;3年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分析显示无性系及本地普通种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各无性系优于本地普通种,无性系间存在的显著差异为筛选适合本地的杉木无性系提供依据。同时开展的杉木无性系造林培训,共培训人员达120人次。  相似文献   

13.
根据政和县的植被分布、植物区系特点,将其分为西部丘陵杉木丰产林、经济林区;中部低山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区;东部中山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区等3个区,建议根据3个林区的特点分别进行改造、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福建省清流国有林场2011年春季在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毛竹丰产林,同时保留不同密度萌生杉木与毛竹进行混交试验,初步探讨总结了不同密度萌生杉木与毛竹进行混交培育经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留用525~675株/hm2的萌生杉木幼树与毛竹混交对毛竹新竹数量增长,平均胸径增大变化的影响最佳。为拓展毛竹林的培育,促进毛竹林的生长,提高林农收入提供较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一、广西杉木速丰林综合标准 1、总则 1.1杉木是我区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为促进生产大幅度增产,提高营造杉木速丰林的质量,并使木材材性和抗逆性能有所改良,特制定本标准。 1.2培育目标:中心产区以大、中径材为主,一般产区以中、小径材为主。 1.3丰产林要具一定规模,一个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杉木丰产林基地第一代种子园种子与普通种子的幼林生长量对比,不同整地方式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施用基肥对幼林生长的对比试验,得出采用良种能使林相整齐,立地指数在14以上大穴地和立地指数16以上中穴整地效果较好,施用基肥可使幼林提前郁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杉木短轮伐期丰产林施肥效应初报季志培,江晓锦(江西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333000)试验地分两大类,即斜坡类和山洼类。根据立地条件不同,斜坡类又划分为坡上、坡中和坡下三组,山洼类仅一种立地条件,即设为山洼组,各种立地条件各安排4个区组,每个区组设5个处...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总结杉木优良种源丰产林造林育林经验和投资效益,我们根据国家有关速生丰产林的规定和要求,对国营云台山林场分水岭分场丰产试验林进行了全面调查测定,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产量高,是我国最主要的造林树种,其木材产量约占全国商品材的1/4—1/5,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优质速生杉木丰产林的培育,在立地控制、遗传控制、密度控制的基础上,实行集约经营、定向培育和高效管理的关键之一在于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0.
云南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科研和科技推广专题报告[Ⅱ]云南世行“国家造林项目”(NAP)科研、推广成果继该刊1995年专题报告[Ⅰ]后,本次再组织推荐四篇报告,即1.云南松优良种源在丰产林栽培中的应用;2.松树菌根土育苗造林技术推广;3.杉木施肥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