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梨矮化密植栽培是采用矮化砧木进行宽行密植的现代栽培模式,适合机械化、标准栽化栽培。榅桲作为梨矮化砧,矮化效应显著,表现为树体矮小、结果早、品质优、丰产性强。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梨矮化栽培第3年666.7 m2产量即可达到1 200 kg。密植是获得早期丰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栽培方式,不仅能增加叶面积,还能有效利用光能,矮化密植栽培已经成为国外梨树主要的栽培形式[1],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林章  张康达 《蔬菜》2024,(3):76-78
为了提高果园林下空地利用率,发展林下经济,经过2年水蜜桃—费菜林下栽培试验,总结了在桃林下套种费菜的生态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果园选择、费菜种苗繁育、套种、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等。套种模式下,明显改善了费菜的口感品质,比常规栽培增产10%~20%,费菜667m2产量5 000~6 000 kg,水蜜桃667 m2产量1 500~1 750 kg,实现667 m2经济效益近5万元;同时,可以减少果园杂草、病害和水蜜桃生理性裂果的发生。费菜林下套种生态栽培技术模式结合了水蜜桃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了良好的优势互补,生态经济效益明显,适合我国南方山区作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借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33446456-9生产经营许可证号:鲁生Q第0058号营业执照注册号:371312NA000396X极力推荐荷兰引进苹果矮化M9T337自根砧苹果苗建园,实行宽行、密植、立架、集约高效栽培技术,亩栽180~300株,通风透光、省水、省肥、省地、省力。传统栽培乔化苹果树,一个劳动力只能管理5亩果园,在欧洲一个劳动力可管理矮化M9T337自根砧苹果园60~270亩,矮砧苹果品质优、果个大、含糖量高,商品果率高。结果早,当年栽  相似文献   

4.
京研春秋绿2 号是以10-c66 为母本、10-c11-29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春、秋保护地和露地兼用的黄瓜一代杂种。瓜条棒状,长35~36 cm,瓜色亮绿,有光泽,白刺,刺瘤中等大小,棱浅,果肉绿色,风味佳、品质优。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耐白粉病。北方地区春保护地栽培产量为5 000~6 500 kg·(667 m2-1,秋保护地栽培产量4 000~5 000 kg·(667 m2-1,适宜华北、东北、西北春、秋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花椰菜在宁南山区露地栽培的最佳作畦模式和种植密度,设置2个不同作畦模式(2行、3行;分别编号为T、N)和3个不同种植密度(2 500、3 000、3 500株/667 m2;分别编号为1、2、3)的双因素试验,比较分析不同作畦模式与密度对花椰菜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椰菜生长、产量及品质指标在不同作畦模式及种植密度处理下有所不同;株幅、花球质量、花球横径、中心柱高在2行作畦且密度在2 500株/667 m2时最优;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行作畦且密度在3 000株/667 m2时最优;叶片数、花球纵径在3行作畦且密度在2 500株/667 m2时最优;株高、外茎高、产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可溶性糖含量在3行作畦且密度在3 000株/667 m2时最优。综合考虑花椰菜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指标,主成分分析最终排名N2>T2>N3>N1>T3>T1,2行和3行作畦且密度在3 000株/667 m2时排名前...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介绍了2019—2021年课题组在郑州周边大型流转园区内推广的大蒜-嫁接紫长茄套种轻简化栽培模式、生产管理方法及后期套种嫁接紫长茄的栽培管理措施,分析了该间套种模式优势及效益。结果表明:大蒜近年来平均售价6元·kg-1,667 m2产值为6 600~9 800元;紫长茄平均售价2.5元·kg-1,667 m2收益为18 750~25 000元;除去成本后,该模式667 m2净收入15 970~25 420元,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旱地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克服旱地垄作容易干旱的缺点,实现了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商品薯率显著提高,平均每667 m2 产量较传统平作栽培提高500~1 000 kg,增收500~1 000 元。该技术已在山西地区示范推广近133.3 hm2(2 000 亩)。  相似文献   

8.
选用澳砧1 号、澳砧2 号番茄类砧木嫁 接栽培香瓜茄(人参果),嫁接亲和性好,嫁 接苗综合抗病能力强,可有效解决日光温室人 参果连作障碍,每667 m2 产量6 000 kg,增 收2 000 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迪达番茄无限生长类型,大红果,单果质量220~250 g,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南方根结线虫(Mi-1)、番茄灰叶斑病,秋延后保护地栽培4 穗果每667 m2 产量8 000~9 000 kg,北方保护地越冬栽培,每667 m2 产量12 000 kg 以上。  相似文献   

10.
苹果矮化自根砧嫁接苗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丰产  马锋旺 《园艺学报》2012,39(7):1353-1358
 研究了田间条件下苹果矮化砧木苗和自根砧嫁接苗繁育的农艺参数。结果表明:锯末堆埋对砧木生根效果明显好于土和废弃菌棒,砧木生根率和生产量分别为87.33%和124 854 株 · hm-2;6 月1日和7 月1 日基质堆埋对砧木生根效果明显好于5 月1 日和8 月1 日,砧木生根率分别达到80.33%和87.33%,砧木生产量分别达到121 172 和124 854 株 · hm-2;矮化砧木G41、M9、Pajam1 和T337 在锯末基质中表现出较强的生根能力,生根率均达到80%以上,明显好于Pajam2 和M26;栽植密度分别为75 000和90 000 株 · hm-2 的小区,嫁接苗生产量分别为65 110 株和68 670 株 · hm-2,显著高于栽植密度分别为60 000 株和105 000 株 · hm-2 的小区;秋季嫁接‘富士’品种的生长量和嫁接苗生产量显著高于春季,其侧枝数、干径和生产量分别为11.44 个、13.77 mm、和68 670 株 · hm-2。论:在苹果矮化自根砧嫁接苗繁育中,矮化砧木繁育用锯末在6 月1 日-7 月1 日堆埋,砧木品种可选G41、M9、Pajam1 和T337,苗圃中砧木栽植密度为75 000 ~ 90 000 株 · hm-2,在栽植当年的秋季嫁接‘富士’,第2 年出圃嫁接苗生产量达到65 110 ~ 68 670 株 · hm-2  相似文献   

11.
正1我国发展矮砧苹果的重要性矮砧苹果集约化栽培制度不仅是世界苹果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更是我国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矮化砧木是实现苹果矮砧栽培的最主要途径。目前世界苹果主产国新建果园基本上是采用矮砧集约化栽培,大多数国家已占苹果总面积的90%以上。而我国现有苹果园90%以上为乔砧果树,果园郁闭,光照不良,管理费工,是一个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栽培模式。矮化自根砧苹果园666.7m2产量一般为4~5t。我国目  相似文献   

12.
济优14 号是以优良自交系05042 作母本,以98011 作父本配制而成的早春温室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瓜条顺直,瓜长30~35 cm,单瓜质量200 g 左右,瓜皮深绿色,有光泽,刺瘤中等大小,密生白刺;主蔓结瓜为主,第1 雌花节位位于主蔓第2~3 节,雌花节率75% 左右;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日光温室早春栽培前期产量2 900 kg·(667 m2-1 左右,总产量7 500 kg·(667 m2-1 左右,适宜日光温室早春栽培。  相似文献   

13.
济优13 号是以优良自交系04031 作母本,以05003 作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瓜条顺直,瓜长32 cm 左右,单瓜质量220 g 左右,瓜深绿色,有光泽,密生白刺,品质优异;主蔓第1 雌花节位始于第5~6 节,雌花节率45%左右;抗霜霉病、白粉病,中抗枯萎病;日光温室越冬栽培前期产量2 800 kg·(667 m2-1 左右,总产量12 000 kg·(667 m2-1 左右,适宜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  相似文献   

14.
1 辽宁省苹果矮化砧木利用现状 1.1 苹果矮砧栽培现状 辽宁省苹果矮砧栽培开始于1965年,曾在大连、营口、葫芦岛等地尝试发展,但由于冻害、适应性及管理因素等原因,没有形成栽培规模.目前,辽宁省苹果矮砧栽培总面积约为0.97万hm2,占全省苹果栽培总面积的3.81%.其中10年生以上矮砧果园不足20 hm2,4~6年生矮砧果园0.05万hm2,3年生以下矮砧果园0.9万hm2,主要集中在沈阳市及周边地区.辽宁省应用的矮化砧木主要有GM256、77-34、辽砧2号、MAC9、M26等,利用方式均为中间砧,基砧为山定子.嫁接方法以芽接为主,苗木为2年出圃的快苗,栽培株行距为2~3 m×3~4 m.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宝鸡地区新建矮化密植苹果园面积较大,矮化自根砧果园或双矮果园普遍采用宽行密植、网格立架扶干栽培模式(株距1~2m,行距3.5~4m).由于行间较宽,幼树期(1~3年)进行了间作.现对多地间作物的种类、间作物对幼树生长的影响及间作收益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出一套幼园间作技术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2018—2022年笔者课题组在郑州周边大型流转园区内推广的早熟大蒜-长豇豆套种轻简化栽培模式、早熟大蒜机械化播种的生产管理方法及后期套种长豇豆的轻简化栽培管理措施,分析了该间套种模式的优势和效益。分析表明:早熟大蒜667 m2产值在6650~7500元;长豇豆667 m2收益为12 000~16 000元;除去成本后,该模式667 m2净收入12 140~16 990元,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7.
<正>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四季分明,特别适合苹果生长,是环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之一。从2013年起,威海市开始推广现代矮砧集约化苹果栽培模式,示范带动发展现代果园1.33余万hm2[1]。笔者调查了威海市果园面积在6.67~333 hm2不等的20多家规模化苹果园,总结了威海市规模化苹果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苹果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津优308 号是以X8-24 为母本,以35-1-12-6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保护地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抗霜霉病、枯萎病、角斑病,中抗白粉病;耐低温弱光性好,不早衰,持续坐果能力强;生长后期耐高温,在34~36 ℃条件下亦可正常结瓜。瓜条顺直,瓜把短,皮色深绿,光泽度好,刺密,瘤中等,商品性好;瓜条长34 cm 左右,单瓜质量220 g 左右,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产量16 000 kg·(667 m2-1 以上,早春大棚栽培产量可达7 000 kg·(667 m2-1,适宜我国北方地区越冬温室和早春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9.
海韭2 号是以小黄苗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母本,以平韭的优良株系J-95-42 为父本,经过有性
杂交,连续多代优株筛选,优系混合授粉等育种过程育成的深休眠韭菜新品种。植株分蘖能力强,叶色深绿,
平均叶宽0.8 cm,平均单株质量6.7 g,可溶性糖含量1.58%,VC 含量310 mg·kg-1,粗纤维含量0.89%,
北京地区年收割4~5 刀,年产量11 000 kg·(667m2-1 左右,适宜北京、河北和广东等地露地和早春保
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20.
2019年从沂源县引进“美早”大樱桃五年生大树在临沂市沂水县诸葛镇上古村2 000 m2冷棚栽植,经过科学栽培管理,该品种在当地综合表现较好,移栽成活率为90%,树势恢复健壮快,花芽分化旺盛,坐果率高,优质丰产。移栽后,第1年以养树为主,不能追求产量,第2年产量3 000 kg,第3年进入移栽盛果期产量4 500 kg, 2 000 m2冷棚3年累计收入40余万元,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