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足迹和虚拟水是当前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虚拟水和水足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算了淮安市2008年水足迹.结果表明:2008年淮安市水足迹为99.24×108 m3,人均水足迹为1 839.11 m3,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消费量远高于实际统计的水资源消费量.针对淮安市水足迹状况、结构组成等情况,对淮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虚拟水贸易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国民经济、能源政策、人口、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分别用弹性系数法、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个影响因素与天然气消费量的关系、各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影响因素与天然气消费量之间的相关性、各影响因素与天然气消费量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将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相关性分析法相结合,以在高度相关的因素中取关联度较大的因素为原则,天然气消费建模所选择的解释变量确定为人均GDP值、第二产业产值和人口。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国民经济、能源政策、人口、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分别用弹性系数法、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个影响因素与天然气消费量的关系、各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影响因素与天然气消费量之间的相关性、各影响因素与天然气消费量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将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相关性分析法相结合,以在高度相关的因素中取关联度较大的因素为原则,天然气消费建模所选择的解释变量确定为人均GDP值、第二产业产值和人口。  相似文献   

4.
依据地下水资源评价资料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供水方案,并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对联合供水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了供水方案中地下水的实际配额和供水路线。研究认为:陶乐傍河水源地可向平罗精细化工基地供水0.065×108m3/a;骆驼井应急水源地向横城和鸳鸯湖工矿区供水0.019×108m3/a;吴忠平原2号和3号备选水源地向灵武工矿区供水0.089×108和0.067×108m3/a;大泉地区的1号水源地向南部的马家滩和积家井工矿区供水0.054×108m3/a。按地下水总供水量0.294×108m3/a和最佳供水路线联合配置地下水,地表水配额只需3.136×108m3/a,既能满足宁东能源化工基地2020年规划对水资源的需求,又能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研究可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水资源经济和高效利用提供基础依据,也为干旱区工业基地经济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0~2013年湖北省经济增长总量(GDP)与能源消费总量(EC)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湖北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煤炭和石油的消费量与GDP分别存在着协整关系;从GDP到煤类消费量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GDP与油类消费量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GDP与天然气的消费量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水电的消费量到GDP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短时间内湖北省的经济增长总量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的总消耗量会增加0.81个百分点。据此,提出了提高湖北省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随着中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天然气发电对未来天然气产业及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凸显,但天然气发电的未来发展空间仍缺乏行业共识。合理评估天然气发电的发展空间,将有利于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及天然气发电政策的制定。【方法】在分析天然气发电、煤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智能电网等不同灵活性调峰措施优劣势的基础上,明确了天然气发电产业未来主要作为电源侧灵活性资源、承担调峰作用这一发展定位。综合利用特尔菲法、学习曲线法等定性、定量方法,分情景预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得出对电力灵活性资源的总体需求,进一步研判煤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技术未来能够提供的灵活调峰能力,最终计算中国天然气发电装机未来需求空间。【结果】预测结果显示,2030年、2040年、2060年中国电力系统需要电力灵活性资源分别为14×108 kW、27×108~28×108 kW、37×108~40×108 kW,天然气发电作为电力灵活性资源之一,其需求空间将逐步扩大,2025年、2030...  相似文献   

7.
张圣华 《福建农业》2007,(12):34-35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而能源消耗主要是依赖煤炭。这种能源结构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能源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估计我国石油的总储量为600亿吨,可开发储量为150亿吨,现探明储量为33亿吨;天然气总储量为30×1012立方米,可开发储量为6!4×1012立方米,探明储量为1!4×1012立方米;煤炭总储量为4500亿吨,探明储量为9850亿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系统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三大能源支柱。然而中国的石油资源极其贫乏,据预测到2020年将趋于枯竭。  相似文献   

8.
土库曼斯坦地下有大量的天然气,西方能源专家认为土库曼斯坦有天然气藏量2.9×10~(12)m~3,而俄罗斯分析专家估计土库曼斯坦的气藏量为10×10~(12)~14×10~(12)m~3,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 中国要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经济强国,经济增长率将继续提高,其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亦将日益增加,估计到本世纪末中国使用天然气的人口将从1×10~8增加到2×10~8。尽管中国生产的天然气将增加,但在5年内其天然气仍短缺100×10~8m~3,到2010年预计中国要进口天然气2100×10~4t。  相似文献   

9.
曹智 《农业展望》2005,(3):26-29
概述了中国食用油脂消费的历史沿革。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动物油的消费越来越少,植物油的消费逐年增长,预计中国2005年食用油消费需求总量在1840万t左右。对2004/05年度中国油脂供需进行了分析。 2004/05年度食用油供给量稳定增长,但同时食用油消费量也继续快速提高,供求缺口近6万t要靠上年库存弥补。 2004/05年度以豆粕为主的蛋白粕产量明显高于去年,这主要源于大豆榨油消费量的提高。对2005/06年度中国油脂供需平衡进行了预测。预计2005/06年度中国大豆榨油数量将达到3250万t,较上年度略增加100万t,增长幅度较上年度明显放慢,增速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禽流感疫情对豆粕需求的影响。2005/06年度中国豆油新增供给总量预计达到815万t,豆油食用消费量预计将达到740万t,加上工业消费量和出口量的豆油总消费量预计将达到823万t, 同比增加8万t,略高于供给量。  相似文献   

10.
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食物需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回顾了中国40年食物消费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消费与日本和美国比较的情况,并依据分析结果对2020年总的食物人均消费量再进行初步预测。综合世界不同的消费模式比较及未来食物营养的发展趋势,预计中国的谷物人均消费量还可能持续下降,肉类、蛋类和水产品将缓慢增加,奶类的人均消费将会有迅速的增加。2020年小康社会我国主要食物的人均消费量为:谷物人均消费量为173.5千克,肉类人均消费量为58千克,牛奶人均消费量为27千克,蛋类人均消费量为26千克,鱼类人均消费量为27千克,粮食需求的总量为6亿吨。  相似文献   

11.
光存储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光存储在新世纪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发展趋势,对光子存储、波导多层存储、全息存储的光学存储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紫甘薯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选择最佳贮藏条件。以‘紫罗兰’甘薯为试验材料,设置7 ℃+75% RH(T1)、7 ℃+85% RH(T2)、7 ℃+95% RH(T3)、12 ℃+75% RH(T4)、12 ℃+85% RH(T5)、12 ℃+95% RH(T6)、16 ℃+75% RH(T7)、16 ℃+85% RH(T8)、16 ℃+95% RH(T9)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的紫甘薯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差异,考察不同储藏条件对紫甘薯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贮藏过程中,紫甘薯含水量、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比较发现,紫甘薯的含水量下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随湿度增加而减慢;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湿度增加而降低;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减慢,随湿度增加而加快;花青素含量在12 ℃+85% RH条件下降较慢。综合考虑,12 ℃+85% RH是紫甘薯的最适贮藏条件, 研究为紫甘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储粮损失对中国农户粮食储备决策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农户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利用中国23省1 199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将储粮损失引入农户储粮决策模型,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储粮损失对农户储粮规模的影响。为了克服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研究选取农户所在地年均降雨量和晾晒环节是否出现恶劣天气作为储粮损失的工具变量。结果表明:第一,储粮损失与农户储粮数量显著负相关,预期储粮损失越大,农户储粮规模将会下降;第二,储粮损失的系数绝对值呈下降趋势,表明储粮损失对储粮数量大的农户影响较小,受储粮损失影响较大的是中小规模农户。第三,粮食产量、市场发育程度、收入水平、牲畜饲养情况、节约意识等因素对农户储粮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应推广先进的储粮技术及减损方法,帮助农户减少储粮损失,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拥有数字化资源、网络化存取、分布式管理三个基本要素。存储基础设施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储技术和存储设备是构造存储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网络存储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网络存储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从高校存储系统现状出发,阐述了存储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对新型存储技术需求,提出了"云"存储作为一种新型存储技术具有虚拟化的海量存储空间、数据信息安全可靠、存储形式多样化等特点,使用"云"存储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图书馆存储技术革命性的变革,能有效缓解高校的存储压力,降低使用、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宣化牛奶葡萄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剂SO2、ClO2及气调贮藏处理能有效控制葡萄果实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降低葡萄的失重率、腐烂率及褐变指数.而ClO2处理更能明显延缓宣化牛奶葡萄叶绿素的损失,保持鲜食宣化牛奶葡萄的嫩绿色泽.气调和保鲜剂综合处理贮藏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冷藏和单纯的保鲜剂处理.最佳的贮藏工艺为气调结合ClO2贮藏,即贮藏温度-1~0℃、O2体积分数5%~8%、CO2体积分数2%~5%、ClO2用量8 g/m3;在该条件下,宣化牛奶葡萄贮藏60d左右仍具有良好的食用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赣花7号花生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贮藏、干燥贮藏、气调贮藏和通风贮藏对花生仁进行处理,检测贮藏期间花生仁的酸价、过氧化值、粗蛋白含量、油亚比、氨基酸含量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生仁的酸价、过氧化值和粗蛋白含量都呈上升趋势;油亚比在贮藏后期升高;氨基酸总量在贮藏后期降低;黄曲霉毒素B1含量贮藏前期未检出,后期逐渐升高。气调贮藏、低温贮藏和干燥贮藏能较好地保障花生仁贮藏品质,尤其对抑制花生仁的氧化酸败及其黄曲霉毒素B1防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杏果实简易贮藏保鲜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杏果实简易贮藏保鲜技术的保鲜效果。连续3a的保鲜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使适期采收的鲜杏果实保鲜期达12d,比对照延长5-7d,好果率平均达85%以上。认为杏果实简易贮藏保鲜技术是适合在豫西鲜食杏产区推广的一项高效实用技术,并制定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存储条件(室温、冰箱4℃冷藏、保鲜膜冷藏和保鲜盒冷藏)和存储时间下白菜、黄瓜、芸豆和冬瓜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无论是在室温还是在低温条件下,4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随存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在相同的存储时间,低温条件下存储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低于室温条件下;(3)三种低温处理,亚硝酸盐的含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保鲜盒冷藏、保鲜膜冷藏和冷藏;(4)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变化速率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适宜阿克苏骏枣的贮藏温度.[方法]将阿克苏骏枣分别贮藏于0、-1和-2℃下,从贮藏温度与阿克苏骏枣采后硬度、可滴定酸、总糖含量、VC含量及果肉细胞膜透性等关系方面进行试验.[结果]阿克苏骏枣贮藏于-2℃条件下,其果实硬度、可滴定酸、总糖含量、VC含量及抑制组织相对电导率升高的效果均高于其它2个温度.[结论]-2℃贮藏温度使枣果果实在整个贮期失水率和转红率较低,好果率和脆果率较高.为了进一步探究阿克苏骏枣贮藏的临界温度,将继续降低温度,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