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不同品种草莓的品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红颜、章姬、丰香3种草莓品种,分别测定它们的平均单果重、部分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实验表明,红颜、章姬、丰香的平均果重分别为22.00 g、21.97 g、24.32 g,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6.23%、5.75%、13.50%,有机酸含量分别为1.01%、0.72%、0.95%,Vc含量分别为51.27 mg·100g-1、60.00 mg·100g-1、82.85 mg·100g-1g。方差分析表明,丰香的平均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VC含量和感官品质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黑晶、东魁和温岭大梅3个杨梅品种为材料,对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成分及其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确定了杨梅果实中的3种有机酸成分,分别为柠檬酸、苹果酸和奎宁酸。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柠檬酸始终为最主要的有机酸成分。随着果实成熟,3种有机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成熟果实中,黑晶、温岭大梅和东魁3个品种的柠檬酸含量分别为(7.423±0.530),(8.987±0.088 )和(7.820±0.306)mg·g-1 FW;苹果酸的含量分别为(0.113±0.002),(0.062±0.001)和(0.037±0.008) mg·g-1 FW;奎宁酸的含量分别为(1.122±0.098),(0.952±0.042)和(0.738±0.056)mg·g-1 FW。分析表明杨梅果实属于柠檬酸型果品。  相似文献   

3.
对荆条果实形态特征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荆条果实呈卵球形或近球形,包于宿存花萼内,黑褐色,表面粗糙,无光泽,圆头状凸起紧密排列在果实表面,呈波浪状.果实长短轴大小为2.93 mm×2.48 mm,单粒质量9.58 mg.②荆条果实内含种子1~4枚,呈倒卵形,种皮厚膜质,淡黄色,是双子叶无胚乳种子.③荆条果实粗脂肪的质量分数为0.0946 mg·g-1,明显高于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0.0194 mg·g-1)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0.0190 mg·g-1),还含有K,Na,Ca,Mg,Fe,Zn,Mn,Cu等多种矿质元素,且Ca,K,Na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4.
不同草莓品种果实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大棚草莓栽培品种丰香、明宝、雪蜜、红颊、章姬为试材,从果实外观品质和果实营养成分上对5个草莓品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颊和章姬草莓果实大,平均单果重分别为21.25和21.97 g,外形美观,富有光泽;在果实经济性状上红颊优于其他4个品种,果实酸甜适口,香味浓,口感好,品质极佳,果实硬度适中,耐贮运性好,是当前大棚草莓栽培中较为理想的优质大果型草莓品种。雪蜜和丰香草莓果实营养成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耐储性上,雪蜜果实硬度较低,不利于远距离运输,而丰香草莓果实硬度达到了4.00 Pa/cm2,耐储性好。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加以选用。明宝草莓果实颜色橙红色,光泽强,香气浓,酸甜适中,平均单果重为19.32 g,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上在5个品种中处于中间位置,但其果实硬度最低,只有2.53 Pa/cm2,耐储性最差,适宜在当地自产自销。  相似文献   

5.
25个桂花品种花瓣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择营养品质优良的食用桂花品种,对25个桂花品种盛花期花瓣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水分、维生素C、有机酸、游离氨基酸、黄酮以及6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筛选出营养品质优良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桂花品种可溶性糖含量为10.85-91.28 mg·g-1,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4.70-59.28 mg·g-1,水分含量为79.09%-87.45%,维生素C含量为3.99-46.30 mg·g-1,有机酸含量为1.56-3.78 mg·kg-1,黄酮含量为61.94-288.98 mg·g-1,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53.73-151.05 mg·g-1;各矿质元素含量分别为锌19.78-72.67 mg·kg-1,铁52.47-207.98 mg·kg-1,镁705.19-1 541.31 mg·kg-1,钙631.71-3 679.83 mg·kg-1,钠54.85-220.70 mg·kg-1,钾9 002.17-16 979.13 mg·kg-1。桂花品种间营养成分存在很大差别,堰虹桂、雨城丹桂、青山银桂、醉肌红等4个品种的综合营养价值较高,波叶金桂、镰叶金桂、天女散花等3个品种的综合营养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6.
对在云和县及其周边地区发现的15份雪梨与真香梨优株的果实内外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及常规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5份材料的果实成熟期均较晚,集中在9月中下旬.平均单果重305 ~ 768 g,是较少见的特大果型种质资源.果皮底色呈绿色至褐色,果面不平整,大多有锈斑,部分材料的表面有较厚蜡质层.果实大多呈扁圆-圆形,部分材料呈现在南方少见的葫芦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8% ~15.2%,其中有7份材料的含量大于13%,是少见的高糖资源.果肉中以果糖为主,占总可溶性糖含量的43.3% ~ 73.3%.食用时有不同程度涩味,鲜果肉中可溶性单宁含量1.28~2.80 mg· g-1,果皮中可溶性单宁含量达9.0~10.37 mg· g-1.  相似文献   

7.
以河套蜜瓜果实为试材,分析测定了果实生长动态以及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套蜜瓜果实生长呈单“S”型曲线;主要营养成分含量随果实发育呈不同的变化动态,其中可溶性糖在果实发育早期含量较低,随着果实发育含量迅速增加,至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值56.95mg·g-1D...  相似文献   

8.
光皮桦叶片中的氮、磷含量均表现为成熟叶大于衰老叶,并且氮含量与磷含量具有相似的季节动态,其中成熟叶和衰老叶氮含量夏季最低,分别为23.31±0.78mg·g-1和7.30±0.68mg·g-1;成熟叶和衰老叶中磷含量在冬季最高,分别为1.53±0.04mg-g-1和0.56±0.02mg·g-1,夏季最低,分别为1.10±0.03mg·g-1和0.26±0.02mg·g-1。成熟叶在各季节的氮磷比(N:P)介于18~22,均大于16,表明光皮桦群落存在一定程度的磷限制。各季节磷内转移率(60%~80%)均高于氮内转移率(50%~70%),表明光皮桦对磷的利用循环率高。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桃新品系“秋蜜红”、“秋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单独喷施氯化钙、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以及附加一定浓度NAA等喷施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附加20 mg/LNAA混合喷施对桃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较明显,为3.54、3.36 mg·g-1;单独喷施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明显提高了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4.54%、14.37%、9.72%、8.78%;不同处理均提高了秋甜、秋蜜红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对果实硬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鉴别优良酸枣野生资源,以10个产地野生酸枣果实及酸枣种仁生品为试验材料,测定酸枣果实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及酸枣种仁的生物活性成分皂苷A和皂苷B含量,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酸枣果实的营养成分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9±0.83) mg·g-1、5.35%±2.40%、(32.05±17.45) mg·g-1和(9.39±3.65) mg·g-1;生物活性成分中平均维生素C、多糖、总黄酮、总酚含量分别是(43.88±18.26) mg·100 g-1、(51.12±16.48) mg·g-1、(47.57±15.73) mg·g-1和(25.34±17.58) mg·g-1。酸枣种仁活性成分皂苷A含量最高的为山西吕梁,含量为0.429 mg·g-1,最低的为山西长治,含量为0.138 mg·g-1。酸枣仁皂苷B最高含量的为北...  相似文献   

1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新苹梨’果实和叶片发育期主要有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有机酸总量从7.67 mg·g-1下降到5.31 mg·g.,柠檬酸、苹果酸和乳酸含量分别增加了2.75、0.50和0.001 mg·g-1,而奎尼酸、草酸、莽草酸、乙酸和琥珀酸含量分别减少了4.19、0.002、0.29、0.09和0.05 mg·g-1;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和乳酸在有机酸总量中的比例分别增加了53.33%、16.04%、1.01%和0.11%,而奎尼酸、莽草酸、乙酸和琥珀酸在有机酸总量中的比例分别下降了65.09%、3.62%、0.11%和0.67%.叶片发育期,有机酸总量从6.18 mg·g-1下降到5.36 mg·g-1,柠檬酸、奎尼酸、草酸和乳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34、1.09、0.43和0.01 mg·g-1,而苹果酸、莽草酸和琥珀酸含量分别减少了1.61、0.26和1.82 mg·g-1;柠檬酸、奎尼酸、草酸、乳酸和乙酸在有机酸总量中的比例分别增加了25.07%、20.44%、9.72%、0.005%和0.005%,而苹果酸、莽草酸和琥珀酸在有机酸总量中的比例分别下降了24.65%、4.12%和26.46%.果实和叶片之间的柠檬酸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乙酸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苹果酸和奎尼酸含量变化均呈负相关,草酸、莽草酸、琥珀酸含量和有机酸总量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外源基因RdreB1BI转入对‘红颊’草莓果实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RdreB1BI在草莓果实品质调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理。【方法】以5个转RdreB1BI株系及非转基因‘红颊’草莓全红期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等风味物质及花青苷、总黄酮、总酚等着色物质的含量。应用BLASTn、GENEFINDER和PlantCARE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外源基因和7个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RdreB1BIFractinFvC4HFvCCR2FvGSTFvF3HFvDFRFvMYB306)的结构,并预测基因启动子作用元件。采用qRT-PCR定量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量,应用7300 system软件和2-△△Ct法分析数据。对生理生化及分子数据进行方差及相关性分析,综合讨论RdreB1BI的转入对‘红颊’草莓果实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转基因‘红颊’草莓株系与野生型果实单果重的范围为11.75-15.42 g,纵径和横径的范围分别为35.12-40.42 mm及28.73-32.6 mm,仅株系8果实纵径显著大于株系7,其余指标间差异不显著。其中转基因株系1和7的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转基因株系1、7及8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各转基因株系的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转基因株系1、7和8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21.70 mg·g-1 FW),分别为野生型的2.87、3.39和3.35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r=0.811*),但样品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转基因株系草莓成熟果实果肉中氨基酸含量为0.2580-0.3950 g/100 g FW,野生型果实的氨基酸含量为0.5151 g/100 g FW,显著高于各转基因株系草莓果实;转基因株系1和7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转基因株系1果实的抗坏血酸含量为168.35 mg/100 g FW,显著高于野生型(92.50 mg/100 g FW)。转基因株系9及10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25.97和25.86 mg·g-1 FW,显著高于野生型(22.93 mg·g-1 FW)。RdreB1BIFvCCR2cinnamoyl-CoA reductase 2-like)和FvMYB306(myb-related protein 306)在各转基因株系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多种高等植物顺势调控元件,主要有对真核生物起增强基因转录效率的CAAT-box和核心启动子元件TATA-box。同时还包含G-Box、G-box、MBS、ARE、5UTR Py-rich stretch等能影响各基因对光的响应、在苯丙烷代谢途径中起调节作用的顺式作用元件。【结论】RdreB1BI调控相关基因参与转化体果实发育和成熟,提高光的有效性,活化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关键基因,差异基因中均包含大量光诱导响应元件,FvCCR2FvMYB306的表达促进了总黄酮、酚类物质及花青苷等次生代谢物的合成。转入RdreB1BI使草莓果实的多项营养成分和着色物质含量显著增加,改善了草莓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天津市果品市场,延长供应期,进行了树莓新品种的引种和设施栽培,研究了不同栽植地区(天津市北辰区和蓟县)的红树莓和黄树莓的果实横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及贮藏特性。结果表明:红树莓果实的单果重、果实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果实成熟而逐渐增加。从未成熟的白色期到完全成熟的深红期,平均单果重从14.41g增加到25.91g,后者是前者的1.8倍;果实横径从14.20mm增加到17.25mm,增加了3.03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6%增加到了9%,增加了3%。同一成熟期(深红期)的红树莓果实单果重约是黄树莓的1.7倍;红树莓果实横径是黄树莓的1.13倍;红树莓可溶性固形物最大值为9%,也略高于黄树莓的8%。在4℃低温贮藏时,红树莓果实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腐烂率逐渐增加,贮藏到第3天时腐烂率增加了50%,贮藏到第7天时腐烂率达到100%。在粉红规采收红树莓果实,贮藏期最长,但可溶性固形物较低。应在果实粉红期至鲜红期之间采收。  相似文献   

14.
以凯特杏叶片为试材,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河南地区日光温室凯特杏树体6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露地同期比较,日光温室栽培的凯特杏,MDA含量和CAT活性均增加,在果实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为5.054 0μmol·g-1,310.072 5 U·g-1·min-1,分别比露地高39.6%和36.43%;而可溶性糖含量、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硬核期达到最大值为3.464 3%,比露地低28.60%.SOD和POD活性在果实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为249.103 6 U·g-1,110.875 0 U·g-1·min-1,分别比露地低30.10%,73.73%.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不同,幼果期含量最低为14.081 1 mg·g-1,比露地低76.27%,而此期露地含量最高.以上指标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日光温室内不同部位比较,在果实发育期的MDA、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SOD和POD活性均表现出南部比北部高,但CAT活性则是南部比北部低.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集中研究了沙芥在不同叶龄时期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沙芥可溶性糖、淀粉、维生素C、蛋白质、氨基酸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值出现在8-12片叶期,是沙芥的最适宜采收期。在呼和浩特地区进行人工训话栽培时,其产品新鲜叶片维生素C的含量可达到238.84 mg·100g-1FW,为辣椒维生素C含量117.5 mg·100g-1FW的2倍。因此,沙芥是一种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野生蔬菜。在沙芥的适宜采收期,蛋白质含量≥3mg·100g-1FW,氨基酸含量≥25μg·100g-1FW,可溶性糖含量≥60%DW,淀粉≥40%DW,叶绿素含量≥0.07 mg·g-1FW。  相似文献   

16.
以丰香×红颊的杂交F1代与法兰蒂×章姬的杂交F1代杂交选育而成。表现为浅休眠略偏深,产量高,品质优,抗逆能力强,香味特殊且浓郁,平均单果重16 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6%,果实圆锥形,色泽桔红(浅红),口感好,商品性佳,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17.
牡丹品种间花瓣营养成分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n‘乌龙捧盛“白雪塔“迎日红“俊艳红“春红娇艳“万世生色’等6个品种的花瓣为材料,分析其中维生素C、粗蛋白、类黄酮、氨基酸和9种矿物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品种间类黄酮、维生素C、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存在较大差异,‘乌龙捧盛’中这3种营养成分质量分数均最高,分别为13.08mg·g-1,1.12mg·g-1,0.11g·g-1;花瓣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不同氨基酸质量分数存在差异,质量分数最高的是谷氨酸(9.64~15.83mg·g-1),最低的是半胱氨酸(0.15~0.86mg·g-1);牡丹花瓣中富含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微量元素硒的质量分数较高。不同品种间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品种‘乌龙捧盛’类黄酮、粗蛋白、维生素C、总氨基酸和钾、钙、镁、铁、铜等元素质量分数均较其他品种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图3表2参14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草莓主栽品种果实品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设施大棚草莓主栽品种红颊、丰香、法兰蒂为试材,进行果实品质和抗氧化性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红颊在经济品质、营养品质以及抗氧化能力等指标上均表现较好,是当前大棚草莓栽培中较为理想的优质大果型草莓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省主产的‘徐香’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二氧化氯(ClO2)(0、20、50 mg·L-1和80 mg·L-1)处理的猕猴桃在(3±1)℃条件下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二氧化氯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猕猴桃果实贮藏期、尤其在贮藏后期的果实硬度,能显著抑制猕猴桃中的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速率,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效果不显著(p>0.05)。比较表明,猕猴桃采后ClO2处理的适宜浓度为50 mg·L-1。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邢台地区柿子营养成分含量,进一步促进柿资源的应用。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对邢台地区柿子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部位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邢台地区柿子在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逐渐升高,至过熟期时含量达到最高。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果实的果皮(37.03mg·100g-1)、果肉(35.73mg·100g-1)中,显著高于《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30mg·100g-1),而其种子和柿蒂部分维生素C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