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20%噻菌铜悬浮剂对黄瓜长蔓、始花期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第一次药后7 d,20%噻菌铜悬浮剂400倍、600倍与对照药剂间的防效较接近,800倍防效稍差,4个处理间的防效差异不显著.第一次施药7 d后施加第二次药物,20%噻菌铜悬浮剂400倍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效极显著好于800倍和对照药剂,而...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防治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特效药,特引进20%噻菌铜sC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噻菌铜SC在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对水均匀喷雾,间隔10d,连续使用两次以上,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第1次用药后10d,20%噻菌铜SC700、500、300倍液处理的防效分别为58.91%、61.83%、63.22%,第2次用药后10d,20%噻菌铜SC700、500、300倍液处理的防效分别为64.44%、72.06%、76.28%。同时在试验过程中,20%噻菌铜SC各剂量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防治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特效药,特引进20%噻菌铜S C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噻菌铜SC在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对水均匀喷雾,间隔10 d,连续使用两次以上,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第1次用药后10 d,20%噻菌铜SC 700、500、300倍液处理的防效分别为58.91%、61.83%、63.22%,第2次用药后10 d,20%噻菌铜SC 700、500、300倍液处理的防效分别为64.44%、72.06%、76.28%。同时在试验过程中,20%噻菌铜SC各剂量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33%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防病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剂33%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148.5g/hm~2、198g/hm~2和247.5g/hm~2处理2次药后10d的防效分别为77.57%、81.46%和83.27%;供试药剂33%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198g/hm~2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春雷霉素水剂和33.5%喹啉铜悬浮剂的防效相当,表明33%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具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药剂,选用5种不同药剂进行了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天和14天,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第1次施药后7天(第2次施药前),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防效最好,分别为57.64%和57.14%,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优于其他药剂。第2次施药后7天,各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较第1次施药后7天(第2次施药前)均有所提高,但仍以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防效最好,分别为73.08%和72.88%;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次之,分别为60.60%和60.35%;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6.
20%噻森铜悬浮剂是一种新型杀细菌剂。田间试验表明,20%噻森铜悬浮剂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225~300 g/hm2时,在防治适期,连续用药2次,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均可达70%,与20%噻枯唑可湿性粉剂300 g/hm2防效差异不显著。20%噻森铜悬浮剂可用于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吡噻菌胺与不同杀菌剂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吡噻菌胺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增效配方,降低抗性风险,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对黄瓜白粉病防效突出,第1次药后7 d防效为84.39%,第2次药后14 d防效高达97.48%.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增效作用明显,可以在黄瓜生产中推广应用.20%吡噻菌胺SC+30%苯甲·嘧菌酯SC对黄瓜白粉病也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可降低抗性风险,作为备选或轮换使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40%噻唑锌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其中第2次药后45 d,40%噻唑锌悬浮剂制剂50 g处理的防效达64.2%,与对照药剂20%噻森铜悬浮剂100 g的防效相当,而70 g和90 g制剂的防效都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9.
20%噻森铜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对水稻安全.对白叶枯病,其1 875g/hm2处理防效高于叶青双的防效;对细菌性条斑病,其1 500g/hm2、1 875g/hm2处理防效均高于叶青双的防效.推荐使用剂量为1 500~1 875g/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8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防效和使用剂量,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感病品种五山丝苗为试验材料,于五山丝苗处于分蘖期时选用广东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优势强致病型代表菌株GDXc1608进行人工喷雾法接种,分别在接菌后48 h和第1次药后7 d采用喷雾法施药防治,调查第2次药后8种杀菌剂(20%噻唑锌SC、50%氯溴异氰尿酸SP、20%噻菌铜SC、20%叶枯唑WP、5%噻霉酮SC、1.2%辛菌胺醋酸盐AS、3%中生菌素AS和21.4%络铜·柠铜AS)在常规剂量下水稻的病情指数和植株反应,评价各药剂的田间防效及水稻安全性;选取表现较好的4种药剂分别设置3个使用剂量梯度开展盆栽防治试验,筛选目标药剂的最佳使用剂量。【结果】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8种药剂中以20%噻唑锌SC的防效最好,在使用剂量为450.00 mL/ha时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为71.81%,其次是21.4%络铜·柠铜AS、20%噻菌铜SC和5%噻霉酮SC,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分别为53.50%、52.00%和48.23%,但21.4%络铜·柠铜AS处理水稻植株出现轻微的药害症状;其他药剂防效均较差。药剂使用剂量盆栽筛选试验结果显示,4种药剂随用药量增加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均逐渐提高,且各药剂不同剂量间防效均差异显著(P< 0.05),其中20%噻唑锌SC在使用剂量375.00~525.00 mL/ha时的防效均在77.00%以上;20%噻菌铜SC在使用剂量375.00~525.00 mL/ha时的防效均在62.00%以上;21.4%络铜·柠铜AS在使用剂量481.50 mL/ha时防效为51.83%,其他试验剂量下防效均较低;5%噻霉酮SC在使用剂量37.50和52.50 mL/ha时的防效分别为49.50%和53.15%,使用剂量为22.50 mL/ha时的防效较低。【结论】20%噻唑锌SC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目前细菌性条斑病田间应急防控的首选药剂;21.4%络铜·柠铜AS、20%噻菌铜SC和5%噻霉酮SC对细菌性条斑病也有较好的防效,可与20%噻唑锌SC交替或轮换使用,以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20%噻唑锌SC和20%噻菌铜SC推荐使用剂量均为375.00~525.00 mL/ha,21.4%络铜·柠铜AS和5%噻霉酮SC推荐使用剂量分别为481.50 mL/ha和37.50~52.50 mL/ha;应用21.4%络铜·柠铜AS防治时要严格控制浓度和注意喷施时间以避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1.
20%噻森铜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对水稻安全。对白叶枯病,其1875g/hm2处理防效高于叶青双的防效;对细菌性条斑病,其1500g/hm2、1875g/hm2处理防效均高于叶青双的防效。推荐使用剂量为1500~1875g/hm2。  相似文献   

12.
60%噻森铜WDG是噻森铜的一种新的环保剂型,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它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有较好的防效,1000倍液的大田防效可达89.06%,防效明显优于原剂型20%噻森铜SC500倍液和常用药物20%叶青双WP500倍液。网室试验表明,60%噻森铜WDG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且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5种杀菌剂防治单季稻白叶枯病的田间试验表明,初病期施药1次,以667 m2施用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森铜悬浮剂100 mL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314%~392%,158%~217%和125%~365%;药后14 d,以667 m2施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L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183%,138%~267%和105%~140%。在伤口期、初病期和激增期每667 m2各喷施1次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L,则以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施药1次效果最佳,药后7 d病指防效达904%;药后21 d,2次较单次用药的病指防效提高199%。初病期防治白叶枯病,每667 m2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L、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森铜悬浮剂100 mL各1次,对单季稻均有较好的保产效果,分别为239%~299%,210%,201%~223%,159%~180%。667 m2施用20%噻菌铜100 mL,以在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施药1次的保产效果最佳,达288%;其次在初病期施药1次,保产效果为210%;而在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激增期、初病期+激增期用药2次的保产效果均比单用1次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田间药剂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施药后7天68.75%易保、20%噻森铜、USA疫苗、农用链霉素处理区的防效分别为22.51%、58.04%、42.48%和60.59%,施药后14天68.75%易保、20%噻森铜、USA疫苗、农用链霉素等的防效分别为18.73%、63.79%、44.84%和67.12%。  相似文献   

15.
27%戊唑·噻霉酮EW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药剂,提高建湖县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水平,特进行了27%戊唑·噻霉酮EW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27%戊唑·噻霉酮EW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在小麦齐穗初花期(扬花5%~10%)用第1次药,隔6d用第2次药,27%戊唑·噻霉酮EW600、750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分别为55.17%、55.90%,病指防效分别为57.73%、62.05%,与对照药剂40%多·酮WP2250g/hm~2处理的防效相当;27%戊唑·噻霉酮EW900g/hm~2处理的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64.66%、69.54%,优于对照药剂40%多·酮WP2250g/hm~2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对水稻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以感病品种玉针香为供试水稻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该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亿CFU/m L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100、200、300 mL/667m2处理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在末次药后14 d为56.76%~69.48%,其中300 mL/667m2处理的防效高于对照药剂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L/667m2处理,但差异不显著;3种浓度药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在末次药后14 d为62.49%~72.98%,且300 mL/667m2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这表明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具有防控水稻细菌性病害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4年在宜州市福龙乡福龙社区晚稻统防统治示范区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噻菌铜悬浮剂2 250 mL/hm2防效为76.33%,21.4%络铜·柠铜水剂1 500 mL/hm2防效为74.92%,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4 500 g/hm2防效为73.21%,20%噻森铜悬浮剂1 500 mL/hm2防效72.75%。生产上可交替使用上述几种农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对水稻纹枯病进行不同药剂处理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每亩用24%噻呋酰胺SC 20g和10%已唑醇EC 50 g对水稻纹枯病具有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始盛期和发病高峰期各用药一次,药后30 d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分别可达97.16%、92.45%.  相似文献   

19.
麦田常用除草剂组合运用策略效果对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壤封闭、茎叶处理、封闭+茎叶3种麦田杂草防除方式不同除草剂组合以及不同施药方式(常规和飞防)除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常规施药方式防效高于飞防方式。在常规施药的封闭处理中,33%吡氟·氟噻·呋SC1500mL/hm~2处理防效最好,药后60d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9.31%、96.74%;茎叶处理中,50%异丙隆WP2250g/hm~2+30g/L甲基二磺隆OD(世玛)450mL/hm~2+10%苯磺隆WP450g/hm~2处理防效最好,药后60d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3.79%、84.56%;封闭+茎叶处理中,33%吡氟·氟噻·呋SC1500mL/hm~2+5%唑啉草酯EC1800mL/hm~2处理防效最好,第2次药后60d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9.31%、97.22%。综合来看,使用33%吡氟·氟噻·呋SC1500mL/hm~2+5%唑啉草酯EC1800mL/hm~2进行封闭+茎叶处理的除草方式,在小麦播后1d和小麦3~4叶期(杂草2~4叶期)时进行"一封一杀"的2次除草法,进行常规喷雾施药,能较好控制小麦田多种杂草,持效期长,是当前小麦田杂草控制的首选组合策略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不同药剂对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效,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由实验可知,第一次用药后,番茄细菌性溃疡病防效分别达到了77.67%、69.00%、70.32%、59.95%。其中以20%噻菌铜SC500倍液防效最好,其次是77%可杀得WP800倍处理,防效均大于70%以上。第二次用药后,番茄细菌性溃疡病防效最高达到了79.01%,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其中20%噻菌铜SC500倍液防效明显高于其他药剂,3%克菌康WP800倍和77%可杀得WP800倍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