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加强土肥水管理夏季刨树盘,耙平后在树盘上覆盖20 cm厚的草或麦秸,其上再压少量土,翌年早春就地翻压。采收后至初冬,采用条沟法施基肥,沟深30~35cm,667m2施优质农家肥3000kg、过磷酸钙3 kg、三元复合肥2 kg。花蕾出现前每株追施磷酸二铵0.5 kg,果实膨大期每株追施花生饼肥0.5 kg、过磷酸钙2 kg、三元复合肥2kg。春季萌芽前和每次追肥后各灌1次水。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杂交油菜黔油30号撒播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蕾薹期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施用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蕾薹期追施复合肥对黔油30号撒播产量的影响极显著;黔油30号撒播栽培最佳的施肥方式为播种前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5.00 kg/667m2,苗期追施纯氮6.50 kg/667m2的前提下,蕾薹期施三元复合肥46.67 kg/667m2.在此施肥条件下,撒播黔油30号500 g/667m2,其产量为194.00 kg/667m2,株高161.30 cm,一次有效分枝数3.8个,单株有效角103.7个,每角粒数16.3粒,千粒重4.4g.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分葱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分葱产量的影响,得出分葱周年生产的最佳施肥量,春葱基施甘蔗灰45 t/hm2、农家肥1 50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追施尿素375 kg/hm2,分3次施;夏葱基施甘蔗灰15 t/hm2、鸡粪3 750 kg/hm2;追施复合肥255 kg/hm2、尿素75 kg/hm2、氯化钾165 kg/hm2,第1次追施尿素75 kg/hm2、复合肥105 kg/hm2,第2次追施复合肥150 kg/hm2、氯化钾165 kg/hm2;秋葱基施甘蔗灰30 t/hm2、农家肥750 kg/hm2、过磷酸钙285 kg/hm2;追施复合肥180 kg/hm2、氯化钾180 kg/hm2、尿素75 kg/hm2,第1次追施尿素75 kg/hm2、复合肥75 kg/hm2,第2次追施复合肥105 kg/hm2、氯化钾180 kg/hm2。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杂交油菜黔油30号撒播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蕾薹期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施用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蕾薹期追施复合肥对黔油30号撒播产量的影响极显著;黔油30号撒播栽培最佳的施肥方式为播种前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5.00 kg/667m~2,苗期追施纯氮6.50kg/667m~2的前提下,蕾薹期施三元复合肥46.67kg/667m~2。在此施肥条件下,撒播黔油30号500g/667m~2,其产量为194.00kg/667m~2,株高161.30cm,一次有效分枝数3.8个,单株有效角103.7个,每角粒数16.3粒,千粒重4.4g。  相似文献   

5.
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5号的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栽培密度为1.8万株/667 m2,底肥施复合肥15 kg/667 m2,出苗后42 d追施尿素10 kg/667 m2,每9 d浇1次水种植模式下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2014年在濉溪县开展了夏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呈三元二次相关关系。濉溪县同等地力土壤推荐施肥量为N240kg/hm2,P2O590kg/hm2,K2O90kg/hm2。配方:(1)普通复合肥15-15-15,每667m2基施40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2kg。(2)控释(失)复合肥24-9-9,每667m2基施或定苗时追施65~70kg。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驻丝瓜11号早春露地栽培最适宜的施肥量,进行了驻丝瓜11号早春露地栽培最佳施肥量的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驻丝瓜11号以亩底施腐熟有机肥4 000 kg、三元复合肥70 kg及盛果期追施三元复合肥20 kg的产量为最高,总产量为2 885.9 kg/亩;以亩底施腐熟有机肥4 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及盛果期追施三元复合肥20 kg的产值最高,净产值为2 740.8元/亩,表明实施丝瓜减肥增效栽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苏南丘陵农区夏播青饲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苏南丘陵岗坡地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供试的青饲玉米品种均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中新青1号生物产量较高;适宜播种量为30 ~ 37.5 kg/hm2;宽窄行(60 cm×40 cm)种植方式,株距15~20锄,密度75 000~90000株/hm2;基施氮磷钾45%含量复合肥562.5 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225 kg/hm2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
以先锋35号辣椒新品种为试验材料,结合广州地区生产实际与土壤条件,开展了与品种相配套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试验并进行了示范.结果表明,先锋35号在广州地区可春、秋、冬三季种植;宜采用穴盘育苗,5叶1心前定植;株行距30-40 cmx40 cm(最适宜是35 cmx40 cm);在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和氯化钾20 kg作基肥的条件下,追施三元复合肥约50 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菜用大豆新品种苏鲜豆19号的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施肥水平的栽培试验,探明该品种在泰州地区获得高产的合理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适宜施肥水平为施用45%的三元复合肥225kg/hm2作基肥。  相似文献   

11.
施肥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为探究上海地区设施栽培条件下"醉金香"的适宜追肥量,进行了果实膨大期不同追肥量对果实品质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在果实膨大期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40 kg时,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硬度适中,果形较好。但经综合考虑,以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0 kg为宜。  相似文献   

12.
对2个花芸豆地方品种“龙芸1号”“龙芸2号”进行种植密度试验和施肥水平试验,探讨2个品种的产量水平和不同农艺措施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芸1号产量极显著地高于龙芸2号;种植密度以株距35 cm、畦包沟宽1.2m、每畦种2行、每穴播种2粒,施肥水平以每667 m2基肥施三元复合肥15 kg农艺措施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马蓝高产栽培方法。[方法]收集云南、贵州马蓝与四川芦山县马蓝对比,并从种植密度、栽种期和追肥方面开展研究。[结果](1)芦山县马蓝在株高、茎基直径、叶长、叶宽、分枝数、产量和含量上优于云南、贵州马蓝;(2)种植密度以30cm×40cm为宜;(3)适宜栽种时间为9月~11月;(4)三次追施复混肥40kg/亩、50kg/亩、50kg/亩,马蓝产量高。[结论]在9~11月,采用30cm×40cm的密度种植,并于3月底4月初、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分别追施复混肥(尿素:复合肥=1:1)40kg/亩、50kg/亩、50kg/亩,芦山县马蓝能够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栽培因子对特早熟春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特早熟春大豆的增产潜力,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播种期、栽培密度、苗前期追施复合肥、苗后期追施尿素4个主要栽培因子对特早熟春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特早熟春大豆全生育期随播种期的推迟而明显缩短,与其他参试因子无显著相关;四因子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顺序为密度、播种期、苗前期施复合肥、苗后期施尿素;特早熟春大豆适合高密度、高肥水平下栽培;中等土壤肥力下单产3000kg/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模式32个,其主要决策因素的取值范围是:播种期3月25日至4月18日,种植密度57.3~61.2万株/hm2,苗前期施复合肥232.5~395.55kg/hm2,苗后期追施尿素138~209.85kg/hm2.  相似文献   

15.
冬种马铃薯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影响:免耕覆盖稻草栽培平均产量达2200.4kg/亩,比常规栽培平均产量1845.3kg/NN355.1kg/亩,增幅19.4%,增产效果明显;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配套栽培试验表明:种植密度应掌握在4500-5000N/#为宜,适宜种植规格为40cm×26-28cm.基肥用量控制在三元硫酸钾复合肥55kg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6.
以紫龙马铃薯为供试材料,研究追肥、基肥用量、种植密度、覆盖方式对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阳县栽培,紫龙马铃薯以现蕾期与块茎彭大期追肥,基肥用量三元复合肥(氮15%,磷15%,钾15%)825 kg·hm-2,种植密度4.50万株·hm-2,常规覆盖方式时产量较高,达22.050~23.085 t·hm-2。  相似文献   

17.
濉溪县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表明: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呈三元二次相关关系。濉溪县同等地力土壤推荐施肥量为N225kg/hm2,P2O590kg/hm2,K2O90kg/hm2。配方:(1)普通复合肥18-12-12,每667m2基施50kg,拔节期追施尿素13kg。(2)控释(失)复合肥22-9-9,每667m2基施60kg。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苏生物量及精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合理的紫苏栽培技术,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0cm×20cm、25cm×20cm、20cm×20cm等3个不同种植密度,设置有机肥、复合肥、混合肥(有机肥+复合肥)3种施肥方式以及移栽、直播2种种植方式,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苏精油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施肥与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地上部生物量,以高密度复合肥直播的紫苏生物量最高,为12 056kg·hm-2;密度、施肥、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精油含量,以低密度施用复合肥直播的紫苏精油含量最高,达0.417%;紫苏精油产量受施肥、种植方式影响,但在不同种植密度间无显著差异,以低密度混合施肥直播的紫苏精油产量最高,达41.0kg·hm-2。因此,低密度、混合施肥、直播有利于紫苏精油高产。  相似文献   

19.
槭叶草由野生变家植获得成功。槭叶草在黑土栽培的效果最好,沙壤土次之,黄土最差。槭叶草田间施肥对单株鲜物重量、芽体分化的质量有显著影响,其最佳模式为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萌芽期(5月初),将尿素和硫酸钾按2—3:1的比例进行混合,每延长米追施30—40g,加腐熟猪粪2~3kg;第2次在植株生长中期(7月下旬)追施三料复合肥40.50g。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槭叶草适宜栽植密度为20cm×20cm,3年生亩产鲜品2946.81kg。槭叶草有效成分和营养成分以落叶后最高,家栽的质量高于野生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宁南山区马铃薯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密度、肥料二因子对宁南山区马铃薯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应在6.00万株/hm2左右,基施25%马铃薯专用三元复合肥(15-10-0)600 kg/hm2左右,可为宁南山区农民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提高作物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