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紫苏     
赵庚义  车力华 《蔬菜》1994,(3):30-30
紫苏赵庚义,车力华(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紫苏又名荏、赤苏、红苏、白苏、鸡冠紫苏、香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原产我国,目前我国各地及印度、缅甸、日本、朝鲜等国均有栽培。紫苏叶及嫩枝均可作菜,地上部分均可入药,苏子可榨油、做肥料。一、营养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紫苏大叶,又名苏叶,原产中国,在我国为常用中药,具有解毒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在日本紫苏大叶多用于料理,是餐饮业中不可缺少的佐料。我区叶圣园艺场已多年种植紫苏大叶,其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紫苏又名赤苏、红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华南、西南和台湾地区。紫苏叶富含粗蛋白、脂肪、粗纤维、钙、磷、氨基酸等物质,叶具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其根、梗、叶、花、果实均可人药,有散寒、发汗、利尿作用,是优良的出口创汇功能性蔬菜。现将叶用紫苏无公害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紫苏又名赤苏、香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都有分布,常以半野生状态生长在田边、地头,现种植的为栽培种。紫苏栽培种株高160~170cm,茎直立,有分枝,嫩叶采收后马上长出新的分枝,随着生长分枝不断增加,茎节间较密。叶对生,卵圆形,叶缘锯齿状,叶面绿色皱缩,叶背绿色或紫色,植株具有特殊的芳香味。紫苏以嫩芽或嫩叶采收食用,或以嫩叶汁液加工成天然的色素原料,目前以腌制加工紫苏叶出口为主。紫苏种子可以榨油,是高级工业用油。  相似文献   

5.
紫苏又名赤苏、红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华南、西南和台湾地区。紫苏叶富含粗蛋白、脂肪、粗纤维、钙、磷、氨基酸等物质,叶具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其根、梗、叶、花、果实均可入药,有散寒、发汗、利尿作用,是优良的出口创汇功能性蔬菜。  相似文献   

6.
正紫苏又名红苏(香苏),具有散寒解表、理气宽胸、安肺润肠之功效。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食药兼用的60种物种之一,在欧美、东南亚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现已将紫苏叶作为时尚蔬菜和医药保健品原料。其根、茎、叶、种子均可入药,嫩枝、嫩叶具有特异芳香,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是一种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种特种蔬菜的普遍开发利用,紫苏的  相似文献   

7.
娄德珍 《长江蔬菜》2012,(21):39-40
大田栽培紫苏667 m2收益可达5 000元以上。生产上宜选用国内大叶紫苏或日本食叶紫苏品种,以阳光充足、排灌方便、肥沃的地块育苗(砂壤土)和种植(壤土),并宜用上茬为莴笋、雪里蕻的地块,施足基肥,适时播种育苗定植,加强肥水、中耕、病虫草害管理,适时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8.
紫苏又名赤苏、红紫苏、白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现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紫苏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梗、果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做汤,腌渍。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备受人们关注。紫苏含有挥发油,具有特意香味,并有防腐作用。每100克鲜嫩紫苏茎叶,含蛋白质3.9克,脂肪1.3克,  相似文献   

9.
紫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Perilla frutesces L.),又称赤苏、白苏、杜荏、回回苏、苏叶等,属于唇形科紫苏属1年生草本植物,其叶毛茸茸、绿莹莹,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在日本高级餐馆里紫苏为人们食用生鱼片的必需品,堪称风行时尚、药食兼用的营养植物,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  相似文献   

10.
出口紫苏大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上海都市型农业的建设和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紫苏大叶的生产与出口销售已成为松江区出口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松江区出口紫苏大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4.2万m^2,年出口紫苏大叶总量达2.4—2.8亿张,创汇达1700万元以上。我们依据紫苏作物的生长特性和从国外引进紫苏大叶优良品种的生产特征,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研究探索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生产符合出口标准的紫苏大叶,不断完善紫苏大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邹新群 《蔬菜》2002,(1):10-10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嫩枝嫩叶具特异芳香,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技术 1.按种育苗 选用日本的食叶紫苏或国内的大叶紫苏品种。选择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作苗床。每667m2苗床先于地表均匀施用腐熟的鸡羊粪200kg或浓人粪尿竹400kg。翻入土内,晒垡10天后,再撒施复合肥5kg、尿素2kg做底肥。肥土混匀耙平整细后作床,床高15cm,长宽视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3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叶用紫苏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为唇形科1 a生草本植物.紫苏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胡萝卜素、矿质元素等,具有特异的芳香.药用价值极高,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和解毒的作用,另外,还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有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病、减肥等功效.  相似文献   

13.
行业资讯     
《长江蔬菜》2012,(17):58
正资讯市场观察日本研究人员发现:青紫苏有助于防衰老日本京都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试验中发现,日本料理中一种常用辅料青紫苏含有抑制活性氧预防衰老的有效成分。紫苏属于唇形科紫苏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亚洲分布广泛。在日本,叶片两面均为绿色的青紫苏常出现在日  相似文献   

14.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ltt.var.arguta Benth.Hand.-Mazz.]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和泰国,后传入日、韩、俄等周边国家。紫苏在日本被驯化、改良,近几年由日本园艺专家成功引  相似文献   

15.
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国内常用于中药,而日本、韩国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紫苏叶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但紫苏叶不同时期上市价格差距较大,尤其在冬春季  相似文献   

16.
紫苏别名赤苏,红苏、黑苏,红紫苏、皱紫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叶嫩枝。以茎、叶及子实人药。紫苏属于综合交叉商品即可药用,是临床常用药。又能食用,人药形式以茎称紫梗,叶又称苏叶。解表。子又称苏子、黑苏子、赤苏子,是苏子降气汤的莺要成分。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感冒发热.怕冷,无汗,胸闷。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长江以南各省有野生,见于村边或路旁。  相似文献   

17.
电照补光在叶用紫苏日光温室栽培生产中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法,对电照补光抑制紫苏花芽分化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育苗阶段开始连续补充光照可以有效抑制紫苏开花,紫苏鲜叶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紫苏鲜叶产量增加33.6%。该技术适宜在日光温室叶用紫苏栽培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食叶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嫩枝嫩叶有特异芳香,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作为特种蔬菜栽培近年来有快速发展之势,也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现将其棚室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前准备1)选用适宜棚室。棚室栽培食叶紫苏,产品要求鲜嫩,在蔬菜淡季上市。因此,越冬栽培选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早春栽培选用塑料大棚为宜。2)施足有机底肥。食叶紫苏反季节栽培应选用疏松肥沃、含腐殖质高的微酸性壤土,基肥  相似文献   

19.
刘国信 《蔬菜》2004,(9):36-36
紫苏,又名山苏、香苏,属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0.3~1m,茎呈四棱形,紫色或紫绿色,全株芳香四溢;其叶对生,有长柄,叶边缘有小锯齿,称为“苏叶”;夏秋开淡紫色的唇形小花,结小坚果,成熟后的果实名叫“苏子”。野生紫苏多生长于田间、地头、路旁等,现在全国各地人工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紫苏属药食兼用植物,有很好的食用价值与药疗功效,自古以来就广受我国人民喜爱。紫苏入馔,一般以嫩叶凉拌或作羹、汤,或挂糊炸食。西汉枚乘在其名赋《七发》中即有“鲤鱼片缀紫苏”这道佳肴。李时珍曰:“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  相似文献   

20.
导读:紫苏叶在我国常被用作中药,在日本多用于料理,是餐饮业中不可缺少的佐料,在江阴市已种植多年,是江阴市出口日本的主要蔬菜,为江阴农业的出口创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生产中应严格按照生产标准进行选地、选种、田间管理和病害防治,以期产品均能达出口标准。本文总结了江阴市紫苏叶标准化生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