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临汾市农业气候资源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临汾市(地级市)17个县市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表明:临汾市可划分为5个农业气候资源区域,且农业气候资源整体水平大致呈现纬度低的地区优于纬度高的地区、盆地优于山区、东部山区优于西部山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陕北黄土丘陵区植被建设分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陕北丘陵沟壑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分布状况,将该区植被建设划分为北部毛乌素沙地沿线丘陵沟壑区,东北部黄土丘陵及黄河谷地区,西北部白于山及横山山区,东部黄土丘陵及黄河谷地区和南部黄龙山、崂山沿线次生林区等5个区域,并阐述了每个区域的植被类型、建设任务、经营方向、经营模式和不同立地条件适宜的植被种类。  相似文献   

3.
吉林小粒8号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育成,该品种属于中晚熟品种,千粒重88g,适合做“纳豆”和芽豆,蛋白质含量45.10%,抗病性强,适合吉林省中部及东部山区种植,是外贸企业的出口专用小粒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4.
五指山之土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俊民  龚子同 《土壤学报》1957,5(2):143-158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之中部偏东南,为海南岛最高山岭,拔海1,870米,以此为中心,东南有三角山、吊罗山,西北有黎母岭、金鸡岭,东部有白马、思河岭,构成了海南岛中部山区和南北的屏障。山区的土壤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原有状态,殊少破坏。因此详尽的研究本山区土壤的特性及其生成条件,无论在瞭解热带土壤的生成过程或在热带与亚热带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即叙述五指山土壤的成土条件、主要土壤种类的发生学特点和土壤的垂直分布等问题的一些研究结果,并对有关问题略加讨论。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5.
张健文  张树堂 《山地研究》1995,13(3):153-159,T001
从辽宁省东部山区泥石流暴发的特点看,暴雨只是泥石流产生的一个激发因素,泥石流活动区分布于地壳快速上升,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带,泥石流活动的高潮与该区地震激动期基本一致由于说明辽宁东部山区泥石流其孕育,发展和活动主要受内力地质作用所控制。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实际产值占光、热、水、土壤资源生产潜力(资源可能产量)的比率作为粮食生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计算了吉林省各市县主要粮豆作物资源利用率现状。粮豆作物光合资源利用率为20% ̄30%,光温资源利用率为25% ̄40%,气候资源利用率为35% ̄45%,气候-土壤资源综合利用率为45% ̄55%。资源利用率地域差异较明显,中部及东部半山区较高,东部山区次之,西部半干旱区较低。最后,分析了各地粮食增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资源利用的气候分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资源的自然分布规律,确定了野生猕猴桃资源利用的分层指标系统。结果表明: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的经济栽培层<1300m,1300-1500m为资源利用层,1500-1800m为资源保护层。并探讨了各层的资源现状及共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大量数据,说明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等6县生态环境及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情况,提出加强东部山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建议。东部山区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巨大,是辽宁省绿色天然屏障。清原等6县森林资源在全省占有重要份额,但农户生活耗柴对森林资源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保护森林资源的重大举措,成为东部山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建议从认识、法制、科研、培训、投入、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大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1980—2014年吉林东部地区逐日气象数据和玉米种植资料,利用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气候倾向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冷害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对影响冷害的气象因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近35年热量条件有所改善,冷害呈现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冷害受低温阴雨、早霜等天气影响表现为发生频率高、强度大,20世纪90年代气温升高,冷害发生频率降低,中期降水异常增加,冷害强度增大,21世纪气温大幅提高,冷害少有发生,但不排除区域极端低温的可能;(2)吉林东部地区气候整体变暖且初霜日推迟,降水量南多北少,日照时数东升西降。而冷害发生频率空间分布规律为随着生育期推进冷害高频区逐渐由中部山区向高纬度延伸,即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成为冷害的高发区;(3)玉米在出苗—抽雄期受低温影响较大,冷害年气温受各气象因子的影响大小为降水量>日照时数>初霜日,尤其高海拔山区多阴雨寡照天气,易发生冷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雅安地区为例,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山区土地利用类型垂直分布特征,为合理高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置土地资源提供有效可行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商洛山区土壤状况与适种中药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商洛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从商洛山区中药材生产实际出发,对商洛土壤类型、分布规律、性状特征、养分含量与适种药材种类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商洛山区土壤种类对商洛中药材的道地性形成及确定中药材最佳适生区的重要意义,并就该区中药材栽培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对东北地区不同时期降水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蔡福  明惠青  刘兵  于慧波 《中国农业气象》2006,27(4):296-299,304
采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地区146个站1961—1990年与1971—2000年的年降水和夏季降水气候值进行分析,与传统统计方法的结果对比后认为传统的统计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不同时段数据的差异。通过在GIS平台上对两组气候值差异百分比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出:黑龙江西南部以及东部部分地区、吉林东南部和辽宁中部地区夏季降水量增加3%~6%,其余地区减少,其中辽宁南部和西北部减少幅度最大,达6OA~9%;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以及辽宁中部地区年降水量增加,其余地区减少,辽宁南部地区减少幅度最大,达6%~9%。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的土地评价和监测系统(尤其与开矿后生态系统恢复相关)广泛运用蚂蚁作为生物指标。但现在对以群与生态过程的关系却了解得较少。在澳大利亚北部KaKadu地区的矿干扰区选择17个试点,研究蚂蚁种类和土壤生物量的关系。蚂蚁种类的变化幅度为:无植被区──7,无干扰区(除边缘效应外)──43。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幅度为:19.3~134.3μg/g。蚂蚁种群的丰度与土壤微生物量成正相关(r=0.638),高于植物种群丰度(整个植物种群的相关系数r=0.342,树种的相关系数r=0.499)。该发现揭示了干扰区地面上蚂蚁活动和地面下微生物分解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证明了蚂蚁可以作为复垦成功的指标。有趣的是:如果把该区的未干扰试点加以考虑,发现蚂蚁的丰度和土壤微生物量成负相关,而不是正相关。这表明:在寻找生态变化指标时,区别干扰区生境和未干扰区生境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茶园害虫的蚂蚁类天敌,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重庆主要产茶区(海拔371~1 068 m)茶园蚂蚁物种多样性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在重庆主要产茶区茶园,设置3条垂直带,每条垂直带划分为低海拔(300~500 m)、中海拔(500~700 m)和高海拔(700 m以上)3个水平带,每个水平带设置3~4块样地,调查茶园的蚂蚁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点。在物种多样性方面:共采集到蚁科昆虫4亚科,39种。各水平带物种丰富度为7~13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0.55~1.25,Pielou均匀度指数0.08~0.16,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26~0.65;各水平带蚂蚁群落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表明其多样性水平比较一致。群落相似性指数为0.22~0.48,多数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在群落优势种方面:不同海拔茶园蚂蚁优势种数目1~3种,常见种最多达6种,最少仅1种;稀有种最多17种,最少5种;从重庆范围来看,重庆主要产茶区茶园蚂蚁群落共有7种优势种。在蚂蚁空间分布方面:有17种蚂蚁具有较宽的垂直空间分布,活动范围涵盖土壤、地表和树冠,有作为天敌昆虫资源的可能。仅有9种蚂蚁在不同水平带的茶园中均有分布。结合群落相似性与多样性分析结果,重庆茶园生境破碎,蚂蚁群落间物种交流受阻,不利于茶园生物多样性水平的稳定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土壤侵蚀宏观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对广东省土壤侵蚀现状数据进行区域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壤侵蚀区域差异显著,总体为东北强西南弱,自然侵蚀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花岗岩山地丘陵区和沿海、珠江三角洲丘陵区,人为侵蚀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深圳、珠海、东莞为中心、遍及整个珠江三角洲,呈向东部沿海、东部山区和西部沿海区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地形追随坐标系中三维大气 土壤耦合模式对北京市门头沟山地气候效应进行模拟试验研究表明 ,山区气温和地表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温度场等值线大体按地形等高线方向分布。山区谷地冬季温度高于东部平原地区 ,夏季温度日变化最明显。地温场分布与近地层气温变化关系极密切 ,二者分布特征相似。山区地表相对湿度向山顶方向逐渐增大 ,山顶相对湿度较高 ,而山谷相对湿度则较低。低层风矢量分布受门头沟山区“X”型沟谷地形的影响 ,白天近地层风有向山脊、山顶辐合且形成谷风趋势 ,而夜晚则有向山谷辐合形成山风趋势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综合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影像及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等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基于栅格对秀山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为西南山区生态敏感区探索一种精确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秀山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可以分为安全、较安全、预警、中警4个级别,各级别的面积分别占21.23%,43.97%,21.81%,4.99%。其中土地生态安全级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坝丘陵区;土地生态较安全级在全县均有分布,多分布在各区域坡度较小、海拔相对较低等位置;土地生态预警级主要分布在东部低山区南端、西部低山区、以及东部中山区和西部中山区中海拔相对较低的位置;土地生态中警级主要分布在东部中山区和西部中山区。综上,秀山县土地生态状况整体上良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今后应加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高土壤培肥力度,减少水土流失,以促进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早稻是越南山区最主要的农作物,种植而积400000hm~2,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山区丘陵区的坡地、南部高原区和南部地区的东部.  相似文献   

19.
小麦秸秆中生化他感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森林生态学观点阐述了马尾松作为乡土树种在恢复我国亚热带东部湿润山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先锋作用、开发综合利用的重要地位及其营造技术中应遵循的适地适树原则;并从其自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不断变化的内在因素所决定导致森林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从而提出了对其林分改造的树种选择、配置应遵循和模拟森林自然演替进程中某阶段森林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征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河西走廊东部气象干旱预测预警水平、防御干旱灾害、降低农业经济损失。以河西走廊东部5个自动气象站1960—2019年气温和降水量为基础,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的气温、降水和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河西走廊东部年和农业季气温均为荒漠区和绿洲平原区明显高于浅山区,浅山区明显高于高寒山区; 年和农业季降水均为高寒山区多于浅山区,浅山区多于荒漠区和绿洲平原区。年和农业季气温随年份、年代呈显著升高趋势,年和农业季降水随年份、年代呈增多趋势。河西走廊东部年景干旱年数为北部浅山区多于绿洲平原区和南部浅山区,绿洲平原区和南部浅山区多于高寒山区,高寒山区多于荒漠区; 农业季干旱年数为高寒山区多于荒漠区,荒漠区多于绿洲平原区和南部浅山区,绿洲平原区和南部浅山区多于北部浅山区。年景和农业季干旱年随年数代呈先减少后明显增多趋势。年景和农业季各级别干旱年数变率较大,随着干旱级别的加重,干旱年数总体在减少,特旱年数最少。使用Д·A·ⅡeДb提出的大气干旱指数识别出的气象干旱事件和实际干旱事件基本一致,干旱等级也相对一致,说明该指数能够较好地监测到河西走廊东部干旱年份及干旱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