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日本沼虾对消毒剂二氧化氯的耐受性.试验采用静水试验法,共设10组浓度梯度(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 mg/L),每组梯度设4个重复,在试验过程中记录每组浓度梯度日本沼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尾数.结果表明,随二氧化氯浓度的升高,沼虾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在24、48、72、96 h二氧化氯对日本沼虾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88.06、120.21、33.33、13.33 mg/L,二氧化氯对日本沼虾的安全浓度为3.46 mg/L.  相似文献   

2.
Cu^2+、Zn^2+、Cd^2+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研究了铜、锌、镉三种金属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毒性作用和积累作用.得到了Cu2+、Cd2+对罗氏沼虾幼虾(L=0.88±0.12cm,W=8.7mg)的24h、48h、72h、96h LC50及安全浓度,两者对罗氏沼虾的毒性Cd2+>Cu2+.当0.01mg/L≤Cu2+≤0.10mg/L、0.002mg/L≤Cd2+≤0.008mg/L、0.05mg/L Zn2+≤0.85mg/L时,幼虾处在各重金属的各浓度试液中经过20d(Cu2+、Cd2+)和14d(Zn2+)的饲养,均遭受了程度不等的毒性作用,幼虾体长、体重增长率与成活率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试验虾体内的Cu2+绝对积累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加,Zn2+≤0.45mg/L时,幼虾对其绝对积累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受试幼虾对三种重金属积累倍数随着浓度的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铜、锌、镉三种金属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毒性作用和积累作用.得到了Cu2+、Cd2+对罗氏沼虾幼虾(L=0.88±0.12cm,W=8.7mg)的24h、48h、72h、96h LC50及安全浓度,两者对罗氏沼虾的毒性Cd2+>Cu2+.当0.01mg/L≤Cu2+≤0.10mg/L、0.002mg/L≤Cd2+≤0.008mg/L、0.05mg/L Zn2+≤0.85mg/L时,幼虾处在各重金属的各浓度试液中经过20d(Cu2+、Cd2+)和14d(Zn2+)的饲养,均遭受了程度不等的毒性作用,幼虾体长、体重增长率与成活率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试验虾体内的Cu2+绝对积累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加,Zn2+≤0.45mg/L时,幼虾对其绝对积累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受试幼虾对三种重金属积累倍数随着浓度的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静水式试验法测定了噁草酮、氰氟草酯、苄嘧磺隆·丙草胺3种除草剂对罗氏沼虾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120 g/L噁草酮EC 0.54-2.88 mg/L、100 g/L氰氟草酯EC 0.15-0.90 mg/L和30%苄嘧磺隆·丙草胺WP 0.72—3.60 mg/L在室内静水试验条件下对罗氏沼虾生长安全,未见急性中毒症状,各药剂处理区罗氏沼虾的死亡率与清水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同一药剂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罗氏沼虾的校正死亡率也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浓度的3种消毒剂再处理经过暗沉淀、过滤初级处理的罗氏沼虾育苗废水24 h后,开展小球藻、蒙古裸腹溞培养与罗氏沼虾育苗的小型试验和生产性试验,依据培育效果探讨再处理废水的消毒剂适宜浓度.结果表明:培养小球藻的百杀迪、溴氯海因、臭氧再处理废水24 h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0.0 mg/L、0.35 mg/L和28 mg/L,培养蒙古裸腹溞的百杀迪、溴氯海因、臭氧再处理废水24 h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5 mg/L、3.0 mg和28 mg/L,培育罗氏沼虾幼体的百杀迪、溴氯海因、臭氧再处理废水24 h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0.0 mg/L、10.0 mg/L和28 mg/L;并成功取得10 mg/L溴氯海因、28 mg/L臭氧再处理的废水培育罗氏沼虾幼体出苗率分别为30%、37%的生产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戊二醛(glutaraldehyde)对锦鲤、罗氏沼虾、铜绿微囊藻、团集刚毛藻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急性毒性效应,探讨了其在水体景观维护中的应用.结果表明,2%戊二醛对锦鲤的安全浓度为0.062mL/L,对罗氏沼虾的安全浓度为0.256mL/L,对铜绿微囊藻的安全浓度为0.006mL/L,对团集刚毛藻的安全浓度为0.02mL/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安全浓度为0.002mL/L.建议使用2%戊二醛维护水体景观的浓度为0.02mL/L.  相似文献   

7.
扑草净对两种虾和两种水草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毒性试验,探究了扑草净对凡纳滨对虾和罗氏沼虾以及对养虾池两种常见沉水植物金鱼藻和轮叶黑藻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对扑草净的耐药性要强于凡纳滨对虾;扑草净对金鱼藻的毒性要强于轮叶黑藻。应用扑草净去除凡纳滨对虾和罗氏沼虾养殖池塘中金鱼藻和轮叶黑藻等沉水性植物的浓度控制以0.02~0.89 mg/L为佳。  相似文献   

8.
以JY-100型水产臭氧系统产生的臭氧对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水体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臭氧处理浓度对罗氏沼虾育苗的效果和仔虾存活率的影响,并与常规抗生素类药物处理的育苗水体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每天6:00~6:20、18:00~18:20投加浓度为0.1mg/L的臭氧浓度处理的育苗水体,罗氏沼虾仔虾的出苗率可达69%,比常规养殖每隔3d投放1mg/L抗菌素类药物组的出苗率要高34%,且苗体健壮,抗病抗逆抗应激能力强,经济效益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微绿球藻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对照、A、B、C、D组的微绿球藻质量浓度分别为0、2.5×105、7.5×105、12.5×105和25.0×105cell/m L。试验结果显示:C组和D组的罗氏沼虾幼体存活率分别为54.7%和59.3%,显著高于其他组的(P<0.05);C组和D组的幼体变态时间显著短于A组与对照组的,以D组的变态时间最短,仅为29.3 d;C组和D组的变态仔虾干重显著大于A组与对照组的;不同浓度微绿球藻对罗氏沼虾变态仔虾的全长影响不显著。说明在罗氏沼虾育苗过程中,添加12.5×10525.0×105cell/m L的微绿球藻,有利于罗氏沼虾幼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微绿球藻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对照、A、B、C、D组的微绿球藻质量浓度分别为0、2.5×105、7.5×105、12.5×105和25.0×105cell/m L。试验结果显示:C组和D组的罗氏沼虾幼体存活率分别为54.7%和59.3%,显著高于其他组的(P0.05);C组和D组的幼体变态时间显著短于A组与对照组的,以D组的变态时间最短,仅为29.3 d;C组和D组的变态仔虾干重显著大于A组与对照组的;不同浓度微绿球藻对罗氏沼虾变态仔虾的全长影响不显著。说明在罗氏沼虾育苗过程中,添加12.5×105~25.0×105cell/m L的微绿球藻,有利于罗氏沼虾幼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谭树华  赵丽萍  官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52-18854
[目的]为养殖生产中杀虫剂和杀菌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换水式渔药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溴氯海因等5种常用药物对克氏原螯虾成虾的急性毒性作用,求出相应的半致死浓度(TLM)和安全浓度(SC)。[结果]溴氯海因、三氯异氰脲酸、高锰酸钾、硫酸铜和二氧化氯对克氏原螯虾成虾24 h的TLM24值分别为35.76、155.88、45.58、132.45、565.00 mg/L;48 hTLM48值分别为20.28、94.76、27.54、75.25、313.31 mg/L;96 h的TLM96值分别为12.54、71.49、12.89、37.07、175.91 mg/L。5种药物的SC分别为1.96、10.51、2.65、12.82、28.95 mg/L。克氏原螯虾对5种水产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溴氯海因〉高锰酸钾〉三氯异氰脲酸〉硫酸铜〉二氧化氯。其中二氧化氯、硫酸铜、三氯异氰尿酸和溴氯海因可安全使用;高锰酸钾可用于成虾的泼酒消毒,药浴时浓度须低于常规用量,应根据虾规格大小调整使用浓度。[结论]克氏原螯虾对二氧化氯的耐受性最强,其次是三氯异氰脲酸和硫酸铜,而对溴氯海因、敌百虫、克虫威和敌杀死的SC要低得多,生产中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指导日本沼虾的生产,本文对抱卵与非抱卵日本沼虾做了急性毒性试验,比较其安全浓度、半致死浓度及致死浓度。结果表明:(22±2)℃,Cu2+对非抱卵虾24h、48h、96h的LC50分别为0.162mg/L、0.133mg/L、0.108mg/L,Cu2+对抱卵虾24h、48h、96h的LC50分别为0.156mg/L、0.123mg/L、0.104mg/L, 抱卵虾对Cu2+的耐受程度更低,半致死浓度、安全浓度较非抱卵虾低4%~8%,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Cu2+浓度增加,时间延长,虾中毒加深,受精卵死亡数增多。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在水温(24.1±1.5)℃、pH(8.41±0.12)、溶氧(6.1±0.9)mg/L条件下,研究了车轮斜管净、二氧化氯、硫醚沙星和复合碘4种水产药物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鱼苗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4种药物中车轮斜管净的96h半致死浓度最低,为2.24mg/L;二氧化氯的96h半致死浓度最高,为15.84mg/L;4种药物毒性大小表现为二氧化氯复合碘硫醚沙星车轮斜管净;4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大小表现为复合碘(4.65mg/L)二氧化氯(3.36mg/L)硫醚沙星(2.13mg/L)车轮斜管净(0.56mg/L)。研究结果表明,车轮斜管净、二氧化氯、硫醚沙星和复合碘4种水产药物的安全浓度均高于常规用量,按照常规用量进行病害防治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探讨了甲胺磷、杀草丹乳油、敌草胺,复方胶悬剂四种常用农药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急性毒性作用以及甲胺磷对幼虾的亚急性毒性作用,给出了四种农药对罗氏沼虾幼虾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认为四种农药对幼虾的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甲胺磷〉杀草丹乳油〉敌草胺〉复方胶县剂。幼虾在各浓度甲胺磷试液中经过15天的亚急性中毒试验,体长,体重的增长以及蜕皮次数均小于对照组,且随甲胺磷浓度的增加而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探讨了甲胺磷、杀草丹乳油、敌草胺,复方胶悬剂四种常用农药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急性毒性作用以及甲胺磷对幼虾的亚急性毒性作用,给出了四种农药对罗氏沼虾幼虾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认为四种农药对幼虾的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甲胺磷〉杀草丹乳油〉敌草胺〉复方胶县剂。幼虾在各浓度甲胺磷试液中经过15天的亚急性中毒试验,体长,体重的增长以及蜕皮次数均小于对照组,且随甲胺磷浓度的增加而  相似文献   

16.
兼用塘内微泡增氧机与净水网,以间歇运转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循环处理罗氏沼虾生产性养殖废水,研究间歇运转湿地调控虾塘水质效果与虾生长特征。由表面流与水平潜流组成的复合人工湿地生态系统(582.2 m2)水力负荷1.03 m/d,含斜坡区、挺水植物区与蓄水池。养殖周期内(117 d)无换水与用药,31 d后间歇运转湿地循环处理虾塘水,NO3--N与CODMn去除率分别为66.4%、39.6%(P≤0.01),TAN显著去除(45.0%,P≤0.05),NO2--N去除率为33.3%,维持极低浓度[(0.006±0.005)mg/L]。试验塘主要水化指标处于罗氏沼虾生长适宜与安全范围,蓝绿藻得以有效抑制。对照塘遭受蓝绿藻毒性作用,收获虾规格与产量(8.70 g,0.32 kg/m2)均低于试验塘(9.51~10.72 g,0.38~0.41 kg/m2)。试验建立了表征罗氏沼虾体重与体长、体重和体长分别与养殖时间的3组生长方程,可为制定罗氏沼虾养殖生产计划、调整生产措施以及预估产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未用药与换水条件下,兼用塘内简易设施,间歇运转人工湿地可节省能源,有效调控虾塘水质,确保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二氧化氯(ClO2)在不同的浓度、温度、pH和作用时间条件下对水中溴氰菊酯(Deltamethrin)的降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可以有效快速的降解溴氰菊酯,降解率随着作用时间和二氧化氯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试验在pH中性、15℃室温条件下,设定溴氰菊酯浓度为100μg/L时,二氧化氯作用浓度为1.0 mg/L,反应时间30 min,溴氰菊酯降解率达到95%以上;建议采用1.0 mg/L的二氧化氯作用20 min,或最低浓度0.5 mg/L的二氧化氯作用30 min,即可使水质达标。二氧化氯降解溴氰菊酯所需时间短,降解率高,且无氯代有机物等二次污染物,是一种有前景的用于降解溴氰菊酯等的物质。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池塘套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美白对虾是宁海的养殖主导品种,但近年来养殖病害频繁发生,养殖效益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罗氏沼虾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2016年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对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模式进行了验证试验,在3口面积0.4 hm~2的池塘中开展了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不同养殖密度与搭配比例试验放养量分别为1#南美白对虾60.0万尾/hm~2+罗氏沼虾10.5万尾/hm~2、2#南美白对虾22.5万尾/hm~2+罗氏沼虾27.0万尾/hm~2、3#南美白对虾52.5万尾/hm~2+罗氏沼虾22.5万尾/hm~2,结果表明,3组试验中,以2#池塘的最终养殖效果最好,全程没有发生病害,0.4 hm~2塘共产南美白对虾900 kg、罗氏沼虾1 050 kg,收益达179 250元/hm~2;3口塘平均收益151 140元/hm~2。套养罗氏沼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南美白对虾发病。建议套养塘总密度控制在60万尾/hm~2左右,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比例1.0~1.5∶1.0。  相似文献   

19.
四种重金属对罗氏沼虾仔虾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探讨了Cu、Zn、Cr、Cd四种重金属离子对罗氏沼虾仔虾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作用。Cu2 + 、Zn2 + 、Cr(Ⅵ )、Cd2 + 对仔虾的 96hLC50 分别为 0 .46 2mg/L、0 .5 80mg/L、0 .114mg/L、0 .0 15mg/L ;急性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 :Cd2 + >Cr(Ⅵ ) >Cu2 + >Zn2 + ;Cu2 + 和Zn2 + 、Zn2 + 和Cd2 + 对罗氏沼虾仔虾的联合作用表现为拮抗 ,Cu2 + 和Cd2 + 、Cu2 + 和Cr6+ 、Zn2 + 和Cr(Ⅵ )则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Cu、Zn、Cr、Cd四种重金属离子对罗氏沼虾仔虾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作用。Cu2 + 、Zn2 + 、Cr(Ⅵ )、Cd2 + 对仔虾的 96hLC50 分别为 0 .46 2mg/L、0 .5 80mg/L、0 .114mg/L、0 .0 15mg/L ;急性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 :Cd2 + >Cr(Ⅵ ) >Cu2 + >Zn2 + ;Cu2 + 和Zn2 + 、Zn2 + 和Cd2 + 对罗氏沼虾仔虾的联合作用表现为拮抗 ,Cu2 + 和Cd2 + 、Cu2 + 和Cr6+ 、Zn2 + 和Cr(Ⅵ )则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