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耐寒怕热,适宜生长温度为8~16℃。外界温度超过30℃时,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25%~50%,抵抗力减弱。因此,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主要是防暑降温,必须抓好以下“八点”。 1.降低环境温度夏季防暑降温可在牛舍周围种植葡萄、丝瓜、南瓜等藤蔓攀缘植物,攀爬墙壁,减轻房顶太阳辐射热传入舍内。牛舍外墙可用石灰水或白色涂料涂成白色,增强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减少牛舍对热量的吸收。或在屋顶盖上20厘米厚的草苫,泼洒凉水,保持湿润,以利降温。也可采取加大换气扇功率,改横向通风为纵向巷式通风,使流经牛体的风速加大;或每天中午12时以后,用高压喷雾器进行空间喷雾,视舍内温度情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泌乳牛舍局部通风散热效果的研究,对散栏式奶牛舍夏季防暑降温措施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并为其改善提供参考,以减少夏季高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奶牛养殖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提供保障。结果表明,气温对奶牛的体表温度和呼吸频率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当气温为30℃时,局部通风显著降低奶牛的体表温度(P0.05),但其对奶牛的呼吸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明显下降。据资料统计,8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较1~2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2.5%,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为减轻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改善环境,在运动场搭凉棚凉棚以南北长轴为宜,所用材料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在牛舍内安装通风设施或电扇,加快牛体散热。喷水与风扇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有条件的可在牛舍内安装喷雾设备,适当延长喷雾降温时间,以降低牛体表面温度。用自来水冲洗地面,也可使牛舍内降温。二、营养措施采食量下降是造成炎热夏…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泌乳、繁殖不但受饲料组成及质量的影响,还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环境气温高会导致奶牛热平衡破坏或失调,容易造成"热应激"反应,从而导致产奶量、繁殖率、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高。认为:奶牛夏季的饲养管理要以防暑降温为主,以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常常超过30℃,严重影响水奶牛生产。为防止高温对水奶牛的影响,除在管理上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外,饲养技术也要进行适当调整,以防止产奶量下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刘颖 《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61-161
炎热夏季是奶牛热应激的高发期,一旦发病,将严重影响奶牛的生殖能力,降低产奶量,给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牛舍管理、奶牛管理、饲养措施、中暑处置等多方面具体阐述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方法,确保为乳品消费市场提供优质高产奶源。  相似文献   

7.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动物,炎热的气候条件会导致奶牛热平衡破坏或失调,造成奶牛“热应激”反应,致使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因此,在夏季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中,防暑降温成为奶牛生产的主要工作。1.注意调节环境温度。盛夏季节,气温高、光照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防制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由于受热应激的影响,奶牛采食量下降,生理代谢发生变化,当气温升到30℃时,产奶量大幅度下降,超过35℃时产奶量急剧下降。防止奶牛夏季产奶量的下降,提高抗热应激能力,是当前奶牛业中一大难题,为此,在2001年夏季,我们在济南佳宝公司奶牛场用微生物制剂对奶牛进行了试验,以探讨微生物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微生物制剂由复合乳酸菌、芽孢菌和酵母菌制成的粉剂,活菌数每g不少于1010CFU。1.2试验动物与分组由济南佳宝乳业公司奶牛场选经产、胎次、产奶量基本相似的黑白…  相似文献   

9.
<正>一、防暑降温奶牛生长、产奶最适宜的温度为8~16℃,且耐寒怕热。当外界温度超过30℃时,奶牛采食量就会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可降低25%~50%,因此防暑降温应作为夏季养奶牛的中心环节。防暑降温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一是遮阳。在不影响通风的前提下,可在奶牛场种树,或在奶牛运动场、休息场所搭凉棚或设移动框架。凉棚或移动框架高3.5  相似文献   

10.
艾农 《新农业》2004,(9):27-27
1夏季粥内加大量冷水.可使奶牛防暑降温.冬季喂38℃左右热粥,可提高产奶量1O%。  相似文献   

11.
许多奶牛之所以到了夏季食欲减少、奶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黑白花奶牛(荷斯坦牛)为耐冷不耐热的动物。其最适宜的产奶环境温度为10-15℃,冬天气温下降至-4℃时,对奶牛的消化率和产奶量不产生影响,而当季的环境温度上升至25℃时,其食欲和产奶量急剧下降,温度升越高,其产奶量降越多。因此,抓紧抓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是屎证夏季奶牛不减产的重要措施。要使黑白花奶牛夏季稳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好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2.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在夏季当气温超过26℃时,奶牛便会产生热应激。奶牛热应激是指当奶牛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引起机体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热应激导致了奶牛食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产奶需要,体重减轻,体况、产奶量、乳脂率及繁殖力均下降,疾病增加,甚至死亡。因此,研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消除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对保证奶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奶牛较耐寒而不耐热.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一部分饲料或一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气温高于20℃,奶牛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在高温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高产奶牛就消耗3%的维持能量.气温超过27℃,奶牛产奶量下降5%~10%:超过32℃,采食约减少20%;40℃时,奶牛食欲几近废绝.  相似文献   

14.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动物,炎热的气候条件会导致奶牛热平衡破坏或失调,造成奶牛“热应激”反应,致使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因此,在夏季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中,防暑降温成为奶牛生产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奶牛最适宜饲养温度为4~18℃。夏季气温超过30℃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奶牛将会产生一系列热应激反应,造成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下降、繁殖率下降、甚至死亡。夏季如发现奶牛急速呼吸,舌头外伸、唾液分泌量增多、奶牛无病症体温上升时,表明奶牛已处于热应激状态,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奶牛的热应激。  相似文献   

16.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动物,炎热的气候条件会导致奶牛热平衡破坏或失调,造成奶牛“热应激”,致使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因此,在夏季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中,防暑降温成为奶牛生产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小规模的奶牛饲养量占到奶牛存养总量的60%以上,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养殖户在饲养奶牛的过程中存在着饲养不规范、管理粗放等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对策,希望对养牛户能有所帮助。牛舍宽敞通风透光养奶牛大都利用旧房或在庭院中搭建牛舍,牛床往往凸凹不平,舍内通风换气和夏季防暑降温难以保证,光照条件得不到满足,有的牛舍甚至暗无天日,有的则难挡风雨。让奶牛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严重影响其健康,降低了生产性能。为改善奶牛的生活环境,农户应该到村镇规划的养殖区内建造适合奶牛生长的牛舍,要求牛舍夏能防暑降温、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由于瘤胃发酵和产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加之奶牛汗腺不发达、单位体重散热面积小等生理原因.决定了奶牛耐寒不耐热的生产性能。同时奶牛生长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就明显下降。因此,要保证奶牛夏季较高的产奶量.应减少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注重夏季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9.
奶牛比较耐寒而怕高温,由于炎热导致热平衡破坏或失调,这种现象为“热应激”反应,不仅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而且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高,因此,夏季高温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应以防暑降温为主,具体要注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20.
奶牛热应激是夏季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奶牛奶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奶牛的耐热性能差于耐寒性能,当温度超过28℃时,奶牛就会出现明显的热应激反应,出现产奶量下降,抗病力降低,严重者可因肢蹄病等致奶牛死亡。本文主要在热应激的影响及其缓解措施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