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多年来广东荔枝业一直在探索荔枝产业的出路,包括保鲜和加工。现在广东荔枝加工占鲜果产量不足10%,产品只有干果和罐头等低档品种。能够规模吞吐鲜荔枝的加工品只有酿酒,生产荔枝酒能做到季节生产、常年消费;做到广东生产、全球消费。目前国内果酒市场前景广阔,年产销量达100万吨。仅广东年消费量就有30万吨。广东荔枝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生产、科研、加工、储运和消费等环节制订长期发展规划。只有通过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使广东荔枝产业的潜在市场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荔枝物流中保鲜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枝极易腐烂变质,因此保鲜在荔枝产业中举足轻重。分析了荔枝物流中的冰水预冷、冷库预冷、强制通风预冷和真空预冷4种预冷方式,泡沫箱加冰运输、冷藏运输和气调保鲜运输3种运输中的保鲜方式,并对常温销售和冷藏销售两种荔枝销售方式进行了总结,为促进国内荔枝保鲜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有了商标,然后再设计上具有特色的包装,荔枝干的身价也比原来高了。荔枝是广东的重要农业资源之一,广东特有的生长环境生产出了全球上好的果品,由此形成了广东千年的荔枝文化特色。荔枝虽好,却很难保鲜。随着技术进步,荔枝保鲜的时间已经越来越长,但到了大量上市季节,仍成为困扰农户的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广东省惠州市惠大种养专业合作联社把鲜荔枝加工成荔枝干,并注册了"山顶村"商标。联社希望,通过加工延长荔枝的销售期,并提高其附加值,现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荔枝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存在收获时间短、采后果皮褐变严重、耐贮运性差等特点,对荔枝的生产与销售极为不利。因此,掌握荔枝采后的生理变化规律,探索荔枝的贮藏保鲜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从荔枝的结构、采后生理特性、果皮褐变等方面综述荔枝保鲜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比较常用的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总结荔枝保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荔枝保鲜研究的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向旭 《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2):32-41
广东荔枝产业“大而不强”现象仍然十分明显,分析其主要瓶颈问题与技术短板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我国特色水果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从全产业链角度剖析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现状的整体动态情况,总结出品种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导致销售不畅、中晚熟品种隔年结果或“大小年”问题突出导致产量波幅大、安全生产与品控滞后增加品牌打造难度、荔枝供应链建设落后制约荔枝合理正常消费和规模化、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三产不融合等5个方面,是制约全省荔枝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从产业技术研发的过程分析,总结出克服中晚熟品种“大小年”技术、冷链物流保鲜贮运一体化集成技术、绿色标准化种植与品控保障技术、果园宜机化与机械化集成技术、初加工产品自动化生产技术等5个方面,则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短板;从栽培技术、育种技术、冷链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及新工艺研发4个重点产业链环节,总结了近年来的主要研发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促进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荔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小凤  张俊  吴小龙 《吉林农业》2011,(3):9+38-9,38
文章从国内荔枝产业现状入手,简述中国荔枝产业在生产、保鲜、加工、市场、销售和整个产业配套服务的基本情况,剖析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分析中国荔枝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荔枝是亚热带常绿植物,其果实是世界上最不耐藏的果品之一,采后极易褐变腐烂,严重影响了这一名果的贮运和销售。我国是荔枝生产大国,据统计,荔枝每年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2JD%以上。同时,鲜荔枝的贮运保鲜困难,也限制了其长途运输和销售,制约了地域市场的开拓。因此,荔枝的防腐保鲜一直受到生产国的重视。荔枝贮运保鲜技术研究发展主要经历了低温包装、预冷化学处理、气调和辐射等几个阶段。目前,我国荔枝贮藏保鲜主要是采用化学药押j浸果和低温运输相结合的方法,其它的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20年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和云南等地区荔枝生产形势进行分析,为我国荔枝主产区制定生产、营销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所覆盖示范县的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对我国荔枝品种、产地、成熟期及产量等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2020年全国荔枝投产面积约54.03万ha,预计总产量255.35万t,其中广东128.80万t、广西82.32万t、海南20.61万t、福建13.51万t、云南7.61万t、四川2.50万t.体系示范县主要荔枝品种产量分别为:妃子笑54.39万t、黑叶52.98万t、怀枝18.10万t、桂味11.14万t、白糖罂10.30万t、白蜡7.70万t、鸡嘴荔6.42万t、糯米糍5.18万t.2020年我国荔枝产量预计比上年提高38.15%;5和6月荔枝成熟上市量预计占全年的90.76%,上市集中.大宗品种黑叶、怀枝和妃子笑丰产,成熟上市期在广东、广西和福建高度重叠,预计面临较大的鲜销和加工压力.优质品种桂味、糯米糍和鸡嘴荔在不同产区重叠度较高,但产量中等,预计销售受影响较小.广东与广西为中熟产区,荔枝产期高度重叠,且产量较高,销售压力较大.海南为早熟产区,福建和四川为晚熟产区,云南产期跨度最大但产量较低,4个省份销售形势较乐观.[建议]在生产管理上确保实现预期产量,营养品质和环境食品安全;进一步建设快捷、低成本和覆盖面更广的荔枝物流网络;生产与营销两手抓,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工业做好充分的产能准备,并大力开发更多元的加工产品或初产品,获取更高产值.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行“早期收获计划”以后,中国广西受到了泰国、越南低价热带水果的冲击。本文对广西与泰国、越南荔枝产品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泰国、越南荔枝等热带水果在成本和价格上具有较大比较优势,但广西鲜荔枝在品种上要优于前者。由于广西荔枝产业本身存在着荔枝品种结构不够合理,营销滞后,储藏保鲜以及加工业发展落后等问题,使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经研究,笔者就促进广西荔枝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桂平荔枝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高位价格的双重激励下,桂平市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成倍增长。但进入21世纪之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产品价格低位徘徊,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卖果难问题成为桂平市"三农"问题的重要议题。该文从荔枝种植品种、成熟期、分散经营、销售不顺畅和加工滞后等现状进行剖析,根据桂平荔枝生产实际,从调整品种结构,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实现标准化生产,树立品牌,开拓市场和发展果品加工业等方面,提出荔枝生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吴肖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15-15917
在介绍茂名市荔枝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茂名市荔枝产业出口营销现状,提出了茂名市荔枝出口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百香果是著名的果汁型热带水果,集高营养价值、观赏价值、药用价值于一身。百香果产业是近年广东省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分析了广东省百香果的产业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优质种质资源缺乏,健康种苗繁育技术溃乏;高效高产能配套栽培技术尚不完善;病虫害及逆境灾害防范不足;产、销、加工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及政策扶持不足等。这些产业问题制约了广东百香果的综合利用和发展,亟需解决。针对百香果产业问题提出了广东省百香果产业发展的相应策略,包括加强百香果品种资源收集与利用;加强百香果良种良法种植;加强广东省百香果产业创新联盟构建,产销形式多元化发展;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加强百香果产业政策扶持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广东拥有优越的南亚热带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丰富且优质的品种资源和悠久的栽培历史,具有发展亚热带水果的独特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水果产业已经成为广东很多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支柱.总体来看,2014年广东省水果产业种植规模稳定,水果价格波动较大.从水果产量、价格、外贸影响等3方面对2014年广东水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广东水果产业存在主要问题,包括水果产业生产与流通组织化有待提升、水果新品种的选育有待加强、农业电子商务有待提升,保鲜加工仍待改善等.最后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包括:做好水果各产业专项规划,加强水果产业发展基础体系建设,完善水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促进水果科技创新,加快果品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推进水果保险扶持政策,加强水果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东省花卉生产和销售实现了较快增长,花卉产业区域格局基本形成,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然而,在花卉产业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广东作为全国十大花卉产区和全国最大的花卉集散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花卉生产的萎靡、自主培育品种的缺乏、花卉物流体系的落后等极大地制约了广东花卉的发展。阐述了2012 年广东花卉产业总体种植与销售情况,并分析了广东省花卉供需及价格状况,对未来广东花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因地制宜,形成了以香蕉、柑桔、荔枝、龙眼、菠萝等种类为主的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水果优势产区.近年来广东水果产业稳中有升,但是受黄龙病、枯萎病的影响较大,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未来广东水果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产业的总体规划和扶持力度;支持产业体系建设,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促进水果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荔枝育种中长期战略与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广东省荔枝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各优势区的品种分布特点与发展潜力,尤其是近年来凸显的单一品种种植规模偏大、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比例失调、产期相对集中和季节性过剩等结构性问题,探讨了我省中长期荔枝育种总体的战略目标及其对策,分析总结了过去我省荔枝选育种工作的特点,指出了长期以来过度强调鲜食品质性状并作为选育的最主要目标性状的不足,提出针对鲜食、加工和出口贸易3个大的方向分别制定相应的综合目标;建议中长期总体的育种战略以尽最大限度拉长鲜果供应覆盖期、解决荔枝集中销售难等严重制约我省荔枝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重点,兼顾极端成熟期(极早或晚熟)、稳产性、耐贮性和加工性状等主要目标。同时还对育种技术与手段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就今后如何开展我省荔枝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西水果加工的发展滞后于种植业的发展。研究水果加工的发展对策,促进其发展,才能使广西水果业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笔者通过对目前广西水果加工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世界水果加工发展趋势,指出广西发展水果加工具有发展潜力优势、生产成本优势、糖业产业优势和市场区位优势,提出必须发挥比较优势,采取优化区域布局,明确发展方向;做大做强水果加工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水果加工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水果加工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对水果加工业的扶持力度等对策措施,大力发展水果加工,使广西由中国水果大省迈向中国水果强省。  相似文献   

18.
荔枝深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荔枝渣富含糖分、果胶等营养物质,对其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充分开发生物质资源,而且能避免荔枝渣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从荔枝渣中提取活性成分、发酵生产燃料酒精、制备生物柴油、研发饲料等方面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展望了荔枝渣综合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我国马铃薯的生产现状,并从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区域分布、种植品种等方面,对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存在品种单一、抗灾能力弱、种薯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种植积极性逐渐下降、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广东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2 年广东水果产量普遍提升,仅荔枝产量略有下降。除大宗水果外,广东各地因资源禀赋不同袁形成 了众多特色水果,如郁南的无核黄皮、连平的鹰嘴蜜桃等遥近年来,各地特色水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张,各地政府主动 到消费市场召开展销会,以扩大特色水果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果品节庆活动不仅带动水果销售,也促进了休闲旅 游产业的发展。在流通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传统的以批发商为主导的水果流通渠道受到了冲击,不断涌 现的中高档水果团购正在改变水果流通的局面。目前,广东水果产业急需解决的共性与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产区生 产类型与品种生态区域研究、育种技术等,应加强水果重要病害防控攻关研究、提高产业装备水平、重视农技服务推 广、加快流通和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