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知识模型和GIS的作物生产潜力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引入知识模型概念,通过光、温、水、土、施肥、灌溉、社会等因子的逐步衰减,建立作物生产潜力估算的知识模型。将知识模型与数据库有机结合,以Mapinfo5.5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MapBasic和VB程序设计语言,建立基于知识模型的作物生产潜力分析系统,实现作物生产潜力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决策。以江苏省作物生产系统为案例,应用本系统对江苏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区域优势进行实例评价,并与实际单产相比较,进行单产潜力、潜力系数和总产潜力的对比分析,确定作物生产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2.
作物知识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提高作物研究领域专家系统知识的数量与质量,在分析知识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作物的生育特点,提出了作物知识模型建立的基本依据是作物生育时间和农艺技术措施,并依此建立由浅知识模型和深知识模型所组成的油菜三维知识模型,同时对该知识模型的知识表示和模糊推理进行了描述,该知识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农业专家系统中,采用“模型字典 系统变量”对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这类过程性知识进行表示,采用“描述框架 规则组”对问题域进行知识表示,解决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与农业专家系统的有机结合,使农业专家系统具有动态的科学决策能力.基于这种知识表示技术,设计实现了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农业专家系统中的知识管理子系统,并给出知识管理子系统中因素分类、知识检测与求精和知识发现等构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物基因漂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作物基因漂移的研究意义及其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作物基因漂移对野生近缘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作物的适应性进化和多样化的进程等方面具有的深层次意义;结合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建立合理的检控系统模型,进而深入研究转基因作物的释放环境的关系,能更好地指导转基因作物的田间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5.
吴强 《河南农业》2007,(22):18-19
本文通过对农作物生产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平台框架应用系统“的作物专家系统开发技术路线,整个系统采用当前最流行的“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系统“三层分布体系结构进行构建。文中对作物生产知识模型的建立、应用框架的开发设计和系统集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复杂生态条件下作物生产专家系统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复杂生态条件下农作物生产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平台框架应用系统”的作物专家系统开发技术路线。其中对知识模型的建立、应用框架的开发设计和系统集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技术思想对在相应的生态条件下开发作物专家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构件化生长模型的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通过分析不同作物生长模型的共性及特点,初步创建了基于通用算法框架的作物生长模型。并进一步结合气象生成模型、品种参数生成模型及策略分析评价模型,以C#为编程语言,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软构件技术,建立了基于构件化生长模型的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实现了农作模拟预测、决策支持和人机交互技术的有机耦合,具有农作信息管理、动态模拟、方案评估、因苗预测、时空分析及系统维护等功能。系统的建立可为通用性、综合性数字化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物生态适宜性变权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分析了400多种作物的生态适应性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因子的限制原理,在生态因子的稀缺性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物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变动赋权原理和方法,克服了传统主观赋权法的不足,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作物-地域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贵州山区复杂生态条件下农作物生产知识进行分析 ,提出“平台—框架—应用系统”的作物专家系统开发技术路线。其中对知识模型的建立、应用框架的开发设计和系统集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技术思想对在相应的生态条件下开发作物专家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物生物模拟模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评述了作物生长计算机模拟模型的结构,建模技术及有待探讨的技术问题,模拟模型一般包括数学模型和知识模型,数学模型技术的重点在生育期模型,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模型及作物形态模型等方面;知识模型是应用人工智能知识工程的技术方法而建立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是今后作物模拟研究的一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生产系统是复杂的多因子系统,基于水稻生育指标一环境因子一技术措施关系构建的水稻管理知识模型,初步实现了水稻管理知识表达的模型化和数字化。由于水稻生产管理中存在较多异构数据,现有模型难以克服时空适应性弱及代码重用等不足。本体(0ntology)作为一般化的数据库模式,可用于描述比普通数据库更复杂对象的语义结构,其支持信息共享和代码重用。本研究以水稻为对象,通过本体表示、本体构建和本体集成,拟建立基于本体的水稻管理模型,以实现水稻生长模拟、水肥运筹和病虫防治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过程性知识的电气工作票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手写工作票和以往工作票系统存在的推理性不足及实用性、通用性存在的问题 ,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B/S的自组开放式电气工作票专家系统。系统涉及的工作票种类有 :变电工作票、电力线路工作票及调度停电作业会签票。系统采用过程性知识描述和动态框架等结构方案 ,使软件系统与电气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电气设备种类无关 ,开放的自组平台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使用复合自动推理机制生成操作项 ;使用基于有限自动机的软件工作流开发模型 ;使用流程管理解决了工作票工作流程管理中设备主管单位与人员主管单位不一致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型的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基于模型的定量化和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以农业系统学理论和模拟模型为基础,运用知识工程和信息技术原理,总结并提炼黄淮海粮食生产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种植模式关键技术,形成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模拟模型、水分与养分动态平衡模型以及生产管理技术设计动态知识模型,构建了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在.NET平台上运用C#语言进行开发。该系统具有7大功能模块:文件管理模块、参数管理模块、生长模拟模块、实时管理模块、方案设计模块、专家咨询模块和系统帮助模块。该系统界面友好,易于使用,具有较强的机理性,同时兼顾应用性需求,基本实现了作物生产力与效益品质的相互平衡。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宏观农业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人工智能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结合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克服以往农业专家系统偏重于局部的、微观尺度上的各单一种、养殖专家系统的不足,首次从宏观尺度上在大农业信息化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系统采用常识推理模型和基于面向对象的知识部件库专家系统结构,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M(apInfo)上,用面向对象技术完成了农业自然条件分区系统,给出了吉林省农业自然条件的分区及隶属程度和以玉米为例的农作物品种配套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玉米精准施肥专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准施肥是玉米精准作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玉米生产的实际情况,综合信息技术、传统施肥技术和专家的经验知识,利用ASP.NET技术和SQLSERVER2005数据库平台,研制并开发了玉米精准施肥专家系统,该系统的开发为玉米精准作业提供了方便的操作平台;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等多项信息技术,构建了规范的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避免了数据冗余,有利于施肥数据的规范化管理;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推理机制,提高了精准施肥的准确性。玉米精准施肥专家系统的应用,给传统的玉米生产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降低肥料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玉米产品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将苜蓿农学知识、科技成果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苜蓿产品开发与利用专家系统。该系统是在总结苜蓿品种适应性、栽培管理和苜蓿产品加工利用专家经验知识基础上,应用DET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建立的,可在windows环境运行。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Pest control is a major issue i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due to crop yield losses caused by pests. In this context,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aims to suppress pest populations below an action threshold to minimize their imp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 web tool based on the Spanish regulations for th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f table grapes; this provides decision support for evaluating when a particular pest action threshold has been crossed thus affecting table grape crops. The tool was built using a model-driven software development approach that enables software system generation from the problem’s knowledge model. The design of the knowledge bases which contain the system’s decision rules is also described. It is divided into knowledge bases that contain general knowledge related to the table grape crop as well as several specific knowledge bases (one per pest) containing the reasoning model that deduces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pest. The software has been designed by applying the model-driven development method thus making the system flexible, easy to evolve and adaptable whenever a new pest has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oftware.  相似文献   

18.
灰色等维新息模型在灌溉用水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现有灌溉用水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等维新息模型GM(1,1),并用同步残差等维新息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使模型保持良好的适应性,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宝鸡峡灌区灌溉用水量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华南超级稻育种及示范推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经多年研究攻关,在“早长、根深”超级稻株型模式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华南广适应型优质超级稻株型”模式,先后育成桂农占、玉香油占、金超1号和丰美占等一批达标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介绍了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计划及其在广东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广东省超级稻的发展前景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