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植物发育中的位置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置信息是植物发育的重要机制之一,细胞的位置信息在植物模式建成中具有中心地位,是决定植物细胞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从位置信息概念入手,通过位置信息与细胞壁、生长素关系的讨论,对位置信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位置信息与植物发育过程中其他细胞信息的关系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是植物正常发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已成为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对植物PCD的一般特征、植物营养和生殖生长中的PCD以及植物-病原物互作中的PCD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植物PCD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园艺植物细胞学、植物荧光方面、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园艺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植物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虎  江湖  李玉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67-16768,16902
植物细胞凋亡是植物发育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植物体的一些已完成使命或不需要的细胞被选择性消除的过程。介绍了植物细胞凋亡的特点、种类以及研究方法,并与动物细胞凋亡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植物表皮细胞在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的表皮是由原表皮发育来的,表皮包括表皮(扁平)细胞、气孔器和表皮毛等。双子叶植物的表皮由不规则的表皮细胞、气孔器和表皮毛组成;单子叶植物的表皮由长形的表皮细胞、短形的硅化和栓化表皮细胞、泡状细胞、气孔器和表皮毛等组成。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全球淡水资源紧缺的认识加强,对培育农业抗旱品种的渴求,因此,对植物表皮形态建成的研究已经成为一大热点。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中气孔及扁平细胞的图式发育及参与调控的分子遗传调控网络,以及单子叶植物水稻、玉米中参与气孔及表皮细胞图式发育的功能基因。旨在阐明单双子叶模式植物表皮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RBCs)是从根冠上脱落下来的单个细胞或小细胞团。由于根边缘细胞的黏胶层与哺乳动物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具有类似的防御功能,而被称为根边缘细胞胞外诱捕网(BETs)。exDNA和胞外蛋白是根边缘细胞黏胶层的组成成分,在根边缘细胞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化感作用是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机制之一,探讨exDNA和胞外蛋白在根边缘细胞黏胶层抵御入侵植物土荆芥化感胁迫中的作用,有助于深入研究植物根边缘细胞抵御化感胁迫的机制。【方法】以在土荆芥入侵地广泛种植的农作物玉米(雅玉26#)为材料,采用纯琼脂培养基悬空气培养法,研究供试玉米品种(雅玉26#)根边缘细胞的发育特性,以及在土荆芥挥发油及其两种主要成分对伞花素和α-萜品烯作用下,玉米根边缘细胞活性和黏胶层相对面积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在根边缘细胞黏胶层exDNA或胞外蛋白被DNA酶或蛋白酶降解的情况下,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对伞花素以及α-萜品烯对根边缘细胞活性和黏胶层相对面积的影响。【结果】供试玉米根边缘细胞几乎与根尖同时出现,并随着根的伸长而逐渐增加,当根长达到30 mm时,根边缘细胞数量达到最大值,约6 130个。之后,随着根进一步伸长,根边缘细胞数量略微减少并趋于平衡,而根冠PME活性与根长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在根刚露白时就处于相对高的水平,之后则随着根伸长PME活性呈现持续下降最终趋于稳定;土荆芥挥发油、对伞花素、α-萜品烯具有细胞毒性,均能导致根边缘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5),其中,挥发油的毒性最大,对伞花素、α-萜品烯的毒性次之,对伞花素和α-萜品烯混合物的毒性最小;土荆芥挥发油具有诱导根边缘细胞黏胶层面积增大的效应,并表现出剂量效应,当挥发油剂量达到5 μL时,黏胶层相对面积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在对伞花素和α-萜品烯的作用下玉米根边缘细胞黏胶层面积变化不显著;当exDNA或胞外蛋白被DNA酶或蛋白酶降解后,根边缘细胞黏胶层相对面积缩小,细胞活性降低,其中,挥发油处理组根边缘细胞活性均在10%以下,对伞花素处理组、α-萜品烯处理组、对伞花素和α-萜品烯混合物处理组根边缘细胞活性虽然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80%左右。【结论】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对伞花素、α-萜品烯具有细胞毒性,可导致玉米根边缘细胞活性降低,根边缘细胞黏胶层中的exDNA和胞外蛋白对土荆芥挥发油、对伞花素、α-萜品烯的细胞毒性具有缓解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荆芥的化感胁迫。  相似文献   

7.
棉纤维细胞初生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纤维细胞是由胚珠的部分表皮细胞经分化突起发育而成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棉纤维细胞只生长不分裂,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植物细胞生长发育机理的模式材料.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已经分离出一批对棉纤维初生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功能基因,并阐明了这些基因的表达及调控特征.这些基因的分离和鉴定不仅有助于阐明植物细胞分化和伸长发育的分子机理,而且还可以促进棉纤维品质改良遗传工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植物胚囊发育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植物胚囊发育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并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9.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概述了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主要检测方法,并就PCD在植物发育和逆境响应中的作用以及PCD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细胞极性生长机理研究主要围绕极性生长区域的建立和维持、胞内外信号对该区域的时空调控等核心问题而展开。目前已知多个信号分子,如钙离子、ROP小G蛋白和活性氧等在植物细胞极性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控胞内细胞骨架的动态重组、囊泡的极性运输和胞吐作用等多方面。本文主要对植物特有的小G蛋白家族ROP在极性发育模式系统(花粉管、根毛与铺板细胞)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非洲国家边界问题的由来及危害、非洲统一组织解决非洲边界问题的基本准则以及非洲统一组织解决非洲边界问题的原则和具体措施等 3 个方面,通过对一些原始文件、论著和论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是非洲的历史和现实确定了非洲边界,致使非洲国家边界冲突不断,严重地阻碍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作为非洲最大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坚持维护非洲边界现状,坚持在非洲范围内和平解决的原则,为解决非洲边界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今天,非洲统一组织解决边界问题的经验依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豆根缘细胞对Al3+毒害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大豆根缘细胞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和对Al3+毒害的响应,为提高大豆的耐铝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春3号和辽鲜3号为材料,采用悬空气培法,研究大豆根缘细胞产生的数目、活性随根长的变化及Al3+毒胁迫下根缘细胞形成和释放的难易程度。【结果】大豆根冠周围新形成的根缘细胞呈圆形,随着生长逐渐发育成椭圆形或矩形或长条形。当根长为15~25 mm时,根缘细胞数目达最大值,浙春3号约3 000个,辽鲜3号约3 800个。去根缘细胞的大豆分别用100、200、300、400 µmol•L-1 Al3+溶液喷洒根尖,根缘细胞的数目和活性明显低于0 µmol•L-1Al3+溶液喷洒的处理,且Al3+浓度越高,根缘细胞数目和活性下降幅度越大。200 µmol•L-1 Al3+、300 µmol•L-1 Al3+处理4 h,两个大豆品种的PME活性明显升高,400 µmol•L-1Al3+处理后PME活性均有明显下降。这说明高浓度Al3+不利于根缘细胞的形成和释放,降低细胞活性和PME活性,辽鲜3号的根缘细胞对Al3+胁迫反应更为敏感。【结论】Al3+毒害时,维持较高根缘细胞的数目、活性及PME活性是抗性品种耐铝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concentrates on 1890 land-gra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tributions to rural development in 16 southern and border states. The author contends that lifting rural dwellens out of ignorance and poverty has been a major objective of 1890 institutions. During the early years the 1890s sent out change-agents to encourage rural dwellers to improve their standard of living through education and self-help programs. These agents went into rural communities and taught farm families to raise better crops and livestock; improve their homes, schools, and community life; and despite inadequate funding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extension at these schools, the 1890 school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rural development. Moreover, the writer contends that the 1890 schools are not outmoded, but essential to rural development and to the education of American citizens during the rest of the 1990s and into the 21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通过构建农产品贸易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GSIM,利用2005—2018年相关贸易和经济数据,计算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的相关参数及其校准值,测度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效应及其变化趋势,并设计不同的模拟情境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2013年之前,“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相关政策实施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效应下降了48.5%,“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双边贸易壁垒,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双边贸易增长。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单边与双边效应之间变化均呈现一定差异,中西部地区边境效应的减少多于其他地区,进口边境效应的减少多于出口。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框架的完善和政策实施,贸易成本和本土偏好下降及农业技术进步将进一步降低边境效应,地区间贸易水平差距将逐渐缩小,农产品双边贸易活动趋于活跃,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同种动物克隆后代的不断降生,人们又开始尝试异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用兔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牛的体细胞核移植,研究表明,颗粒细胞作为供核体与兔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率(60.5%,57.9%)稍高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融合率(52.2%,48.4%),但两者间差异并不显著。颗粒细胞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均采用饥饿培养和接触抑制培养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诱导处理,融合卵在电激活后能够卵裂并发育的情况差异显著(72.6%对51.4%;70.4%对52.2%)。有少数重构胚发育至囊胚,证明在哺乳动物异种重构胚早期发育中,异种细胞核与细胞质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16.
铝毒对水稻边缘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水稻边缘细胞数目和存活率的变化及不同铝处理对水稻边缘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个水稻根边缘细胞几乎与初生根根尖同步出现,当根长为25~30 mm时,边缘细胞数目达到最大值(约600个);当根长超过5 mm时,边缘细胞的存活率维持一定的水平;随着铝浓度的递增,水稻根边缘细胞的存活率依次递减,铝毒明显降低了水稻边缘细胞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果胶酯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果胶酯酶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果实软化、根边缘细胞发育、铝毒胁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铝胁迫对绿豆根边缘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边缘细胞的成活率与根的长度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而且在相同的长度内,边缘细胞的活性明显受环境中铝浓度的影响,随着铝浓度的提高,边缘细胞的活性下降,同时离体边缘细胞的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成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龙眼品种的叶片结构及差异性,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钟村农场果树标本园的5个龙眼品种为试材,通过石蜡切片、扫描电镜和离析法对5个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同时对叶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龙眼品种叶片均为异面叶,上下表皮由单层细胞组成;下表皮密布乳状突起,每一乳状突起均由呈管状的细胞围绕而成;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主要在各级侧脉附近。不同品种在叶片厚度、上表皮角质层厚度及气孔长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品种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乳状突起密度及气孔短轴存在差异。龙眼叶片气孔数量少。不同龙眼品种叶片结构的差异性可以为龙眼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