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品种来源 苏玉22(原代号J4141)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利用自选系F2作母本,自选系F24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饲用玉米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江苏省春、夏播玉米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江苏省春、夏播玉米生产试验,2005年2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一、玉米杂交制种技术必须改进 当前我区大力发展畜牧业,粮饲兼用的玉米成为优势作物.由于玉米产量高,植株叶大杆粗,玉米籽粒和秸秆的饲用价值相当高.  相似文献   

3.
粮饲兼用多穗玉米,具有青贮产量高,粗纤维含量低,适口性好,利用率高的特点.现将复播粮饲兼用多穗玉米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粮改饲”进程与发展节水农业,构建适水型种植制度,本研究以水资源短缺的河北沧州为研究对象,聚焦饲草作物和粮食作物,首先利用作物需水模型SIMETAW系统量化1961—2020年沧州地区6种主要饲草作物(夏播高粱、青贮玉米、饲用燕麦、饲用谷子、粮食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的需水量及灌溉需水量,对比分析各作物需水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及作物间差异,评估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气象影响因素;后采用ROTAT模型建立了5种多样化粮-饲及饲-饲轮作制度,基于Entropy-TOPSIS对不同轮作模式的等价产量、生物量、经济效益、蛋白产出、生育期及周年需水量与降水耦合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这6种作物的年均生育期需水量表现为冬小麦 (463.5 mm)>夏玉米(366.2 mm)>夏播高粱(354.6 mm)>饲用燕麦(351.7 mm)>青贮玉米(341.8 mm)>饲用谷子(322.4 mm)。2)各作物年均生育期灌溉量表现为冬小麦>饲用燕麦>谷子、夏玉米、夏播高粱。青贮玉米生育期灌溉需水量最低为106.7 mm。3)近60年来各作物需水量呈下降趋势,主要由太阳辐射、风速的下降导致。4)相比传统麦玉模式,饲用燕麦基的一年两熟模式生育期需水量降低14.9%~18.8%、灌溉需水量降低15.1%~19.2%。5)饲用燕麦基的饲草模式(饲用燕麦-青贮玉米(0.73)、饲用燕麦-饲用谷子(0.63)、饲用燕麦-夏播高粱(0.54))的综合评价指数均明显高于冬小麦-夏玉米(0.32)和冬小麦-夏播高粱(0.37)模式。因此,本研究建议在兼顾粮食生产的同时,适当发展饲-饲模式,对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山丹县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更新更换步伐,在清泉镇北湾村开展粮饲兼用玉米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山丹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13个参试玉米品种中,垦玉1608号籽粒产量高、综合经济性状好,作为粮用品种或青贮饲料型品种,可进行推广。豫玉22号(CK)籽粒产量位居第二位,穗大、秆高,经济性状良好,建议作为粮用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晋单55号特征特性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晋单55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玉米研究室以自交系运XL红作母本、自交系运98-2-1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200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粮饲兼用、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的特点,可以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新玉15号、新饲玉10号为试验材料,在新疆天山以北地区进行夏播和麦后复播青贮玉米光温特性和产量的对比。结果表明,夏播青贮玉米整个生育期在温光资源占用率上好,产量高。复播青贮玉米生殖生长阶段在9月份之后,光热资源减少,青贮玉米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减慢,产量低。复播新玉15号干物质产量比夏播减产18.3%,复播新饲玉10号干物质产量比复播减产53.8%。青贮玉米复播和夏播相比,降低最明显的是鲜百粒重、穗干重和株高。  相似文献   

8.
高农901是以自育自交系BD120为母本,145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表现为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性状结构合理,长相清秀,活秆成熟,粮饲兼用,早熟抗病,耐旱抗倒,适应性广,丰产稳产。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漯玉33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漯玉336是漯河市农科院选育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单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活棵成熟、高抗广适、品质优良、饲用价值高的优点,符合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要求,夏播生育期97 d,适合在河南及安徽夏玉米区大面积种植。高水肥田块种植更能发挥其增产潜力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推广种植的饲用玉米品种,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引进青贮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雅玉青贮8号,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引种观察试验及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雅玉青贮8号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夏播,青贮生育期97 d,能适期刈割青贮;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64 735.5 kg/hm~2、18 415.3 kg/hm~2,显著的高于对照;饲用夏播最佳适宜种植密度为7.50万~8.25万株/hm~2;雅玉青贮8号适宜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做饲用玉米夏播栽培。  相似文献   

11.
西葫芦新品种春葫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西葫芦新品种春葫一号是以国外引进品种冬玉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自交系Y-12为母本、以国外引进品种碧玉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长条型自交系8X-6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一代杂交种,该品种表现为早熟、植株矮生、株型紧凑、分枝较少、生长势强、持续结瓜能力强、抗性好、瓜条匀称、嫩瓜皮浅绿、有光泽、商品性好等特点,一般每公顷产73 500 kg左右。适宜于早春保护地和露地等种植。  相似文献   

12.
金秋963是河北省衡水金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黄改系5327为父本、自选系60为母本选育而成,并于2007年5月通过河北省审定,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优质和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河北省夏播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种金玉1号是甘肃省武威市农科所用自选玉米自交系409作父本、自选自交系858作母本育成的紧凑型中早熟玉米杂交种.在2002年和2003年的甘肃省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对照品种临单211、中单2号增产12.3%、9.5%.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好,品质优良,籽粒含粗淀粉74.22%、赖氨酸0.27%、粗脂肪4.89%、粗蛋白9.37%(干基),适宜在我省河西及因积温不足而中单2号成熟不好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选育西瓜良种 ,以新 80 45 2为母本 ,以日本引进的杂交一代品种、经多代自交分离而成的高世代自交系HF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7年育成中熟、优质、多抗无籽西瓜新品种湘西瓜 14号 .该新品种全生育期 92 d左右 ,果实发育期 30~ 32 d,果皮绿色 ,覆有深绿色纹条带 ,果实高圆形 ,外形美观 ,果肉鲜红一致 ,肉质细嫩爽脆 ,汁多味甜 ,口感风味好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 %以上 ,边糖 10 % ;平均单瓜重 5~ 6 kg,产量可达 5 .2 5× 10 4kg/ hm2 .抗西瓜炭疽病和疫病  相似文献   

15.
1996 和1998 年对特早熟玉米进行了夏播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适宜山西省中北部地区麦茬夏播的玉米品种,生育期为80 ~85d ,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抗大、小斑病和矮花叶病的特性。特早熟玉米同一品种夏播比春播生育期缩短8 ~9d ,杂交种比其亲本( 自交系) 早熟3 ~4d 。夏播时由于温差大,玉米子粒饱满,千粒重高,子粒产量比春播时高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新品种农乐988是新乡市种子公司于2004年以自育自交系NL278作母本、自育自交系NL167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单交种。经过2006年-2007年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多抗。适宜在黄淮海夏播区及有效积温在2500℃·d以上的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玉米新杂交种98-ZW-1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98-W-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98-Z-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2-2003年白银市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2 032.25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0号增产9.78%;在2002-200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2 063.54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0号增产3.3%.中早熟,株高246 cm,百粒重40.0 g左右,籽粒含粗蛋白111.0 g/kg、粗脂肪46.2 g/kg、淀粉716.2 g/kg、赖氨酸3.6 g/kg.高抗大斑病和红叶病,适应性强.适宜在白银市高扬程灌区海拔较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高油大豆新品种沧豆6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沧豆6号是以郑77249为母本、沧9403(科丰6×尖叶豆)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系谱法经多代选育而成。该品种突出特点是高油、高产、抗性好,适宜在黄淮中部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9.
郑03-4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郑99130为母本、JN9816-03为父本,通过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高蛋白、高油、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44.66%,脂肪含量20.26%,超过国家大豆双高优质品质标准。该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20.
桂糯541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NBW4112为母本,以YL6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纯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的选育以“甜味糯”型糯玉米为目标,采用了软质胚乳型糯玉米×硬质胚乳型糯玉米的杂交模式,融合了北方糯玉米和广西糯玉米的优良特性,在品质上具有皮薄、柔嫩性好、甜度较高、风味佳、果穗外观好、籽粒饱满平整等优点,同时在产量和抗性上表现优秀,是鲜食和加工两用的新品种,于2022年参加广西鲜食糯玉米区试,并通过了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本文阐述了桂糯541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为今后利用软质胚乳型糯玉米×硬质胚乳型糯玉米的杂交模式选育“甜味糯”玉米新品种提供例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