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光温环境对日光温室黄瓜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裴孝伯  张福墁  王柳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2):1510-1513
 研究了华北地区秋冬、冬春不同季节茬口日光温室内的不同光温环境对黄瓜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室内黄瓜结瓜期的光温环境变化 ,冬春茬较秋冬茬利于黄瓜根系发育和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冬春茬黄瓜根系生长速率、根系活力均比秋冬茬高。冬春茬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不断增加 ,秋冬茬则不断下降。结瓜期的光温环境显著影响氮、磷、钾在黄瓜不同部位的分配。黄瓜生育前期氮、磷、钾以向茎叶分配为主 ,结瓜后向果实的分配增加  相似文献   

2.
不同季节日光温室黄瓜氮磷钾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津新密刺黄瓜为试材,研究日光温室秋冬、冬春两个茬口温室内光温环境以及黄瓜对N、P、K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温室内光温环境冬春茬较秋冬茬更符合黄瓜生育的要求.随生育进程,黄瓜冬春茬根体积增加较快、根系活力变化呈单峰曲线,秋冬茬根体积增加缓慢、根系活力逐步下降;植株全N、P2O5和K2O的吸收速率,冬春茬呈增加趋势,秋冬茬苗期较低、初花期达最高、结瓜期逐步下降.植株吸收全N、P2O5和K2O的比例,不同茬口不同生育阶段有变化.每667 m2全生育期黄瓜全N、P2O5和K2O吸收量,冬春茬依次为12.96、13.99和36.43 kg,秋冬茬为3.56、2.64和8.39 kg.不同茬口不同生育阶段全N、P2O5、K2O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比例有变化,冬春茬结瓜期占90%以上,初瓜、盛瓜和末瓜期分别约占总吸收量的22%、55%和13%;秋冬茬结瓜期占70%左右,初瓜、盛瓜和末瓜期分别为32%、30%和10%.还分析了引起养分吸收差异的原因,并对依据植株生长环境和生育阶段调整养分的供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秋冬、冬春两个茬口日光温室内不同光温环境下番茄对硼吸收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不论秋冬茬还是冬春茬番茄对硼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均呈单峰曲线,生育前期和后期吸收量所占的比例小,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初期所占比例大,冬春茬为64.01%,秋冬茬约为71.81%.但由于受栽培季节温光环境影响,秋冬茬番茄对硼的吸收量仅为冬春茬的76%左右.  相似文献   

4.
嫁接和自根黄瓜灌溉水分配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常规灌溉条件下,日光温室冬春茬和秋冬茬生产中,嫁接和自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灌溉水分配状况和水分利用效率,旨在为制定合理的农艺节水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茬口试验中灌溉水分配量顺序均为土壤渗漏>植株蒸腾>土壤蒸发>土层贮水。其中,冬春茬灌溉水的分配比例为土壤渗漏44.3%、植株蒸腾35.4%、土壤蒸发15.7%、土层贮水4.6%;秋冬茬灌溉水分配比例为土壤渗漏49.6%、植株蒸腾29.7%、土壤蒸发13.9%、土层贮水6.8%。受根系分布状况和温室光温条件的影响,冬春茬土壤渗漏的比例低于秋冬茬,植株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比例高于秋冬茬。冬春茬和秋冬茬嫁接黄瓜与自根黄瓜相比,土壤渗漏量分别低8.4%和3.4%,土壤蒸发量分别低12.0%和1.0%,蒸腾量分别高15.3%和4.0%;两茬口嫁接黄瓜的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自根黄瓜,因此嫁接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5.
不同季节(茬口)日光温室温光环境和番茄生长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季节(茬口)日光温室的光温环境条件差异很大,随着番茄生育进程的推进,冬春茬室内的光照强度不断增强,温度不断升高,光温的变化逐渐符合番茄的生育要求,秋冬茬番茄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日光温室内的光照强度不断减弱,温度不断降低.冬春茬的番茄叶面积指数、比叶面积、经济学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以及经济系数都高于秋冬茬.秋冬茬番茄生育前期温室内较好的温光环境使株高、平均节间距、第一花序节位、叶面积比较高,但从结果期开始番茄生长基本处于弱光低温的逆境中,叶片厚度和单果重都较冬春茬低.番茄果实品质Vc、有机酸、可溶性蛋白和硝酸盐含量秋冬茬大于冬春茬,可溶性糖、糖酸比、游离氨基酸含量是秋冬茬小于冬春茬.总之,冬春茬优于秋冬茬的温光条件,更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作物的需水量由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两部分构成。试验分别研究了日光温室冬春茬和秋冬茬的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同时也研究了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与日光温室内的光、温、湿以及水面蒸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番茄植株蒸腾量在秋冬茬随生育进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最大值在开花结果期为457.92ml/(d·plant)H2O,到成熟采摘时最少,为78.95ml/(d·plant)H2O;冬春茬则相反,随番茄的生长发育进程植株的蒸腾逐渐增加,在营养期最低为135.78ml/(d·plant)H2O,在果实膨大期最大为524.24ml/(d·plant)H2O。棵间蒸发在两个栽培茬口的趋势与植株蒸腾相似。经计算得到秋冬茬番茄的需水量为2098.95m3/hm2,冬春茬番茄的需水量为2789.25m3/hm2。冬春茬对植株蒸腾与棵间蒸发影响最大的分别是温度和湿度;而在秋冬茬对植株蒸腾与棵间蒸发影响最大均为光强。  相似文献   

7.
灌溉频率对日光温室黄瓜水分利用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以黄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灌溉频率对日光温室黄瓜灌溉水分配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灌溉频率有利于减少深层渗漏、土面蒸发,增加土壤储水量。栽培茬口不同,灌溉频率对植株蒸腾、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植株蒸腾、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冬春茬随灌溉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秋冬茬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限根程度对黄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根域体积限制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黄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域体积的限制使黄瓜生长量明显降低,植株的根冠比明显提高,叶片的光合功能明显下降。限根反应时间与栽培时期及限根程度有关,春茬12L、8L、4L处理黄瓜的限根反应时间分别为定植后49d、64d、79d,秋冬茬黄瓜的限根反应时间则分别提前了15d。春茬黄瓜4L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秋冬茬黄瓜的产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可用8L的根域体积进行春茬黄瓜的早熟栽培(80d左右生育期),4L的根域体积进行秋冬茬黄瓜栽培。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蔬菜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在日光温室中的种群动态,对河北一年两茬日光温室黄瓜土壤中及根系上的线虫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土壤中一年四季均可检测到2龄幼虫(J2)和卵。土壤中J2和卵的数量在7月中旬作物收获时达到高峰(450.1条/100mL土和333.4粒/100mL土),在7月19日—9月14日作物休闲季节均呈下降趋势,12月下旬秋冬茬作物收获时分别达到30.3条/100 mL和176粒/100mL土。对冬春茬黄瓜,J2大量侵入期在3~5月,高峰期在3月下旬;3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在4月下旬和5月中下旬;4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在5月中旬和6月中下旬;根结数量在6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对秋冬茬黄瓜,J2和3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均在10月中旬;4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在10月下旬;12月下旬根系内雌虫数量和根结数量在秋冬茬黄瓜收获时达到高峰期。对一年两茬日光温室黄瓜,根结线虫对冬春茬的危害重于秋冬茬。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辐热积的日光温室不同茬次袋培番茄干物质模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东北地区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与温室环境辐热积关系,在番茄全生育期建立并比较基于辐热积的冬春茬与秋冬茬番茄干物质生产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累积辐热积与干物质总量得到的拟合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其冬春茬和秋冬茬单株绝对误差分别为5.12g和9.67g,单株剩余标准误差分别为9.46g和15.02g,决定系数分别为0.98和0.96,说明冬春茬的模型模拟效果优于秋冬茬。通过累积辐热积与干物质总量模型及干物质分配关系,比较模拟累积辐热积对番茄根、茎、叶、果干物质分配影响的结果表明,2个茬次的番茄叶片和果实的分配指数变化趋势明显不同,而茎和根的分配指数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和稳定。  相似文献   

11.
The influence of light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inside solar greenhouse of winter-spring and autumn-winter crop in northern China on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of cucumber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 root development and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of N, P and K benefited more from inside light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in winter-spring crop. Root volume and root activity increased more rapidly in winter-spring than in autumn-winter. Uptake of total N, P2O5 and K2O increased with plant development in winter-spring, and declined in autumn-winter crop. Distribution of total N,P2O5 and K2O at different part of cucumber at fruit bearing stage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inside light and temperature of solar greenhouse. Total N, P2O5 and K2O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to leaves and stems at early stage, and increasingly to fruits after fruit bearing.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日光温室冬春、秋冬2个栽培茬口不同温光环境下,番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及其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结果表明,2个栽培茬口的干物质及全N、P2O5、K2O的总体分配趋势一致,均表现为果实膨大期前,以向茎叶分配为主,进入果实膨大期之后以向果实中分配为主。但温光环境影响了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累积量及其在番茄各器官的分配比例。秋冬茬番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分别为冬春茬番茄的84%、78%、65%和78%。秋冬茬番茄干物质及全N、K2O 、P2O5在采收初期和采收中期向果实中分配的比例高于冬春茬,而向茎叶中的分配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不同栽培季节对不同品系番茄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总结分析造成的原因,提出避免发生的措施,以期降低农户的经济损失,提升宁夏地区蔬菜市场的竞争力,使该区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对6个粉果和3个红果番茄品系在冬春茬和秋冬茬2个时段栽培,比较各参试番茄在2个时段的植株性状、果实性状、果实品质、产量、抗病毒性。[结果]3穗果之前冬春茬与秋冬茬的生长势差异不明显,秋冬茬的第1穗果坐果数较冬春茬减少。秋冬茬的单果重明显比冬春茬的降低,各品系的果形指数在两茬没有差异,均接近圆形。秋冬茬较冬春茬的果实品质均降低。从产量看,在秋冬茬除齐达利减产不明显外,其余品系均大幅减产。从抗病毒性比较,冬春茬发生率很低,而在秋冬茬栽培时除齐达利发生病毒病几率较低外其余参试品系发生病毒病的几率高达60%以上。[结论]相同品系的番茄在秋冬茬较冬春茬种植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病毒病发生率提高。建议在宁夏地区秋冬茬栽培番茄应严控烟粉虱并选择抗病毒品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3个油菜品系(231、H29、bin270)在5个施氮水平(0.6、3、6、12、15 mmol/L)下的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根重、根体积、根长、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随供氮水平的提高而升高;苗期231的根系活力随供氮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H29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而后又降...  相似文献   

15.
杜新民 《农学学报》2012,2(7):55-58
为促进科学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培育黄瓜壮苗,进一步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以‘新津春4号’黄瓜为材料,缺锌的1/2 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ZnSO4?7H2O处理(0、0.1、0.2、0.4 mg/L)。通过营养液水培的方法,研究不同锌浓度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锌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根系的总长度、平均直径、总面积、总体积、根尖数逐渐提高,Zn3(0.4 mg/L)时达到最大。(2)在Zn0(0 mg/L)到Zn2(0.2 mg/L)范围内,随着锌浓度的提高,POD、CAT活性升高,当锌浓度大于Zn2时,POD、CAT活性降低;SOD活性随着锌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锌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3)综合考虑的黄瓜生长生理指标,黄瓜幼苗根系生长的最佳ZnSO4?7H2O浓度为0.2 mg/L的1/2 Hoagland营养液。  相似文献   

16.
引黄灌区设施菜田硝态氮淋失的季节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宁夏引黄灌区设施菜田番茄-黄瓜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与实地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设施菜田硝态氮淋洗的季节特征及其环境因子和施肥管理对硝态氮淋洗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硝态氮淋失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夏季休闲期,黄瓜季(秋冬茬)淋洗显著高于番茄季(冬春季),常规施肥周年硝态氮淋洗量平均为185.7 kg·hm-2,优化施肥和调节碳氮比两处理硝态氮淋洗量比常规处理分别降低了10.6%和8.3%。设施菜田硝态氮淋失与浅层地下水位、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环境因子季节性变化关系密切,浅层地下水位与硝态氮的淋失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浅层地下水位埋深越浅,硝态氮淋失量越大;土壤水分和温度与硝态氮的淋失量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土壤表层温度和含水量升高,硝态氮淋失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