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林木遗传改良是在研究林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开展的遵循其遗传变异规律来改良林木的遗传组成,进而培育林木新品种的一项活动. 林木遗传改良的效果直接取决于在遗传改良活动中所采用的各项技术. 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遗传杂合性高,许多重要经济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机理不明,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目的定向培育树木新品种的要求. 因此,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文概述了基因工程技术、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林木遗传改良是在研究林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开展的遵循其遗传变异规律来改良林木的遗传组成,进而培育林木新品种的一项活动. 林木遗传改良的效果直接取决于在遗传改良活动中所采用的各项技术. 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遗传杂合性高,许多重要经济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机理不明,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目的定向培育树木新品种的要求. 因此,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文概述了基因工程技术、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现代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遗传改良是在研究林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开展的遵循其遗传变异规律来改良林木的遗传组成,进而培育林林新品种的一项活动。林木遗传改良的效果直接取决于在遗传改良活动中所采用的各项技术。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遗传杂合性高,许多重要经济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机理不明,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目的定向培育树木新品种的要求。因此,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概述了基因工程技术、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土人参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为一体的新型保健蔬菜,它以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强、风味独特而被美食家认为“土人参补胜似人参”。近年来的研究多集中在土人参的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栽培技术以及组织培养等方面,但在营养学、药理学、育种学及加工利用方面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甚至还存在空白。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加强对土人参进行科学研究,并借助于现代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笔者介绍了一种新的遗传改良方法即离子束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5.
李盛  梁机 《安徽农业科学》2015,(3):222-223,235
文章对大叶栎生物学特性、遗传改良、繁育及造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提出今后应加强遗传测定、良种选育、材性改良及森林经营管理等研究,以期有效地开发其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马齿苋原产于温带及热带地区,是我国各地常见的野生植物,且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南北各地都有。因其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饲用价值,被营养学家预言为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绿色食品之一~([1])。本研究主要介绍了马齿苋的形态学、生物学特性及使用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1马齿苋的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1.1形态学特征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为马齿苋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它具有品质优良,易于栽培等特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利用转基因技术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总结了紫花苜蓿在基因转化受体、转化方法及基因工程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紫花苜蓿转基因技术在今后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香蕉科研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对香蕉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对香蕉的病害研究及遗传资源改良、香蕉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采后不同加工处理方法和防腐保鲜技术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马齿苋的栽培及其农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齿苋是一种集食用、药用和饲用为一体的新型经济植物.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结合马齿苋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马齿苋的栽培技术及其住养殖、忆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并指出了现阶段马齿苋在农业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植物染色体诱变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染色体工程是通过人工诱致染色体变异进行植物改良的技术。染色体变异在外源基因转移和利用、染色体倍性操作、反向育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染色体基因组学、物理作图和染色体生物学研究。基因组学、分子标记和染色体鉴定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化学、物理和遗传诱变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不断创造和鉴定出更多具有不同用途的染色体变异,为植物改良和遗传研究提供了新工具。本文综述了植物染色体诱变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为有效开展染色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齿苋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蔬菜资源.它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有多种药用功效,被誉为是最具有前途的绿色食品之一,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食药两用植物马齿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齿苋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食药两用植物,针对其栽培技术、生物技术、成分分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归纳,以期为马齿苋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马齿苋的栽培技术、药用和食用价值、抗性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该植物提供参考依据,并对马齿苋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概括了近年来关于马齿苋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利用价值及耐盐特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马齿苋基础理论研究的方向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马齿苋活性成分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马齿苋活性成分对兔小肠黏膜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提取分离马齿苋活性成分,在体外建立微量酶反应体系,pNPG作为底物,以阿卡波糖为参照,检测马齿苋活性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马齿苋总提取液、粗多糖和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效果接近于阿卡波糖,不饱和脂肪酸和总黄酮无抑制作用。[结论]马齿苋防治糖尿病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和多糖,可能具有阿卡波糖样的降糖机制。  相似文献   

16.
马齿苋活性成分中抑脂成分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李玉萍  周春丽  苏虎  黄婷  程翔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94-14195
[目的]筛选马齿苋中具有抑脂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MTT法测定马齿苋各活性成分对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的影响。[结果]马齿苋多糖、生物碱、黄酮具有较好抑制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的作用,马齿苋生物碱、黄酮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而马齿苋不饱和脂肪酸则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马齿苋多糖、生物碱、黄酮具有抑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马齿苋的形态特征、分布、营养、食用、药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齿苋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锐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68-4070
为探讨马齿苋黄酮清除自由基、抑制油脂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等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采用Fenton体系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碘-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了马齿苋黄酮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以及对猪油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马齿苋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率与黄酮浓度有一定量效关系,当黄酮浓度达0.56mg/ml时,清除率可达68.33%;而当黄酮浓度达0.56mg/ml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也最大,达82.26%。此外,马齿苋黄酮对油脂也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极显著地抑制猪油POV值的升高。  相似文献   

19.
孙茜  张文泉  艾洪超  唐红枫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09-12911
[目的]研究蜀本草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和抑菌活性.[方法]通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匀浆热水提法提取蜀本草多糖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利用所得多糖进行体外抑菌活性试验和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蜀本草多糖提取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65℃、料液比(m/v)1∶45、提取时间75 min,多糖得率最高为6.28%;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蜀本草多糖提取物对酵母菌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蜀本草粗多糖提取物在100℃及以下活性稳定.[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蜀本草多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