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亚洲百合小鳞茎膨大发育过程中养分吸收与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周径为4~6cm的亚洲百合(Lilium cv.Asiatic hybrids)品种普瑞头(Prato)的小鳞茎为试材,研究了常规栽培条件下,小鳞茎膨大发育过程中的养分吸收规律和分配特点。结果表明,苗期以前,以消耗鳞茎中的养分为主;苗期后,百合对氮、磷、钾的吸收持续进行。生长季中,有两个吸收养分的高峰期,即苗期至现蕾期,历时38d的吸收氮和钾的高峰期,N、P2O5、K2O的吸收比值为1.00∶0.20∶1.77;半枯期至采收期历时37d的吸收氮、磷和钾的高峰期,N、P2O5、K2O吸收比值为1.00∶0.32∶1.20。氮磷钾在各器官的分配方面,现蕾前后以茎叶为主,各养分含量水平在苗期达最高;现蕾24d后养分分配以鳞茎为主。氮磷钾的吸收累积与百合植株的生物量、鳞茎的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百合植株的生物量与鳞茎的生物量之间也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周径为4~6cm的''耀眼''(Evening Star)百合小鳞茎为试材,研究了常规栽培条件下百合小鳞茎膨大发育过程中养分的吸收和分配规律,以期为百合种球生产制定合理的施肥管理制度及探索百合小鳞茎膨大发育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百合小鳞茎在苗期以前,主要以消耗鳞茎中的养分为主;苗期后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大.氮和钾的吸收最大高峰期在半枯期后至采收期的37d,磷的吸收高峰期在现蕾24d后至采收期的58d,此期即为百合种球生产中需肥关键时期.现蕾期以前,营养元素主要分配于茎叶中,各养分含量水平于苗期达最高;现蕾24d后养分分配以鳞茎中为主;分配于根系和新鳞茎中营养元素仅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西宁地区百合鳞茎繁育及切花生产提供合理的配方依据。[方法]以从荷兰进口的东方百合杂种系Sorbonne为材料,研究在4种不同来源的营养配方下东方百合生长期间鳞茎的氮磷钾积累及变化规律。[结果]在现蕾之前的12周里,各配方下鳞茎中氮、磷、钾含量都急剧下降,鳞茎周径及单球重呈现下降趋势,基质中的养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在第12周以后,鳞茎的膨大主要靠从基质中吸收的养分,盛花期后,鳞茎除从基质中吸收一部分养分外,地上部养分的回流也促使鳞茎膨大,各配方下鳞茎的氮、磷、钾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加,钾的增长量最大,氮的增长量次之,磷的增长量最小。[结论]在现蕾期前,鳞茎主要是养分的源,进入枯萎期后,鳞茎逐渐转变成养分的库。  相似文献   

4.
以兰州百合和亚洲系精粹百合为试材,观察了设施栽培条件下鳞茎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百合现蕾期ABA含量最低,随着鳞茎的发育,内源ABA含量显著升高,在植株半枯期达到最大值,新鳞茎的ABA含量高于母鳞茎.鳞茎发育过程中,新鳞茎中内源GA3含量下降,母鳞茎中内源GA3含量大幅度上升,且母鳞茎的GA3含量高于新鳞茎.现蕾期IAA含量最高,随着鳞茎发育呈下降趋势,母鳞茎的IAA含量高于新鳞茎.百合现蕾直至植株半枯期,新鳞茎中内源ZR处于较高水平,半枯期后显著下降,母鳞茎中ZR的变化趋势2种百合有所不同.兰州百合的ABA和GA3含量高于精粹百合,ZR含量显著低于精粹百合,2种百合IAA含量相近.从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及其比值的变化和不同种类百合之间的差异可初步判定ABA、GA3、ZR对鳞茎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杂交油菜宁杂1号氮磷钾吸收与积累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不同时期氮,磷,钾的含量,宁杂1号整个生育期内无论植株还是各个器官的吸收积累量均大于常规油菜,其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高峰期长,营养在各个时期的分配利用及叶片,角果的光合作用交替与常规油菜相比更为协调,氮,磷,钾转化率相对较高,单位产品需肥量较少。  相似文献   

6.
以中果型‘早佳8424'和小果型‘早春红玉'西瓜品种为试材,在春播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西瓜对主要矿质营养氮、磷、钾的吸收分配特性。结果表明:西瓜在不同时期对氮磷钾的分配和吸收比例不同,西瓜植株对氮磷钾的分配在结果前主要用于叶的发育,其次是茎的生长,坐果后,逐渐转向用于果实的发育;西瓜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成熟期‘早佳8424'西瓜氮、磷、钾的吸收总量为24.21 g/株,氮、磷、钾三者的吸收比例为1:0.26:1.84;‘早春红玉'西瓜氮、磷、钾的吸收总量为25.04 g/株,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1:0.29:1.62。  相似文献   

7.
寒地百合小鳞茎膨大发育与生物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百合小鳞茎在哈尔滨地区膨大发育过程中生物量累积与分配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百合小鳞茎在哈尔滨地区的膨大发育过程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鳞茎失重消耗期、补偿期、充实膨大增重期Ⅰ、生长受抑期和充实膨大增重期Ⅱ。生物量分配规律:苗期至现蕾期以茎叶部分为主,现蕾后生物量主要分配于地下小鳞茎,分配于新鳞茎和根中的生物量始终很低。  相似文献   

8.
小型西瓜不同生长发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个小型西瓜品种红小玉和黄小玉,研究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营养体生长阶段,小型西瓜植株的干物质主要在叶中积累。抽蔓期、第一雌花期和500 g果实膨大期是植株干物质积累较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增施肥料来满足植株快速增长的需要。西瓜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很少,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多,氮的吸收高峰期出现在第一雌花期和500 g果实膨大期。坐果后对磷的吸收增多,开花结果后对钾的吸收较多。西瓜植株对氮、磷、钾的分配在结果前主要用于叶的发育,其次是茎的生长,坐果后,逐渐转向果实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青花菜主要矿质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青花菜南方慧星品种为材料,分3个播期,研究了青花菜生育过程对氮,磷,钾,钙和镁等矿质养分的和分布动态,结果表明,青花菜对氮,磷,钾的吸收,以氮最多,钾次之,磷量少,其吸收比例因生长期而不同,植株和各个器官的氮,磷,钾,钙和镁含量随生育过程逐渐降低,吸收量则逐步增加,其中花球分化发育期间吸收量占吸收量的75%至80%,花球分化发育前,大部分的主要矿质养分分布在茎叶,花球分化发育后逐渐减少,而分布在  相似文献   

10.
宁夏向日葵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宁夏不同地区进行了向日葵肥料田间试验,测试了其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NPK养分含量及其干物质累积量,分析了宁夏食用葵和油用葵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肥可明显提高向日葵干物质累积量、体内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不论施肥与否,食用葵和油用葵干物质累积量随生育期均呈"S型"曲线增长,其干物质累积高峰期均在现蕾期至开花期.植株体内氮、磷、钾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变化较大,但总体趋势是生育前期高于后期,随生育期延长其含量呈下降趋势.食用葵和油用葵各器官吸收氮、磷、钾的量有一定差别,食用葵整个生育期各器官中总吸氮量依次为:叶>茎>籽>盘;磷为:籽>叶>茎>盘;钾为:茎>叶>盘>籽;油用葵各器官中总吸氮量依次为:叶>籽>茎>盘;各器官中总吸磷、钾量的大小与食用葵一致.食用葵吸氮高峰期为现蕾期至开花期,吸磷、钾的高峰期在开花期;油用葵吸氮、钾高峰期在现蕾期、吸磷高峰期在开花至成熟期.在供试条件下,食用葵每形成100 kg籽粒约需吸收氮(N)3.8~4.9 kg,磷(P2O5)1.5~2.1 kg,钾(K2O)8.9~10.3 kg;油用葵约需吸收氮(N)3.5~4.6 kg,磷(P2O5)1.6~2.1 kg,钾(K2O)6.9~9.2 kg.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利用基质培方法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对小白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磷>钾,对硝酸盐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植株硝酸盐累积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磷肥对硝酸盐累积有双重的影响,钾肥能降低小白菜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重迎茬对大豆产生的障碍.对不同连作年限大豆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测定.明确了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补充手段改善重迎茬危害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连作处理根际土壤pH随连作年限增长呈下降趋势,各连作大豆根际土壤中氮、磷、钾、镁、锌、硼、钼、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均低于正茬,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豆根际土壤中铁、钙、锰含量的影响未表现出线形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长日型洋葱各生长时期氮、磷、钾在其组织内的积累分析与研究,探讨了长日型洋葱主要养分的需求规律。结果表明:形成2560kg/667m2洋葱鳞茎需氮5 78kg、磷2 02kg、钾10 0kg,其比例为2 86∶1∶4 99。  相似文献   

14.
对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的几个主要性状的发育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入拔节期后,节数、叶片数迅速增加,现蕾后节数不再增加,可见叶片数还略有减少。同时,从拔节期到现蕾期,地上部鲜重和干重、鳞茎的鲜重、干重及种球围径的变化动态都与现蕾到开花期不同;并对东方百合生长过程中鳞茎内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鳞茎的淀粉含量先下降,花芽分化进程完成时达到最低,后开始增加。而可溶性糖的变化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镉污染对马铃薯氮、磷、钾、镉含量与积累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测定采收后的马铃薯产量、氮磷钾镉含量及积累量。[结果]轻度的镉胁迫降低了马铃薯块茎氮含量,而中度和重度镉胁迫下马铃薯块茎氮含量增加,镉污染各处理氮积累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随着土壤镉浓度的增加,磷含量在0.01水平显著增加,而磷积累量变化不大;土壤不同镉处理马铃薯钾含量均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土壤轻度镉处理马铃薯钾积累量最高,随着镉污染程度的加大,钾积累量降低;土壤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马铃薯块茎镉含量与积累量均呈直线0.01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土壤镉污染马铃薯氮肥施用量降低,磷肥施用量不变,轻度镉污染增加钾肥施用量,土壤镉重度污染不适合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6.
环境因素对转Bt基因棉Bt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不同转Bt基因抗虫棉花品种的研究表明 ,花铃期田间渍涝或土壤缺水干旱 ,可显著降低棉株不同器官的Bt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 ,渍涝后各器官Bt蛋白含量降低幅度 ,幼蕾 >主茎功能叶 >主茎老叶 ,干旱后降低幅度 ,主茎老叶 >幼蕾 >主茎功能叶。两因素相比 ,干旱对Bt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更强。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主茎老叶的Bt蛋白含量 ,主茎功能叶与幼蕾的Bt蛋白含量有所提高 ,但不显著。因此 ,为充分发挥转Bt基因棉花品种自身的抗虫水平 ,应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 ,及时防旱排涝  相似文献   

17.
以青海乐都紫皮大蒜、新疆紫皮大蒜、河南中牟紫皮大蒜及河北白皮大蒜4个大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萌芽期至成熟期大蒜植株鳞茎、假茎、叶片、蒜薹等器官的可溶性糖的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在整个生育期中,4个大蒜品种鳞茎可溶性糖含量、积累量及分配比例均在成熟采收时达到峰值,且其值均明显高于根、假茎、叶等器官;乐都紫皮大蒜和新疆紫皮大蒜的鳞茎可溶性糖含量呈“W”型变化,河南中牟紫皮大蒜和河北白皮大蒜呈“V”型变化。研究发现,除乐都紫皮大蒜的根及假茎中可溶性糖的变化趋势在生长初期是先降后升外,其他变化趋势一致,均呈“M” 型变化,且根、假茎、叶等部位的可溶性糖含量、积累量及分配比值也因品种不同而异。同一生育期内,4个大蒜品种各器官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及分配比例均为植株生长前期鳞茎>假茎>叶>根,生长后期则为鳞茎>假茎>根>叶,而乐都紫皮大蒜和新疆紫皮大蒜因其抽薹性在萌芽后48~60 d变化趋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研究了氮素水平对棉花叶片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含氮量不同,苗期、蕾期、花铃期、铃期叶片含氮量分别为28.1、27.4、32.2、30.9 g·kg-1。在各时期不同处理的叶片含氮量,均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棉花叶片含氮量增加。土壤质地不同(砂壤土、粘壤土)时,高、中、低产棉田棉花叶片含氮量存在差异;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棉花叶片含氮量随之提高,同时棉花不同叶位间的含氮量更加接近。对叶绿素的分析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相同施氮水平下,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差异显著;施氮量增加能够提高棉花叶片的SPAD值,同时减小棉花不同叶位间SPAD差值的大小。初花期和花铃期顶1叶的叶位差指数PDI与棉花叶片含氮量的相关性最高,可以用叶位差指数作为衡量棉花氮素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干筋期烤烟主脉干燥特性和颜色变化,为干筋期烤烟烘烤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中部叶为试验材料,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研究干筋期不同风速(低速、中速和高速)、相对湿度(12%、18%和24%)和干球温度(60、64、68和72℃)条件下烟叶主脉的干燥特性,并对烤后烟叶颜色参数值进行分析.[结果]干筋期烟叶主脉失水呈降速干燥,随着干筋期风速的增加、相对湿度的降低或干球温度的升高,干燥速率加快.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可很好地描述干筋期烟叶主脉水分干燥曲线,尺度参数α随着风速的增加、干球温度的升高和相对湿度的降低而降低,形状参数β受干筋条件影响较小.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干筋期烟叶主脉估算水分扩散系数Dcal在1.994× 10-10~4.026×10-1m2/s,干筋期烟叶主脉干燥活化能Ea为56.57 kJ/mol.随着干筋期风速增加,烟叶亮度L*和正反面亮度差?L*增大,颜色偏亮黄色;随着干筋期相对湿度的增加,烟叶L*和正反面?L*减小,而红度a*、黄度b*和饱和度C*逐渐增大,颜色偏橘黄色;随着干筋期干球温度的升高,烟叶a*增大,颜色偏红棕色.[结论]烤烟干筋期采用较高的温湿度和较低的风速有利于提高干筋效率、增加烟叶饱和度.  相似文献   

20.
根据香蕉各叶龄期叶片、假茎、球茎等有关性状变化,将香蕉抽蕾前植株的生育进程按叶龄分成两个阶段,即叶龄余数大于10为营养生长阶段,叶龄余数10~0为果穗分化阶段。两个阶段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营养生长前期(叶龄余数≥20),营养生长中期(叶龄余数19~15),营养生长后期(叶龄余数14~11),花孕育期与花序分化期(叶龄余数10~7),花器各原基分化与发育期(叶龄余数6~1),孕蕾期(叶龄余数0)。叶片红褐斑的出现与消失、吸芽的发生、球茎膨大与一定的叶龄同伸或同步;香蕉果穗分化与密层叶的出现、叶柄摺扇形排列、叶顶端皱褶的出现等具有一定的同伸性或同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