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湘云鲫、湘云鲤鱼苗培育是指水花下池经过20天左右饲养成体长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由于鱼苗小,游动力弱,撮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和敌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差.新陈代谢水平高。因此.鱼苗培育必须精细管理.小心操作,鱼苗阶段的病害防治也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2.
鱼苗的培育     
从鱼卵中刚孵化出的小鱼称鱼苗或水花,经过15~20天培育,养成体长约3厘米称为夏花。从鱼苗培育成夏花的过程称为鱼苗培育。1.鱼苗池要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注排水方便;面积1.3亩,水深  相似文献   

3.
抚“水花”,即幼小鱼苗的培育,是最让渔民头痛的事,因为鱼苗小,摄食能力差,抵抗能力弱,稍有不慎,就会“早年夭折”。而抚“水花”,又是发展水产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养鱼面积的多少,很大程度上,依仗于鱼种的多少,而“水花”又是鱼种的重要基础。有的户,“水花”鱼苗长得快,成活比例大;有的户,“水花”鱼苗长得慢,且参差不齐,成活率低。这里面的差别究竟在那里?笔者从几户抚“水花”成效大  相似文献   

4.
养鱼传统习惯是用豆浆精料法培育鲤鱼苗。每天每667平方米水面需黄豆2千克,从鲤鱼水花培育到6厘米鱼种需时20天,需耗费黄豆40千克。如果改用人粪尿培育可缩短培育期5天,每667平方米只需人粪10担。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泥鳅苗种培育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鱼苗培育,是将全长约5.3毫米鱼苗培育到1厘米左右;第2阶段为鱼种培育,是将全长1厘米左右的稚鱼培育至3厘米或更大规格的鱼种。一、鱼苗培育孵化3天左右的鳅苗,便开始摄食外界食物,这时即可移放鱼苗培育池进行饲养,放养密度为2000~4000尾/平方米。如果培育池兼作孵化池,那么孵化后的鱼苗留原池继续培育。鱼苗开始摄食后,适口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6.
满红 《福建农业》2012,(12):29+28
淡水白鲳的苗种培育期约5个月,其中鱼苗培育约20天,之后为鱼种培育,至秋末鱼种可达10厘米。现将淡水白鲳的苗种培育及越冬保种技术介绍于下:一、鱼苗培育淡水白鲳的鱼苗培育池,要求面积在1000—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20,(8)
正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极具营养价值及药用功效,是一种名贵淡水食用鱼,养殖前景看好。1.鱼种池套养鱼种池套养鳜鱼不仅可培育大规格鱼种,还能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鱼,进一步提高鱼种池的养殖效益。(1)鳜鱼夏花鱼种套养以饲养草鱼种为主的鱼种池,可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放主养鱼苗(体长2厘米  相似文献   

8.
“察颜观色”鉴别同池同种的鱼种(苗)是在同一时期统一孵化培养的,因此,在同一培育时间和同一饲养管理方式中培育的鱼苗的个体规格比较一致,应无明显差异。一般情况下,同池同种同期捕捞的鱼苗中特大、特小鱼种所占比例在  相似文献   

9.
一、鱼种的培育当孵出的鱼苗的卵黄膜基本消失,体色变黑时,即可转入专门的培育池饲养。饲料以水蚤为主,辅之以蛋黄浆等。育15~20天,鱼苗长到3厘米规格时,就应及时过筛,分级分池饲养,进入鱼种培育阶段。鱼种培育阶段的主要饲料是水蚯蚓,鱼苗达5厘米后就可以开始用添加剂引诱的配合饲料进行食性转化,日投量为鱼体总量的3%~10%。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防止自相残食,控制措施除供足饵料外,还必须经常地、严格地将全池鱼苗过筛,分级分池饲养。当鱼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就可放入大池或池塘进行成鱼养殖。二、成鱼养殖大口鲶的适应能力较强,既可在池塘…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15,(4)
<正>1.鱼种池混养鱼种池混养沙塘鳢不仅培育了大规模鱼种,更重要的还可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沙塘鳢,进一步提高鱼种池的养殖效益。(1)夏花鱼种池混养以鲫鱼、草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苗(体长2厘米左右)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养160万尾左右,混养夏花沙塘鳢600~700尾;以鲢、鳙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苗每亩放养150万尾左右,混养夏花沙塘鳢2O0~400尾。一般年终每亩可获大规格草、青、鲢、鳙鱼种250~400千克,获商品规格(30~50克)沙塘鳢10~20千克。  相似文献   

11.
<正>一、鱼苗培育概述鱼苗培育是指从鱼苗下塘后养至夏花鱼种的生产过程。因为鱼苗(又称水花、鱼花等)专指刚孵化出来至卵黄囊消失、腰点明显的仔鱼,其身体纤弱,摄食能力差,所以在进行鱼苗培育时应该认真细致,并采取以下3个步骤对鱼苗进行培育:(1)经10—15天饲养,将鱼苗养成长为1.5—2.0厘米的稚鱼,称为乌仔;(2)再经过10—15天饲养,将乌仔养成长3.0—5.0厘米的夏花;  相似文献   

12.
洞庭大口鲶鱼苗、鱼种培育,指的是从水花鱼苗开始,经30天~50天的饲养使其体长达到8厘米~10厘米规格的饲养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武威鱼种供应问题,我们在该市四坝乡进行家鱼水花的培育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抓住清塘灭害、运输保活、合理饲养几个环节,成活率可在60%以上,四十天内在每平方米的水体中,可育出4.2cm 规格的鱼苗100尾。甘肃武威渔业生产一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缺乏养鱼技术,鱼苗、鱼种供应困难。武威无家鱼繁殖场,苗种靠外地调运,全长6cm 以上的鱼种,每公斤售价在20元以上,每尾售价0.13元。且品种单调,数量不足,质量差。鉴于目前苗种需求量不大,家鱼自繁难以实行的情况下,从外地引进水花培育,能否育成大规格鱼种?效益如何?是本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鱼苗池的选择1、鱼苗池应选择向阳的长方形池塘,进排水方便、面积为1~3亩,培育前期水深为0.5米~0.7米,后期为1米~1.2米,池底平坦。2、严格鱼种池消毒。由于苗种培育阶段水温较低,芙蓉鲫鱼苗种生长相对较慢,如果不彻底清塘会给病害生物及野杂鱼可乘之机,直接影响芙蓉鲫的成活率,所以放苗前7~10天必须用生石灰或  相似文献   

15.
水花至夏花的培育在鱼的整个养殖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水花是鱼的整个生命中最脆弱的阶段,身体纤弱,取食能力低,饵料范围狭窄,对水质要求高,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和敌害生物侵袭力差.因此,必须对水花进行小水体单独培育,给予充分地“照顾”,等到长到足够大的鱼种才可以和成鱼套养.利用小水体池塘培育轮虫和枝角类进行鱼苗培育是大连水产学院李永函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来的一套先进的水花培育方法.这套方法于1993年5月开始在吉林省推广使用,它具有鱼苗成活率高,放养密度大,节省饵料等优点.为探讨该项技术在新疆阿克苏阿拉尔地区应用的可能性,我们在农大渔场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从5月20日水花下塘,到6月15日夏花出塘,在26天的生长期内,鱼苗从7.2mm长到30.9mm,成活率达48.3%,效果很好,该项技术值得在本地区推广使用.1 材料与方法1.1 选塘培育鱼苗(水花)的池塘是1995年主养鲢鱼成鱼的池塘,面积0.1675公顷,阳光充足,水源丰富,池底平坦,底泥厚度为15cm,水质较好,含盐度2‰,池形整齐,排灌水方便.1.2 池塘清整  相似文献   

16.
从亲鱼选择、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等方面介绍了斑点叉尾鮰规模化繁殖技术,并总结了其规格苗种培育技术,包括鱼苗池选择与清整、鱼苗放养、鱼种养殖等内容,以期为斑点叉尾鮰的繁育与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云南农业》2004,(2):20-20
鳜鱼是淡水养殖珍贵鱼类 ,肉质鲜嫩 ,刺少味美 ,脂肪含量较低 ,为鱼中上品 ,宴席佳肴。一、鱼苗培育从鱼苗出膜后3~4天开始 ,经20天左右 ,把鱼苗培育成体长3cm、体重约0.5g的鱼种。此时抗病力增强 ,成活率高达90 %以上 ,适合成鱼塘放养。1.严格清池消毒养殖池塘要进行带水清塘  相似文献   

18.
《当代农村》2004,(5):27-28
鱼种培育是鱼类养殖的关键环节,能否做好鱼苗下塘的安全工作关系到鱼种培育的成败。因此.鱼苗下塘前要做到以下10项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察颜观色鉴别 同池同种的鱼种(苗)是在同一时期统一孵化培养的,因此,在同一培育时间和同一饲养管理方式中培育的鱼苗的个体规模比较一致,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苗种是水产养殖的三大要素之一,培育规格大,质量好、个体均匀的优质鱼种对保障渔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时下正是鱼苗下塘的黄金季节,鱼苗下塘培育技术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由于鱼苗小身体弱,对天气、水温、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比较严格,养殖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全部失败。在此介绍鱼苗下塘培育技术要点及一些注意事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鱼苗下塘培育技术要点1、鱼苗池选择。鱼苗池应选择水源充足清洁,排注方便,不含泥沙,无毒物污染的地方.池形应整齐,大小适中,以长方形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