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讨沙地治理模式和技术,将科尔沁沙地按坡度大小分成2个类型,即平缓型和起伏较大型.平缓型主要采用农林结合方式进行治理,选择适宜沙地快速生长的树种与矮秆经济作物间作,形成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提高平缓型沙地的经济效益;起伏较大型沙地治理采用乔、灌、草结合模式,少量使用适宜沙地生长的乔木,减少树木蒸腾量,大量使用适宜沙地生长...  相似文献   

2.
榆林沙区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榆林沙区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有:沙地综合治理模式、荒漠化土地立体开发模式、风沙滩地区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滩地混农林业模式、沙区果园立体种植模式、庭院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3.
黄土丘陵沟壑区樟子松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50年代初期,我区红花尔基和辽宁省章古台就开始进行樟子松沙地造林;以后黑龙江、吉林、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也都先后在沙地引种栽培樟子松,并已积累了樟子松沙地造林技术的成功经验。我区伊克昭盟东胜市丰场壕黄土丘陵,乌兰察布盟察右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种杨树林结构(速生丰产林、混农林、小老树林)地上地下生物量及细根生物量及分布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小老树林根系分布表层化,速生丰产林及混农林分布深层化,其生物量排序为:混农林大于速生丰产林大于小老树林。在不增加额外投资的情况下混农林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5月22日,北京大兴区安定镇,中国首届沙地桑产业研讨会在这里举行,来自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部门的40多位农林专家、学者兴致勃勃地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与会专家们从蚕丝、造纸、治沙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发展桑产业的可行性及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意义,并指出,沙地桑产业是一本万利、富国裕民的大产业。桑树是我国古老的乡土树种,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种植历史。桑树和人们的衣食休戚相关,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布帛矣”,说明在当时,桑树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重要支撑。管仲也曾有言:“行其山泽,…  相似文献   

6.
入春以后,沙地沙下的暖气就转上地表,天再怎么寒冷,阳面的沙坡上也有雪融的痕迹。远处,沙地与天边接壤的地方,地气在慢慢升腾。山黄榆、酸枣树、紫花丁、麻黄草、沙斑鸡,凡是在沙地里生存的动植物,无不浸染在温馨的暖气里。沙地一隅那棵存活了几百年的老橡树,依然年年伸展新枝,笑傲沙海,成了沙地人心中的“神树”。 沙地人受尽了风沙的凌辱,一代代无奈地守着座座沙山,太多的磨难已使他们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林业手段对沙地、沙荒地进行开发治理 ,结果表明 :风沙区开发治理 ,林业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风沙区开发治理 ,要实行成片造林、农田林网、农林间作相结合 ,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相结合 ,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总结交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林科技推广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和农牧渔业部、林业部,于今年元月五日至九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全国范围的农林科技推广工作经验交流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说明了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与关怀农林科技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鲁西平原沙地上对毛白杨幼林实行农林间种,不仅能提高林地有机质及速效N、P含量,也能明显改善树体营养状况。间作处理林木蓄积量较对照提高25%~52%,如果在间作的同时再为林木追肥,林木蓄积量可提高103%~140%,农林间作对改良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赤峰市红山区城郊林场采用机械开沟整地,并组装配套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沙地杨树低产林改造与经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造林成活率一般为95%以上,做到一次成林。造林后10年,杨树平均树高达到10 m以上,平均胸径达到14 cm以上,并通过合理施肥,杨树平均树高净增加0.68~1.24 m,平均胸径净增加1.31~2.09 cm。因此,选用适宜的杨树品种,同时进行农林复合经营、以耕代抚,改造沙地杨树低产林能够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部包括:陕北、内蒙伊克昭盟、巴音诺尔盟、宁夏、甘肃河西走廊等地。总土地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沙漠面积约23.5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37%(根据各地材料统计)。其中流动沙地约10.08万平方公里,占沙漠总面积的40%;半流动或半固定沙地占20—30%;其余为新、老固定沙地。区域内碎石砾石戈壁约10万平方公里;荒废低山丘陵12.7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六安市老界河西北大片冲积沙滩栽培桃树存在的两种相反生长势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沙地桃树高产栽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西部黄羊滩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3个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随演替的进展呈增加的趋势,每一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优势种群.藜科植物是流动沙地的先锋植物,在植被演替早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在各阶段种类数量比较稳定;菊科植物属于演替的过渡类群,只是在半固定沙地阶段表现出较高的优势度;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成为固定沙地生态功能的主要维持者.随演替的进展,初期占绝对优势的1年生植物逐渐被多年生植物替代,沙地植被向杂草类草原方向发展,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各阶段群落间的生态距离较远,在人工植被建设时应根据沙地环境条件选择最佳植物种和配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六安市老界河西北大片冲积沙滩栽培桃树存在的两种相反生长势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沙地桃树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菱角泡     
沙地湿地是我童年的摇篮.在我的记忆中,菱角泡是沙地湿地众多水泡中最深的一个泡子.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内蒙古自治区红花尔基和辽宁省章古台地区开始进行樟子松沙地造林试验,以后黑龙江、吉林、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地也陆续在沙地中引种栽培樟子松。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丰场壕黄土丘陵区、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高寒后山地区和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也进行过樟子松小面积造林试验,初步获得了成功。其中,和林格尔县在山地  相似文献   

17.
老橡树独白     
人们都说我是沙地上的精灵变的,又磕头又烧香,枝杈间挂满了彩色的绸缎。其实我不是。我只不过是熬倒了十几代人的寿命,经历的风霜雨雪多一点罢了。但我确实亲眼所见了这沙地的变迁。唉,令人痛心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浙北嘉兴泥质海岸基干林带现状调查,按照新建国家标准前沿海堤、地方标准海堤和新围垦海涂三种典型立地类型,分别采取护堤平台宽林带造林、老海堤林带修复完善和农林间作方式,研建了前沿海堤宽林带模式、双重海堤复合林带模式、围垦海涂农林复合经营林带模式等三种浙北泥质海岸基干林带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北京市播草盖沙工程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和各级部门积极努力下,致力于改善沙化土地,减少春季扬沙,取得了可喜成绩,沙地林业在为北京增绿的同时,也逐步迈向立体多层次的“彩色世界”为更好地改善环境,进一步车富播草盖沙地被植物种类,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不断积累经验,推陈出新,为北京沙地林业发展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20.
武之新 《防护林科技》2005,(6):F0002-F0002
我国历来就把盐渍土地,瘠薄山地、沙地等看作难以治理和利用的土地。不仅任农业生产领域如此,而且在林业生产领域上难度更大。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经过多年研究探索,提出了在环渤海湾滨海盐上或重度盐渍土壤上进行大面积绿化,需要本着三微、一多”(微环境、微循环、微景观,多植物种类)的原则,采取“两控、四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