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棉油(油菜)两熟双移栽是发展我省棉油生产,提高产量品质的好耕作制度之一。1989年彭泽县棉油套栽面积占总棉田面积80%以上,其他棉区棉油两熟双移栽也在不断扩大。为适应我省广大棉区特别是水改旱新植棉区发展棉、油连作两熟双移栽的生产技术需要,夺取亩产皮棉100kg以上,亩产油菜籽150kg以上的双高产大丰收,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江西省的主要油料作物,在保障食用油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效益、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江西省油菜种植制度主要有棉油两熟、稻油两熟、旱地油菜和稻稻油三熟等.作者根据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安排以及试验任务与目标,研究在油棉两熟双移栽情况下油菜不同播种时期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现将试验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关中灌区油菜的轮作和种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粮、棉、油生产全局出发,谈谈关中灌区七十年代中期大面积种植甘蓝型油菜以来,油菜的轮作和种植方式。 一、粮油轮作和种植方式 粮油轮作是关中灌区种植油菜地区主要轮作形式,其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 1.粮油两年三熟和三年五熟 关中中、西部宝鸡峡灌区和其它生产条件较差,人均耕地在二亩以上的地区,种植小麦,一年一熟生  相似文献   

4.
油棉两熟的发展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麦(油)棉两熟,特别是油棉两熟发展较快,已成为我省棉区的主要耕作制度。不少地方已从油棉连作套种发展为油棉双移栽,使油菜棉花单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油棉两熟发展较快的原因1、经济效益好。一亩油莱可产菜子  相似文献   

5.
通过近几年对赣北棉区油棉两熟生产的调查和试验研究,表明该地区油菜和棉花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均低,农业劳动力短缺.为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特提出出了一套适应赣北棉区油菜种植机械化生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杨振武 《作物研究》1994,8(2):47-47
棉花与油菜套种栽培技术杨振武(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415600)1品种选择与种植规格棉花与油菜套种的棉花品种主要有泗棉2号、湘棉15号等。油菜应选择高产、早熟或中熟偏迟的高杆品种,如杂交油菜秦油2号,双低油菜湘油13号,还有湘油10号等。棉油两熟套种,...  相似文献   

7.
棉花和油菜是我省的两种主要作物。棉油两熟制的发展,不仅稳定了棉花生产,而且油菜也获得了增产。1985年全县棉花面积15万亩,平均亩产皮棉95.3公斤,当年又在棉田里套种油菜13  相似文献   

8.
南方两熟棉区地膜棉,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沿海棉区;湖北省的鄂北岗地;四川省的丘陵棉区以及安徽省的淮北地区等。耕作制度系属粮棉两熟地区(部分一熟棉田),其种植方式主要有棉麦(大、小麦),棉油(油菜),棉豆(蚕豆)等。南方两熟棉区地膜棉虽然起步较迟,但发展比较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安乡县既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又是全国商品油基地县,棉地主要以棉油两熟耕作制为主.过去主要是常规油菜配常规棉花。后经历了杂交油菜配常规棉花,进年来。我们又推广杂交油菜--杂交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模式,1996年推广面积达10khm2,棉花.油菜每667m2产量均过了100kg,与常规油莱--常规棉花比较,杂交油菜、杂交棉花的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1997年,我县将实现棉地棉油两熟杂交化,即20khm2棉地全部实行杂交棉花配杂交油菜。现将其高产配套栽培经验介绍如下;1选用良种杂交棉花选用湘杂棉1号,种子全部实行包衣,1997年还将推广F…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适合赣北植棉区油棉双直播一年两熟模式下并有利于棉花与油菜生产轻简高效的油菜适宜播种期.于2019~2020年在赣北地区设6个不同油菜播种期处理,测定各处理油菜生长发育指标、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经济性状,探究一定范围内推迟播期对油菜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10月17日播种...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该棉区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和配套栽培技术存在的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问题,基于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研究形成了轻型育苗、机械化移栽和麦(油)后直播棉种植方式;并开展了新型种植方式下配套的增密和减肥技术研究,建成了适于长江流域棉区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的棉花增密减肥轻简高效技术体系,为轻简高效植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湖南有26万hm~2棉花,大多处在“鱼米之乡”的洞庭湖畔,与棉花配套栽培的冬种春收作物基本上是油莱.棉油耕作制存在着季节、劳力矛盾,为了缩短棉油套作时间,夺取棉、油两季增产增收,需要寻求与棉花配套栽培最为适宜的油菜品种.为此,我们从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引进了优质、早熟、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91-1,进行试种、示范.通过两年的大面积示范栽培,说明91-1油菜新品种适合棉油两熟种植.  相似文献   

13.
油棉套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卫娟  王新华 《中国棉花》2005,32(11):30-31
油棉两熟栽培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多熟制形式之一,它具有“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特点,是实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一项优化配套系统工程。近年来随着江苏油菜生产的稳定发展,在沿江、沿海地区,油棉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既扩大油菜面积,又不影响棉花效益,近几年通过推广杂交棉品种和丰产性好的油菜品种“史力丰”,扩大行距,降低种植密度,试验、示范、推广油棉套种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棉、油争地的矛盾,而且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1种植模式1.1等行棉花套种单行油菜。一般畦宽3.6 m,棉花行距1.2 m,株距40 cm,密…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棉麦(油)两熟主要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棉产区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棉麦(油)两熟乃至多熟制栽培。1986年以来,在全省棉产区实行了四改,即改春棉一熟制为粮棉两熟制;改不完全两熟制为完全两熟制;改前茬作物的低产、低值短季品种(如白菜型油菜、大麦等)为高产、高值中熟品种(如甘兰型油菜、小麦等);改直播套种的常规植棉技术为育苗移栽接茬连作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油棉“万元田”优化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棉两熟制(油菜收获后移栽棉花)高产高效的首要条件是选用对口的早中熟新品种;关键技术是以肥料运筹为重点,通过化学调控手段实现晚中争早。  相似文献   

16.
虞城县常年植棉30万亩左右。其中油棉两熟面积为6.2万亩。1986年对全县粮棉油生产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油棉两熟亩产值为360元,亩投资30.3元,亩纯收益328.7元,麦棉两熟亩产值为290.4元,亩投资32元,亩纯收益258.4元,比油棉两熟低12.7%,小麦玉米两熟亩产值为286.1元,亩投资36.3元,亩  相似文献   

17.
油棉双育双栽高产高效配套技术①周可金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合肥230036油棉两熟栽培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多熟制形式之一,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特别在沿江棉区发展更为迅速,已由过去占棉田面积20%的油菜面积发展到现在占60%~80%的油菜面积。在栽培技术上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社会条件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科学种植水平的提高,棉田种植制度由一棉一熟逐步发展成为粮(油)棉两熟。1980年全县两熟棉田只有3%,1985年上升到了30%,1988年已扩展到53%,并呈现出多种两熟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9.
川北两熟棉区,前作为小麦或油菜,占地195~200天,棉花要利用3月中下旬的气温回升期播种,至8月下旬开花的有效时期,也需占地195~215天,麦(油)棉两熟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麦棉两熟种植方式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观念的增强,农业生产正由一年一熟向麦棉两熟的方向发展。1985~1987年宿县麦棉两熟面积由4.5%上升到32.3%。实践证明,在劳力充足,耕作精细的地区,增加棉田复种,实行油棉、麦棉、菜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