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霜霉病霜霉病是瓜类的重要病害,可侵染黄瓜、节瓜、丝瓜、冬瓜、苦瓜、白瓜、南瓜、甜瓜等瓜类作物。其病原为霜霉菌科多种真菌,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被感染发病。霜霉病的发生流行与温、湿度特别是湿度有密切关系,在气温稍低(15~20℃)而又忽寒忽暖或昼夜温差大、  相似文献   

2.
<正>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主要的葡萄叶部病害,它不仅侵染叶片,还侵染果实。葡萄感病后,可导致叶片早期脱落,果实品质变劣,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1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幼果等幼嫩组织。叶片发病,初期呈现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展为淡黄色多角形病斑,直  相似文献   

3.
西葫芦是郓城县保护地瓜类蔬菜栽培主要品种,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复种指数的增加,西葫芦病害发生程度有所加重,特别是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畸形果等危害较重.根据其发病症状、发病规律提出以下综合防治措施,供菜农参考。1、霜霉病1.1危害症状霜霉病是大棚西葫芦普遍发生而危害严重的病害,常在叶片上发病。苗期发病时,子叶被害部位开始褪  相似文献   

4.
1 霜霉病 霜霉病是瓜类的重要病害,可侵染黄瓜、节瓜、丝瓜、冬瓜、苦瓜、白瓜、南瓜、甜瓜等瓜类作物.其病原为霜霉菌科多种真菌,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被感染发病. 霜霉病的发生流行与温、湿度特别是湿度有密切关系,在气温稍低(15~20℃)而又忽寒忽暖或昼夜温差大、多雨高湿的春季,或秋季从白露开始容易发生流行.定植后浇水过多或土地粘重、低洼、排水不良时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5.
正瓜类霜霉病的致病菌是古巴假霜霉菌,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菌目、假霜霉属,是一种转性寄生菌。该菌侵染对葫芦科的甜瓜、西瓜、南瓜、丝瓜、葫芦及蛇瓜等12种瓜类造成病害,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黄瓜、甜瓜。最早发现瓜类作物霜霉病是1868年,首先在古巴报道的。目前瓜类霜霉病已成为世界各国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我国甜瓜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霜霉病也随之产生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导致较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1病害症状及发病规律1)霜霉病。此病是黄瓜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由下部叶片开始向上蔓延,叶正面产生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受叶柄限制。湿度大时叶背有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连片枯死,病斑不穿孔、不危害瓜条。属于真菌性病害,随空气传播,高湿是发病的  相似文献   

7.
<正>黄瓜霜霉病是一种靠气流传播、再次侵染频繁、流行性很强的真菌性病害,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防治霜霉病已成为黄瓜生产中的关键技术。1危害症状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幼苗发病,子叶正面出现不均匀的黄化褪绿斑点,随后变  相似文献   

8.
黄瓜霜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霜霉病是世界上危害瓜类作物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是黄瓜生产上危害严重的常发性痛害.现系统介绍黄瓜霜霉病病原茵、症状、发生侵染规律、抗病性研究、防治措施等,以便为此病的继续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葡萄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葡萄霜霉病1.1危害特点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早落、早衰,影响树势和营养贮藏,从而成为果实品质下降、冬季枝条冻害、春季缺素症、花序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1.2发生特点通常在7月份开始大面积危害叶片,7月下旬至8月危害最重。特别是降水较多的年份,葡萄霜霉病会发生更严重。病原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所以尽量不要让患病的叶片留在田间。葡萄霜霉病菌从气孔侵入,喷洒农药防治霜霉病的重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霜霉病的病原菌是瓜类霜霉病菌,属鞭毛菌亚门卯菌纲霜霉目霜霉科霜霉属,它寄生黄瓜后引起黄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生长中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能影响黄瓜的生长和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大棚栽培由于人为创造的特殊生态环境,如湿度高、温差小等,特别是高湿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霜霉病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从入侵到发病只要几天的时间,如果防治不及时,一般3~5天病害可大面积蔓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地有些葡萄园叶片变黄,不少人误认为是霜霉病,并按霜霉病防治,结果症状未减轻。笔者调查证实,黄叶是镁元素缺乏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现将霜霉病和缺镁症的特点、区别及防治介绍如下:1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新梢、幼果、花穗等绿色幼嫩组织。缺镁病发病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韩学俭 《蔬菜》2001,1(2):24-24
霜霉病是危害洋葱的一种主要病害。近年来,发病流行性强,且各地普遍发生。现将其发病及综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发病症状及病症类型 根据环境条件和发病时期不同,可分为第1次侵染(系统侵染)和第2次侵染。第1次侵染发生在秋季苗床或早春大田,冬季菌丝发展,翌年春季出现病斑。幼苗感病后生长不良,叶无光泽,叶身扭曲;春季转暖后病斑扩展快,并可危害新生叶,当空气湿润时,病斑生出稀疏的白色或紫色霉状物。病株作为发病中心继续蔓延,形成再次侵染。主要危害叶部和采种株的花薹。症状表现有5种类型:①叶片被害部位的表面覆有淡…  相似文献   

13.
<正>生菜霜霉病由鞭毛菌亚门真菌莴苣盘梗霉菌侵染所致。主要危害生菜、莴苣等菊科作物,是生菜的常见主要病害。1生菜霜霉病的症状生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从植株下部近地面叶片起发生,发病初始产生褪绿色斑,扩大后病斑淡黄色,受叶脉限制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田间湿度  相似文献   

14.
<正>1症状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主要危害葡萄叶片,亦侵染果穗。叶片染病初期呈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淡黄绿色油浸状斑点,后扩展成黄色至褐色多角形斑,病斑大小因品种或发病条件而异。湿度大时,病斑愈合,背面产生白色霉层,病斑最后变褐,叶片干枯脱落。霜霉病一般在每年的雨季最为严重。霜霉病侵染果穗主要是在花前、花后。2综合防治技术2.1避雨栽培葡萄霜霉病主要通过雨水传播,在葡  相似文献   

15.
在湖南,莴笋霜霉病和灰霉病在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旬均有发生,是对莴笋危害较为严重的两种病害。莴笋霜霉病的发病盛期为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常在阴雨连绵的天气条件下严重发生。主要危害莴笋叶片,从基部叶片开始,最初在叶片上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大小为5~15毫米。潮湿时叶背病斑上长出白色霜霉状物,有时蔓延到叶片正面。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病斑多时可连接成片,致使全叶干枯。该病害由莴苣盘梗霉菌侵染所致。病原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4~34℃,适温7~17℃。莴笋灰霉病的发病盛期在1月上旬至3月中旬,常在莴笋受低温侵袭,田间湿度较高的环境条件下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南方 3~6月气温 23 ~ 35℃,湿度 60 % ~90 %,属典型的潮湿性海洋气候,温湿度极有利病虫的繁殖、蔓延和为害。霜霉病、软腐病、疫病、根腐病、青枯病、枯萎病等病害及豆荚螟、小菜蛾、跳甲、斜纹夜蛾、斑潜蝇、烟粉虱等虫害发生严重,甜菜夜蛾、炭疽病等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1 霜霉病  重点为害瓜类和叶菜类蔬菜,在各生育期均可发生。1 1 症状 发病部位以叶片为主,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的边缘或背面有褪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斑点慢慢向周围扩大,并受叶脉限制形成不规则斑块,后期病斑连成大斑,叶片干枯卷曲或开裂;湿度大时…  相似文献   

17.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浙江丽水市莲都区是全国蔬菜重点县,但随着近年的发展,黄瓜上的霜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等病害发生快,危害重。其中以霜霉病危害最重,现将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发病特点、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幼苗期即可发病,结瓜期发病更重。在黄瓜生长出5~6片真叶时开始出现此病,由下往上蔓延发展。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半透明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后受叶脉限制而形成淡褐  相似文献   

18.
正苹果树锈病是一种转主寄生性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使叶片不能正常生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制造有机营养,果实生长发育受阻,影响果实品质,因此要及时预防。1发生规律病菌在桧柏上以瘤状物结构越冬。次年春,高湿条件下越冬病菌产生孢子,孢子经气流传播到苹果树幼嫩组织上,从气孔侵染危害叶片、果实等。苹果树发病后,锈孢子经气流传播侵染桧柏,并在桧柏上  相似文献   

19.
正霜霉病是我国葡萄第一大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破坏叶片养分合成能力,影响花芽分化,降低植株生产能力,严重时可导致枝蔓枯死。葡萄霜霉病侵染能力强,发生迅猛,不仅危害叶片,还可侵染花序、果轴、果粒。多年以来,由于在防治霜霉病过程中不科学不规范用药,尤其是连续、超量使用单一成分药剂,导致目前霜霉病抗性复杂,很多药剂防治效果不稳  相似文献   

20.
<正>黄瓜霜霉病俗称"火龙"、"跑马干",是黄瓜最主要的病害。该病能大大缩短黄瓜的开花结果期,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特别是设施栽培的黄瓜,一旦发病,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该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危害丝瓜、南瓜、冬瓜、苦瓜、甜瓜、瓠瓜等其他瓜类作物。1症状特点黄瓜霜霉病在黄瓜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花和卷须。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产生不规则的褪绿斑点,逐渐呈黄褐色不规则形斑,潮湿时病斑背面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