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激光对苦荞陈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辐照处理贮存3年的苦荞种子,结果显示,适宜的激光可降低苦荞陈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有效地提高苦荞陈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芽鲜质量,显著提高苦荞幼苗的苗高和根长。激光辐照是提高苦荞陈种子萌发力和幼苗生长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茄子材料07-15和25-5的干种子以及经25%PEG渗透处理的引发种子为材料,使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照装置进行辐照处理,并进行室内发芽试验,观测幼苗生长情况,研究电子束辐照对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茄子材料对电子束的敏感性差异显著,07-15抗电子束辐照能力强于25-5,主要表现在种子发芽率、萌发速度、幼苗形态和根系活力上;不同萌发状态种子对辐照的敏感性不同,经25%PEG渗透调节处理的引发种子对辐照较干种子敏感。大辐照剂量处理( 600 Gy)显著降低了种子活力和萌发速度,幼苗生长也受到明显的抑制。可见,电子束处理能有效影响茄子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为其辐照诱变育种提供有效的诱变源。  相似文献   

3.
探讨532 nm激光选育高维生素C白菜的可行性。[方法]以白菜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功率密度和不同辐照时间的Nd:YAG倍频激光对白菜种子胚进行辐照,研究激光作用方式对白菜幼苗功能叶片面积、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激光辐照功率为2-20 mW/mm2时,功能叶片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与激光辐照功率、作用时间有关,其中以14 mW/mm2激光预处理白菜种子1 min的效果最佳;辐照时间为1-5 min时,白菜幼苗维生素C含量与激光辐照剂量有关,其中以12 J (20 mW/mm2,3 min)激光预处理白菜种子效果最佳。[结论]适当辐照剂量的532 nm激光辐照白菜种子胚,可显著提高其幼苗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采用He-Ne激光辐照对增强UV-B辐射后小麦幼苗的损伤修复作用进行了研究。小麦种子在盛有湿滤纸的培养皿内25℃下进行萌发。萌发后小麦幼苗在经10.08kJ?m-2?d-1的增强UV-B辐射,然后再用10mW?mm-2的He-Ne激光进行辐照。通过小麦幼苗叶片多胺含量、多胺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物的变化,测定了He-Ne激光对小麦UV-B损伤的修复情况。结果表明,多胺、多胺氧化酶、膜脂过氧化物的变化同小麦幼苗损伤的修复的能力相关联。He-Ne激光辐照可使由增强UV-B辐射后诱导叶片升高的多胺含量降低。增强UV-B辐射对多胺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物呈促进的作用。显示He-Ne激光对多胺氧化酶由于增强UV-B辐照造成的伤害有一定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以五月慢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He-Ne激光不同辐照剂量以及不同辐照时间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其茎和叶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辐照剂量为39.58 J/cm2、辐照时间为10~20min时,显著抑制白菜种子的发芽率以及茎和叶的长度.  相似文献   

6.
引发技术是促进棉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与抗逆性的重要手段。总结了近年来,种子引发在提高棉花耐旱性、耐寒性、耐盐性与抗病性等抗逆性以及促进棉花产量方面的应用效果,并从形态、生理以及分子角度分析归纳了不同引发技术对棉种的作用机制,最后对棉种引发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用波长为632.8 nm的He-Ne激光辐照大豆种子胚,研究辐照时间对发芽率、幼苗株高及幼苗子叶、叶片和茎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胚经3.6 mW/mm2激光辐照1~7 min后,其发芽率、幼苗株高、幼苗苯丙氨酸转氨酶(PAL)活性、游离苯丙氨酸(Phe)和大豆异黄酮含量均高于对照组(ck)。其中以幼苗叶辐照5 min后和子叶辐照7 min后,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提高最为明显,分别为42.6%和36.7%。本研究还从大豆异黄酮合成代谢起始酶PAL活性、合成前体Phe含量两方面探讨了激光辐照大豆种子胚提高其幼苗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对黄牡丹种子进行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以未照射种子为对照, 观测辐照对种子生根、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生根率和萌发率随辐照剂量增加而降低,高剂量(100Gy以上)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辐照的剂量与幼苗存活率呈负相关,且幼苗表型性状各不相同。根据试验数据以及回归分析确定黄牡丹种子的临界剂量为485Gy,适宜剂量范围为40~60Gy。  相似文献   

9.
电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表明,将电技术(紫外线照射、激光辐照、静电、微波、电解水等)应用于农业生产,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国内外学者就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国内,一些研究人员用电技术处理水稻、甜菜等作物种子,结果表明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从而提高产量。美国的一些科研工作者用红宝石激光处理蚕豆、萝卜和南瓜种子,使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提高。前苏联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研究将电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运用紫外线照射和喷洒电解水对棉花种子以及棉花生长期内对棉株进行处理,寻找提高棉花,产量的电技术处理方法,探索促使棉花增产的途径,为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He-Ne激光辐照对小麦陈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选用5种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辐照贮存3年的小麦种子,研究激光辐照对小麦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以及发芽势、发芽率、芽长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激光辐照可降低小麦陈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激光辐照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陈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芽鲜质量,激光辐照剂量为20.8·Jcm-2对提高小麦陈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芽鲜质量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盐碱对绿豆和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作物抗盐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研究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对绿豆和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结果]NaCl和Na2CO3对绿豆种子活力影响较小,且低浓度的NaCl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NaCl对种子发芽才有一定的胁迫效应。NaCl和Na2CO3对油菜种子萌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000mg/LNa2CO3的胁迫下,与清水对照相比,油菜种子的最低发芽势下降了95%,发芽指数下降了81%。碱性盐Na2CO3比中性盐NaCl对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大,且浓度越高越明显。[结论]盐碱对绿豆种子萌芽的胁迫影响不明显,对油菜种子的胁迫效应明显,且低浓度的NaCl对绿豆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绿豆对盐碱的抗性较强,适合在盐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种子热激萌动(42℃)2 h、ABA(10-5mol/L)浸种6 h、二叶期用ABA叶面喷施和根部灌施对棉苗抵御高温干旱逆境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对棉苗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苗高和茎粗的抑制作用较大;但在遭遇高温干旱条件时,各处理苗高增长速度较慢,但生物质量增加速度较快。说明一定程度的逆境锻炼有助于棉苗获得一定抵御逆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百日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和室内模拟单盐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浓度Na2SO4(0、50、100、150、200、250mmol/L)和Na2CO3(0、30、60、90、120、150mmol/L)对百日草种子萌发生长的反应,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等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单盐胁迫下,百日草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推迟,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和活力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3个不同年份棉种的出苗率、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长、幼苗叶片SOD和MDA、根系形态、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差异,为隔年种子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于2018年以新陆早51号为材料,分别测定隔二年(2015年)、隔一年(2016年)和当年(2017年)棉种的出苗率、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长、幼苗叶片SOD和MDA、根系形态、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等指标。【结果】不同储藏年份间棉种发芽势、发芽率、根表面积、根体积、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均无显著差异;在第三片真叶时,与当年棉种相比,隔一年棉种的株高、茎粗、叶鲜重和干重、茎鲜重、第一片真叶SOD活性显著增加,第一片和第三片真叶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茎干重、第三片真叶SOD、根长和出苗率均无显著差异;与当年棉种相比,隔二年棉种出苗率、第一片真叶MDA和第三片真叶SOD均显著下降,但茎粗、叶鲜重、茎鲜重和干重、根长、第一片真叶SOD和第三片真叶MDA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北疆室内自然储藏条件下,隔一年的棉种在第三片真叶时提高了叶片SOD活性,降低了叶片MDA含量,促进了棉花幼苗的生长;储藏1~2 a的棉种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抗虫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0.9%)NaCl下,棉花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在0.9%NaCl胁迫下,0.1~1.0 mmol/L SA均能够显著提高棉花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及幼苗的生长,并以0.5 mmol/L的SA处理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最好。研究认为水杨酸能缓解盐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棉花种植中较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主要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对环境和人畜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生物防治因其专一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成为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获得一株高效拮抗细菌,并明确其防治机理,为棉花枯萎病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前期获得一株能够破坏β-1,4糖苷键的棉花内生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UPP-10,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共培养法和悬滴法分别测试其对棉花枯萎病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YUPP-10菌液浸种处理,研究其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以尖镰孢菌土为基质种植棉花,生长1周后,用LB液体培养基培养的YUPP-10制成不同浓度(分别为1×108、1×107和1×106 cfu/mL)的生防菌剂灌根处理棉苗,于温室中进行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通过Fosmid文库筛选到了YUPP-10关键抑菌物质为环糊精糖基转移酶(CGTase,EC 2.4.1.19),研究其对尖镰孢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拟南芥花序侵染法将其转化拟南芥,获得能够稳定表达CGTase的转基因株系,研究转基因拟南芥对枯萎病的抗性,以及在病原胁迫下部分防御基因的转录。【结果】YUPP-10菌株发酵液对尖镰孢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发酵液浓度的升高,对尖镰孢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越高,最高抑制率分别为98.41%和51.65%。低浓度的YUPP-10菌液能促进棉花种子发芽、出苗和地上部分的生长。YUPP-10发酵液灌根处理后,棉苗的病情指数和病株率显著降低,其中,1×107 cfu/mL的YUPP-10发酵液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到45.11%。YUPP-10菌株的关键抑菌物质CGTase能够水解羧甲基纤维素和葡甘聚糖,表明其具有破坏β-1,4糖苷键的能力,进而检测了其对尖镰孢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CGTase对尖镰孢的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62.63%和30.83%。转CGTase的拟南芥提高了对枯萎病的抗性,过表达CGTase的拟南芥在病原胁迫下部分防御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结论】蜡状芽孢杆菌YUPP-10菌株能抑制尖镰孢的生长、促进棉花部分生物量指标的增长并控制枯萎病的危害,CGTase能够抑制尖镰孢的生长,转CGTase拟南芥对枯萎病的抗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为限制盐碱地高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主导影响因素,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16种盐碱互作条件,研究盐碱互作胁迫对高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丹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参数与总盐浓度、pH以及CO2-3和HCO-3浓度的影响较大,而CO2-3和HCO-3浓度又是影响pH的主要因素,总盐浓度和pH可作为影响高丹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主导因素。但是,反映种子萌发参数的发芽率(Gr)、发芽势(Gp)、发芽指数(Gi)等指标以及反映幼苗生长参数的芽长(GL)、根长(RL)和侧根数(LRN)等指标对盐浓度和pH胁迫的敏感性不同,在相同等盐浓度下,随着pH的增加,GL、RL和LRN降低幅度较Gr、Gp、Gi等参数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盐害系数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盐浓度对高丹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大,而高pH胁迫则主要影响其幼苗生长。因此,盐碱地高丹草的种植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土壤含盐量的因素,而且要考虑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棉花植株提取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为种子萌发参数,以茎粗、子叶节高度和根、茎叶的湿重作为幼苗参数,分析棉花根系、茎叶不同浓度提取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棉花水浸提取液对棉花种子发芽有“低促高抑”的影响,对茎、根和叶的生物质合成量有着不同程度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整体表现为抑制幼苗生长.[结论]高浓度棉花水浸提取液对棉花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自毒作用在多年棉花连作产生连作障碍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水杨酸(SA)浸种对NaCl胁迫下棉花生长的影响,以中棉所41号、中棉所49号、新陆中36号和新陆中21号为材料,通过沙床萌发试验,研究了SA对NaCl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3mg/mL NaCl使棉花种子的相对盐害率达50.54%~83.02%,4个品种因耐盐性的不同其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指数下降的幅度也不相同;2)0.2mmol/L SA对棉花种子的盐害缓解效应达到显著水平;3)通过对各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能作为评价SA对NaCl缓解作用的萌发指标,植株干重和根系活力能作为幼苗阶段评价SA对NaCl缓解作用的指标。总之,适宜浓度的SA可以显著提高棉花种子萌发,缓解NaCl胁迫对植株的伤害,同时可提高棉花幼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棉花种子的发芽特性。[方法]以南疆主栽的中棉所35号和新海23号为材料,设置纸培、砂培2种培养方式和81、22、02、42、8℃5种恒温,研究温度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下,新海23号的发芽率均高于中棉所35号,平均发芽天数少于中棉所35号。随着温度的降低,2个棉花品种的发芽速度减慢,发芽率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砂培更有利于棉花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加快种子的发芽速率,种子的平均发芽天数少。[结论]新海23号比中棉所35号发芽时耐低温,可以适当早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