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黑曲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钠的发酵过程进行研究,并通过在线参数分析,发现在线生理参数摄氧率(OUR)和呼吸熵(RQ)可以用来表征发酵过程中底物葡萄糖消耗速率和得率的高低。基于此发现,将在线生理参数摄氧率(OUR)和呼吸熵(RQ)成功用于葡萄糖酸钠发酵动力学特性表征和分析,得到了葡萄糖酸钠发酵过程中葡萄糖消耗率和得率及葡萄糖酸生成的动力学方程,并对方程参数进行最优参数估计和非线性拟合。通过计算值与试验数据的比较,发现试验值和计算值可以很好地拟合。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葡萄糖酸钠发酵工艺优化预测及后续放大过程。  相似文献   

2.
赵勇  宋志文  孔小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82-13583,13585
[目的]探讨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下黑曲霉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结果]培养基最佳成分为及浓度为:葡萄糖100g/L,有机氮源为4g/L蛋白胨,无机氮源为3g/L硝酸钠;最佳发酵条件为28℃,pH值6,发酵周期72h。[结论]通过优化,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黑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固态发酵豆粕的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影响因素,建立优化的发酵工艺。[结果]确定的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培养条件为:当固态物料中含有10%麸皮,9%玉米粉,1%葡萄糖及0.15%K2HPO4和0.01%MgSO4时,在28℃恒温条件下培养48~72 h,每隔6 h翻料1次,大豆肽含量最高可达6.159 mg/g。[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大豆肽的发酵法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求获取高产量透明质酸的发酵方法。[方法]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过程中,探索其底物浓度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葡萄糖对透明质酸发酵的影响最大,低浓度的葡萄糖只能合成少量菌体和透明质酸,高浓度的葡萄糖会抑制茵体的生长和透明质酸的形成,探索试验发现,分批补料发酵可以解除底物抑制,其具体方法为在发酵开始前加入2%的葡萄糖,14h时加2%的葡萄糖,22h时再加2%的葡萄糖。[结论]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分批补料发酵能够解除底物抑制,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透明质酸,且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求获取高产量透明质酸的发酵方法。[方法]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过程中,探索其底物浓度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葡萄糖对透明质酸发酵的影响最大,低浓度的葡萄糖只能合成少量菌体和透明质酸,高浓度的葡萄糖会抑制菌体的生长和透明质酸的形成,通过探索实验得到分批补料发酵可以解除底物抑制,其具体方法为在发酵开始前加入2%的葡萄糖,14h时加2%的葡萄糖,22h时再加2%的葡萄糖。[结论]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分批补料发酵能够解除底物抑制,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透明质酸,且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耐温酵母用于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凯  张全  关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13-1015,1180
[目的]对耐温酵母用于玉米秸秆同步糖化的发酵工艺进行考察。[方法]研究固液比、初始葡萄糖浓度和酶加入量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并对温度、固液比对中性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PCS)同步糖化发酵的影响和耐温酵母FE-B的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进行考察。[结果]水解体系中水解速率在一定范围内与酶加入量成正比,但随着酶加入量的增加,酶量对水解速率的贡献逐渐降低;酶解体系中的葡萄糖浓度对纤维素酶的水解速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葡萄糖浓度越高,抑制越强;固液比在10%~30%,固含量越高,最终葡萄糖产率越高,且不影响纤维素水解率。利用基于耐温酵母FE-B的同步糖化发酵工艺水解和发酵120 h,反应体系中的乙醇浓度可达6.21%(W/W),纤维素水解率为88.70%。[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高微生物法发酵合成共轭亚油酸(CLA)的产量,优化嗜酸乳杆菌生产共轭亚油酸的发酵条件.[方法]试验以亚油酸为底物,利用嗜酸乳杆菌合成共轭亚油酸,选取对CLA的生成量影响显著的几个因素:底物浓度、接种量、p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到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底物浓度1.0 mg/ml、接种量4%、初始pH 5.5、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7℃.正交试验发现,底物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显著影响CLA的合成产量.最终得到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底物浓度为1.5 mg/ml、接种量2%、初始pH 5.5、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3℃.用气质联用法对产物进行定性分析,证明产物是c-9,t-11 CLA.此时,CLA的产量为91.54 μg/ml.[结论]试验优化了共轭亚油酸的发酵条件,为更有效率地利用嗜酸乳杆菌生产共轭亚油酸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的黑曲霉生长最好,所产酶的活力最高,最佳碳源浓度为15g/L;蛋白胨浓度为15g/L时黑曲霉干重最大,蛋白胨浓度为10g/L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pH值为5时黑曲霉的生物量最大,pH值为4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培养温度为30℃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g/L+蛋白胨5g/L+MgSO4 0.05g/L+KC10.5g/L+K,HPO4 1g/L+FeSO4 0.5g/L。当pH值为5,发酵温度为25℃,孢子接种量为10^6cfu/ml,发酵时间为96h时,培养基上黑曲霉产α-半乳糖苷酶的活力最高,达到(3.250±0.035)U/ml。[结论]该试验为仪一半乳糖苷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一种棉籽粕生物发酵脱毒的方法.[方法]设计正交试验以研究白地霉WD-1对棉籽粕固态发酵产物棉酚含量的影响,对发酵底物组成、底物水分含量、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影响棉粕发酵脱毒的主要因素为发酵温度,棉籽粕发酵脱毒底物组成为棉籽饼88;、玉米粉8;、小麦麸4;,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底物∶水1∶0.9,菌液接种量4;(v/w),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h,自然pH值.[结论]利用白地霉WD-1对棉籽粕进行固体发酵可以降低底物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生防菌菌株A的培养条件与液体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和分批补料发酵工艺,研究生防菌菌株A的培养条件与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适合菌株A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35℃,摇瓶装量12%,接种量3.0%,初始pH值7.2。20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参数为:种子培养基为YDC培养基,培养时间24h,接种量3.0%;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酵母膏1.0%,CaCO3 1.0%,pH值7.2;流加培养基:葡萄糖1.5%,酵母膏0.5%,制成混合液一起流加,发酵8h开始流加;发酵周期(34±2)h,在以上发酵条件下,发酵液芽孢浓度达(3.410±0.151)×10^9cfu/ml。[结论]该试验条件下所获得发酵液芽孢数浓度较高,可用于进一步制备生防菌剂。  相似文献   

11.
胡现龙  李兰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84-4685
[目的]探索赤霉素对黑曲霉发酵法生产葡萄糖酸的影响。[方法]还原糖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液浓度。[结果]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黑曲霉生长都有促进作用,质量浓度为0.05、0.10、0.50、1.00、1.50 mg/L的5个处理组64h后菌浓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5.12%、35.39%、32.16%、50.44%和31.38%,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mg/L。同时,对各组发酵液进行还原糖测定,表明赤霉素对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有促进作用,其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mg/L。[结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赤霉素对黑曲霉生长和摇瓶发酵的提高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12.
潘声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700-16701
[目的]探讨用玉米清液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工艺。[方法]以玉米清液为原料,以黑曲霉为菌种,用50L发酵罐进行柠檬酸发酵试验,研究接种量、起始pH值和不同玉米浆添加量对玉米清液发酵柠檬酸产酸的影响,以探讨生产柠檬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以及优化条件下玉米清液发酵柠檬酸的产酸曲线和柠檬酸中黑曲霉的菌丝球形态。[结果]用玉米清液发酵生产柠檬酸的优化工艺条件是:接种量为12%,发酵起始pH值控制为5.6,玉米浆添加量为1.1%,在此条件下发酵72h,产酸可达15.5%,残总糖≤1.1%(W/V),糖酸转化率为97.1%。优化条件下用玉米清液发酵柠檬酸时,黑曲霉菌丝球伸展均匀,松紧适中,菌丝饱满且分枝多。[结论]该研究为充分利用玉米资源提高柠檬酸的发酵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渣发酵饲料对肉兔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马铃薯渣发酵饲料对肉兔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用5种菌制备糖化发酵饲料,并以20%的比例替代肉兔日粮,对肉兔增重、饲料消耗、脂肪消化率、蛋白质利用率及脏体比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饲料可以促进肉兔增重,降低饲料消耗,提高肉兔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和兔肉的脂肪含量。[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解决我国饲料资源短缺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童群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20-3722
[目的]建立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酸的理论预测模型,降低葡萄糖酸的生产成本。[方法]采用响应面法研究pH值、温度、发酵罐转速和葡萄糖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的影响。根据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方程得最佳发酵条件。[结果]pH值、温度、转速和初始葡萄糖浓度对响应值的影响显著。失拟项的p值为0.052 374,回归方程的R2为95.50%。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吻合极好。在最佳条件(pH值6.0,温度30.7℃,转速267 r/min初始葡萄糖浓度125.2 g/L)下,响应值最大(0.947 38),黑曲霉发酵试验数据稳定,且葡萄糖转化率比原始条件(pH值6.0,温度30℃,转速240 r/min,初始葡萄糖浓度100 g/L)下的高,平均可达93%。[结论]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实际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营养因子对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影响。[方法]通过发酵试验考察了营养条件与柠檬酸产量的关系。[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柠檬酸发酵的发酵最佳时间为120 h,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NH4)2SO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比为:蔗糖10%,(NH4)2SO40.4%,MgSO4.7H2O 0.025%,pH值6.0。[结论]确定了黑曲霉发酵柠檬酸的较优配方,为柠檬酸的工业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君  覃东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84+22666-22584,22666
[目的]选择对菜籽饼脱毒效果最佳的菌株。[方法]以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乳酸菌为供试菌株,分别对菜籽饼进行单菌株和混菌株发酵脱毒试验,测定脱毒效果。[结果]混菌株发酵的脱毒效果明显优于单菌株发酵,混菌株发酵中3菌株脱毒效果又优于双菌株发酵。乳酸菌、黑曲霉和酵母菌3种菌株的组合,对菜籽饼硫甙的脱除率达75.2%,对植酸、单宁的去除率分别达58.9%和66.7%。[结论]该研究为菜籽饼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晗  郭东会  张显忠  郭亚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142-143,220
[目的]研究瞿麦黄酮的不同提取方法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黑曲霉固体发酵法、液体发酵法分别辅助提取瞿麦黄酮,与超声提取瞿麦黄酮得到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通过测定瞿麦黄酮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黑曲霉固体发酵法得到的瞿麦黄酮含量高于液体发酵法,两者均高于超声提取的瞿麦黄酮含量。瞿麦黄酮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0.065和0.046 g/L。[结论]该研究为瞿麦黄酮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侃华  陈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857-9858
[目的]研究含顺丁烯二酸酐结构化合物侧链结构与抑制黑曲霉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7种常见含顺丁烯二酸酐结构化合物以及变构霉素,用牛津杯法进行抑制黑曲霉试验。[结果]3,6-二氯邻苯二甲酸酐在10g/L浓度下对黑曲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变构霉素在1g/L浓度下仍对黑曲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含顺丁烯二酸酐结构化合物侧链含有氧对抑制黑曲霉有促进作用,而含有苯环则不能增强其对抑制黑曲霉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