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何慧娟  王烨  蒋翔  邓芬  赖普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48-18149
[目的]从秦巴山区4月和8月的厚朴叶中提取厚朴酚,并测定其厚朴酚的含量,为综合利用厚朴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甲醇分别提取4月和8月厚朴叶的厚朴酚,精密称定,用甲醇定容至25 ml容量瓶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叶中厚朴酚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工作条件为紫外检测波长294 nm,色谱柱为C18(4.6 nm×150.0 nm,5μm),柱温23℃,进样量15μl,流速1 m l/min,流动相甲醇∶水=79∶21。[结果]秦巴山区厚朴叶中的厚朴酚含量存在差异,4月厚朴叶中厚朴酚的含量为0.29‰,8月厚朴叶中的厚朴酚含量为0.32‰。[结论]秦巴山区8月厚朴叶中厚朴酚含量比4月稍高,可从叶子中提取厚朴酚。  相似文献   

2.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超声提取法,并用正交实验对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找到了最佳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及总酚的组合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经优化的超声提取工艺提高了提取效率,降低了成本,更适用于实验室提取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陈剑  刘频健  王晓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871-10872
[目的]建立香砂养胃丸(浓缩丸)中厚朴的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55:43:2);检测波长为294nm;流速为1.0ml/min;样量为20μl。[结果]厚朴酚在0.1902—3.8040μg,和厚朴酚在0.092222~1.844400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厚朴酚、和厚朴酚平均回收率97.0%,RSD为1.7%。[结论]该方法准确、操作方便,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鉴定,为建立完整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醇碱法提取厚朴总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和厚朴酚、厚朴酚、厚朴总酚得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碱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建立的二次回归方程与试验数据拟合度高、预测性好,和厚朴酚、厚朴酚、厚朴总酚的R2分别为0.940 2、0.962 6、0.960 6。经响应面分析,在超声强度150W下,提取厚朴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6%、碱浓度0.8%、料液比1∶36、超声时间29min,在此条件下和厚朴酚、厚朴酚、厚朴总酚得率分别为1.95、9.80、11.75mg/g。【结论】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对厚朴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优选出的最佳工艺具有提取得率高、时间短、耗能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林龄厚朴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特征,为厚朴人工林科学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林龄厚朴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龄对厚朴生长、生物量以及不同器官皮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林龄厚朴胸径、树高、各器官生物量以及各器官皮生物量大小均表现为15年>13年>11年。同一林龄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均表现为树干>树枝>树叶,而各径级根生物量大小表现为中根>大根>小根>细根。同一林龄地上部各器官皮生物量大小表现为干皮>枝皮,各径级根皮生物量大小表现为中根皮>大根皮>小根皮。随着林龄的增加,干皮和枝皮中的厚朴酚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和厚朴酚则表现出逐渐增加趋势,根皮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则随林龄增大显著增加,且同一林龄中根皮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显著高于干皮和枝皮。[结论]综合各指标,当厚朴培育13年后即可进行采伐利用,且应加强对厚朴根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RP-HPLC法测定藿香正气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鹏  姜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40-9140,9159
[目的]测定藿香正气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用Diamonsil(TM)C18柱(250 mm×4.6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79:21:0.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94nm,柱温为23℃。[结果]RP-HPLC法测得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浓度在6.25~4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和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58%;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为1.2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能有效地控制藿香正气水的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野生厚朴树叶中的厚朴酚.[方法]用显色法和薄层色谱法对厚朴酚进行定性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树叶中厚朴酚的含量,以C18为固定相,选择不同的流动相,检测波长294 nm,流速为1ml/min,进样量20 μl.[结果]厚朴树叶中含有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为0.75%,以甲醇∶水的体积比78∶22为流动相,测得厚朴酚的保留时间为4.528 min,分离效果好,简单,灵敏,重现性好,结果满意.[结论]该方法适合于厚朴树叶中厚朴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冯华  王样培  邹孔强  王小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41-7841,7865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贵州黔北凹叶厚朴中厚朴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以甲醇-水(78∶2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94nm。[结果]厚朴酚线性范围为0.6272~1.1648ug,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0.33%。[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厚朴酚、和厚朴酚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方法]以溶液颜色、澄清度及有效成分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提取物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考察厚朴提取物在增溶剂水溶液、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无水乙醇、甲醇、50%乙醇、95%乙醇8种溶剂中的稳定性。[结果]厚朴提取物在1,3-丁二醇中最为稳定,试验前后溶液颜色、澄清度及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以1,3-丁二醇为溶剂开发含厚朴提取物的相关产品,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利用和厚朴的树枝,在1.5、1.7、2.1 MPa等不同压力条件下,对和厚朴树枝进行高压水蒸气蒸馏以提取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蒸馏液和废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并以有机溶剂提取出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作为全部提取量,计算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转移率。结果表明,1.5 MPa高压水蒸气蒸馏的精油收率为4.53%,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转移率分别为33.61%和30.59%。2.1 MPa高压水蒸气蒸馏的精油收率最高(9.05%),但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转移率比1.5 MPa条件下的转移率降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短时间内从和厚朴树枝中得到了高提取率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和厚朴的蒸馏压力越高,各成分的提取率越高,但随着压力的增加,提取成分有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11.
姜宁  刘晓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312-3313
[目的]为了将厚朴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开发成生物杀菌剂。[方法]用ASE300型快速溶剂萃取机进行萃取试验,用HPLC法测定酚类物质的含量。采用纸碟法测定抑菌圈的大小,含毒介质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从100g干燥厚朴皮中提取的提取物含有2.86g厚朴总酚,其中和厚朴酚1.76g,厚朴酚1.10g。当厚朴皮提取物中厚朴总酚的浓度为0.6、0.3、0.2、0.1mg/ml时,其对受试马铃薯青枯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大小分别为23.1、22.9、18.1、13.7mm。厚朴皮提取物对受试马铃薯青枯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1mg/ml。[结论]利用该试验中的提取方法可提取出大部分厚朴皮中的厚朴总酚,且提取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香蜂花叶挥发性成分含量,探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香蜂花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GC-TOFMS仪分析测定,由同时蒸馏萃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分别提取的香蜂花叶挥发油,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从同时蒸馏萃取物中分离出93种成分,鉴定出41种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89.79%;其中含有的最主要成分为香叶醛(24.54%);从超声波辅助提取物中分离出67种成分,鉴定出31种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92.26%;其中含有的最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0.80%)。[结论]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中7种代谢产物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nd.et Wils.)中7种代谢产物含量。[方法]色谱条件:Shim-pack CLC-ODS色谱柱(150mm×6mm,5μm);检测波长:320和294nm;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0.1%甲酸,采用梯度洗脱。[结果]峰面积(y)对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厚朴酚和和厚朴酚对照品溶液浓度(x)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E+05x-306360(r=0.9998)、y=5E+04x-79920(r=0.9994)、y=5E+04x-55280(r=0.9999)、y=5E+04x-60530(r=0.9999)、y=2.5E+04x-57010(r=0.9998)、y=2E+04x+7102(r=0.9999)和y=2E+04x+11028(r=0.9999),各对照品溶液在3.125~100.00μg/ml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厚朴酚和和厚朴酚对照品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98%、101.65%、99.17%、103.59%、103.59%、102.44%、104.62%,RSD分别为3.37%、2.86%、3.02%、2.89%、2.86%、1.18%、3.67%。厚朴中各部位7种化合物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叶中,7种代谢产物均有积累,其中和厚朴酚、厚朴酚和槲皮苷的含量较高,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含量较低。[结论]该研究建立的HPLC法简捷、方便,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厚朴提供依据,并为同时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及酚类化合物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辅助提取芦笋茎中多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化芦笋老茎中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了芦笋老茎中的多糖,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芦笋茎中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芦笋茎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料比20∶1(ml/g)、提取温度85℃和提取时间60 min,该提取条件下芦笋多糖的提取率为3.64%。[结论]该研究为芦笋老茎中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厚朴植物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章  李光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00-20401
[目的]测定厚朴叶中Ca、Mg、Fe、Zn、Cu和Mn 6种金属元素含量。[方法]采用浓硝酸-高氯酸(5∶1,V/V)溶解消化处理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厚朴叶中Ca、Mg、Fe、Zn、Cu和Mn 6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厚朴花中Ca、Mg、Fe、Zn、Cu和Mn6种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580.572、78.63、177.211、6.7、1.02和8.25 mg/kg。[结论]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厚朴花中金属元素含量,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为探讨厚朴叶中金属元素含量与药理关系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长年份巴戟天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生长年份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并比较其组分及含量。[结果]15年生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鉴定出46种,已鉴定化学成分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89.98% 10年生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鉴定出19种,已鉴定化学成分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70.01% 6~8年生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鉴定出14种,已鉴定化学成分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63.23%。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酸类、醛类、醇类和烯烃类等。其中,有机酸类含量最高,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5.28%,十六酸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5.75%。[结论]从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的物质随生长年份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十六酸、油酸等主要成分的含量与巴戟天的生长年份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微波提取巴戟天中草药中蒽醌含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微波提取巴戟天中蒽醌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氯仿为溶剂,微波法提取中药材巴戟天中的蒽醌,以1,8-二羟基蒽醌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对蒽醌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与水浴加热回流法进行比较。[结果]各因素对蒽醌提取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功率>提取时间。与传统提取法相比,微波法分解速度快,试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好,经t检验和F检验,2种方法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波法提取巴戟天中蒽醌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7(g/ml),提取功率616W,提取时间8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