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同源四倍体及二倍体青花菜为材料,比较研究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四倍体青花菜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二倍体,增加25.6%,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a+b含量与二倍体无显著差异;四倍体植株表现出巨大型,花球单球重比二倍体增加15.7%;最大叶片重比二倍体增加达70.5%,株高、茎粗、开展度显著高于二倍体,分别增加6.1%、16.5%、12.6%;四倍体熟期比二倍体提早了5 d.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对二、四倍体薄皮甜瓜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揭示甜瓜倍性与抗旱性的关系,为多倍体甜瓜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并比较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薄皮甜瓜在水分胁迫下苗期的生长指标、叶片水分状况、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结果]在水分胁迫下,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薄皮甜瓜苗期株高、茎粗、干物质重量、叶绿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而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说明水分胁迫抑制了二、四倍体薄皮甜瓜植株的生长。四倍体的薄皮甜瓜株高胁迫指数、茎径胁迫指数、干物质胁迫指数、叶绿素含量、相对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二倍体叶片中自由水含量和水分饱和亏明显高于四倍体,说明四倍体薄皮甜瓜在苗期抗旱性比二倍体强。[结论]多倍体育种可以作为甜瓜抗性育种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秋水仙素诱导同源四倍体苗期性状进行筛选,提高加倍率,为市场提供更优质高产四倍体萝卜。[方法]以二倍体萝卜‘小顶红’为材料,用1.5、2.0和2.5 g·L-1秋水仙素点滴子叶期生长点,分别处理4次和6次,拉十字期时对叶片响应进行形态分类、形态解剖学和流式细胞仪鉴定,测定二、四倍体农艺性状、肉质根营养成分,以及二、四倍体‘小顶红’和‘穿心红’种子发芽相关物质。[结果]2.0 g·L-1秋水仙素处理4次获得的四倍体植株加倍率最高,为4.76%。幼苗真叶响应形态可分为正常叶、簇状叶、棒状叶和勺状叶,簇状叶类型当代选株中四倍体加倍率最高,占88.24%。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的气孔、花粉粒、花器官、叶片和肉质根等表现出明显的"巨大性",但气孔密度、单果种子数量显著减少。四倍体萝卜肉质根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二倍体增加23.50%、12.24%和27.36%。经两代选育,四倍体纯度达95%,增产20.21%。四倍体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脱氢酶活性均较对应二倍体高。[结论]早期选择簇状叶可提高加倍率,经继代选育后,获得纯度较高的四倍体萝卜株系。  相似文献   

4.
以同源四倍体及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果肉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采收期及经过常温贮藏30 d后的含水量、干物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果肉硬度及肉质致密性等指标,比较二者的营养品质及耐贮性差异。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果肉在采收期及常温贮藏30 d后的干物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果肉硬度、肉质致密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含水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随黑皮冬瓜倍性的增加,采收期时冬瓜果肉中的粗纤维含量相对较高,但对食用品质影响不大。因此,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的营养品质及耐贮性明显优于起源二倍体,可作为商品品种直接用于生产或作为育种中间材料以培育品质更加优良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以二倍体抗热不结球白菜品种‘依伶’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子叶期生长点,对变异株进行倍性鉴定,研究不同倍性水平的营养品质、农艺学性状以及抗热性。结果表明:(1)0.2%秋水仙素处理4次的效果最好,四倍体加倍率为7.64%。与二倍体相比,叶片长和宽、叶柄长和宽、花器官、气孔、花粉粒、叶重、柄重、开展度、单株重均增加或增大,但结实率明显降低,以上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流式细胞仪及染色体鉴定四倍体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均为二倍体的2倍。小区产量比二倍体高出12.62%;(2)四倍体叶片和叶柄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干物质分别增加了7.32%、74.85%,3.91%、17.22%,1.94%、4.89%,有机酸降低了22.56%、25.00%,差异显著;(3)热胁迫下,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叶片的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恢复期内含量都降低,但二倍体MDA、游离脯氨酸含量一直高于四倍体,可溶性蛋白低于四倍体。四倍体表现出优质、抗热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创制高产抗病的四倍体不结球白菜‘五月慢’新材料。[方法]利用2 g·L-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不结球白菜‘五月慢’二倍体幼苗子叶生长点,通过形态学、细胞学、解剖学、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鉴定筛选出同源四倍体植株,并对二、四倍体植株的形态学指标、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光合特性、抗病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开展度降低,叶片的长宽比明显变小,叶型扁圆形,叶柄显著增厚,种子、花器官、种荚等明显增大;叶片气孔变大,气孔密度减小;花粉粒呈现矩形、菱形等不规则形状;细胞染色体数目和DNA荧光强度为二倍体的2倍;可溶性糖、纤维素含量显著性提高,硝态氮、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可溶性蛋白、有机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13.47%、24.02%、12.12%,光合能力更强;相同培养条件下灰霉菌表达量更低,抗病性更强。[结论]获得了具有高产、抗病潜力的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五月慢’新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酸枣基因组复制后分子水平的变异机制,为深入探讨枣树多倍体性状、关键调控基因的克隆及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以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酸枣为研究材料,比较了二者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对两种材料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参考GO Ontology、KEGG等数据库对差异基因和转录因子进行功能分类与富集分析。结果四倍体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二倍体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在两种材料中没有显著差异。二倍体与四倍体酸枣共1 329个基因具有显著差异,GO功能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生长发育和胁迫耐受相关功能。KEGG通路分析显示,大部分差异基因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信号传递过程,其中16个关键基因参与糖和氨基酸的代谢与转运过程,如SPS2、GAE6和PGDH3,这些基因在四倍体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23个基因参与激素信号传导通路,其中与生长素传导、应答相关的基因如ARG7,GH3.6和IAA26在四倍体植株中表达量较高,而与油菜素内酯合成酶(CYP)、乙烯不敏感蛋白(EIN)相关的基因在四倍体植株中表达量较低。在对二倍体与四倍体差异转录因子的分析中发现,四倍体MYB转录因子家族基因表达量高于二倍体。结论四倍体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是植株叶色加深的原因之一,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为四倍体叶片变大、茎加粗提供了更多能源物质。参与糖、氨基酸代谢和激素合成、信号传导的关键基因在二倍体与四倍体中差异表达,可能与四倍体植株体内能源物质含量高、生长势强的性状相关;具有渗透调节功能的基因在四倍体中表达量较高暗示着四倍体可能具有较强的抗性。进一步对差异转录因子的分析表明,MYB转录因子在二倍体与四倍体植株中的差异表达可能会导致植物在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和抗逆过程中的差异,但二者的具体差异性状还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通过测定和比较二倍体和四倍体蒲公英不同部位(根、叶、花序)的几个生理指标,包括类黄酮、异黄酮、Vc、可溶性糖含量、SOD、POD和CAT,探索药用蒲公英倍性育种的应用前景,为药用植物的多倍体诱导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人工选育的四倍体药蒲公英为材料,以二倍体多裂蒲公英为对照,采用相关的方法进行分别测定。【结果】四倍体药蒲公英的这些指标比二倍体蒲公英都有所增加,其中类黄酮平均增加46%,异黄酮平均增加38%,Vc平均增加54%,可溶性糖平均增加50%,SOD平均增加29%,POD平均增加45%,CAT平均增加40%。【结论】人工四倍体药蒲公英的这些生理指标显示出较强的抗性基础,可望直接利用或作为进一步培育药蒲公英新品种的良好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杂交兰亲本及F1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叶绿素的含量。[方法]测定了杂交兰亲本及其杂交F1代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结果]母本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均低于父本;F1代株系中,三者含量与父本相近的均约占10%,与母本相近的分别约占20%、30%和20%,介于亲本范围之间的分别占50%、50%和90%,低于亲本的分别占35%、40%和10%。[结论]为通过远缘杂交选育出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兰花新种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二倍体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子叶期生长点进行诱导,经过筛选鉴定,选育优质、矮紧型白梗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结果表明:2.0 mg·g-1秋水仙素处理6次获得的同源四倍体植株的加倍率最高,为7.02%。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在营养体、气孔、花器、果实上均有显著差异,且株高降低、叶宽增加、叶柄长变短、展开度减小、叶色亮绿、株型束腰紧凑。四倍体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二倍体显著提高11.14%、25.98%和11.70%。经两代选育,四倍体纯度达到100%,整齐度95%,小区产量比二倍体提高18.10%,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母本、8个父本及其杂交得到的40个番茄杂交一代组合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法测定番茄果型指数、pH、果实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滴定法测定果实总酸、维生素C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番茄红素、可溶性糖、总糖及还原糖含量,通过相关分析了解各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遗传相关系数,通过通径分析得出各性状间的直接相关效应、间接相关效应.[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果实酸度越大、pH越小,果实硬度越大.糖酸比与可溶性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与糖酸比、总糖含量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总糖含量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直接效应值较大;果实硬度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间接作用于总糖含量的为负向效应.通过决定系数可以看出,总酸度等性状对糖酸比和果实硬度等性状对总糖含量的决定系数大于0.5外,其他的决定系数都小于0.5,表明性状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其他性状对其也起作用.[结论]筛选番茄优良品种,不仅仅只从果型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总酸含量等性状出发,还要继续探索其他性状,更全面地了解影响番茄品质的其他相关性状,这可为以后有计划、有目的地筛选优良番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方良  梁潇  张凤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78+21703-21678,21703
[目的]比较佛掌山药和铁棍山药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用常规方法测定佛掌山药和铁棒山药的干物质、矿物质、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粗纤维含量。[结果]佛掌山药的干物质、磷和钾的含量分别比铁棍山药高7.0%、19.5%和26.0%,而铁棒山药铁、钙和锌的含量分别比佛掌山药高4.0%、7.8%和7.3%;佛掌山药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婴儿发育的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高于铁棍山药,而粗纤维含量低于铁棍山药。[结论]佛掌山药的营养价值高于铁棍山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遮阴处理对大叶芹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大叶芹为试验材料,测定遮阴后其纤维素含量、Vc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遮阴后大叶芹纤维素相对含量减少,Vc含量、有机酸含量随发育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减少的趋势;遮阴使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结论]该研究可为人工栽培大叶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地与平地土壤对板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养分对板栗品质的影响以及山地与平地板栗品质的差异。[方法]以东陵明珠板栗为试材,比较了山地与平地上板栗的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等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以及山地与平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氮(N)、磷(P)、钾(K)含量的差异;分析了板栗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N、P、K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山地板栗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平地板栗,但果实淀粉糊化温度高于平地;在山地中,板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与土壤全P含量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全K含量呈负相关;平地板栗的含水量与土壤全P含量呈正相关,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对板栗下山栽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光强  刘慧莲  刘春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40+22419-22240,22419
[目的]为萝卜的品质育种和人们科学膳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来源于6个不同产地的潍县萝卜为试材,测定不同萝卜肉质根中干物质、可溶性糖及Vc含量,比较不同来源萝卜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潍坊学院改良的潍县萝卜干物质含量最低,为64.5∥蝇,适合生食;潍坊学院改良的潍县萝卜品种含糖量和V。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1.2g/kg(FW)和340mg/kg(FW)。从综合品质来看,潍坊学院改良的潍县萝卜营养成分最高,干物质、可溶性糖及vc含量3项指标均排在首住。[结论]潍县萝卜品质性状的改良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的有机栽培及其鲜果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有机猕猴桃果实品质分析并与常规栽培者进行比较,为猕猴桃有机栽培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猕猴桃标准化栽培的基础上,按照新制定的有机猕猴桃生产规范,以生产安全、优质和适当产量的有机猕猴桃鲜果,并与常规栽培者进行果实品质、产量和效益等的比较。[结果]结果表明:有机栽培猕猴桃果实品质优良,鲜果外形饱满匀称,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的含量均高于常规栽培,而总酸含量却低于常规栽培。在所试验的品种中,单果重提高5.12%~15.02%,可溶性固形物提高5.78%~6.05%,总糖含量提高7.76%~26.15%,可溶性糖含量提高8.23%~22.46%,维生素C含量提高7.70%~36.75%。[结论]有机栽培猕猴桃鲜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优于常规栽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使用化学试剂处理对贮藏马铃薯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费乌瑞它、威芋3号、大西洋、中薯3号、黔芋1号为试验材料,贮藏4个月,每个月测定其相关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使用化学试剂处理的马铃薯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较慢,干物质损失不大,Vc、还原糖、粗蛋白含量下降幅度较小。[结论]使用化学试剂处理后由于马铃薯未出芽,其品质变化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