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免疫抑制是指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引起家禽的免疫应答功能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障碍,导致对疫病的易感性增强。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根据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将免疫抑制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原发性免疫抑制和继发性免疫抑制。原发性免疫抑制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全引起的免疫抑制,又称作先天性免疫缺陷。继发性免疫抑制是家禽出生后由于受到药物、营养缺乏、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出现的免疫缺陷。免疫抑制会降低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1 概述 近几年,在石家庄部分养殖区域的免疫鸡群中H9亚型禽流感流行不断发生。因免疫程序不当、漏免、疫苗质量、机体的抵抗力及免疫抑制病等原因常造成免疫失败,许多学者已证实AIV可引起禽的免疫抑制,进而导致鸡群的免疫失败以及机体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高。  相似文献   

3.
家禽免疫失败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家禽生产中经常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疫苗质量问题、疫苗的剂量不准及稀释不当;接种时间安排不当、接种方法有误;管理疏漏;免疫抑制因素、免疫程序不合理等。  相似文献   

4.
猪瘟免疫失败是指经猪瘟疫苗免疫接种后,在有效期内仍然发生该病,或在预定的时间内经检测免疫效力不能达到预期水平。猪瘟免疫失败的常见因素有遗传因素、免疫抑制、应激因素、营养因素、疫苗因素以及注射操作不规范等。  相似文献   

5.
正荔浦县目前畜禽存在的免疫失败原因,与免疫的病原遗传和变异、疫苗质量问题、免疫程序及其他免疫抑制疫病影响和滥用抗生素、添加剂等问题息息相关。1疫苗问题1.1疫苗内在质量运输不当造成疫苗有失真空,致使疫苗抗原性失活,使质量受到影响。1.2没有全程冷链运输,或疫苗保存温度不当各种疫苗的保存温度及保存期限均不同,应严格按疫苗说明书的要求保存疫苗。1.3使用失效的稀释后疫苗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我国养禽业发展迅速,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重要传染病控制方面,尽管应用免疫效果优良的疫苗或新型疫苗,做到无免疫空白期,但是生产实践中仍然时常发生禽类生长受阻、疫苗免疫失败、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的现象,对气温的冷暖变化也呈现出适应性降低,一些非典型的症状的不明病例增加,导致禽只死亡或淘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上述现象在肉鸡、肉鸭、蛋鸡、蛋鸭、鹅及其它禽类中也普遍存在。经实验室综合诊断,结果显示上述现象的主要元凶——免疫抑制病。  相似文献   

7.
影响鸡法氏囊病免疫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三大重要疫病之一,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方面由于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可导致免疫抑制,使鸡对马立克氏疫苗、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也使鸡群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的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影响猪群免疫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猪群防疫和控制疾病进行接种疫苗时,其免疫效果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免疫抑制因素、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接种时产生应激以及免疫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等。在实际生产中制定科学适宜的免疫计划,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9.
生产实践中,日常会发生长畜禽生长受阻,疫苗免疫失败,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的现象,导致大批畜禽死亡或淘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在于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存在。1发生原因造成畜禽免疫抑制的原因和表现多种、多样,通常可将其分类二大类,即原发性免疫抑制和继发性免疫抑  相似文献   

10.
为给猪瘟、猪口蹄疫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免疫工作筛选出一个高效的免疫程序,对4个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口蹄疫、猪瘟同步免疫对抗体的产生没有影响;猪瘟与蓝耳病疫苗间存在免疫抑制;口蹄疫免疫对蓝耳病抗体产生有促进作用;蓝耳病免疫对口蹄疫免疫效果产生的影响不明显;免疫猪体均无明显副反应;最佳免疫程序为猪O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联合注射一个星期后再注射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养鸡场常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雏鸡感染后还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2.
在猪群防疫和控制疾病进行接种疫苗时,其免疫效果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免疫抑制因素、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接种时产生应激以及免疫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等.在实际生产中制定科学适宜的免疫计划,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3.
按照猪的免疫状态和当地历年猪蓝耳病的疾病的基本流行情况和规律,选择优质的疫苗,安排有效的免疫程序,使用时,按照说明书,要现配现用。但是由于疫苗本身免疫缺陷;疫苗质量问题;猪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原因,都会导致猪蓝耳病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4.
李中兴  毛雪红 《新农业》2013,(11):28-29
近年来,猪场的疾病越来越复杂,很大程度表现在某种疾病已接种疫苗,但未能获得预防效果,反而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造成疾病复杂化(混合感染),最终难以治愈,造成猪只淘汰率及死亡率增高。1.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①免疫抑制疾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等都可破坏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疾病,常导致细菌性疾病感染或继发感染,同时也会引起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15.
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引起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疫苗也可能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发病突然(潜伏期2~3d)、病程短(7~8d)、呈双尖峰死亡曲线。此病对养鸡业危害巨大,该病毒诱发免疫抑制,使鸡体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容易引起并发或继发其他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7.
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接种了疫苗,还会发生相应的疫病。笔者认为,这其中除了免疫抑制的影响外,主要还在于免疫过程中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不当有一定关联。因此,疫苗使用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致性疾病。本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因此,该病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疫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引起鸡体的免疫机能障碍,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甚至导致免疫失败。由于免疫抑制,引起继发感染和并发其它疾病,致使死亡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分析猪群状况、不规范、免疫抑制因子的存在以物安全体系。制定科学的免疫程群免疫效果。病原体的血清型多及变异性、疫苗质量不好、及母源抗体干扰等可导致猪群免疫失败,并提出序,正确选用与使用疫苗,规范免疫接种技术,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接种技术,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完整的生避免母源抗体干扰。可以提高猪  相似文献   

20.
家禽免疫抑制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禽免疫抑制病可导致疫苗免疫失败、机体抗病力下降,从而引发多种病毒病及细菌的继发感染甚至死亡。防治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成为防治家禽疾病的1条有效途径。鸡脾转移因子主要成分为低分子肽-核酸复合物,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改善受损的免疫器官,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