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i)在黑龙江省鸡西地区1年1代。8月中旬以茧内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吉层3-5cm表土层下越冬。翌年6月初开始化蛹,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上旬结束。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成虫于6月下旬产卵,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卵期平均6d。卵于7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为盛期。幼虫其5龄,雌雄比20:1,该虫6%的  相似文献   

2.
<正>一、生物学特性1.物候特征落叶乔木,树高达22米,胸径可达1米。树冠扁球形。4月下旬芽膨大,5月初芽开放,5月中旬展叶始期,5月下旬展叶盛期,6月上旬开花始期,6月中旬开花盛期,苗木速生期在6月下旬~8月上旬。果熟期9~10月,果实由绿色变黄色最后黑色达完全成熟,即可采集。9月下旬开始落叶。  相似文献   

3.
苹果小吉丁虫是内蒙古自治区检疫情害虫。通过近14年观察研究证明,该虫在包头市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受害部皮层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在皮层内串食为害,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中旬为成虫盛发期,7月中下旬孵盛期,8月份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即钻入层层下为害,至11月上名旬越冬。4月中旬和10下旬至11月上旬为幼虫防治适期,7 中旬为成虫活适期。使用40%氧化乐果25g+25%速灭杀丁25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落叶松球果花蝇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6 ̄1997年,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科研技术推广站兴安叶松种子园内,研究了球果花蝇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并用抑食肼进行了防治试验。花蝇种团及其优势种黑胸球果花蝇成虫的羽化盛期为5月中旬。在4月下旬及5月上旬的旬平均气温较高的年份成虫羽化期短。羽化集中。产卵盛期为5月中旬,幼虫孵化盛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从6月上、中旬开始,幼虫陆续发育成熟。雨天脱果落地化蛹,6月下旬为化蛹盛末期,研究了卵的有效积  相似文献   

5.
秦美猕猴桃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摸清秦美猕猴桃品种在贵州中部地区的生态及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生育期定期采样,研究了果实纵横径生长、体积变化、单果鲜重和干物质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贵阳地区,秦美猃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迅速生长期:从5月上旬至6月下旬;(2)缓慢生长期:从6月下旬至7月下旬;(3)停滞生长期:从8月上旬至9月中旬果实成熟。果实生长与新梢生长呈消长关系;果实纵横径相对生  相似文献   

6.
以甜菜象虫的优势种甜菜象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了它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结果表明:甜菜象的生活史为一年一代,以成虫和少数幼虫与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当气温达10℃左右时开始出土,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生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至8月中旬未为幼虫盛发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蛹盛期,8月下旬第一代成虫盛发。  相似文献   

7.
桤叶唐棣引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 a的引种试验研究表明:桤叶唐棣(Amelanchier alnifolia)在吉林省4月中、下旬-5月上旬萌动;4月下旬-5月中旬展叶;高生长期4月下旬-5月中旬开始,7月上、中旬结束,70 d左右;速生期为5月份;地径生长5月中旬-8月下旬或9月上旬,120-140 d,高峰期6-8月份;开花期10 d左右,一般5月上、中旬开花,中下旬结束;果实期30 d;8月上旬形成顶芽,9月下旬落叶。在吉林省各试验区表现出较强适应性,生长良好,在吉林市松花湖地区,5年生开花结果达100%。Lee3、Northline、Smoky、Thressen 4个品种平均公顷产量、单果质量、单果果径与原产地无显著差异,可以确定其为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种,可在吉林-通化半山温凉湿润区、集安岭南温暖湿润区和延边盆地温凉区大量引种栽培建园发展。  相似文献   

8.
系统研究了陕西杨凌地区1月上旬~5月中旬日光温室油桃的物候期和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月上旬当外界平均气温为2.2℃时,日光温室内的平均温度可达到10.3℃,已能满足油桃萌芽开花的需要,但地温较低(5.7~7.6℃),尚不能满足油桃根系良好生长发育的要求;1月中旬~3月中旬,日光温室内的平均气温为10.3~19.5℃,能很好满足油桃萌芽、开花、展叶、幼果膨大和新梢生长的需要;3月下旬~4月中旬,在果实硬核期,日光温室内的平均气温为20.7~27.7℃;4月中旬~5月上旬,在果实着色期和成熟期,日光温室内的平均气温为22.3~31.0℃,应注意通风降温。  相似文献   

9.
2011—2012年对宁夏引进的10年生美国黑核桃9个优良株系及1株普通核桃的物候期、生长特性及开花结实习性进行观测及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黑核桃4月中旬至5月上旬开始萌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开花;品系间雄花期最多相差11 d;雌花期最多相差20 d。枝条表现出明显的二次生长,春梢7月上旬停止生长,于8月上旬开始抽出秋梢。8月下旬至9月下旬果实成熟,同时枝条停止生长,9月下旬开始落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机制的带动下,我国和柬埔寨两国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其中农 业是两国的重要合作领域之一,可靠的农业信息是推动两国农业合作的重要基础。基于农学知识,结合MODIS 数据 的具体特点,提取了柬埔寨农业的基本信息以及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洪涝灾害信息。柬埔寨地区作物种植以一熟 制为主,其中二熟制分布面积小且零散分布,主要集中在柬埔寨与越南相邻的茶胶省、波罗勉省以及干丹省;一年一 季作物的生长期集中在7 月中旬至9 月底之间,峰值出现日期集中在8 月下旬至11 月中旬,生长结束期集中在11 月至12 月之间;每年5、6 月西南季风给柬埔寨带来大量的降水,由于出海口不能及时处理如此庞大的水量,因此在 周围的平原低地地区洪水泛滥。87%以上的洪水出现在5 月上旬至9 月中旬,7 月上旬至10 月下旬为84%以上作物 (主要是水稻)的生长期,8 月中上旬至11 月中旬大约58%的洪水逐渐消退,9 月中下旬至12 月上旬大约83%NDVI 峰值出现,11 月底至1 月中旬76%以上的作物生长期结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确定引种栽培条件下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及其顶芽生长发育特点、引种地和原产地花芽分化进程,为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河南栾川引种栽培的成年株大花黄牡丹为对象,观测其二次枝及其顶芽的生长发育动态,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大花黄牡丹在引种地(栾川和拉萨)及原产地(林芝)三地的二次枝顶芽花芽分化进程。  结果  (1)在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期从5月上旬持续到9月中旬,其中5月上旬—6月上旬为生长高峰;但部分花枝的腋芽发育停滞,不形成二次枝。(2)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可分为三类:第1类占比28.57%,于7月中旬形成顶芽并开始花芽分化,次年正常开花结实;第2类主要位于花枝/果枝中下部,形成顶芽但不分化,次年仅营养生长;第3类不形成顶芽,入冬后至次年春受冻干枯。(3)原产地林芝大花黄牡丹二次枝56.25%的顶芽可分化成花芽,次年开花结实,未观察到第3类二次枝。(4)在引种地和原产地,大花黄牡丹的二次枝顶芽分化过程一致,历经6个分化阶段后,最终形成含1个主花蕾、2 ~ 3个侧花蕾、腋芽原基和叶原基的复合芽,主花蕾较侧花蕾分化时间早;腋芽原基位于第3 ~ 4个叶原基基部,次年在花枝上发育形成新的二次枝。(5)引种地和原产地顶芽花芽分化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引种地栾川分化起始晚,历时相对较长(88 ~ 97 d),引种地拉萨及原产地林芝花芽分化较早,历时相对较短(近70 d)。  结论  栾川引种栽培的大花黄牡丹花芽分化比例低,分化起始较晚,持续时间较长,但能够形成稳定且正常花芽分化、开花结实的二次枝,其自然环境可作为选择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地点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迟熟蕉柑落花落果规律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7年在广西桂林对迟熟蕉柑生理落花落果进行观察研究,探讨其落花落果规律。结果表明:2006年迟熟蕉柑的落花从4月中旬开始,4月下旬结束,4月11~15日和4月18~25日各有1次落花高峰期;2007年的落花从3月中旬开始,至4月中旬结束,落花高峰期在3月2913~4月2日。2006年迟熟蕉柑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中旬开始持续到6月上旬,4月19—25日及5月7~14日为落果高峰期;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上旬开始持续到7月上旬,5月17~23日为落果高峰期。2007年第1次生理落果从3月上旬开始持续到6月上旬,4月1-2日、4月15—17日、5月3-9日为落果高峰期;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1日开始持续到6月上旬,5月4~11日和5月16~24日为落果高峰期。不同年份迟熟蕉柑的生理落果因气温变化剧烈程度不同而不同,两年的坐果率为2.42%-2.46%。  相似文献   

13.
设施栽培油桃物候期内温室内外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5年1-5月观测的设施栽培油桃(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na Maxim)物候期和日光温室内外气温、地温等数据,系统研究了油桃在整个物候期内温室内外气温、地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油桃的物候期较露地栽培油桃提前50 d左右。油桃萌芽、开花期,温室内的平均气温可达到11.8~13.7℃,最低气温在5℃左右,此气温水平较好满足了油桃萌芽、开花的需要。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内,温室内平均气温为14.9~24.1℃,但最高气温有时达30℃以上,应注意及时通风降温,延长温室的通风降温时间。温室内外气温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晴天温室内外日温差比阴天大,温室内的气温始终高于室外的气温。1月下旬至3月中旬,日光温室内5 cm土层的平均地温为13.5~17.2℃,地温不能满足油桃根系生长发育的需求。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外地温的日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温室外地温日变化与温室外气温日变化具有相关性;温室内地温日变化较平稳,最高地温较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存在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4.
2008~2009年在广西桂林对脐晚脐橙落花落果规律进行观察研究,为制定适宜的保花保果技术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08年脐晚脐橙落花从4月上旬持续到4月下旬,4月11~12日和4月16日各有1次落花高峰;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5月2~4日和5月8~10日各有1次落果高峰;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持续到6月上旬,5月11~15日为落果高峰期。2009年脐晚脐橙落花从3月下旬持续到4月下旬,3月24日~4月8日为落花高峰期;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4月21日~5月15日为落果高峰期;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持续到7月中旬,5月6~24日为落果高峰期。两年的坐果率为0.5%~3.9%,脐黄落果率为59.5%~71.7%,裂果率为0.7%~2.3%。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丰富园林绿化中黄色系的芍药属植物种类,也为牡丹(Paeonia suffuruticosa)远缘杂交新品种的推广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牡丹新品种‘金波’物候期的观测,研究其与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的关系,掌握其生长规律。[结果]‘金波’从3月4日开始萌动,萌动期12 d;4月10日进入风铃期,持续10 d;4月28日进入开花期,花期持续22 d,此期间平均气温14.8℃,地温14.8℃,相对湿度78.6%。新品种‘金波’开花晚于中原栽培品种,且花期长于中原栽培品种。[结论]对‘金波’加以推广利用,有利于延长牡丹栽培品种的观赏期,丰富牡丹观赏品种的类型。  相似文献   

16.
刘升球  区善汉  梅正敏  甘海峰  张社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01-18702,18781
[目的]对Navelate脐橙(Citrus sinensisOsbeck cv.′Navelate′)的落花落果情况进行观察研究,为制定合适的保花保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树势中庸一致的2株树,2008年从4月7日开始,2009年从3月24日开始,每天调查其落花落果数量,探讨其落花落果规律。[结果]2008年Navelate脐橙的落花从4月上旬开始,持续到4月下旬,2次落花的高峰期为4月12-14、16日。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开始,持续到6月下旬,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落果高峰为5月14、89日;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开始持续到6月下旬,落果的高峰期为5月16-20日。2009年Navelate脐橙的落花从3月下旬开始持续到4月下旬,2次落花高峰为3月28-31日和4月10-17日。落果从4月下旬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落果高峰期为4月25-28日和5月5-10日;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落果高峰为5月10-18日。在2008、2009年,Navelate脐橙的坐果率为1.09%-2.30%,脐黄落果率为19.00%39.20%,裂果率为11.80%-14.80%。[结论]该研究弄清了Navelate脐橙的落花落果、脐黄和裂果规律,可为保花保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孙雁霞  邬晓勇  王跃华  李易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68-5069,5177
[目的]了解欧李在成都地区的适应性。[方法]以引种欧李4号和欧李5号为材料,分别对其开花时间、花期长度、坐果率及植株的高度变化等进行观测,并对其物候期进行调查。[结果]成都地区欧李的开花时间较北方地区早,物候期较北方地区提前;欧李4号的开花期为8d,平均坐果率为19.48%,高度为44~60cm的植株坐果率较高;欧李5号的开花期为15d,平均坐果率为27.24%,最高植株与最低植株的坐果率相差11.91%;欧李5号的植株高度、开花量、最高坐果率、最低坐果率及平均坐果率等均优于欧李4号,但2品种在成都地区的生长状况均较好。[结论]欧李4号和欧李5号适宜在成都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18.
1996-2009年进行91-2-8李新品系扩繁和吉林省内区域试验,2010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吉祥晚李"。试验结果:该品种在吉林地区9月中旬成熟;果实近圆形,平均果重50.8 g,最大125 g;含可溶性固形物12.8%,总糖9.65%,总酸1.25%;半离核,果核小,可食率96.4%;嫁接苗定植后3年开始结果,盛果期平均产量为27 158.0 kg/hm2。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木本植物盛花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50种木本植物52年的盛花期观测数据和该地区过去52年间全年和每个月的温度数据,探讨黑龙江地区木本植物盛花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同时分析了生活型(乔木vs.灌木)和果实类型(肉质vs.非肉质)在这种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 研究地点在过去的52年里升温趋势明显,全年平均温度或春季平均温度的变化幅度每10年均升高达0.49 ℃,高于全球和全国的平均水平;50种植物中,多数植物(76%)盛花期主要与4月或5月平均温度显著相关,盛花期对气候变暖响应明显,平均提前2.09 d/℃,但提前速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其余12个种(24%)的盛花期不受温度升高影响或影响不显著;不同物种盛花期对春季不同月份平均温度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大多数(34种)开花较早的物种与4月平均温度变化呈极显著(P0.000 1,P0.01)或显著相关(P0.05),少数(4种)开花较晚的物种与5月平均温度变化显著相关(P0.05);生活型(乔木vs.灌木)和果实类型(肉质vs.非肉质)对这种响应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我国东北地区木本植物盛花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点,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并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20.
对阿克苏地区主栽品种之一的骏枣进行物候观察和落花规律研究,为不同时期制定栽培管理措施和科学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以8 a生骏枣为试材,采用田间观察的方法,定期、定株调查主要物候和落花情况。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骏枣4月中旬开始萌芽,5月底进入始花期,6月中旬进入盛花期并且开始结果。枣吊于萌芽期生长,末花期前停止生长,平均长度24.55 cm。花芽分化发生在枣吊萌发后,随着枣吊生长、分化及开花结果,以其中部3~10节位着生的花数最多。60个枣吊着生花数为4 357朵,落花数为3 586朵,落花率达8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