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采用微生物免培养技术,对香格里拉地区的黄花杓兰、离萼杓兰、西藏杓兰等5种濒危杓兰属植物的菌根真菌进行了rDNA ITS区段巢式PCR扩增,以了解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群落表现出较高的丰富多样性,共获得388个单克隆,涉及8个属的真菌(胶膜菌属、瘤菌根菌属、丝核菌属、念珠菌根菌属、毛壳菌属、角担菌属、层孔菌属和伏革菌属),还有一类归属未定的真菌;胶膜菌属(美胞胶膜菌)和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在多种杓兰属植物菌根中存在且占有较高的频率,高达20%,可能是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真菌。以上结果为菌肥的研制和杓兰属植物的栽培与保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岷江上游杓兰属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法、样线结合样方法,调查研究杓兰属植物的种类及其海拔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分布有17种杓兰属植物,分别占全国和全省杓兰属植物资源的47.22%、73.91%。该区的杓兰属植物资源特有性较高,紫点杓兰、对叶杓兰、离萼杓兰、山西杓兰和西藏杓兰为世界广布种,其他12种杓兰均为中国特有种(占本区杓兰属植物资源的70.59%),特有种中,小花杓兰、巴郎山杓兰、四川杓兰为四川省特有的极小种群植物。(2)岷江上游杓兰微生境较为多样,有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生境,巴朗山杓兰既分布于阳坡多石生境,也分布于针叶林下苔藓层较厚的半阴湿生境,无苞杓兰表现出明显的喜阳特征,而小花杓兰则生于密闭阔叶林下,其他杓兰大都喜生于半阴湿、地被苔藓层厚、腐殖质丰富的钙化土壤。(3)本区杓兰属植物分布于海拔1 700~4 150 m之间,海拔2 000~4 000 m是其主要分布区;广布性种类分布点位多、海拔跨度大,中国特有种类的海拔分布范围相对较窄。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杓兰属植物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独蒜兰属是庞大的兰科植物家族成员之一,中国分布有28种,其中特有种15种。独蒜兰属植物美丽的外表下蕴藏着独特的自然密码,让广大的科研工作者、育种家和园艺爱好者深深着迷。独蒜兰属(Pleione)是庞大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家族的成员之一,和它的众多兄弟姐妹一样,独蒜兰属植物美丽的外表下蕴藏着它独特的自然密码,让广大的科研工作者、育种爱好者和园艺爱好者为之着迷。  相似文献   

4.
对10个属、8种野生兰科植物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兰属、兜兰属栽培存活率较高(80%~100%);白芨属白芨、小白芨的存活率分别为90%和88%;石斛属存活率较低(43%~79%);鹤顶兰属鹤顶兰的存活率也较低(33%)。引种的10个属兰科植物,石斛属整体开花率较高(44%~100%);兰属开花率在50%左右;兜兰属开花率较低(23%~50%)。38种兰科植物经过1a栽培试验,共发现3种病虫害,为介壳虫、根腐病和花叶病。  相似文献   

5.
大兰靛是一种野生植物。能固氮改土,经广西渠黎华侨林场罗桂森工程师研究,大兰靛与柠檬桉间种,效果良好,在生产上有推广价值。一、大兰靛的特征特性大兰靛属蝶形花科木兰属,常绿灌木,树高一般1.5—3.5米,小技有平贴毛,叶为  相似文献   

6.
报道我国5属:坛花兰属Acanthephippium、毛兰属Eria、沼兰属Malaxis、鸢尾兰属Oberonia、长喙兰属Tsaiorchis,5种兰科植物镶囊坛花兰Acanthephippium striatum、马齿毛兰Eria szetschuanica、小沼兰Malaxismicrotatahtha、小叶鸢尾兰Oberonia japonica、长喙兰Tsaiorchis neottianthoides在西藏、江西和湖南的新地理分布点,同时补充叉喙兰和小叶白点兰在贵州和湖南的具体分布点.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标本馆(IBSC)和中国科学院植物所(PE)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所标本馆(IBK).  相似文献   

7.
赏兰与画兰     
中国兰(Cymbidium),与气生兰不同。中国兰不仅赏花,而且赏叶、赏香。花,以纯色花瓣(绿瓣、鹅黄瓣、白瓣,少数红辩有香者也属之)为名贵。花瓣虽然纯色,但唇瓣有紫红斑点者次之;花瓣有紫红线、唇瓣有斑点者再次之;花无香味者,则不入品了。这是中国兰与气生兰最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属于陕西省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的1属——蛤兰属Conchidium Griffith,和陕西省分布新记录种高山蛤兰Conchidium japonicum(Maxim.)S.C.Chen et J.J.Wood,迄今为止,蛤兰属和高山蛤兰在陕西省只发现于大巴山地区的镇坪县。  相似文献   

9.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整理、社区访问以及查阅文献等方法,对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兰科植物32属74种,其中密花兜被兰(Neottianthe calcicola)、囊唇山兰(Oreorchis foliosa)、少花山兰(Oreorchis oligantha)、弧距虾脊兰(Calanthe arcuata)、斑叶杓兰(Cypripedium margaritaceum)、小花杓兰(Cypripedium micranthum)等6种为新记录种;辖区兰科植物生活型以地生兰(90.5%)为主,腐生兰(6.7%)和附生兰(2.8%)较少;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0类型和2变型,以温带分布型为主(60%),其中以北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23%),占温带成分总属的44%;辖区兰科植物的主要威胁因素有放牧、采集、旅游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西南手参、手参、天麻等药用植物种类及建兰、春兰、蕙兰等观赏植物种类受到的影响最大;此外,针对辖区兰科植物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兰花是中国人对兰科植物的泛称。但在古今的广大兰友中,兰花或兰主要指兰科中的一个属,即兰属(Cymbidium)植物,如春兰、蕙兰、寒兰、建兰(四季兰)墨兰(报岁兰)、春剑、莲瓣兰等。  相似文献   

11.
<正>兜兰属约有107个种,中国约有27个种。兜兰独特的花朵造型、绚丽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使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七大兰科植物观赏属之一。兜兰(Paphiopedilum)又称拖鞋兰、仙履兰,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ae)杓兰亚科(Subfam. Cypripediodeae),全属约有107个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太平洋岛屿。中国兜兰属植物丰富,约有27个种。  相似文献   

12.
龙舌兰麻 (简称剑麻 )有 2 1个属 6 70个种 ,广布于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共有 7个属 4 1个种 ,其中龙舌兰属 2 1个种 ;丝兰属 6个种 ;中美兰属 2个种 ;虎尾兰属 6个种 ;铁树属 3个种 ;晚香属 2个种 ;龙血树属 1个种。目前除少量用于生产栽培外 ,多数品种无栽培经济价值 ,但不少品种具有鲜艳的色泽、好的株型以及抗性强的优点 ,因而逐渐在园林绿化中得以应用。1 剑麻作为绿化树种的生态功能1.1环境适应能力强剑麻大多数原产于中美洲热带、亚热带高温少雨的半荒漠地区 ,在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喜高温、耐干旱的生态习性。剑麻性喜温暖 ,…  相似文献   

13.
2020—2021年,在广东西部的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2种兰科植物标本,经鉴定,分别为鸟巢兰属(Neottia Guett.)的日本对叶兰(Neottia japonica(Blume) Szlach.)、齿唇兰属(Odontochilus Bl.)的西南齿唇兰(Odontochilus elwesii C.B.Clarke ex Hook.f.),均为广东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其中,鸟巢兰属为广东省新分布属。  相似文献   

14.
《森林与人类》2006,26(7):76-87
中国人通常所谓的国兰,指的就是兰属的地生种类,如传统的春兰、蕙兰(九华)、寒兰、墨兰(报岁兰)和建兰(四季兰),和近年比较火爆的春剑和莲瓣兰。全世界约有67种,其中49种见于我国。分属于3个亚属:兰亚属、大花亚属和建兰亚属。1.纹瓣兰Cym b.aloifolium(L.)Sw.产广东、广西、贵  相似文献   

15.
兰花气质     
<正>兰花,生于深山、幽谷,不仅花形奇特、色彩丰富、芬芳沁人,而且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多姿多彩,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礼物。最庞杂的开花植物兰花是开花植物里最大的一个科,原生种至少有750个属25000种,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登录的人工杂交种超过13万个。兰科植物又分为5个亚科,包括拟兰亚科(16种)、杓兰亚科(155种)、香荚兰亚科(249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兰科植物虾脊兰属陕西省分布新记录2种,分别是虾脊兰属的峨眉虾脊兰C.emeishanica K.Y.Lang et Z.H.Tsi和肾唇虾脊兰Calanthe brevicornu Lindl.,这2种兰科植物在陕西省只发现于镇坪县浪河和平利县天书峡(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  相似文献   

17.
福建虎伯寮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兰科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共计27属47种,约占福建省兰科植物65属152种的41.5%和31%;兰科植物在保护区内3种生活型都有分布;47种兰科植物以地生兰为主,占59.6%,其次是附生兰,占34%,腐生兰分布较少,占7.4%;保护区兰科植物地理分布以热带成分为主,热带属占88.9%,温带属占11.1%。并分析了保护区兰科植物致濒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鹤顶兰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鹤顶兰属(Phaius)是兰科的一个属,全世界约5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洲及太平洋群岛。在国外,很早便进行鹤顶兰的杂交育种工作,并培育出不少适合作盆花和切花的优良品种。但在我国,长期以来很少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常见于栽培的鹤顶兰种类很少。本试验试图通过人工杂交的途径,培育出比现在品种类型更具优良品质的新品种或类型。  相似文献   

19.
杓兰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但因被过度采集,已成为濒危植物。菌根真菌是杓兰栽培与繁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子。本实验采用rDNA ITS序列扩增技术和MEGA软件对滇西北的云南杓兰和紫点杓兰的菌根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杓兰和紫点杓兰的菌根真菌存在显著的物种层面的专一性关系,即菌根真菌与杓兰属植物有较强的共生趋势。分离得到的菌根真菌序列已上传至 NCBI,登录号为 lcl51879、 lcl25153、lcl48033、 lcl38377、 lcl14203、 lcl24557、 lcl52287以及lcl46937。  相似文献   

20.
香雪兰 (Freesiarefracta     Klatt .)别名小苍兰、香兰、洋     晚香玉 ,属茑尾科 ,小苍兰属。   香雪兰是原产于非洲的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 ,具圆锥形或卵圆形球茎 ,外有黄褐色鳞片包裹。叶线形、质硬、二列互生 ,叶长 10~ 40cm。穗状花序 ,花序轴多扭曲 ,花偏生一侧 ,花形秀丽 ,花色鲜艳 ,有黄、白、粉、红等色 ,具芳香。它可供观赏和作切花用 ;花含芳香油 ,可提制香料。在北京地区 ,5月底至 7月底是香雪兰的自然休眠期。 8月初 ,它的球茎发芽生长 ;冬季 ,在室温保持 15℃左右仍能生长 ,翌年 2月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