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新玉9号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玉9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1989年育成,1998年审定的早熟玉米新品种,需≥10℃的活动积温2 400℃* d左右.该品种为南疆复播玉米适宜品种和目前北疆非传统套种最佳玉米品种.至2001年累计推广种植近10万hm2。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建国以来历年种植的玉米品种的来源、引进目的、推广面积、种植年限、产量表现等进行调查,从而找出新疆的玉米品种演替规律,为推广新的优质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吉星27(原名四早27)由吉林省原四平农科院玉米所1996年育成,组合为四-287×四-144.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18 d(公主岭),需≥10℃活动积温2 400~2 450℃*d.1996~200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优异,在公顷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9 679.5 kg,比对照品种四早6增产25.6%.吉星27高产、稳产且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适宜在吉林省东、西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四早6适应区域种植,黄淮海部分夏玉米区亦可种植.北方春玉米区4月中下旬至5月初播种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行比1:4,公顷制种产量3 5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4.
对西南地区普遍发生的玉米线形圆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和50个推广品种对线形圆斑病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菌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病原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值4~11都能生长,以pH值为5~7最适;分生孢子在5c℃~35℃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光照对菌丝和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玉米品种间对玉米线形圆斑病表现的抗性差异明显,50个品种中表现抗病品种有7个,占14%;中抗品种24个,占48%;感病品种19个,占38%,无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目前主要种植的10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小区试验及其主要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0个青贮玉米品种中屯玉168、新饲玉19号、新饲玉10号产量均较高,适宜在新疆地区推广应用。本试验中,茎粗和收获株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选择农艺综合性状好的品种是提高新疆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四单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四单29是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玉米所1996年育成的,组合为四-273×599.该品种需≥10℃积温2 850℃@d,属晚熟品种.在1997~2001年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多抗,高秆大穗,丰产潜力大,植株保绿性好,秸秆饲用价值高,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中西部新铁10、西单2等适应区种植,种植密度清种每公顷4.5万株,制种时父母本比例为1:4。  相似文献   

7.
新疆多秆、多穗、多叶型玉米产量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秆多穗多叶型玉米是近年来在新疆开始推广的一种青贮玉米,由于该杂交种带有多秆多穗多叶基因,比普通的生育期相同的玉米杂交种每株要多出2~3个有效茎、3~5个果穗、30~50片的叶片,而显得尤为特别。目前,多秆多穗多叶型玉米在新疆推广面积约2万hm2。近年来,我们对这种特殊基因型玉米的植物学性状、产量特征、光合产物生产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1 多秆多穗多叶型玉米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特征研究表明,多秆多穗多叶型玉米品种,与普通品种相比,每株要多出2~3个有效茎、植株茎秆较高;每株多出3~5个果穗,果穗略小且在植株茎的中…  相似文献   

8.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80年代,作为牲畜主要饲料来源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很少,制作青贮多为当地玉米品种或引进品种,其产量低,品质差,直接影响了农牧民种植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所于1979年开始进行青贮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研究工作,制定了以生物产量高(秸秆多)、适口性好、品质佳的育种目标,经过十几年的试验和生产示范,育成了新多2号分蘖型多穗青贮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品种'掖单13'和'丹玉13'为试材,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供试玉米的初生根和第1层至第9层次生根中的铁、锰、铜、锌和钠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根系中铁、锰、铜、锌和钠元素的平均值分别为6469,185,22,14,884mg/kg.玉米初生根中的铁元素与次生根相比其含量较低,锰、铜、锌和钠元素的含量较高,高于各次生根中的含量.玉米同一品种的不同类型根中各元素含量之间存在差异,不同品种相同类型根中的各元素含量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玉19号是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育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产量高、稳产、生育期适中、优质、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等特点,新疆春播生育期125 d,适于≥10℃有效积温3300~3400℃的新疆地区春播种植,亦适合在西北、东北、华北无霜期150 d以上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灌浆与温度、籽粒含水率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三个紧凑型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对夏玉米灌浆与温度、籽粒含水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达到安全成熟,其灌浆期需活动积温≥1100~1150℃,有效积温≥500~550℃.灌浆在候平均温度11.7~11.9℃的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千粒重日增量达1.6~4.4g.灌浆高峰期的持续时间及灌浆强度在日平均温度(14.4~15.8℃)较低时,都有所缩短和减弱.研究表明,夏玉米灌浆速率与籽粒含水率的关系极为密切(相关极显著),在含水率85%~30%的变化区间内,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掖单2号千粒重增加6.56±0.15g,掖单4号增加6.28±0.74g,掖单12增加5.80±0.63g,因含水率变化一个单位而引起千粒重变化的绝对量,同一品种播期间相对稳定,变异较小.同时表明,玉米籽粒含水率下降最快的时期即为灌浆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廊玉6号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廊玉6号是河北省廊坊师院(原廊坊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1995年育成,组合为廊系1×5237.该品种属于中早熟品种,需≥10℃积温2 300℃·d左右.1996~1998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早熟.适宜在我国各主要玉米产区种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6万株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可同期播种。  相似文献   

13.
龙育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2000年以自选系T3125为母本、以自选系T75为父本组配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07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28 d(哈尔滨),需≥10℃积温2 680℃,幼苗拱土能力强,长势健壮。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活秆成熟,商品品质好等特点。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宜精细整地、适时早播、重视播种技术、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使良种良法配套,创造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14.
晋单33玉米杂交种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1992年以自选系VG187-4为母本,旱2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属坚秆大穗杂交种,全生育期需≥10℃积温3 100℃·d左右.1993~1996年在各级产量试验示范中均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青贮玉米品种龙辐单208的选育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王巍  李春秋  祁永红  武博 《玉米科学》2004,12(2):044-045
龙辐单208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以自交系辐967-3为母本,自交系辐913-8为父本育成的青贮玉米品种.该品种在哈尔滨地区生育期127 d,需≥10.C积温2 700℃·d.1998~2002年在各级青贮产量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及抗逆性强等特点.作为青贮玉米而言,龙辐单208的适应区为≥10℃积温在2 400℃·d以上的地区.它适宜黑龙江省绝大部分地区及内蒙古、吉林省和辽宁省的部分地区.清种密度一般公顷保苗55 000~60 000株为宜。  相似文献   

16.
鄂玉17是湖北省恩施州天池山农科所1998年冬在海南配制的玉米三交种,组合为(18611×4824)×Y8G61-512.该品种需≥10℃积温2760℃·d,属中晚熟玉米品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鄂玉17比选育地现有主推玉米品种增产3%~20%,具有增产潜力大、品质优、抗多种病害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该品种适宜在湖北省二高山区、低山区及武陵山区适应区种植,单作密度为每公顷5.25万~6.00万株,套作密度为每公顷4.20万~4.80万株.该品种制种产量高,制种父母本行比为1:6。  相似文献   

17.
姜军 《玉米科学》2004,12(Z1):044-044
绥玉10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玉米一室于1997年以绥601为母本,绥701为父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生育期115 d,需≥10℃活动积温2 350℃·d,属中熟品种,适宜在我省第三积温带推广种植.1998~2003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苗期耐低温、后期脱水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蔡世斌  李秀兰  杨巍 《玉米科学》2001,9(Z1):001-004
1994年辽宁东亚种子科学研究院玉米育种所组配出LD175×LD53杂交种,2000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为东单8号.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2d(沈阳),需≥10℃积温2900℃·d,幼苗拱土能力强,长势健壮.一般单产9000~12000kg/hm2,较掖单13增产7.3%~14.6%,较沈单7号增产14.1%~26.8%;中抗(MR)小斑病,抗(R)丝黑穗病,高抗(HR)茎腐病,根系发达,抗倒伏,活秆成熟.子粒含粗蛋白9.70%,粗脂肪5.53%,粗淀粉70.48%,赖氨酸0.30%,超过国标普通玉米优质指标。  相似文献   

19.
叶金才 《玉米科学》2000,8(3):026-027
鲁单50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1990年育成,组合为鲁原92×齐319。该品种属中熟品种,需≥10℃积温2 400℃*d左右。1991~1997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在1995~1996年省区试和1997年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居首位。适宜在我国各主要玉米产区种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6万株为宜,高产攻关田可种植到每公顷6.75~7.50万株。制种时,正反交均可,母本早播5~7d,父母本行比以1∶4为宜。  相似文献   

20.
玉米孢囊线虫病是我国玉米的新病害,对我国玉米生产存在潜在风险。通过生物学测定和盆栽试验,研究广西玉米孢囊线虫(Heterodera zeae)群体孵化特性、侵染规律和发育进程以及广西主栽玉米品种对该线虫群体的抗性。结果表明,玉米孢囊线虫在25℃~33℃均可孵化,33℃为最佳孵化温度;20℃和35℃条件下孢囊线虫的孵化率仅为4.6 %;15℃和40℃条件孢囊不孵化。30℃条件下,玉米孢囊线虫15~18 d完成1个生活史。广西主栽的16个玉米品种中仅有庆农13和万川973表现为高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