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世界》2010,(4):53-54
<正>龙园锦春登记编号:黑登记2009034原代号:20-9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特征特性:腌渍型黄瓜品种。产量表现:2007~2008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9524kg/hm2,较对照品种叶三旱黄瓜增产21.9%;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7147kg/hm2,较对照品种叶三旱黄瓜增产13.2%。适应区域:黑龙江省各地。  相似文献   

2.
吉杂九号黄瓜是以自交系7313—1213为母本,自交系02196—1—1—1-m—m—m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交种。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3.
1.品种介绍及季节安排吉杂迷你一号黄瓜是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以高代自交系欧引4-1为母本,以自交系S114-2为父本,配组杂交而育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为保护地专用型品种,在保护地内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在吉林省春季保护地栽培,一般3月中、下旬播种,温室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于大棚,行株距60厘米×30厘米,畦作或垄作,最好搭架栽培,注意轮作;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相似文献   

4.
<正>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柳单6号是2000年以自交系F884-3为母本,以自交系F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2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预备试验;2003~2004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抗性好、品质优、增产潜力大。200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玉2005025)。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先锋种子公司2001-2022年期间不同年份及不同地区审定的玉米品种,总结了通过3个及以上地区审定的品种,对使用频率较高的父母本自交系进行了归纳整理。结果表明:2001-2022年期间先锋种子公司共计审定185个品种,总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辽宁省、河北省、吉林省、甘肃省审定品种较多;先玉335先后在8个地区审定,先玉1225先后在6个地区审定;PH2GAA、PH43D0、PH1DP2等3个母本自交系审定品种较多,PH11VR、PH1T8W、PH2F0J等3个父本自交系审定品种较多。  相似文献   

6.
探讨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为黄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择5份黄瓜自交系材料作为母本,6份黄瓜自交系材料作为父本,按半双列杂交法配制出29个杂交组合,对11份黄瓜自交系材料的7个数量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和聚类分析,并研究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数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杂种优势,其中株高、结瓜数和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最为明显,而单果重、主蔓20节内雌花数、果实长和果实粗的杂种优势比较微弱。11份黄瓜自交系被分为3大类群,地理远近与遗传距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结瓜数的中亲优势指数和杂种优势指数、果实长和果实粗的中亲优势指数及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指数与亲本遗传距离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株高、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指数和杂种优势指数与亲本遗传距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大部分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都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进行黄瓜种质资源评价时,不能以地理关系作为唯一标准;在进行黄瓜杂交育种时,可根据育种目标,适当选择较大的遗传距离来获得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7.
皖油14高产优质制种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丰国 《种子科技》2002,20(5):298-298
皖油 14 (原名 C0 2 2 )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用隐性上位核不育系 90 12 A与自交系 4 485 - 88于 1993年配制而成的中熟优质 (单低 )油菜新组合。 1994 -1996年参加安徽省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 173kg,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7.2 % ;1996 - 1997年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 15 4kg,比秦油 2号增产 16 .4 %。 1998年通过安徽省审定 ,2 0 0 0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优质 (单低 ) ,高产 ,抗性强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皖油 14杂交油菜 1999- 2 0 0 1年连续两年引进我县制种 ,平均亩产87kg。经过两年的制种实践 ,对皖油 14组合制种的一些特点作了初步探…  相似文献   

8.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0):3415-3423
本研究以17份黄瓜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人工模拟低温弱光(白天15℃,晚上7℃,光照300μmol·m~(-2)·s~(-1), 12 h)对黄瓜幼苗的冷害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8 d后,黄瓜幼苗出现不同程度的冷害症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17份黄瓜自交系中大部分材料的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所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有所增加,所有黄瓜自交系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研究表明,低温弱光对黄瓜植株造成一定的伤害,不同类型黄瓜自交系的生理响应有所不同,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比较,黄瓜自交系C1、C2、C3和C4的低温弱光耐受性较强,其次是C9、C11和C13。本研究筛选出的耐低温弱光自交系可以应用到抗逆性品种选育中。  相似文献   

9.
黄瓜自交系及其F1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标记方法,从分子水平上探测了黄瓜亲本自交系与其杂种F1的遗传差异。用30个引物对11个黄瓜基因型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出23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67个,占总位点的71.37%,每条引物可扩增2~17条带,平均每条引物产生7.25条带。根据RAPD遗传距离进行分析,杂种F1偏向母本自交系遗传:由亲本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可见,黄瓜亲本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123~0.164,说明黄瓜是一种遗传变异较小的蔬菜。作为父本,津研7号自交系与宁阳大刺自交系相比,子代更加继承了津研7号自交系的遗传特性。以上结果与田间性状表现相符。RAPD标记用于黄瓜遗传差异的研究切实可行,其结果可用于育种过程中的亲本选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0.
创玉198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以自育自交系驻03为母本,自交系C 72-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表现籽粒品质优,高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鲜食甜玉米杂交种兴甜1号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用自育自交系甜1021作母本,自育自交系甜506-3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甜玉米杂交种,2007年在农科所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比绿色超人增产22.6%,2008~2009年参加贵州省鲜食甜玉米区试,平均单产958.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6.1%,增产点次10个,增产点次占总试点次百分比的76.9%,感观和蒸煮品质综合评分为2008年83.7分和2009年81.9分,居9个参试组合第5位和第1位(对照为80.00分,居第7位和第5位),还原糖(干基)和非还原糖(干基)分别为:11.25%、10.39%,该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性均较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泊玉66是泊头市蔬宝种业有限公司以自交系M9954C为母本、自交系BA702为父本的玉米单交种,2021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抗病、抗倒、高产、广适等特点,2019-2020年参加河北环渤海联合体夏播玉米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409.3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1%。2020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242.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9%。主要介绍了泊玉6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内容,以期为品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1选育经过新糯玉5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玉米研究室选育的白粒糯玉米单交种,原代号石糯4号,2000年以自选白糯玉米自交系F308为母本,自选自交系F304杂交组配育成,2001年参加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鲜食玉米组合鉴定,2002~2003年进入品种比较试验,2004~2005年参加新疆自治区鲜食甜  相似文献   

14.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旱地作物研究所以创制抗旱、耐瘠、绿色、优质的玉米种质资源为核心。自主创制并选育出玉米优良自交系G11-1-1和P209,并用两亲本测配出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红单22号。红单22号参加2020—2021年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组联合体区域试验,2020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为10 155 kg/hm2,比对照增产8.5%;2021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产量为11 085 kg/hm2,比对照增产7.8%;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 620 kg/hm2,比对照增产8.1%;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 235 kg/hm2,比对照增产5.9%。红单22号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20438。  相似文献   

15.
早熟、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龙辐麦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辐麦 1 1是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选育的早熟、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 1 988年春天以农艺性状优良品系龙辐 81 -81 0 6干种子为处理对象 ,在干冰条件下进行Co6 0 γ射线 1 .1kRad处理 ,当年获得M1,以后按系谱选育 ,于 1 992年决选出优良品系龙辐92 0 565。1 993~ 1 994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 ,1 995~1 996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 ,1 997~ 1 998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 ,1 999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 ,于 2 0 0 0年 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优质面包麦 ,命名为龙辐麦 1 1。主要特征特性 早熟 ,生育日数 82d左右 ,株…  相似文献   

16.
吕玲  杨惠 《种子科技》2012,30(9):48-49
1选育过程 新玉56号是新疆新实良种股份有限公司种子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XS06—6为母本、自选自交系XS31-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经南繁鉴定和多年试验比较鉴定筛选,表现突出,2007年、2008年进入公司研究所品种比较试验,暂命名为新实31号。2009年上报正式申请参加自治区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11年6月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被命名为新玉56号,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效率 ,充分合理利用优良玉米自交系 ,笔者在多年种质资源鉴定、筛选和利用研究基础上 ,对 5个优异玉米种质资源作一综合评价 ,提供玉米育种工作者参考。1  K12  1983年陕西省玉米研究所用黄早四 /维春为基础材料 ,经 1983~ 1994年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生育期 夏播 90天 ,春播 10 0天。形态特征 幼苗叶鞘浅红色 ,叶片挺直 ,叶色较浅 ;成株叶片挺直 ,18~ 2 0片叶 ,叶色逐渐加深 ;成熟期叶色浓绿。株高 190~ 195cm,穗位高 65~ 70 cm。花丝浅红色 ,抽丝较快 ;雄穗分枝较长 ,护颖绿色 ,花药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厚果肉黄瓜自交系D8和薄果肉自交系XUE1为亲本杂交后再自交及回交所获得的6个世代(P_1,P_2,F_1,BC_1,BC_2和F_2)为实验材料,肉瓤比的比值记录为表型值,黄瓜果肉厚度遗传分析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黄瓜果肉厚度的遗传适合D-0模型,即为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BC_1、BC_2和F_2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9.50%、1.30%和21.87%,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1.66%、23.14%和52.94%。因此,黄瓜果肉厚度的选择宜在晚世代进行。  相似文献   

19.
黄瓜耐热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耐热和热敏的黄瓜自交系R1和R29及其杂交、回交世代(Fl,F2,B1,B2)为材料进行了黄瓜耐热性遗传模型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黄瓜耐热性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以3个耐热自交系P2(R1,R2,R5)和4个热敏自交系P2(R21,R25,R28,R29)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杂交组合,配合力分析表明:群体一般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方差之比较高,群体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亦较高,控制杂交组合耐热性的主要是一般配合力。  相似文献   

20.
驻玉309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高产、抗病、高抗逆为育种目标,于2001年用自交系驻07为母本,78599-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杂交种。2004-2005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2006年通过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2007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