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型生物固氮菌肥——肥力高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祁东县三种主要水稻土种(红黄泥田,灰泥田,紫泥田)为供试土壤,以杂交晚稻S63,V287,湘晚籼3号为供试作物,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肥力高菌肥的肥效,结果表明,肥力高菌肥的固氮能力强,水稻施用肥力高增产效果好,经济效益高,是一种植得大力推广的菌肥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选用浙江省嘉兴市的青紫泥田、黄斑田、黄化青紫泥田和半砂田等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土为供试土样,初步研究了温度和土壤水分等物理因素对这四种水稻土钾素转化和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冻融、干湿交替处理分别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7~49%和25~52%,尤其是结构良好的黄斑田和黄化青紫泥田,其速效钾提高更为明显.随着温度增加,土壤速效钾水平显著提高,至600℃高温时,速效钾提高8.2~8.8倍.在还原条件下(Eh=-99~-224mV),土壤速效钾水平有下降的趋势,其下降幅度为4~15%.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水溶性钾在土壤中的扩散强度有明显提高,0.3巴含水量与0.8巴含水量相比,钾扩散系数提高4.3倍.因此建议:在大田施用钾肥的同时,还应注意配合干耕晒垡及冬季深翻等合理的水分管理和农作管理措施,以提高钾肥增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渗育紫泥田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达州市广泛分布的渗育紫泥田进行水稻测土配方3414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和水稻施肥量的关系是高度正相关,氮与产量相关性最好,磷、钾次之。根据试验,提出渗育紫泥田水稻高产测土配方施肥建议方案:每亩施用有机肥1300—1500kg,尿素20—25kg,过磷酸钙33—38kg,氯化钾7—9kg。  相似文献   

4.
通过3414试验研究黄紫泥田水稻氮磷钾的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黄紫泥田对水稻的土壤供肥量为N9.60公斤、P2O5 3.84公斤、K2O 3.84公斤,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N9.06公斤/亩、P2O5 3.52公斤/亩、K2O 2.18公斤/亩,水稻最佳产量577.87公斤/亩。  相似文献   

5.
水稻氮肥施用技术Ⅰ.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探明湘南地区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对湘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泥田、紫泥田、冷浸田、冬闲田和绿肥田进行了水稻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因土壤、季节等因素而不同.总的原则是:当土温较低、秧苗幼小、根系不发达,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弱时,氮肥宜迟施,如早稻和冷浸田施氮的适宜时期为插秧后50d左右.反之,当秧苗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强时,则应早施氮肥,如晚稻和红泥田、紫泥田施氮的适宜时期应为插秧后10~15d.2)水稻最佳施氮量也因土壤条件和施氮方法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中等肥力的冬闲田,施氮量可达210kg/hm2,而肥力较高的绿肥田则仅为30kg/hm2,且分次施用比一次施用效果好.在此施氮水平上,若再增加施氮量,则会减产减收,甚至出现负效益.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稻田化肥施用与氮磷流失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合理施用化肥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依据,于1999年调查了湖南省10个县(市)高产稻区水稻产量和施肥情况,采集几种典型高产稻田(红黄泥田、潮沙泥田和紫泥田)耕层土样,田面水样以及受田面水影响的附近田外水样,分析了土样碱解氮和有效磷以及水样中的氮和磷的含量结果表明,目前湖南稻田施肥以施和单质化肥为主,复合肥施用比例过小,化肥施用相对较多的地区氮、磷地表流失明显,田面水与田外水之间氮、磷含量的相关系  相似文献   

7.
保水剂对不同土壤玉米节水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6种不同土壤类型春秋两季玉米施用保水剂能够提高光合效率,减少水分蒸腾.提高C02浓度、叶片水势和土壤含水量,达到蓄水保水、促进增产的效果.但不同质地发育的土壤存在差异,而不同土壤类型施用保水剂后对玉米的增产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春玉米的生物产量和鲜食玉米的产量麻沙泥>黄泥田>河沙泥>灰泥田>紫泥田>红黄泥;而秋玉米则为红黄泥>黄泥田>麻沙泥>河沙泥>灰泥田>紫泥田.由此可见,玉米施用保水剂增产的效果亦与不同质地、不同土壤类型有关,而且还与土壤本身的保水蓄水性能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水稻氮肥施用技术I.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探明湘南地区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对湘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泥田、紫泥田、冷侵田,冬闲田和绿肥田进行了水稻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因土壤、季节等因素而不同,总的原则是:当土温较低、秧苗幼小、根系不发达,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弱时,氮肥宜迟施,如早稻和冷侵田施氮的适宜时期为插秧后50d左右。反之,当秧苗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强时,则应早施氮肥,如晚稻和红泥田、紫泥田施氮的适宜时期应为插秧后10~15d.2)水稻最佳施氮量也因土壤条件和施氮方法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中等肥力的冬闲田,施氮量可达210kg/hm^2,而肥力较高的绿肥田则仅为30kg/hm^2,且分次施用比一次施用效果好,在此施氮水平上,若再增加施氮量,则会减产减收,甚至出现负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禄丰地区紫泥田条件下,在大白菜上进行“天腾”低浓度复混肥料施用,单质氮、磷、钾肥施用,常规施肥和不施肥的对比试验。经过田间试验证明,亩施“天腾”低浓度复混肥80kg、尿素33kg的施肥方法在大白菜上取得的增产效果显著。采用“天腾”低浓度复混肥料是大白菜增产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灰棕紫泥水稻土是四川盆地的主要水稻土,在川东地区占有较大面积。目前,针对该土壤的研究资料较少,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土壤的平衡配方施肥工作,本文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对该种水稻土的不同施肥水平与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土壤油菜施肥与产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灰棕紫泥水稻土种植油菜,N、P一次项和NP的交互项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K的一次项达到了显著水平。根据本试验,提出类似地区油菜高产高效配方施肥建议方案为:每公顷施用有机肥15000kg,纯N 290.25~323.25kg,P2O5 110.64~146.28k,K2O 66.9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