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业》2016,(11)
正果园间作是以自然仿生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依据,将高大果树与低矮作物互补搭配而组建的具有多生物种群、多层次结构、多功能、多效益的人工生态群落。果树结果多数比较晚,为了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特别是在幼龄果园,需要实行果园间作或套种。果树树体高大,根系较深,能够占据地面上层空间和利用深层土壤营养与水分。农作物相对矮小,可利用近地面空间和浅层土壤营养与水分。果园间作  相似文献   

2.
果园生草覆盖研究动态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草覆盖作为一种果园地面管理方法,可为果树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保持园内的生态平衡,是保证果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综述国内外生草覆盖的研究进展,对果园生草覆盖制度的未来发展及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有清耕法、覆盖法、生草法、免耕法等.我国果园传统的耕作方法是清耕法,即果园终年保持土壤疏松无草的状态.清耕法的主要优点是:由于土壤保持疏松通气,故能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有机质的分解,短期内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供给,促进果树生长.  相似文献   

4.
徐容 《农家致富》2005,(5):35-35
一、全国普施法 先把肥料普施于果园地面.随后结合果园耕翻或冬季深中耕.把肥料翻入土层,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根系已满园的成龄果园或密植果园的成龄果树或密植果园的大量施肥,肥料多以粗肥为主。  相似文献   

5.
果园土壤管理新方法--生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有清耕法、覆盖法、生草法、免耕法等。我国果园传统的耕作方法是清耕法,即果园终年保持土壤疏松无草的状态。清耕法的主要优点是:由于土壤保持疏松通气,故能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有机质的分解,短期内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供给,促进果树生长。但长期  相似文献   

6.
<正> 果园生草法是果树植株间不耕作,种植多年生牧草做覆盖的土壤管理方法。生草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生草制是果树生产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但在我国推行二三十年后仍然不是十分普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未放弃"耕作"的作用,但又保证不了耕作的效果在长期"精耕细作"的传统农耕思想范畴内,果园土壤管理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常规作物生产的土壤管理理念,很多技术是借鉴一年生的大田作物制定的,如频繁的耕、  相似文献   

8.
地面覆盖方式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同一条件果园的不同地面覆盖方式进行土壤含水量、微生物种群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保水角度而言,果树行间覆盖园艺地布土壤含水量最高,可达17.41%,其次为覆盖麦草、覆盖地膜,种三叶草的保水效果最差。果树行间种三叶草根际微生物含量最高,种草对恢复果园根际微生物环境效果最好;覆麦草地面覆盖时真菌/细菌比值最高,覆盖地膜时真菌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果园地面管理方法是现代果园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管理技术,其中,生物覆盖法通过人为在树盘地面覆盖活体物质从而达到提高土壤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目的,对果树生长发育及土壤质量影响较大。为热带果园生物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生物覆盖技术对热带果园土壤生态效应、培肥效应、微生物调控效应、作物效应及果园微环境调控效应等方面对近10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生物覆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读者程齐刚问:苹果园土壤透气性如何改善?答:果农在灌溉过程中要摒弃大水漫灌的方式,采取沟灌。不但节水、投资少,而且可以将水直接浇到20厘米以下的果树根系吸收区,灌溉效果好,不会造成根系缺氧窒息死亡。另外,果农要在越是干旱的季节越做好果园耕作,打破土壤板结。除此,还要注意果园的排涝,谨防果树根系呼吸不畅。除了这些外,在平日果园管理中重视有机肥、菌肥的施用,增强土壤肥力和土壤活性。  相似文献   

11.
果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果园的耕作制度如何,直接影响果树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现将果园的几种较理想的耕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应大力推广果园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北方果产区果园大部分无灌溉条件,春季3-5月是果树需水最敏感时期。当此间降水量不足历年一半或果园田间持水量低于50%持续1个月以上就会出现旱情。因为,这时多数果树处于旺长期,采取春灌和保墒耕作技术防御春旱是增产的关键。当果园土壤田间持水量小于60%时春灌1~3次可增产10%~30%。  相似文献   

13.
果园地面管理方法是现代果园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管理技术,其中,生物覆盖法通过人为在树盘地面覆盖活体物质从而达到提高土壤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目的,对果树生长发育及土壤质量影响较大。为热带果园生物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生物覆盖技术对热带果园土壤生态效应、培肥效应、微生物调控效应、作物效应及果园微环境调控效应等方面对近10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生物覆盖技术的未来发展及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忌侵占树盘的营养面积一般套种的作物要距离树干2米远,最起码也要在树冠垂直投影线以外。幼年果园的套种面积不得超过果树面积的一半,否则在为套种作物施肥、浇水或耕作时容易撞伤果树。忌套种吸肥能力强和与果树相克的作物套种的作物应该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持地力,不传播病虫害且又  相似文献   

15.
张安景  余殿 《中国农资》1995,(5):12-13,8
<正> 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供应果树生长和结果的需要。创造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的土壤环境,是果树早产、高产、优质、稳产的基础。因此,栽培上必须加强果园的土、肥、水管理。其主要措施包括合理耕作,改良土壤,加深土层,增施肥水、提高肥力,为果树根系的生长和分布创造有利的土壤条件,以便根系吸收和供应果树生产需要的养分和水分,促进果树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介绍果园常见土壤耕作方法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而介绍了果园土壤可持续性耕作方式——果园生草覆盖制。在果园生草覆盖研究中介绍果园草种选择的原则,着重介绍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以期推动果园生草更系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果园种植鼠茅草与清耕园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果园生草后,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土壤酸碱度,显著提高了表土层的含水量,有效地降低了地面最高温度,稳定了土层温度,促进了果树的生长发育,苹果产量提高,果实总糖量和维生素C含量增加,总酸度减低,果实品质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8.
果产区果园大部分无灌溉条件,且山地果园居多,春季(3~5月)又是果树需水最敏感时期,春旱对果树威胁很大。当此间降水量不足历年一半或果园田间持水量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0%,持续1个月以上就会出现旱情。采取春灌和保墒耕作技术防御舂旱是增产的关键。当果园土壤田间持水量小于60%时,春灌1~3次可增产10%-30%。我国北方、南方冬季雨雪稀少,果树越冬前的冬灌既能防寒保温,又能补给早春所需水分,是增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果树土壤管理一直运用传统的清耕制,而世界上果树生产先进国家,果园土壤管理90%以上是实行果园生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施果园生草是生产绿色和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一、果园生草法的概念果园生草法的狭义概念是除果树树盘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的土壤管理方法。而广义的概念是指人工全园种草或果树行间带状种  相似文献   

20.
所谓果园生草,即在果园内人工种植对果树有益的草本植物。生草栽培是现代果园推行的土壤管理制度,可以克服传统果园管理模式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大量消耗及水土流失的弊病,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果实产量、质量。夏、秋季生草覆盖地面,有利于防旱保墒。果园生草后,可对全园实行多年休耕、免耕,大大减少除草、翻耕用工,节省管理成本。果园生草栽培制度在发达国家包括我国的台湾早已成为一种常规技术.得到大面积的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