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蛋白质的功能、营养与应用黑龙江三江食品公司刘国志,孙敏前言植物性蛋白质是重要的蛋白资源。有人用能量转换方法测算:生产1公斤动物性蛋白质需要4公斤的植物性蛋白质;1公顷土地生产动物性蛋白质仅有48公斤。如生产大豆蛋白质可获得672公斤,可见动物性蛋...  相似文献   

2.
1984年汕优63在我县不同海拔设点示范,获得亩平693.65公斤的高产,比其它老组合亩增153.5公斤,增产28.4%。1985年推广达4200亩,平均亩产干谷568.7公斤,比一季中稻品种亩增239.5公斤。1986年全县推广达6.2万亩。  相似文献   

3.
1983~1985年,我市棉花生产连续获得平均亩产皮棉85公斤、95公斤和82公斤的好收成,并且涌现出一批亩产超100公斤的植棉乡、村和农户。为系统总结这些高产经验,三年来共调查了60户、109块棉田,调查面积为176.94亩。这些高产田块三年平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麦茬籼型杂交稻节水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性为基础,运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原理,研究基、蘖、促花、保花肥4个时期的氮肥用量和密度共5因素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计算机模拟选优结果表明:亩产600~700公斤的适宜栽插密度为2.0~2.6万穴,除施足一定数量的有机肥和磷、钾肥外,每亩施基肥氮素化肥(折纯氮,下同)3.0~3.5公斤,分蘖肥3.4~3.7公斤,促花肥为1.4~1.7公斤,保花肥为1.5~1.9公斤,这4次氮肥占总施氮量的百分比为32:95:16:17,即基蘖肥约占2/3,穗肥占1/3。这与本地大面积高产田的经验方案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芝麻雄性核不育两系制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选育成的芝麻雄性核不育系及相应恢复系,研究以现蕾至始花期花药特征为标记获得全不育的芝麻两系法制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不育度达到99.0%.制种田不育株自然异交结实率可达99.5%以上。制种亩产量常21.3—42.5公斤,不育系繁殖亩产量20.25公斤,繁殖田、制种田与生产田面积比为1:100:10000。  相似文献   

6.
1986年开始,湖南省连续三年组织山区玉米覆膜丰产栽培试验示范,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986年在龙山、慈利进行小面积玉米覆膜栽培试验,平均亩产分别达到538.6公斤和482.7公斤,比露地栽培玉米每市增产190.6公斤和84.7公斤。1987年扩大列11个县试验示范,面积增加到1.76万亩,在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仍然获得亩产288.1公斤的好收成,比露地栽培的玉米每亩增产  相似文献   

7.
《大豆科技》1998,(4):14-15
灾年百万亩大豆亩产突破200公斤的措施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农业处张山金1997年九三分局的大豆生产遇到了严重的雹灾和初霜危害,由于几项关键措施实施得好,使灾年获得大面积丰收。197年全分局种植大豆1,173,142亩,城管局和局直属农场的2775...  相似文献   

8.
棉龙疯长的诊断与主茎叶技术王伯华江苏盐城上冈农科站224731棉花疯长的结果是;“芭蕉大的叶子,白果大的桃子,一百公斤的架子,五十公斤的皮子”。实践中诊断疯长棉的生育规律,正确处理主茎叶的技术,是转化矛盾、促进结桃增产的有效途径。1生理状况1.1推测...  相似文献   

9.
大荔县是我省唯一的全国优质棉基地县。1986年全县23.9万亩棉花获得了大幅度增产,平均亩产量67公斤,比上一年增产33.7%,亩增皮棉16.9公斤,比历史最高的1982年增产24.1%。全县27个植棉乡镇中,有8个乡亩产超过75公斤,占全县总植棉面积  相似文献   

10.
从1984年开始选用威优35,在面积1.24亩的稻田作早稻栽培试验,获得亩产652.2公斤的高产;1985年为670.6公斤,1986年为656公斤,连续三年亩产都超过650公斤。三年的穗粒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灌云县农技中心,1991年承担了连云港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夏大豆千亩连片亩产200公斤高产开发技术试验课题。落实在同兴镇新兴、大兴和正兴三个村,面积1250亩,经市科委验收,当年就获得了亩产226.8公斤的好收成。初步通过了鉴定。1992年9月14日经连云港市科委组织了由市科委成果科科长周恒貌等领导及专家验收,理论产量为243.4公斤,其中3.6亩高达278.8公斤,其主要组装配套技术是: 一、良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实践证明,良种是获得大豆高产的基础。该高产开发试验田选用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74—12”良种。“74—12”属有限结荚习性,分枝性较  相似文献   

12.
地处秦岭、巴山间的陕西安康地区,自1981年推广杂交稻以来,到1991年面积达45,3万亩,占水稻面积的91.4%;稻谷总产由1981年的9572万公斤,提高到1991年的1.94亿公斤,增长1倍;单产由228.5公斤提高到408公斤,增长78.5%。比同期小麦单产增长速度高出24个百分点,比玉米高出9.8个百分点。汕优63等组合在该地种植,米质优良,受到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3.
1990—1992年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只施氮磷肥可获得高产,但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按比例配施钾肥,可进一步提高向日葵的产量.钾肥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50公斤K2O/公顷,N、P2O6、K2O最适比例为2∶1∶2.  相似文献   

14.
1989年,武冈县农业局在该县江塘乡新竹村,试种一亩威20A×测64-7再生制种,获得亩产32.1公斤种子,加上头季的243公斤,两季制种亩产275.1公斤。 再生母本株高49.8厘米,30.64万穗,穗长14.1厘米,穗总粒61.3粒,实粒5.3粒,千粒重25.6克;父本株高92.4厘米,9.49万  相似文献   

15.
1、1985年凤凰县多点示范迟熟杂交中稻汕优六三110.7亩,获得平均亩产549公斤。1986年扩大到45400亩,平均亩产达529公斤,其中亩产650公斤以上的4200亩。1987年将扩  相似文献   

16.
1985年,我市46075亩晚稻获得了大丰收,总产18777吨,分别1984年和1983年增产1071吨和534吨,平均亩产407.5公斤,分别比1984年和1983年增加42.0公斤和21公斤。无论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啤酒工业的需要,近年来我市逐步推广优质大品种苏引麦2号(原名冈二)。但因原来种植的盐辐矮早三大麦亩产可达550公斤左右,苏啤一号也在500公斤左右,植株高于上两个品种的苏引麦2号能否获得500公斤以上产量,关系到该品种的推广速度。因此,1990年和1991年秋播时我们开展了苏引麦2号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昌邑县龙池乡属滨海潮土。1989年植棉266公顷,平均每公顷产1.3吨(89.3公斤/亩);1990年植棉457公顷,每公顷产1.4吨(92.8公斤/亩);1991年植棉702公顷,每公顷产1.6吨(105.1公斤/亩)。获得了667公顷连片盐碱地棉花1500公斤/公顷(100公斤/亩)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棉蒜双高产栽培技术许庆稳山东巨野县农业局274900近几年来,对棉蒜套种高产高效模式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好成绩。1993年在三个乡镇推广的333公顷,平均每公顷产蒜苔2250公斤,蒜头1.64万公斤,皮棉1239公斤,产值3.35万元,分别是一熟春棉...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16     
中棉所16早熟、抗病、优质,适于黄淮海棉区作麦套夏棉种植。推广麦棉两熟种植制度后,在同一块耕地上,一年每公顷可收小麦4500~6000公斤,皮棉1050~1200公斤,高产田块达1500公斤,均获得了麦棉两熟双丰收。中棉所16棉纤维洁白,绒长、绒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