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颡鱼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一般2龄鱼即性成熟,少数1冬龄即性成熟.雌鱼较雄鱼生长速度慢,个体较同龄雄性小,雌鱼怀卵量体重50克左右的个体约为2000~3000粒,60~70克的个体约3000~5000粒,100克左右的个体约7000粒左右,属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在4~7月间,水温20~30℃,亲鱼有挖巢产卵习性,产卵后雄鱼守巢护卵,卵略呈黄色、粘性沉性卵.吸水后卵径2毫米左右,在水温25℃左右经2~3天,孵化出苗.  相似文献   

2.
鲫鱼为温水性鱼类,喜在水的底层活动,耐寒,耐盐碱,耐低氧.生存水温0.5~38℃,生长适温20~32℃,生长最佳水温22~28℃.杂食性,吞食,偏重植物性食物.夏花阶段食性与成鱼相似.自然条件下生长相对较慢.产卵较早,产卵温度20~25℃.流水对鲫鱼的成熟和产卵有刺激作用.雌鱼大部分2龄性成熟,可单养、混养.目前,以银鲫和以银鲫为母本的杂交鲫为最佳的鲫鱼养殖种类,体型美,色泽佳,肉嫩易得,技术成熟,易养殖,高产高效,市场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3.
1.选择培育健壮亲鱼选作人工繁殖的亲鱼应在2龄以上、0.25公斤左右,且体型好,鳞片全,体质壮,雌雄比例1~2比1。亲鱼池面积以1000平方米为宜,放养量500公斤左右。饵料以豆饼、菜籽饼、糠麸为主。2.刺激亲鱼发情产卵水温在16~29℃时,白鲫均可产卵,尤以18~22℃产卵最多。为刺激产卵,可在中  相似文献   

4.
淡水白鲳在池塘中一般3龄成熟、产卵,属分批非同步类型。1千克体重雌鱼约产卵8~10万粒。人工催产水温为25~30℃,最适水温是26~28℃。在长江流域繁殖期为5~9月份,产过卵的亲鱼经30~40天强化培育后可再次人工催产。淡水白鲳不耐低温,当水温下降到12℃时大部分成鱼失去平衡,如持续2天便会出现冻伤及死亡,降至8℃则致死。所以用于繁殖的亲鱼需保温越冬。要是通过加温越冬,强化培育,淡水白鲳甚至在3月初便能繁殖。  相似文献   

5.
淡水白鲳生存水温10~42℃,生足水温12~35℃.最适水温28~30℃.低于10℃出现异常反应,8℃部分死亡,7℃全部死亡.产卵最适水温25~28℃.  相似文献   

6.
一、繁殖习性 泥鳅一般二冬龄后成熟,产卵期4~9月,但以5~7月、水温25℃左右时为最盛,卵圆形,卵径1.2~1.5毫米,黄色,有粘性,但粘附力不强.产卵后卵附着在水草或其它物体上,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  相似文献   

7.
白斑红点鲑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至2009年,对白斑红点鲑进行了人工繁殖、胚胎发育和苗种驯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红点鲑在水温低于18℃水泥池中培育,3龄性腺发育成熟,亲鱼每年产卵均在水温降低至10℃时,且产卵时间比较一致,繁殖期雌雄性亲鱼形态区别明显,经统计4龄亲鱼怀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优于3龄亲鱼;白斑红点鲑受精卵为橙黄色沉性卵,具有卵膜较厚卵黄含量多,胚盘较小等特点,受精卵在水温4.56~8.17℃条件下,积温达到429.29℃.d开始孵化出膜,积温达到729.38℃.d开始摄食,此时卵黄囊吸收到1/2,苗种经过5个驯化阶段历时49 d,完成人工驯化,白斑红点鲑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为人工养殖打下坚实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白甲鱼生物学特征与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甲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常生活于0~36 ℃的中下层流水水体中,最适摄食生长温度为18~28 ℃,植物食性,以高等植物碎片、丛生藻类为主,3龄以上性成熟,绝对怀卵量为9~26粒/g,成熟卵直径1.99~2.31 mm,产卵季节为2~4月,产卵水温18~27.5 ℃.可以通过人工授精进行种苗繁殖和分段培养,体长3 cm时放养密度为4 000~5 000尾/667m2.  相似文献   

9.
圆尾斗鱼为分批产卵鱼类。性比1:1,繁殖年龄1^+~2^+龄;产卵的最适水温是23-27.5℃,最低水温19℃,最高水温30.5℃,每批的平均产卵量为911.06粒,平均孵化率为78.3%。在本实验中,配对亲鱼最多可产4批卵,两批之间的间隔时间为6-32d不等;在卵化过程中,受精卵浮于气泡巢中,并有雄鱼护巢。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甘薯天蛾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饲养及野外调查,研究了温度对甘薯天蛾日Herse convolvuli (L.)生长发育的影响、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年生活史以及幼虫取食量、幼虫体色分化、成虫产卵前期和产卵量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甘薯天蛾在长沙地区每年发生4代;幼虫共5龄;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10.8℃、1龄幼虫20.7℃、2龄幼虫13.6℃、3龄幼虫14.3℃、4龄幼虫13.1℃、5龄幼虫12.9℃、蛹7.8℃,有效积温分别为45.1日.度、11.2日.度、32.7日.度、32.8日.度、36.6日.度、111.3日.度、252.1日.度;每雌产卵量43~665粒,平均276粒;产卵期2~6d,产卵前期2~5d;适宜交配和产卵的温度是23~30℃.由上述结果可知:光照强度是导致幼虫体色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4.产卵①产卵池应背风向阳,注排水方便,面积0.5~1亩,清除杂草和野杂鱼。孵化池面积2~3亩,条件同产卵池。鱼巢可激发产卵和粘附受精卵,常用稻草、杨柳须根、水草、金鱼藻等,扎成直径5~10厘米1束。②自然产卵,水温1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泥鳅一般二冬龄后成熟,产卵期4~9月,但以5~7月、水温25℃左右时为最盛,卵圆形,印径1.2—1.5毫米,黄色,有粘性,但粘附力不强。产卵后卵附着在水草或其它物体上,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  相似文献   

13.
1青虾的繁殖 青虾产卵期在4~10月份,其中5~6月份为产卵盛期,适宜水温18℃以上,最适温度22~29℃.  相似文献   

14.
<正> 泥鳅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  相似文献   

15.
一、鱼苗生产 所需要的种苗,可采集自然繁殖的,经1年生长,全长约5厘米,体重2~3克的泥鳅.采集时间一般在3~4月份.若自行培育种苗,可进行人工繁殖. 泥鳅一般在2龄性成熟,5~8月份陆续产卵数次,每尾怀卵量在2 000~15 000粒之间,每年5~7月份(水温在25℃左右),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长在8厘米以上的亲鱼进行自产或人工催产.成熟的雌体肚大柔软,略带红色,胸鳍短圆.  相似文献   

16.
武昌南湖圆背角无齿蚌雌蚌繁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武昌南湖圆背角无齿蚌繁殖习性 ,该蚌为雌雄异体 ,雌雄性比为 1∶1 .1 61 5,各月、各龄雌雄性比与其自然性比有显著的适合性 ;1 龄性成熟 ,4~ 8月中旬为繁殖期 ,5月为繁殖高峰期 ,产卵适宜水温为 1 9.9~ 30 .8℃ ,繁殖高峰期的平均水温为 2 3℃ ;平均怀胚量约 6.8× 1 0 5,5月怀胚率最高 ,达82 .46%。卵细胞分批成熟 ,分批排放 ;育儿囊中的钩介幼虫大小 (壳长×壳宽×绞合部宽 )为 1 78μm× 1 57μm× 1 2 2 μm。  相似文献   

17.
泥鳅二龄成熟即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无异形,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雄鳅个体不肥不大,较平扁。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月~8月。5月~6月水温在25℃时是产卵的盛期。  相似文献   

18.
三色神仙鱼     
三色神仙鱼又称燕儿鱼,为鲈形目,慈鲷科,神仙鱼属一种淡水鱼类,需酸性的软水饲养.饲养水温22 ~ 26℃,繁殖水温27 ~ 28℃.是由原生斯卡神仙鱼培育出的人工变种,体色相较原始种有了极大的变化,非常美丽,是经典名贵的传统观赏鱼类. 繁殖方式:卵生.雌鱼每次产卵300 ~ 500粒,约7~10天第二次产卵.  相似文献   

19.
杨保国 《新农村》2005,(10):20-20
1.亲鳅选择 泥鳅自然产卵在每年的4~8月,水温达到20~25℃左右时为产卵盛期。繁殖用的亲鳅要选择2龄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雌泥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体重20克以上、腹部膨大和胸鳍宽而前端圆的个体;雄泥鳅应选取胸鳍狭窄而前端较尖的个体。  相似文献   

20.
观察表明虚库蠓嗜吸黑白花奶牛血,以2岁牛最甚,叮咬部位以背侧部为主.雌蠓饱血后96h 内死亡率,饲养于大空间的低于小空间的(P<0.01);产卵率则高于小空间的(P<0.01),夜晚的产卵率高于白天(P<0.01).雌蠓饱血后至产卵历时与气温(22-24.5℃)呈负相关(r=-0.6534~(**));虫卵孵化历时与水温(22-32℃)呈负相关(r=-0.757~*).1龄幼虫在水中表现出3种向性:向地性、趋触性和背光性,其活力与水温(22-40℃)呈负相关(r=-0.9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