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家畜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对我国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作为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流行病学调查是布病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根据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分析了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病例定义的准确性,不同流行病学调查目的的抽样策略,以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可能导致的偏倚,以期从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方面,为我国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湖南省长沙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对2010—2016年长沙市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因素和近年来的流行趋势。结果显示:长沙市近7年的动物布鲁氏菌病总平均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96%、2.90%;人布鲁氏菌病与动物布鲁氏菌病发病趋势一致,与地区分布相吻合。同时,分析了造成长沙市布鲁氏菌病没有实现净化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威海市规模养殖场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对其提供科学的防控依据,2015年底对全市53个规模牛场、46个规模羊场进行了布鲁氏菌病抽样检测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检测出阳性牛场1个、阳性羊场3个,牛羊群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率分别为1.89%和6.52%。调查结果表明,威海市的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率较低,疫情处于稳定控制状态,暴发的风险较低,但应加强对布鲁氏菌病的监测,落实消毒灭源、调运监管、流行病学调查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笔者分析了成武县牛羊布鲁氏菌病在畜间流行情况及从业人员的知晓率,探讨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为人兽共患传染病,对家畜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近年来,由于生产方式和跨区域频繁调运,羊布鲁氏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通过调查峨山县近三年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分析流行特点及原因,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楚雄州养殖业健康发展,通过对楚雄州近几年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该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来防止布鲁氏菌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延平区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及防控情况,对延平区所有牛羊养殖场(户)和牛羊养殖散户开展抽样调查,采集牛羊血清进行检测并填写调查问卷。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布鲁氏菌病抗体均为阴性;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牛场的防控意识和措施要显著强于羊场和牛羊散养户。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流通环节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和传入风险,为科学防控疫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全市3个家畜布鲁氏菌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县和8个区县中的3个牛羊定点屠宰场、2个活畜交易市场和短期牛羊育肥畜群进行监测,共采集12 672份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家畜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抗体总阳性率为1.17%。χ2检验分析显示:流通环节与本地养殖环节的牛羊阳性率有显著差异;流通环节的羊阳性率明显高于牛;全市8个区县的羊阳性率和不同来源地的羊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流通环节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养殖环节;流通环节的监管不到位是布鲁氏菌病传入乌鲁木齐市最大的威胁;乌鲁木齐市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严峻;不同区县要采取不同的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汉中市采取"检疫、检测、消毒、扑杀、无害化处理、疫病净化"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对畜间布鲁氏菌病进行检疫净化,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当地布鲁氏菌病流行率为0.48%,2014年下降到0,连续两年维持无疫。本文从工作思路、工作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汉中市开展畜间布鲁氏菌病检疫净化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同时分析总结了汉中市布鲁氏菌病净化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检疫净化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银川地区奶牛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采用平板和试管凝集试验对591份奶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被检牛只患布鲁氏菌病的有13头,平均阳性率为2.20%(13/591),其中规模养殖场、小型养殖场及农户饲养奶牛的布鲁氏菌病的阳性血清数分别为4份、3份、6份,阳性率分别为1.09%、2.44%和5.88%。此外,对某牛场近3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场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呈下降的趋势。针对此次调查结果,分析了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所致,全世界分布广泛,属于人畜共患病。本文从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症状表现、流行原因、防控措施等方面对该疾病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为疫病防控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河南省未免疫羊群布鲁氏菌感染情况,2018年以河南省未免疫布鲁氏菌病疫苗的羊群为研究对象,开展羊群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普查,共对1 830个场群的59 462份血清样品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空间、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羊群布鲁氏菌感染抗体平均场群阳性率为3.93%,个体阳性率为1.24%;豫西地区场群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均最高,分别为12.31%和6.43%,豫东地区最低,分别为0.55%和0.04%;散养户的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7.53%和2.17%,而羊屠宰场和交易市场中未检出阳性。结果表明:豫西地区以及散养户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全面免疫的防控措施,降低该地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率;豫东、豫南地区和种羊场等流行率较低的地区和场点,可采取检测、扑杀等措施,逐步实现净化目标;羊屠宰场和交易市场虽然无阳性检出,但应继续加强监测,防止病菌交叉传播。通过本次河南省未免疫羊群普查,基本掌握了全省未免疫羊群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从而为全省羊群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状况,为该地区提供控制畜间布鲁氏菌病的参考。[方法]采用问卷和血清学监测的方式,在全市范围进行了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羊群布鲁氏菌病平均阳性率为3.71%,最高阳性率达7.94%;养殖规模越大阳性率越低;母羊阳性率高于公羊。[结论]大同市羊布鲁氏菌病流行面较广,感染比较严重,尤其是散养羊群和母羊,建议采取“免、检、杀、消”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流行情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动物的布鲁氏菌病以及人的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布鲁氏菌病对我国的养殖业、经济人的健康威胁。从而使布鲁氏菌病成为了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迫切的需要加强我国布鲁氏菌病防控与公共卫生安全。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布鲁氏菌病的危害以及我国的流行趋势,来讲述布鲁氏菌病防控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关于加强我国布鲁氏菌病防控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情况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县50%以上乡镇对牛羊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抽检的规模化牛羊养殖场(户)占被调查乡镇牛羊规模化养殖场(户)的30%以上,抽检的牛羊数量占规模化养殖的30%以上;抽检的牛羊散养户占被调查乡镇牛羊散养户的10%以上;抽检的散养牛羊数量占散养牛羊的10%以上。调查清楚本地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现状和流行规律,分析查找出当前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流行的原因,制定并建立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及防控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作者对布病的流行概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介绍了目前布氏杆菌的主要分离、诊断和防制措施进展。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黑龙江省在历史上是全国布病疫情流行比较严重的地区.为建立羊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方法,实现对羊布鲁氏菌病发生风险的精确预测和预报,2006~2007年,我们应用血清学、病理学、病原学等方法对黑龙江省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并应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对羊布鲁氏菌病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筛选.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以流产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每年报道的病例超过500万例。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范围在不断变化,每年都有新的地域发生,给全世界动物产品及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及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临床表现及防控措施等进行综述,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绵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致病机理等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以期为绵羊的饲养员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