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调查,供试34个果园的施肥量和产量变异很大。许多果园施氮肥过多,钾肥太少。经叶分析,N,P,K,Fe,Zn的平均含量依次是22.8±2.5g·kg-1,1.4±0.2g·kg-1,10.7±2.0g·kg-1,225±51mg·kg-1和18.74±12.36mg·kg-1.K和Zn的含量低于正常值的果园数分别占35.3%和58.9%.多数果园N,P,K营养不平衡,营养三要素的需要顺序多是K>P>N.根据目标产量、生产单位果品需要养分量和养分平衡指数,确定了各果园的最小养分因素及其需肥量,并按养分比例法推荐了其他肥料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2.
对黑穗醋栗土壤施K肥和叶面喷施K肥研究表明,施K肥可以明显增加黑穗醋栗叶片中K素含量,并且增加叶片中N素含量,降低P、Mg含量,使树体营养趋于平衡,改善树体潜在缺K问题.从改善树体营养效果来看,土壤施K以每株0.15kg~0.3kg为宜,且萌芽前施入效果明显;叶面喷施效果次于土壤施肥,适宜浓度为0.5%~1%K2SO4。  相似文献   

3.
板栗苗木叶片氮磷钾含量与生长量动态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板栗la生苗叶内氮(N)、磷(P)、钾(K)含量和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随季节(月份)更替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内N,P,K含量随季节(月份)更替呈有规律变化,三者含量均以5月中旬最高(53.36g·kg ̄(-1),1.47g·kg ̄(-1),5.939.kg ̄(-1)),至7月中旬降为最低值(13.31g·kg ̄(-1),0.45g·kg ̄(-1),4.65g·kg ̄(-1)),8月中旬N,P回升为22.369.kg ̄(-1)和1.23g·kg ̄(-1),而K至9月中旬回升为5.54g·kg ̄(-1),之后均呈下降趋势;苗高和地径相对生长量动态变化与N,P,K含量动态变化之间有明显的偶合性。测定苗木叶内N,P,K含量动态变化可为科学培育苗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用2头装有长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空怀水牛,比较研究舍饲稻草──混合精料(1期)与青刈草(2期)两种日粮条件下水牛复胃氮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2期与1期比较,瘤胃液pH降低2.02%(P<0;01),NH3-N提高266.96%(P<0.001),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提高486.36%(P<0.001);昼夜十二指肠食糜pH增高22.06%(P<0.001),流量增加23.36%(P>0.05),总氮流量增高52.06%(P<0.05),非氨氮(NAN)增加53.35%(P<0.01),MCP氮增加101.88%(P<0.01),饲料及内源性氮增加44.20%(P<0.05),NH3-N增加47.65%(P>0.05),尿素氮降低23.35%(P>0.05),昼夜食糜总氮流量与摄食总氮量之比下降14.13%(P<0.001),复胃有机物(OM)消化率提高26.90%(P<0.05),MCP合成效率提高34.81%(P>0.05)。  相似文献   

5.
乾县苹果营养诊断和施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调查,供试34个苹果的施肥量和产量变异很大,许多果园施氮肥过多,钾肥太少。经叶分析,N,P,K,F,Fe,Zn的平均含量依次是22.8±2.5g.kg^-1,1.4±0.2g.kg^-1,10.7±2.0g.kg^-1,225±51mg.kg^-1和18.74±12.36mg.kg^-1和Zn的含量低于正常值的果园数分别卤35.3%和58.9%,多数果园N,P,K,营养不平衡,营养三要素的需要顺  相似文献   

6.
以辣椒,番茄为供试蔬菜,以烟道灰为基质,从6种供试营养液中筛选出两种适用于茄果类蔬菜育苗的营养液配方。即N:P:K为2:1:5浓度0.24%的尿素-磷酸二氢钾加微量元素配方;N:P:K为1:1:1,浓度为0.21%的复合肥加微量元素配方。  相似文献   

7.
香蕉的氮磷钾营养特性及其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广东新,老蕉区香蕉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香蕉不同生育阶段及不同品种的氮磷钾营养特性相一致,吸收量大小顺序为钾>氮>磷,N,P2O5,K2O吸收比例为1:0.19:3.72,香蕉亩产2-3吨,氮钾肥的适宜用量为每造亩施纯N40-60公斤,K2O60-80公斤。  相似文献   

8.
1991~1994年进行了麦-稻-稻三熟轮作制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积累和土壤氮磷含量,且能活化土壤磷素.全年肥料投入量C,N,P2O5,K2O分别为2700,415,140,225kg/hm2,C∶N∶P2O5∶K2O为6.52∶1.00∶0.34∶0.54,且以三季作物各1/3的有机碳投入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辣椒营养吸收特性及优质高产施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条件下每生产100kg干辣椒吸收N9.64-11.24kg,P2O52.37-2.56kg,K2O8.72-10.89kg,N:P2O5:K2O为1:0.23-0.25:0.79-1.02。吸收高峰期在盛果期,营养敏感期在生长前期。在缺钾土壤上不施钾肥辣椒易产生严重的钾素胁迫,生长发育受阻。氮钾配施比单施氮平均增产62.0-70.0%,施钾产投比达到10.94-22.15。施钾改善辣椒商品性  相似文献   

10.
新疆次宜棉区棉花养分吸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疆次宜棉区高产棉花矿质养分吸收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吸收N,P2O5,K2O分别为258.33,107.45,249.09kg·hm-2,分别分配在铃中的为86.75%,81.02%,68.42%,N∶P2O5∶K2O为1∶0.42∶0.96,经济系数0.50。  相似文献   

11.
果园生草对幼龄龙眼园土壤肥力和树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果园生草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中速效N和速效K比生草前分别提高了189.3%-217.1%和12.8%-59.1%,速效P由痕迹提高到14.0×10^-6-26.1×10^-6;全N和缓效K分别提高了17.4%-27.5%和39.9%-157.1%,pH值和有机质也比生草前有所提高;全P和全K比生草前有所下降,可能与生草收割多翻埋少有关。生草还促进了龙眼树的生长,干周和冠幅的增长率分别由清耕对照的8  相似文献   

12.
秸秆的施用方法对三熟制稻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1 ̄1994年进行了麦-稻-稻三熟轮作制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积累和土壤氮磷含量,且能活化土壤磷素。全年肥料投入量C,N,P2O5,K2O分别为2700,415,140,225kg/hm^2,C:N:P2O5:K2O为6.52:1.00:0.34:0.54,且以三季作物各1/3的有机碳投入为佳。  相似文献   

13.
应用A.GCooper营养液膜技术种植番茄养浓度电导率EC值控制在200-2800us/cm较适宜,随生育期而异,果实膨大期>果成熟期>盛果期>花蕾期,每株番茄全生育期N、P、K、Ca、Mg消耗量分另为8.253、5.637、13.844、6.771和2.635g,水分消耗约50L,主要营养元素的利用率比土壤养分利用约高1倍。形成番茄果100kg埯N0.35kg'P0.24kg,K0.59kg,c  相似文献   

14.
银杏不同营养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季节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时期银杏根、茎、叶中8种主要元素的含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中各元素浓度随器官生长发育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叶、枝、梢的需养期具有重叠的特点,5月初到6月中旬是各种器官需养的关键期.6月中旬到7月上旬叶片中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相对稳定,是叶分析的最佳时期.平均而言,不同器官中N,P,K含量均是N>K>P,叶中含N最高,枝中含P,K最高,根中N,P,K含量均相对较低;微量元素各器官中均是Fe>Mn>Zn,根中Fe,Mn和Zn的含量最高,且变幅最大  相似文献   

15.
系5超高产下的群体发育及养分吸收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系5高产田(皮棉2.58t·hm-2)的群体发育及矿质养分吸收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系数最大约为2,叶层透光率12:00~14:00最高,盛花期中上层透光率约40%,盛铃期中部58.23%,上部75.26%,全期吸收N,P2O5,K2O分别为469.5,150.45,874.5kg·hm-2,N∶P2O5∶K2O为1∶0.32∶1.86,分别以83.28%,88.39%,60.98%分配在铃中,经济系数为0.46。  相似文献   

16.
茄果类蔬菜营养特性及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枫  叶舒娅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4):346-348,351
通过田间试验和相应分析,对番茄、辣椒和茄子的养分吸收特点及施肥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氮磷钾复合配施增产效应依次为NPK>NP>NK,3种作物均以磷的生产效率最大;各生育期氮磷钾平均吸收比例为1∶0.22∶0.77,每生产1000kg鲜果,地上部平均吸收N3.7kg,P2O51.1kg,K2O3.4kg。  相似文献   

17.
在KNAUER-830型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上,OPA柱前衍生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饲料中的氨基酸含量.色谱条件为:流量1ml/min,反应时间5min,柱温45℃,洗脱液为醋酸钠和甲醇混合液,采用梯度洗脱.饲料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在0.37%~7.03%之间.氨基酸回收率除蛋氨酸外,其余都在95%~105%之间.氨基酸含量与峰面积的相关系数在0.9329~0.9997之间.  相似文献   

18.
红壤旱地分带复种制Ⅰ和Ⅱ比对照Ⅲ增加产量47-65%;能量产投比高0.37-0.59,劳动生产率提高2.5-5倍;分带复种制生态系统N、P、K均有盈余,对照Ⅲ的小麦-甘薯生态系统P、K表现亏缺,N有盈余,但是,分带复种制磷的利用率较低,约28%-41%。  相似文献   

19.
NAA,ABA对小麦种子根、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冀麦24为材料,在水分正常及渗透胁迫条件下(10%PEG),研究了NAA,ABA对根、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正常及渗透胁迫条件下,适当浓度NAA对根、芽生长均表现出促进作用;渗透胁迫使根、芽对NAA的敏感性增强,水分正常情况下,ABA对根(>0.01mol·mL ̄-1)和芽(>0.1mol·mL ̄-1)生长表现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渗透胁迫条件下,ABA对根(0.01~0.1mol·mL ̄-1)和芽(0.01~1mol·mL ̄-1)生长则表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苎麻化学调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5~1997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实验基地采用正交设计筛选苎麻化控剂最佳配方并摸索合理的喷药时期和次数以及三麻控花效果。4种药剂对三季麻总增产作用依次为L>K>N>J,增加支数作用K>L>N>J。H1和H3两配方三季麻均增产15%~20%,三麻支数提高361和635支,与理论分析筛选的最优配方基本相符,H1和H3的原麻含胶量亦降低0.7~1.0个百分点,300μL·L-1PGR1可使三麻增产15%左右,支数提高200支以上,经济合理的化控方案是各季麻苗期喷施H1或H31次,三麻始花期喷PGR1次,每次用药液量750kg·hm-2,经济性状协调增长,以及光合能力提高和抗逆性增强是化控剂增产增质的发育基础和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