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江苏省泰兴市天邦水产有限公司通过近4年细鳞斜颌鲴鱼种培育项目实施,形成了一整套细鳞斜颌鲴鱼种生产技术操作规范,该规范规定了无公害细鳞斜颌鲴鱼种培育所需的淡水养殖环境条件、水质、饲料和鱼病防治要求等。由于细鳞斜颌鲴鱼苗体质娇嫩,且它对溶氧的要求又较高,而夏花育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细鳞斜颌鲴鱼种培育与成鱼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microlepis)在黑龙江省俗称板黄,在南方被称为沙姑子、黄尾刁、黄板鱼等,在鱼类分类学上隶属于鲤科、鲴亚科、鲴属,我国南北主要自然水域均有分布,是我国重要的中小型经济鱼类,也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鱼类。近些年来,细鳞斜颌鲴的人工养殖日益受到重视,被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列为水产主导品种。2010~2012年,肇源县八家河渔场、肇源镇兴安村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茂兴湖水产养殖场开展了细鳞斜颌鲴养殖试验,共计从湖北省武汉市引进细鳞斜颌鲴夏花鱼种20万尾,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在上级党委正确领导下,在湖北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指导下,在地、市水产部门的帮助下,我场广大职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于一九七五年五月进行了第一次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殖。当时仅有亲鱼二组,采用人工催情产卵授精的办法,获卵2万左右,孵出鱼苗1万2千尾。将其和鳙鱼同池发花,作为细鳞斜颌鲴鱼种。一九七六年对细鳞斜颌鲴与同龄的银鲴鱼种进行同池混养,按照一般鱼塘的正常培育管理办法,经过十个月的饲养,于同年十二月十八日出水,现将混养  相似文献   

5.
正细鳞斜颌鲴俗称"清道夫",又称环保鱼。2014年以来,竹山堵河潘口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每年都向堵河增殖放流细鳞斜颌鲴鱼种20余万尾,在鱼苗培育中连续两年都发生气泡病,成活率只有50%左右。现根据这两年的发病情况、培育操作经验及防治方法,将气泡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参考。一、培育池条件与技术操作培育池面积1200米2左右,池埂为水泥护坡,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深1.2米左右,培育池呈长方形,水源为潘口水库水,水质优良。鱼苗在下  相似文献   

6.
<正>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殖在20世纪80年代末获得成功,湖北、湖南相继开展细鳞斜颌鲴水花的繁殖及推广,湖北省水产良种试验站从1987年开始人工孵化水花成功,逐步摸索研究夏花培育、鱼种及成鱼养殖等工作,并取得成功。在夏花苗种培育过程中,我们做了清水下塘与肥水下塘的对比试验,为夏花养殖成功提供了有效的试验数据。一、材料与方法1.来源本实验鱼来自湖北省水产良种试验  相似文献   

7.
细鳞斜颌鲴,鲤科,鲴亚科,斜颌鲴属,江苏苏南地区俗称鲴鱼或黄条.细鳞斜颌鲴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在自然水域中,体长达4 cm后转食水体中的各种藻类、植物碎屑及腐殖质等天然饵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食各类配合饵料.2007-2011年我站及句容水库管理所在开展"细鳞斜颌鲴种苗繁育及养殖示范基地推广"、"细鳞斜颌鲴健康饲养及标准研究"等科研项目期间,对草鱼主养池塘套养殖细鳞斜颌鲴相关技术做了大量研究及技术推广,目前在句容市已推广草鱼主养池塘套样细鳞斜颌鲴水面面积达21 630×667 m2.取得了理想套养产量和增值效益.  相似文献   

8.
《内陆水产》1980,(4):49-49
湘潭县白托公社渔场,1977年购回细鳞斜颌鲴鱼苗6万尾,直接投放40亩成鱼塘饲养,当年长到尾重1两左右,第二年尾重可达7—8两,成活率30%左右,78—79年共起水细鳞斜颌鲴5000斤,平均亩产60多斤,两年该场出售细鳞斜颌鲴鱼种收入3000余元。  相似文献   

9.
解读人工配合观赏鱼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细鳞斜颌鲴的生物学特性出发,对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这对大力推广细鳞斜颌鲴的增养殖技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水域环境,生态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具有较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农业部第2181号公告正式批准建立"琵琶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细鳞斜颌鲴是琵琶湖水利工程截流形成自然种群的土著品种,随县大中小型水库盛产此鱼。琵琶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细鳞斜颌鲴及其细鳞斜颌鲴相关的水域生态环境,包括索饵场、繁殖场、越冬场和洄游通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虾蟹混养池塘的增效技术,在虾蟹混养池中进行了套养细鳞斜颌鲴的试验.于2月中旬,每亩投放800 ~1 000尾·kg-1的越冬青虾种1万尾;3月中旬,每亩投放160 ~ 200只·kg-1的蟹种600只;6月上旬,每亩投放15 cm的细鳞斜颌鲴鱼种30尾;7月中旬,每亩投放5 000 ~7 000尾·kg-1当年繁育的青虾苗2.5万尾.试验结果:平均每亩产细鳞斜颌鲴12.4~13.5 kg,青虾56.4 ~61.0 kg,商品蟹61.9 ~65.7kg,投入产出比为1:1.52 ~ 1:1.63.试验结果表明,套养细鳞斜颌鲴可促进虾蟹生长.  相似文献   

12.
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 microlepis Bleeker),地方名板黄,属鲤科、鯝亚科、鲴属,其肉质细腻白嫩,风味鲜美独特,历史上就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优品种.由于自然资源锐减,市场上身价日高.大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细鳞斜颌鲴被中南省区引入池塘养殖,并逐步大面积推广,但在我省还少见相关的报道.民主一场从2012年开始细鳞斜颌鲴的引种养殖工作,并在苗种培育与食用鱼养殖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鱼种培育 1.1.1 池塘 常规池塘,单口面积3~5亩,池深2 ~ 2.5m,底质为黑钙壤土,地下水源,水质良好.常规方法生石灰清塘消毒、注水,掌握入鱼时水深1m左右.入苗前7天左右每亩施入300kg左右鸡粪做基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明了同欢水库细鳞斜颌鲴的繁殖习性,产卵场的位置、规模。报道了细鳞斜颌鲴人工授精、人工鱼巢采卵、人工孵化的方法。介绍了细鳞斜颌鲴人工产卵场的基本结构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随州鱼种场已经是省级细鳞斜颌鲴原种场.目前已由湖北省水产管理办公室上报国家农业部渔业局,申办国家级原种场.  相似文献   

15.
小龙虾养殖池套养细鳞斜颌鲴,在基本上不增加投入、不改变小龙虾原养殖计划、亩产最和品质的情况下,亩产细鳞斜颌鲴103 kg,每亩新增利润1515元.试验结果表明,细鳞斜颌鲴所特有的食性决定了它对其它养殖品种的生长不仅没有影响,而且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道观河水库细鳞斜颌鲴自然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5年,道观河水库投放10cm左右细鳞斜颌鲴鱼种43845尾,4年后,明显形成了新的种群,效益十分显著。1980—1989年鲴总产量12.6万kg,占水库成鱼总产的10.28%,年均获利24230.4元,占水库成鱼总利润37.75%。本文报告了道观河水库基本条件、渔业基本情况,重点分析了细鳞斜颌鲴产卵群体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蟹鳜混养池塘套养细鳞斜颌鲴,严格控制鳜鲴鱼种放养时间、规格和密度,避免鲴被鳜摄食。养殖季节禁止使用敌百虫等杀虫药物。细鳞斜颌鲴放养时间控制在3月底前,放养规格为13 cm/尾以上,每667 m2放养量为40尾,当年规格达250~350 g/尾,667 m2净利润140元。  相似文献   

18.
我库养鱼水面5650亩,1972年建场放养,1977年平均亩产鲜鱼达25斤。为了进一步增殖水库鱼类资源,在放养鳙、鲢、草鱼的基础上,于1976年引进细鳞斜颌鲴放库,目前,存活很好,生长迅速,并开始在库内自然产卵繁殖,初显成效,将促进我库渔业稳产高产。细鳞斜颌鲴人工孵化苗由湘乡溪口水库渔场供给;鱼苗经鱼池培育一个多月,体长达2寸以上,成活率为0.5%。下库鱼种3万尾,经一年多的时间,体重达0.8斤/尾,最大个体1.3斤。今春小捕时,虽限制捕捞起水细鳞斜颌鲴,但因网具造成伤亡而起水1000余斤,  相似文献   

19.
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鳞斜颌鲴,俗称沙姑子、黄条、黄片、黄尾刁子等。它与银鲴、黄尾鲴、圆吻鲴等同属鲤形目、鲤科、鲴亚科,是普遍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的一种中小型食用鱼。相对于其它鲴亚科鱼类和常规名优鱼类,细鳞斜颌鲴具有很多优点:1.食料来源广,易饲养。无论是在天然水体或饲养水体中,细鳞斜颌鲴都能利用别的鱼不能利用或很少利用的有机腐屑和附生藻类等物质为食料,因此,放养细鳞颌鲴不需增加投饵量,会明显提高水体中的总产量。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随州细鳞斜颌鲴原种场(省级)于2003年7月经有关专家和省水产办评审并批准挂牌。该场严格按照农业部《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和湖北省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细鳞斜颌鲴原种的生态保护,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室、标本室、档案室、资料室及有关的仪器设备,提高了科技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