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检测重庆市长江沿岸表层土壤(0-5cm)和深层土壤(0-20cm)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含量发现,表层土壤中总六六六(包括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和总滴滴涕(包括p,p-DDE、p,p-DDD、o,p-DDT、p,p-DDT)含量范围为0.185-1.374ng/g和0.807-38.281ng/g,分别对应深层的总六六六含量0.0795-1.692ng/g和总滴滴涕含量0.308-88.306ng/g.研究区内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反应了滴滴涕残留是"老"的来源,并证实了林丹的使用对该区域的有机氯农药污染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法,并检测了大麦中六六六(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滴滴涕(p,p'-滴滴伊、o,p’-滴滴涕、p,p’-滴滴滴、p,p’-滴滴涕)、乐果、抗蚜威、乙草胺、马拉硫磷、三唑酮、三唑醇、溴氰菊酯15种农药残留。该方法的精密度在1.15%~ 9.80%,大部分低于5.00%;回收率在77.78%~112.00%;检出限在0.77~10.34 μg/L,表明该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利用该方法检测国内7个地区(江苏、四川、新疆、云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的大麦农残,所有的农残含量均未超标。根据农残水平可将15种农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残留相对较高但未超标,包括4种化合物p,p’-滴滴涕(≤ 0.032 mg/kg)、β-六六六(≤ 0.039 mg/kg)、三唑酮(≤ 0.093 mg/kg)和乐果(≤ 0.030 mg/kg)。其中乐果除了江苏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未检出;另一类是残留未检出或远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最大残留限量)的农药。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典型区域农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2002年10月至2005年11月采集广东省典型区域(汕头市、湛江市、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珠海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的农业土壤表层(0~20cm)样品444个,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土壤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了广东省农业土壤中OCPs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土壤中OCPs的检出率为99.8%,含量范围在ND~936.94ng·g-1之间,主要残留物为硫丹硫酸盐、甲氧滴滴滴、硫丹Ⅰ和p,p′-DDE,这4种化合物残留量之和占OCPs残留总量的50%以上;α-HCH、p,p′-DDE、艾氏剂、硫丹Ⅱ和β-HCH的检出率较高(大于80%)。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中,OCPs残留量排序为菜地〉香蕉地〉水稻田〉旱坡果园地〉甘蔗地,佛山市顺德区和汕头市两地土壤中OCPs残留量明显高于本研究区的其他地方。分别有98.4%和94.1%土壤样本的HCHs和DDTs残留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168—1995)一级标准(〈50ng·g-1),土壤中HCHs和DDTs残留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4.
湖州地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月间采集了浙江省湖州地区的18个土壤表层样品,使用GC - ECD方法测定样品中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的含量.研究范围内六六六和滴滴涕类有机氯农药检出率为100%.OCPs总残留量平均值为9.12 ng/g,其中DDTs占总量的63%,是残留OCPs的主要成分.土壤中总有机碳与OCPs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大体相同,同其他地区比较,残留水平偏低.区域内可能存在新的OCPs外源输入,须引起关注.对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的有机氯污染指标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主要城市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采用ASE萃取技术,测定了我国南方主要城市土壤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量、残留物组成及垂直分布,并探讨了OCPs与总有机碳(TOC)以及有机氯农药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方主要城市土壤中残留有机氯农药主要是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和六氯苯(HCB),三者占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的97.30%,总有机氯农药类OCPs物质质量分数平均值为23.02 ng·g-1,其中DDTs占总有机氯农药类OCPs物质的58.95%,是南方主要城市土壤残留有机氯农药类的主要成分;氯丹(TC+CC)、九氯(TN+CN)硫丹(α-End+β-End)残留量较低,是南方主要城市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没有对土壤质量造成危害;大部分土壤中DDT/(DDE+DDD)均小于1,表明DDTs主要来自历史残留物;大部土壤中α-HCH/γ-HCH均小于1,并且较高的γ-HCH残留,表明南方主要城市土壤中HCH同系物之间发生相互转化,HCHs可能存在新的输入来源;OCPs物质及T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5 cm),"表聚性"较为明显;土壤中TOC、DDT s、HCH s和HCB类农药与有机氯农药总含量之间显著相关(P0.05),在决定有机氯农药含量和分布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GC-ECD对环鄱阳湖区11个县市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测定的数据,研究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蔬菜地土壤中HCHs、DDTs、氯丹和六氯苯均有检出,且DDTs、HCHs的残留量较高,总有机氯农药含量范围为2.39~47.28 μg·kg-1.从整体上分析,处于工业分布区域的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高于其他区域.有机氯农药组成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土壤中除个别采样点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于早期残留外,大部分地Ⅸ有新的污染源输入.与国内其他地区蔬菜地土壤相比,环鄱阳湖区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较低.生态风险分析显示,环鄙阳湖区蔬菜地土壤中HCHs残留对于土壤生物的风险较低,而DDTs可能对鸟类和土壤生物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测重庆市长江沿岸表层土壤(0-5 cm)和深层土壤(0-20 cm)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含量发现,表层土壤中总六六六(包括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和总滴滴涕(包括p,p'-DDE、p,p'-DDD、o,p'-DDT、p,p'-DDT)含量范围为0.185-1.374 ng/g和0.807-38.281 ng/g,分别对应深层的总六六六含量0.079 5-1.692 ng/g和总滴滴涕含量0.308-88.306 ng/g.研究区内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反应了滴滴涕残留是"老"的来源,并证实了林丹的使用对该区域的有机氯农药污染有一定的影响.
Abstract:
Concentrations of hexachlorocyclohexane(HCH)and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were determined in shallow subsurface(0~5 cm depth)and deep soil layers(5~20 cm depth)from the agricultural soil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Chongqing,China.Concentrations of total HCHs(including α-HCH,β-HCH,γ-HCH and δ-HCH)and total DDTs(including p,p'-DDE,p,p'-DDD,o,p'-DDT and p,p'-DDT)in shallow subsurface soils ranged from 0.185 to 1.374 ng/g,averaging 0.479 ng/g,and from 0.807 ng/g to 38.281 ng/g,averaging 7.274 ng/g,respectively,and those in the deeper layers ranged from 0.079 5 to 1.692 ng/g,averaging 0.564 ng/g,and from 0.308 to 88.306 ng/g,averaging 13.718 ng/g,respectively.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HCHs and DDTs suggested that DDT residues resulted from"old"sources and that the contamination of HCHs in this region was partially attributed to the local use of lindane.  相似文献   

8.
北京官厅水库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北京官厅水库中有机氯农药(OCPs)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从位于官厅水库、洋河和妫水河的9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和沉积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样中,17种有机氯化合物的总浓度范围为10.06~87.37 ng·L-1,其中六六六(HCHs,即:α-HCH、β-HCH、γ-HCH和δ-HCH)和滴滴涕(DDTs,即:o,p'-DDT、p,p'-DDT、p,p'-DDE和p,p'-DDD)的含量范嗣分别为3.93~38.94 ng·L-1和3.71~16.03 ng·L-1,官厅水库及其支流水体受到有机氯农药轻度污染,其周边地区农田排放水是水库中农药的重要来源.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总含量范嗣为8.48~24.40 ng·g-1,其中HCHs和DDTs的含量高于其他OCPs的含量,其含量范围分别为1.11~7.73 ng·g-1和2.97~10.52 ng·g-1,沉积物中六六六异构体和滴滴涕类似物的含量组成表明这些农药来自环境中的早期残留.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官厅水库表层水体中的OCPs所致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官厅水库中有机氯农药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青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采用固相萃取、液液分配的提取净化方法 ,用配有石英毛细管柱及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 ,一次测定小青菜中 8种类型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 (敌敌畏 ,α 六六六 ,β 六六六 ,γ 六六六 ,δ 六六六 ,五氯硝基苯 ,甲基对硫磷 ,三唑酮 ,op′ 滴滴滴 (op′ DDD) ,pp′ 滴滴滴 (pp′ DDD) ,op′ 滴滴涕 (op′ DDT) ,pp′ 滴滴涕 (pp′ DDT) ,氰戊菊酯 ,溴氰菊酯 )的残留量。结果表明 :8种类型农药在 4 0min内可得到很好的分离。检测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0 992 0 ,回收率为 70 87%~ 85 85 % ,最低检测限为 0 5 0~ 1 4 0 μg·kg-1 。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降解有机氯农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有机氯农药被广泛地作为农药施用,其残留成分仍稳定地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本文综述有机氯农药的种类、污染现状、降解微生物种类及降解典型有机氯农药的机理等。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中,耕地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明显高于林地和果园地,其中六六六(DDTs)残留量明显高于滴滴涕(HCHs)。目前,微生物降解是最有效、低耗的一种有机氯农药降解方式,其主要降解机理在于开苯环和脱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可以通过微生物降解与各种技术的综合联用,来大规模、高效地降解有机氯农药。  相似文献   

11.
京杭大运河(徐州铜山段)位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路线上,利用GC-ECD检测了该段河流7个断面上的沉积物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含量,主要检测出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六氯苯等.结果表明,总有机氯农药含量范围是57.80~236.65 ng·g~(-1),其中HCHs、DDTs的含量较高,分别为12.19-43.08 ng·g~(-1)和3.29~135.08 ng·g~(-1),从蔺家坝到解台闸沿程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呈下降的趋势,显示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物可能主要来自于农田壤的残留,并且近期无新的污染源输入.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海南瓜菜田的33个表层土壤样品中18种有机氯(OCPs)农药残留,并对其进行污染来源分析和初步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中的OCPs检出率为90.9%,最高残留量为17.37 ng·g-1,平均值为2.30 ng·g-1;(2)18种OCPs均有检出,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硫丹类农药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3.6%、57.6%、54.5%;(3)DDTs是主要残留物质,占总OCPs残留量的54.6%,18.2%的土样可能有DDTs新的输入,土壤中HCHs主要来源于过去使用的林丹;(4)与国内其他地区土壤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一级标准相比,海南省瓜菜田土壤DDTs和HCHs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生态风险也较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木瓜中的6种有机氯农药(包括α-666、β-666、p,p′-DDE、o,p′-DDT、p,p′-DDD、p,p′-DDT)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矽柱柱净化,HP-5柱色谱分离,ECD检测器检测,6种有机氯农药在15 min内获得良好的分离,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5 18~0.999 06,检测限可达0.000 1~0.0020 mg/kg,当添加水平为0.2 mg/kg时,该法回收率范围为84.1%~110.9%。该法快速灵敏,且易操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模拟试验,对洪湖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在厌氧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天然沉积物中大部分有机氯农药均可缓慢降解,其中降解较明显的有γ-HCH、p,p′-DDT及o,p′-DDT,降解最慢的为β-HCH。p,p′-DDT在厌氧条件下的主要降解产物为p,p′-DDD,导致p,p′-DDD的含量有所上升。其他几种有机氯农药的降解速率顺序大致为:α-氯丹α-HCHHCBp,p′-DDE,并且这几种有机氯农药的厌氧生物降解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厌氧降解动力学常数分别为k1=0.013 7 d-1,k2=0.007 8 d-1,k3=0.004 2 d-1,k4=0.000 5 d-1。  相似文献   

15.
赵智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94-8995,9022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仪和气相色谱仪研究了河北省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滴滴涕的残留状况.结果表明,河北省土壤中滴滴涕的残留量均值为51.52 ng/g,经对比相关标准,河北省土壤中的滴滴涕残留量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凝胶色谱、硅酸镁小柱和硅胶小柱三种净化方法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净化效果。测定了8种有机氯混标(4种六六六和4种滴滴涕)在三种净化方法下的加标回收率,同时测定了多类型混合土壤样品在三种净化方法下的异狄氏剂和p,p''-滴滴涕的降解率。结果表明:8种有机氯混标在三种净化条件下加标回收率无显著性差异,均能满足测试要求;凝胶色谱净化液在连续40次进样后,色谱系统对异狄氏剂和p,p''-滴滴涕的降解率分别为12%和14%(均﹤15%),总降解率26%(均﹤30%);硅酸镁小柱和硅胶小柱净化液在连续10次进样后,单组分降解率和总降解率均超过15%和30%。因此,凝胶色谱是一种更适合于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鄂东(北)茶园土壤和茶叶中六六六等13种农药的残留状况。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仅检出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其残留量分别在0.01 ̄0.08mg.kg-1和0.01~0.10mg.kg-1之间。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近66%的取样点土壤处于轻污染状态,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是滴滴涕。茶样中检测出的农药品种为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喹硫磷,茶样农残结果满足无公害食品的标准,但不符合有机茶标准。  相似文献   

18.
应用PUF材料空气被动采样技术,研究了密闭温室条件下污染土壤中有机氯农药[DDT和六六六(HCH)]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向空气中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HCHs和∑DDTs总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空气中HCH和DDT浓度在20d时达到峰值,20d以后浓度逐渐降低。培养60d后,土壤中∑HCHs的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0~2cm土层中∑HCHs的浓度(9.4±0.69)mg·kg-1显著低于6~8cm土层中的浓度(12.11±0.83)mg·kg-1;∑DDTs在土壤中浓度随土壤层次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温室条件下有机氯农药的异构体和降解产物的组成也发生一定变化,土壤中HCHs和DDTs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温室条件也可能促进HCHs和DDTs的土-气交换过程;温室环境促进了p,p′-DDT和o,p′-DDT向p,p′-DDD和p,p′-DDE转化,从而增大DDT和HCH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鄂东(北)茶园土壤和茶叶中六六六等13种农药的残留状况。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仅检出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其残留量分别在0.01 ̄0.08mg.kg-1和0.01~0.10mg.kg-1之间。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近66%的取样点土壤处于轻污染状态,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是滴滴涕。茶样中检测出的农药品种为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喹硫磷,茶样农残结果满足无公害食品的标准,但不符合有机茶标准。  相似文献   

20.
对比了超声波提取,振荡提取和索氏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的回收率为82.8%~110.2%,相对标准偏差在3%和15% 之间,其回收率高于振荡提取和索氏提取方法,是一种低成本、省时、效率高的方法,能够对蔬菜中多种有机氯农药的提取达到很好的效果.用这种方法对南京市郊蔬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规律进行分析表明,南京市郊蔬菜中DDTs和六六六的检出率除p,p'-DDD和δ-六六六分别为95%和89%外,其余农药的检出率为100%.DDTs是蔬菜中的主要农药残留,其含量高于六六六,分别占残留总量的71.3%~74.9%和25.1%~28.7%.所有蔬菜体内的DDT和六六六的残留量均不超标,但仍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