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黑色地膜覆盖在胡麻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胡麻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黑色地膜覆盖对胡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胡麻的增产作用。[结果]黑色地膜覆盖对胡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显著,胡麻出苗后30 d的总体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8.57%和93.32%,60 d的总体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7.14%和89.00%。黑色地膜覆盖胡麻的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分枝数、蒴果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高于白色地膜覆盖。[结论]黑色地膜覆盖是有效防除胡麻田杂草的物理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2.
不同配方花生除草地膜覆盖栽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配方的花生除草地膜进行花生水田覆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盖膜后34 d,K6310、K6210、B238、C306除草地膜对水田杂草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防效达到90%以上,K6110除草地膜对杂草的防效仅为60%;盖膜后56 d,K6310除草地膜对杂草的防效高于C306除草地膜,K6210、B238除草地膜对杂草的防效远低于C306除草地膜;此外,花生应用除草地膜覆盖栽培比普通地膜增产17.61%~37.06%;通径分析表明,除草地膜主要是通过增加单株结荚数、提高收获株数、促进单株产量来实现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效应及对春油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春油菜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对土壤水效应、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甘蓝型春油菜青杂5号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白膜平铺穴播(BPX)、黑膜平铺穴播(HPX)、白膜微垄沟播(BWG)、黑膜微垄沟播(HWG)、黑膜膜侧沟播(HCG)和裸地条播(CK)6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水效应和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1)地膜覆盖后,油菜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均较裸地条播(CK)有增加,尤其现蕾期和初花期的增幅较大,较CK分别增加2.51%和3.37%。地膜覆盖能提高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黑膜覆盖在全生育期的保墒效果优于白膜覆盖。(2)地膜覆盖种植使春油菜出苗期和生殖期提前,成熟期推迟,全生育期延长6~8d;种植方式对油菜的经济性状和产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与裸地条播(CK)相比,白膜平铺穴播(BPX)的油菜分枝部位提高,有效分枝数、全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度、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增加,公顷产量增加21.27%;黑膜平铺穴播(HPX)后油菜的产量较CK明显增加16.25%,但黑膜微垄沟播(HWG)、黑膜膜侧沟播(HCG)和白膜微垄沟播(BWG)的油菜产量较CK下降,分别减产15.53%、3.82%和2.87%。(3)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膜覆盖的春油菜通过增加全株有效角果数和降低角果粒数来提高产量。聚类分析表明以欧氏距离31.10来划分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的春油菜可采用白膜平铺穴播(BPX)和黑膜平铺穴播(HPX)。[结论]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冷凉区春油菜栽培可采用白膜平铺穴播(BPX),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4.
2005年在武威市天祝县岔口驿村试验研究了10%丙酯草醚乳油300、600、900 mL/hm2对油菜田杂草的防效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丙酯草醚乳油对油菜田主要杂草野燕麦、狗尾草、马唐、苣荬菜、薄蒴草、刺儿菜和荠菜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45 d杂草总株防效为75.8%~94.6%,鲜重防效为87.2%~97.7%;对油菜株高没有影响,可降低油菜第一分枝高度,增加分枝数2.38~2.68枝/株,增加角果数137.7~178.3个/株,增产69.35%~77.92%.  相似文献   

5.
48%氟乐灵EC防除新疆地膜棉田杂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地膜棉田膜内杂草较膜外杂草种群数量多,生长量大,北疆地区早春气温偏低,膜内温度增高的灭草作用有限,除草剂播种前土壤处理是有效控制地膜内杂草的优良措施。地膜棉田播前施用48%氟乐灵EC1125~1687.5mL/hm2可有效控制狗尾草、稗草、反枝苋、灰藜等杂草,药后第45d对膜内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94.7%~98.6%和93.9%~98.3%,对膜外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78.0%~86.5%和83.7%,对地膜内杂草的防效优于对地膜外杂草的效果,对棉花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陇亚10为指示品种,研究了黑色地膜覆盖对胡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覆盖对胡麻田杂草防除效果显著,胡麻苗后30 d的总体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4.56%和97.27%,苗后60 d的总体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5.65%和59.66%。折合产量2 056.5 kg/hm2,较普通地膜覆盖增产255.6 kg/hm2,增产率14.19%。黑色地膜覆盖可作为防除胡麻田杂草的有效的物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除草麻地膜、普通麻地膜、塑料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对菜用大豆田的除草效果与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株防效以除草麻地膜覆盖的最高,为80.5%,塑料地膜覆盖的最低,为4.4%;鲜重防效以除草麻地膜、普通麻地膜覆盖的最高,为87.3%和87.6%,塑料地膜覆盖的最低,为53.7%;产量以普通麻地膜覆盖的最高,为13.83 t.hm-2,露地栽培最低,为10.40 t.hm-2;平均粒仁鲜重是塑料麻地膜覆盖的最大,为0.68 g。菜用大豆以覆盖普通麻地膜栽培较好。  相似文献   

8.
设置生物降解膜(BE膜)、聚乙烯膜(PE膜)和无覆膜对照3个处理,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水稻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膜处理水稻株高在幼穗发育期至成熟期均比无覆膜对照高,BE膜和PE膜均具有提高水稻株高的效果;水稻有效穗数表现为BE膜PE膜无覆膜对照,BE膜处理和PE膜处理较无覆膜对照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P0.05),分别提高了20%和13%;PE膜处理和BE膜处理较无覆膜对照显著提高水稻产量(P0.05),分别提高649.85、1 499.40 kg/hm~2,增幅分别为12.9%、29.8%;BE膜处理较无覆膜对照节水1 410 m~3/hm~2,节水率达到8%;PE膜处理较无覆膜对照节水795 m~3/hm~2,节水率达到5%。因此,以生物降解膜处理更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油菜秸秆覆盖处理对直播稻田杂草控制作用、增产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等,为其生产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作者通过油菜秸秆混合物不同剂量在水稻直播后 4 d 覆盖处理的方法进行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油菜秸秆覆盖处理对直播稻田杂草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其中油菜秸秆混合物 700 g/m~2覆盖 20 d 后, 对直播稻田杂草株防效达 98.4%; 覆盖 35 d 后, 对直播稻田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 96.6%和 96.9%。 同时油菜秸秆混合物 700 g/m~2覆盖处理的实割产量达668.03 kg/亩,比 CK 增产 162.98%,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于甘薯扦插前使用除草剂对土壤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杂草对甘薯生长的危害。在不同覆膜处理下,田间杂草发生量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为探讨商薯19化学除草和地膜覆盖配套栽培效应,测定了覆盖黑色不透明地膜、透明地膜和不覆膜下除草处理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和甘薯产量。结果表明,透明地膜+33%二甲戊乐灵4 500 m L/hm~2对甘薯田间杂草防效最理想,株防效为91.29%,鲜重防效93.54%,甘薯产量最高,为30 297.44 kg/hm~2,且对甘薯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人工林带状间伐复层林省力化控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落叶松带状间伐迹地人工更新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择地膜覆盖、遮阳网覆盖、化学控草等省力更新措施,调查了1 a中的杂草株防效指标,分析评价了省力更新试验效果。结果表明:地膜覆盖下株防效最优组合为2层黑色地膜铺设6个月;遮阳网覆盖下株防效最优组合为2层6针遮阳网铺设6个月;化学控草株防效表现为质量分数为0.032%的割地草、质量分数0.64%的阔灌净以及质量分数1.0%的草甘膦,对杂草的株防效最好;地膜加化学方法下株防效最优组合为使用质量分数0.064%的阔灌净、两层黑色地膜、质量分数1.0%的草甘膦、质量分数0.008%的割地草;遮阳网加化学方法下株防效最优组合为使用6针遮阳网,质量分数0.008%的割地草,质量分数0.64%的阔灌净以及质量分数1.00%的草甘膦。总体杂草株防效能力由大到小表现为:地膜叠加化学方法、使用遮阳网、遮阳网叠加化学方法、阔灌净、草甘膦、使用地膜、割地草。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南疆机采棉产量、经济效益和地膜回收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棉花地开展试验,以裸地(CK)为对照设置2种不同地膜覆盖处理,即高堡膜覆盖(GB)和普通PE地膜覆盖(PE),统计分析不同地膜覆盖下棉花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并对使用后的残留地膜进行回收。结果表明:高堡膜在棉花苗期(播种后20 d)能够显著提高棉田0~1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较普通PE地膜和裸地分别提高0.78℃和2.19℃;保水率(第30天)较普通PE地膜提高2.51个百分点,具有良好的增温保墒效果。高堡膜覆盖可显著增加棉花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籽棉产量较普通PE地膜和裸地分别提高9.91%、33.13%,高堡膜覆盖和普通PE地膜覆盖的利润较裸地分别提高55.77%和27.22%。此外,高堡膜在使用前后的拉伸负荷和断裂标称应变指数整体上均高于普通PE地膜,一次性机械回收率高于80%。研究表明,高堡膜在南疆机采棉田具有较好的增温保墒效果,较普通PE地膜和裸地更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且其回收率较高,可在南疆棉田优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黑色地膜全覆盖除草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费乌瑞它为指示品种,试验观察了马铃薯田黑色地膜全覆盖的除草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黑色地膜覆盖对田间杂草防效明显,株防效为95.0%,鲜重防效为94.2%,折合产量41 872.22 kg/hm2,较普通白色地膜覆盖增产12 900.00 kg/hm2,增产率44.5%。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谷子产量,有效防除谷田杂草,选取5种不同地膜(普通黑膜、普通银灰膜、0.006 mm100 d降解膜、0.008 mm 70 d降解膜、0.006 mm 70 d降解膜)进行谷子覆膜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地膜对谷子产量、田间农艺性状及杂草防除效果的影响,并调查不同类型地膜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覆膜种植对谷子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11.1%,其中覆盖0.008 mm 70 d降解膜的处理产量最高,达291.8 kg/亩,较对照增产20.2%。覆膜处理分别提高谷子出米率和千粒重6.1%和5.7%。谷田覆膜有效降低了田间杂草生物量,起到了较好的防草效果,5个覆膜处理较对照减少杂草生物量达48.7%,其中覆盖银灰膜、0.006 mm 100 d降解膜和0.008 mm 70 d降解膜处理防草效果较好。在本试验条件下,选用0.008 mm 70 d降解膜进行谷子覆膜种植,既能有效减少杂草,又能提高谷子产量,为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膜覆盖对垄体地温及玉米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玉米沟垄种植模式下对垄上覆盖普通地膜、5%生物降解膜及8%生物降解膜后的土壤温度及玉米出苗状况进行了观测.两年结果表明:①生物降解膜与普通地膜覆盖对土壤均有明显的增温效应,普通地膜、8%及5%生物降解膜表层日均增温分别为3.9、3.46和2.09 ℃,且随着深度的增加,三种地膜的增温效果都逐渐降低;②普通地膜和8%生物降解膜增温效果的年季间变化较小,两年间极差分别为1.95和2.96 ℃,而5%生物降解膜两年间极差为5.35 ℃,年季间变化较大;③地膜和8%生物降解膜覆盖后可将玉米出苗天数分别提前3 d和2 d,而5%生物降解膜覆盖后对出苗情况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在玉米上使用全生物降解膜及普通地膜的效应,开展了不同地膜覆盖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地膜(PE膜)覆盖和全生物降解膜覆盖与无地膜覆盖相比对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但对杂草抑制效果极显著,普通地膜(PE膜)与全生物降解膜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兰州市榆中县良种繁殖场进行了28.6%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水剂不同剂量防除甘蓝型春油菜田一年生阔叶杂草试验。结果表明,28.6%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水剂720.00 g/hm2(有效成分量205.92 g/hm2)对水675 L,在春油菜4~5叶期、一年生阔叶杂草3~5叶期喷施的防效最好,药后30 d对一年生阔叶杂草总株防效达96.43%;药后45 d的总株防效达93.24%,总鲜重防效达96.57%,而且对油菜安全。  相似文献   

18.
师存梅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138-138,140
用锐胜+适乐时包衣剂处理油菜种子,结果表明: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为94.8%,对油菜苗期黄条跳甲的防效为86.9%,对油菜茎龟象的防效为83.7%,可以极显著提高株角果数、千粒重,促进株高生长,提高实收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山西旱作区不同类型地膜对谷子产量影响及其降解性能,在山西省朔州市布置地膜覆盖试验,设4个处理[普通地膜(PE)、PLA/PBAT复合型降解地膜(PP)、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PB)、不覆膜(LD)]。结果表明:与不覆膜相比,地膜覆盖使谷子产量平均增长32.6%,但覆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覆盖时间的增加,2种可降解地膜水蒸气透过量显著增加,表现为PB膜>PP膜>PE膜。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显著下降,表现为PE膜>PP膜>PB膜,微观形态和化学结构变化显著,普通地膜变化不明显,微观表面粗糙度表现为PB膜>PP膜>PE膜。PB膜在保障谷子产量的同时降解效果最佳,农田残留最少,覆膜150 d后降解率达到74.8%,降解残片以<2 cm2和2~5 cm2的中小规格为主。从谷子产量、地膜物理性能、化学结构和降解残留度等方面综合评价,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确保谷子产量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可作为PE膜的替代品应用于晋北地区旱地谷子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省佳县进行PPC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旱地覆盖高粱试验。结果表明,1 300 mm×0.007 mm PPC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与1 300 mm×0.007 mm PE渗水地膜覆盖之间产量水平相当,比无覆盖对照明显增产35.06%;PPC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65 d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与PE渗水地膜相近,覆盖65 d到收获前均低于PE渗水地膜;PPC生物降解渗水地膜50 d开始破裂,地面膜呈现网状裂解,收获时膜的残留率为30.81%;地面膜网状裂解形成的近地面微生态环境,可能更利于作物后期的生长。PPC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