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补脾强力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对补脾强力膏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测定进行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采用培养基稀释法(1∶10供试液,0.5 ml/皿)能使三个批号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加样回收率均大于70%;常规法能使3个批号样品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的加样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中大肠埃希菌按照药典常规法可检出.经验证补脾强力膏的细菌计数方法为培养基稀释法(1∶10供试液,0.5ml/皿);霉菌及酵母菌的计数方法为常规法;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法为常规法.[结论]该复方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符合药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玉米须提取物抑菌活性及耐热耐压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玉米须不同溶剂提取物抑菌性能,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并进一步考察其耐热耐压稳定性.结果表明玉米须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90%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强;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为25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500 mg/mL;玉米须抑菌成分具有耐热耐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天麻药材中天麻素含量测定时样品的最佳制备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稀乙醇回流提取法(2010年版药典天麻项下方法)、80%甲醇超声法(2010年版药典天麻祛风补片项下方法)、甲醇超声-静置-超声法(2010年版药典天麻头痛片项下方法)、稀乙醇浸渍-回流法(2010年版药典天麻钩藤颗粒项下方法)及稀乙醇索氏提取5种样品制备方法对天麻素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超声法的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进行了考察。结果:50%甲醇超声提取1h优于其它方法。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作为天麻药材中天麻素含量测定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4.
筛选了乌梅、金银花、蒲公英、紫草、牡丹皮等12种可用于食品的中草药,采用水提或醇提法制备中药提取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这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牛津杯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艾叶、牡丹皮以及乌梅对4种供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采用正交试验对上述3种中草药进行复配,分析得出最佳配比为乌梅∶艾叶∶牡丹皮=8∶1∶1,在最佳配比条件下,复配抑菌剂对4种受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7.81 mg/mL、3.91 mg/mL、15.62 mg/mL、7.81 mg/mL。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中草药复配抑菌剂能够破坏大肠埃希氏菌细胞结构,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一种简单、准确、实用的活菌计数方法,通过分光光度计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4种菌的菌液吸光度和菌液浓度,并建立两者的线性相关关系。将4种菌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 h,每1 h取样1次,每个样品设3个平行。采用分光光度计(λ=600 nm)测定菌液吸光度(D值),同时采用10倍系列稀释法测定平皿菌落个数(CFU)。建立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指数期CFU(y)与D值(x)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1.89x+0.561、y=17.71x-0.507、y=18.09x-0.708、y=15.12x-0.270。4种菌稳定期的菌液浓度分别约为54×108、29×108、30×108、25×108CFU/m L。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补脾强力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对补脾强力膏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测定进行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采用培养基稀释法(1:10供试液,0.5 ml/皿)能使三个批号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加样回收率均大于70%;常规法能使3个批号样品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的加样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中大肠埃希菌按照药典常规法可检出。经验证补脾强力膏的细菌计数方法为培养基稀释法(1:10供试液,0.5ml/皿);霉菌及酵母菌的计数方法为常规法;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法为常规法。[结论]该复方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符合药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注射用炎琥宁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在0.33mg·mL-1稀释浓度下无干扰作用,这种方法准确、快捷、影响因素小,说明注射用炎琥宁的检查可用细菌内毒素法代替家兔法.  相似文献   

8.
西藏色季拉山土壤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稀释平板倾注法从西藏色季拉山22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各种放线菌菌株120株。以水稻稻瘟病菌、立枯丝核菌、棉花枯萎菌、烟草赤星病菌为指示菌,采用对峙培养法共获得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圈直径>15 mm的菌株7株。将这7株放线菌菌株进行液体发酵试验,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各个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菌株2152无论是活体还是其发酵液对4种供试病原菌均表现强烈的抑菌效果,发酵滤液稀释10倍后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率达78.6%。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一种有效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在非寄主植物上引起过敏反应的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该菌菌液压渗入不同的供试植株叶片并观察比较分析。结果显示,Xoo 13751在接种浓度为5×108、109cfu/mL时,接种后48h在烟草叶片上形成的枯斑边缘模糊,不易观察;该菌以5×107~109cfu/mL浓度接种在蓖麻叶片上时,接种后48h均能观察到明显清晰的枯斑。表明蓖麻作为水稻白叶枯病菌引起过敏反应的检测植株,具有形成的枯斑清晰、灵敏度高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嗜气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和芽孢数,采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法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30~36 h、接种量5%、温度37℃、转速200 r/min、起始p H值7.5、装液量25 mL/250 mL。优化后发酵菌液含菌量为5.8×10~9cfu/mL,与初始发酵工艺的发酵菌液含菌量(2.2×10~9cfu/mL)相比,提高了163.6%;优化后发酵菌液芽孢数为5.5×10~9cfu/mL,与初始发酵工艺的发酵菌液芽孢数(1.8×10~9cfu/mL)相比,提高了205.6%。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一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当水为溶剂时,供试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干扰作用;改用稀释剂I作为溶剂,干扰预试验和干扰试验表明,供试品在2倍以上稀释浓度时可排除干扰。结论: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按限值L=2.5Eu/mL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法检测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相似文献   

12.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法测定地果地上组织甲醇提取物对黄瓜霜霉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菌活性,提取物对2种供试病菌的孢子囊萌发,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 000 μg/mL时,抑制率均达到90%。盆栽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的地果提取液稀释100倍对黄瓜霜霉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盆栽防效分别为85.89%和93.8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为76.76%。  相似文献   

13.
甲霜灵锰锌防治甜椒种带真菌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玻板直立发芽法,吸湿培养法和琼脂平皿培养法对所供试不同浓度的甲霜灵锰锌作综合性分析与筛选。当包衣液中甲霜灵锰锌的有效含量为2%时防效好,发芽势与发芽率最高,壮苗率比对照高出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安徽大别山区金寨人工种植灵芝的质量。[方法]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鉴别灵芝子实体,采用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分别测定其灰分、浸出物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其中多糖、三萜及甾醇含量。[结果]灵芝子实体供试品与对照品在色谱相应位置显现相同颜色荧光斑点;灰分和浸出物含量分别小于3.2%、大于3.0%;多糖、三萜含量分别大于0.90%、0.50%。[结论]安徽大别山区金寨人工种植灵芝质量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可用于开发保健品或疾病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放线菌Act11、Act12及G5对盆栽马铃薯根区土壤微生物组成、数量的影响,及其在根区土中的定殖情况,采用盆栽拌土接种Act11+Act12混合放线菌剂和G5放线菌剂进行试验。收获期采用稀释平皿法对根区土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进行分离测数,采用16SrRNA序列分析方法对优势细菌和放线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拌土接入Act11+Act12混合放线菌剂和G5放线菌剂后,根区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发生如下变化:细菌总数较对照分别减少30.5%(P0.05)和28.0%(P0.05),真菌总数较对照分别减少17.9%和45.8%,放线菌总数较对照分别增加44.1%(P0.05)和4.1%;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比A/F较对照分别提高75.4%和92.4%;优势细菌JB1、JB2、JB3及优势放线菌JA3、JA4、JA5数量较对照分别减少18.7%~100.0%及0.4%~100.0%;经鉴定JB1为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JB2为飞禽岛海草球菌(Phycicoccus bigeumensis),JB3为黄金节杆菌(Arthrobacter aurescens),JA3为德克萨斯糖丝菌(Saccharothrix texasensis),JA4为新疆糖丝菌(Saccharothrix xinjiangensis),JA5为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Act11+Act12)和G5在根区土的定殖率分别为34.4%和45.9%。供试3株生防放线菌拌土接种对盆栽马铃薯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均有显著影响,接入菌在马铃薯根区土中的定殖能力均较强。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接种混合菌株对园林废弃物堆腐的影响,及其产物对植物栽培基质中泥炭的替代效果,选取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和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作为供试菌株开展试验。首先,进行两种菌的共生兼容性测试和混菌接种时序优化;然后,针对堆腐中的含水率、接菌量、菌种比例,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堆腐,测定堆体温度,以及营养成分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最后,将堆腐产物与泥炭按不同比例混合,用于绿萝栽培,培养30 d后,测定其对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先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3 d后再接种康氏木霉能提升纤维素降解率和木质素降解率。经过优化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含水率60%,接菌量15%,康氏木霉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的菌种比例1.1∶2。在此条件下,木质素降解率和纤维素降解率分别达到28.37%、31.56%。堆腐过程中,添加混菌的试验组较不加菌的对照先完成堆腐,且其堆体中的总腐殖酸、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更高,种子发芽指数也更早达到标准要求。与其他处理相比,将泥炭、蛭石与加菌堆腐产物以5∶3∶2...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灭活疫苗菌液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温度、培养基初始pH、转速、接种量对菌液活菌数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进行优化,对不同发酵条件下发酵菌液制备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28℃、培养基初始pH 7.5、摇床转速230 r/min、接种量5%时,维氏气单胞菌CA07株发酵获得最大的活菌数为11.13×109 CFU/mL,较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最高活菌数值提高20.59%,与预测值基本相符;优化发酵条件能提升发酵菌液活菌数,从而显著提高制备的灭活疫苗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即使制备的灭活疫苗稀释3倍,免疫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相对保护率仍可达到70%以上,以维氏气单胞菌LY02株攻毒,相对免疫保护率达40%以上.研究表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发酵工艺,在显著增加菌液产量的同时可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罗红霉素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稀释剂对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且控制菌检查具有专属性,说明采用离心-薄膜过滤法检查罗红霉素胶囊微生物限度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筛选出对苜蓿根腐病病原具有高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方法]利用梯度稀释分离法从来自内蒙古赤峰地区的10个土样中分离得到91株放线菌。以3株苜蓿根腐病菌为靶标菌,采用平皿对峙培养法,对分得菌株进行皿内拮抗作用测定。[结果]获得5株对供试苜蓿根腐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编号为1-3-6、4-4-2、6-2-25、6-2-27、7-2-13,分别来自1号、4号、6号及7号土样,占分离菌株的5.50%。[结论]该研究可为苜蓿根腐病生物防治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CaCl2对碳酸钙含量较低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数量及种类的影响,探索建立新的放线菌分离方法。【方法】以海拔高度及碳酸钙含量不同的秦岭太白山北坡山地土壤为材料,通过稀释平皿涂抹法分离放线菌,研究了高氏1号培养基中加入CaCl2后低钙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数量及种类的变化,并用菌落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鉴定新出现的放线菌。【结果】向高氏1号培养基中加入CaCl2后,供试低钙土壤样品中可培养放线菌总数及链霉菌数量减少,同时所有供试土壤样品中均有部分在高氏1号培养基上生长的放线菌种类消失;供试土壤中有90种新出现的放线菌种类,从中获得了29株代表性菌株。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及16SrDNA序列鉴定可知,新出现的29株放线菌主要为链霉菌属和小单孢菌属,其中65.5%具有生物活性及其他应用价值。【结论】向高氏1号培养基中加入CaCl2,可从低钙土壤中分离到一些新的放线菌,其中有较多的活性物质产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