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石灰岩山地的土壤和土地基层分类、生态重建模式试验、生态经济开发规划等项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石灰岩山地的乡级生态重建信息系统研制.实践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生态现状分析、土地资源基层分类单元划分、土地适宜性评价和生态规划布局等功能,达到了科学、可行、超越传统规划的质量,为我国西南广大石灰岩地区的生态规划提供了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重庆岩溶山地土地类型及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较为准确地确定土地生态系统的退化恢复程度是生态恢复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选择重庆市有代表性的典型岩溶山地生态系统,利用分层聚类分析确定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生态系统的生态退化恢复程度。结果表明,重庆岩溶山地土地生态系统按土壤属性与植被条件的退化恢复程度可分为4种类型,次生林地的生态状况都有所恢复,而大面积存在的石灰岩荒草坡与重庆石灰岩山地的顶极植被相比,其退化程度是严重的。为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皖东石灰岩山地树种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琅琊山天然森林群落为典型,在研究分析榆科树种生理生态特性以及皖东石灰岩地区立地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皖东石灰岩山地的适生树种,从而为加速北亚热带石灰岩山地绿化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青檀,榉树,朴树,琅琊榆,醉翁榆等榆科树种,由于在生理,形态解剖结构2等方面对高钙,干旱的石灰岩生境有良好适应性,同时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是皖东石灰岩山地造林绿化的最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4.
王东  杨木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92-12294
以广东省高要市石灰岩矿区为例,用指数和法计算土地破坏程度,结合极限条件法对评价单元进行土地复垦目标适宜性评价,并探讨了矿区土地复垦实施及其生态重建等问题,希望为改进矿区土地复垦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淄博高新区玉皇山生态恢复工程为例,针对城市周边石灰岩废弃采石场,提出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规划措施:包括采石废弃地矿坑的生态恢复与景观营造措施、植被重建规划、地形处理方案、水系整治措施等内容;还从行政管理和开发运营方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为我国采石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工程寻求经验,探索具有现实意义的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聚相山农业园规划为例,通过土地适应性分析,结合景观构成类型,规划六大生态景点,建立良好的生态景点格局;加强景观斑块互补、注重产业生态循环,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提出针对山地农业园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以期为山地农业园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淄博聚相山农业园规划为例,通过对土地适应性的深入分析,将土地现状划分为低度、中低度、中高度、高度4种不同程度的敏感区,并结合山地自然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人文建设景观三大广域景观构成类型,提出针对山地农业园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第一,规划六大生态景点,构建良好的生态景点格局;第二,加强景观斑块互补,注重产业生态循环,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规划中以土地适应性分析为切入点,以景点建设为落脚点,将景点与生态相结合,总结出生态景观的表达思路,以期为山地型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石漠化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地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重庆市碳酸盐岩出露面积32038.14km^2,占幅员面积的38.9%。本文以重庆市岩溶生态环境现状为背景,以喀斯特地形、坡度和植被盖度三项指标对重庆市石漠化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石漠化敏感区分布范围与辖区石灰岩山地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分析了诱发重庆市土地石漠化的原因及其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石漠化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石灰岩山地为皖东江淮丘陵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具有山势陡峭、土壤浅薄、岩裸比例高、植被稀少和生态退化明显等问题。而岭脊地带更是不可及造林区域,如何构建生物防火林带,为湿地松、侧柏等人工针叶树幼林提供屏障,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笔者拟通过乡土树种造林,探索石灰岩山地岭脊地带生态修复的可行性,为石质荒山绿化和生物防火林带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探究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结合当下土地破坏问题,从多个方面对远期规划进行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以贵州省修文县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探讨县级水土保持规划中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分类问题,提出了由小流域地形地貌类型、水资源功能定位、人类活动强度组成的县域生态清洁小流域三级分类系统。采用三级分类系统将修文县83个小流域级分为10个类型,分为山地水源低、中强度类,山地非水源低、中、高强度类,丘陵水源低、中强度类,丘陵非水源低、中、高强度类等10个类型。并在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各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及方向,旨在为县域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亚热带石灰土地生态重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破坏较严重的浙西石灰土山地,经三年的生态重建模式定位试验,明确了银杏、日本甜柿、板栗、楷杷、梨树和黑麦草为石灰土山地适生的生物种群,以此设计的果-草生态重建模式,具有改善生态、提高肥力、增加收入的良好效益,可在北亚热带石灰岩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安徽宿州石灰岩山地次生林群落类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安徽宿州地区石灰岩山地天然次生林进行了群落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宿州地区石灰岩山地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11个群系, 16个群丛;石灰岩山地植物群落中主要优势种为壳斗科的栓皮栎、板栗和麻栎及榆科的青檀等树种.  相似文献   

14.
皖东江淮丘陵地区存在分布广泛的石灰岩山地地貌类型,山势陡峭、岩裸比例高、植被稀少和生态退化问题突出。而山体上部和岭脊地带更是不可及造林地,如何以最小的投资和最简单的方法实现石质荒山绿化,是当前政府决策者和科技工作者们面临的严峻课题。笔者拟通过耐旱性强的乡土树种点播造林,探索石灰岩山地生态修复的可行性,为石质荒山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山西采煤引发的大量地表塌陷、废弃岩土压占土地、人为水土流失加剧、区域性水破坏和污染等严峻的现实,提出:借助于现代采矿业的经济实力和运用现代生态工程技术,进行矿区生态重建(EcologicalReconstruction),是扭转山西长期以来“输出资源、留下污染”、“捧着金碗讨饭吃”的唯一选择。本文围绕矿区生态重建中的核心问题——土地复垦(LandReclamation),分析了山西矿区生态重建的现状和问题,论述了山西矿区生态重建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进行山西矿区生态重建的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16.
石灰岩山地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石灰岩山地造林成活率以及石灰岩山地的立地条件的调查, 提出了石灰岩山地容器育苗的造林措施,为加速石灰岩干旱山地绿化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石灰岩山地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恶劣,进行容器苗造林能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尽快发挥保持水土、恢复植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界定土地功能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山地旅游区紫鹊界的土地利用现状;依据土地功能主体性原则将景区划分为生产、生态、社会、生态-生产和生态-社会5个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期实现紫鹊界景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山地旅游的长远发展。由于山地景区的土地功能分区尚属初探,因而在公众参与和安排其他功用土地等问题上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崇左市山地多,平地少,石灰岩地层占大部分。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破坏,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越来越扩大,阻碍了崇左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快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介绍了适合桂西南石灰岩地区生长且人工栽种容易成活的一些树种及其造林方法,提出加强石灰岩地区森林管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贵州蔗区退耕还林与生态经济重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蔗区山地占蔗区土地总面积的72.19%,坡度25°以上的土地占山地总面积的43.94%,坡度25°以上的陡坡蔗地占全省植蔗面积的70.4%[1].要把这些陡坡蔗地退耕还林还草,涉及到千家万户蔗农的切身利益,要真正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关键是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切实处理好生态恢复、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系.本文对贵州蔗区退耕还林与生态经济重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丘陵山地果园种植业面临土地退化和农产品安全等问题,科学地进行立体生态护理,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山地种植业的经济效益。丽水市"丘陵山地果园立体生态护理研究"课题组,运用集成农业生态技术手段,进行丘陵山地果园立体生态护理,经过近3年的实施,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