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从天然乳酸菌菌株中筛选出对甘薯淀粉分离起主要作用的菌种。[方法]利用MRS培养基从自然发酵的甘薯酸浆中分离出13株乳酸菌菌株,通过发酵试验筛选出1株分离效果良好的乳酸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根据菌落形态、个体形态及生理生化反应结果,初步鉴定筛选出的沉淀淀粉能力较好的菌株为乳杆菌,表明乳杆菌菌体本身或由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对淀粉具有絮凝作用。从发酵液的乳酸菌总数、pH值来看,乳酸菌总数偏高的发酵液,pH值一般较低,分离效果也较好,表明分离效果与乳酸菌总数及酸浆的pH值有关。[结论]该研究为实现甘薯酸浆的人工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致病疫霉拮抗细菌WL2鉴定及其发酵液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WL2菌株在抑制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体生长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方面特性,本试验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离体组织培养法检测WL2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效果,评价发酵液抑菌作用稳定性;通过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检测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WL2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WL2菌活体、菌液和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4.7%,86.8%和82.4%;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WL2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发酵液经121℃高温处理后,抑菌率50%,经pH值2~12的条件处理后,发酵液抑菌率70%,在紫外灯(20 W)下照射12h后,发酵液抑菌率仍能达到77%以上,并且发酵液在4℃条件下可至少存放1年并保留其生防活性。这表明WL2菌株在开发成微生物制剂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乳酸菌发酵液处理真空包装的冷却羊肉,并同其它处理方式对照,通过测定其冷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评价乳酸菌发酵液对冷却羊肉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真空包装的冷却羊肉经不同保鲜液处理后,保鲜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10^7CFU/mL浓度的乳酸菌处理组的保鲜效果最好,pH值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TVB-N值在贮存末期低于9 mg/100 g,感官品质良好,红度值高,但汁液流失率较高,乳酸菌发酵液处理后,对粪大肠球菌抑制作用较强,细菌总数对数值维持在5.9-6.1之间;产细菌素菌株S1-1与不产细菌素菌株TD3-1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生防细菌G10菌株在芝麻立枯病生物防治中对环境条件的耐受性,首先利用平板培养法检测不同浓度条件下G10菌株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再利用对峙培养法分别测定pH值、温度、盐等因素对菌株代谢产物抑菌效果的影响。同时,对生防菌的定殖能力及其生物膜的形成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G10菌株发酵液浓度的提高,抑菌率逐渐提高,不同浓度的发酵液抑菌率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估算出G10菌株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EC_(50)为12.68%;G10菌株代谢产物在pH值为6~9范围内稳定,可发挥正常的抑菌作用;在pH值≤5及pH值≥10条件下,其代谢产物的抑菌率逐渐下降。该菌代谢产物在40~50℃温度范围内抑菌率差异不显著,当温度≥60℃时代谢产物抑菌率显著下降(P0.05);几种盐离子对代谢产物抑菌率有一定的负作用;紫外线照射10 min内该菌代谢产物抑菌性能稳定,紫外线照射时间≥15 min时抑菌率逐渐下降。G10菌株在LB培养基和Landy培养基上均具有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利用LB培养基培养时,该菌株生长形成的生物膜D_(570 nm)平均值为1.125,利用Landy培养基培养时,形成生物膜的D_(570 nm)平均值为1.632。以上结果显示,该菌代谢产物对温度和pH值稳定范围宽,耐受紫外线能力强,且菌株具有较强的形成生物膜的能力。研究结果可以为G10菌株生防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君  覃东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84+22666-22584,22666
[目的]选择对菜籽饼脱毒效果最佳的菌株。[方法]以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乳酸菌为供试菌株,分别对菜籽饼进行单菌株和混菌株发酵脱毒试验,测定脱毒效果。[结果]混菌株发酵的脱毒效果明显优于单菌株发酵,混菌株发酵中3菌株脱毒效果又优于双菌株发酵。乳酸菌、黑曲霉和酵母菌3种菌株的组合,对菜籽饼硫甙的脱除率达75.2%,对植酸、单宁的去除率分别达58.9%和66.7%。[结论]该研究为菜籽饼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极易造成粮食霉变、果实腐烂等问题,产生的毒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红树林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微生物学资源与经济价值。首先采用常规细菌筛选方法分离菌株,通过观察形态特征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鉴定。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并结合正交试验确定菌株Z-2001、R-2008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并通过拮抗试验确定Z-2001、R-2008菌株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发现Z-2001、R-2008菌株最佳基础培养基为营养琼脂培养基(NA)。Z-2001菌株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蛋白胨(0.8%)+MgSO4·7H2O(0.30%)+牛肉膏(0.3%)+NaCl(0.5%),最佳pH值、温度、转速分别为8、37℃、210 r/min,黑曲霉抑菌率为76.80%。R-2008菌株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酵母粉(2.4%)+MgSO4·7H2O(0.20%)+牛肉膏(0.3%)+NaCl(0.5%),最佳pH值、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以抑菌率为指标,研究不同培养时间、碳源、培养基、pH值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能力的影响。结果:不同培养时间、碳源、培养基、pH值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的能力均有影响。培养到第4天时抑菌效果达到最佳,抑菌率为69.12%;不同碳源中,最优为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乳糖;PDA培养基培养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的生长效果最佳;p H值为5~9时,哈茨木霉菌对串珠镰刀菌抑制率无差异。结论:PDA培养基培养到第4天达到最佳抑制效果,多种碳源及广泛的pH值范围均适合哈茨木霉菌对串珠镰刀菌的生长形成抑制。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体发酵和抑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SS003菌株所产抗病原真菌类物质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1)SS003发酵液对壳囊孢菌(Cytosporasp.)菌落生长的抑菌率为87.25%,发酵液中非蛋白等小分子部分的抑菌率为75.18%,而蛋白等大分子部分的抑菌率仅为51.03%;(2)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SS003发酵液提取后,提取液对壳囊孢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在28.95%~74.44%,其中甲醇提取液的抑菌率最高,达74.44%;(3)在0~121℃的温度范围内,抗菌活性成分(毒素)粗提液对壳囊孢菌的抑制活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抑菌率在88.32%~95.81%;毒素粗提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壳囊孢菌菌落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在81.25%~98.80%,其中在pH值为5.00~8.00时,毒素粗提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均超过95%;(4)SS003菌株的毒素粗提液经活性炭吸附后,滤液对壳囊孢菌菌落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活性最强的滤液抑菌率达到60.31%。SS003菌株产生的抑制病原真菌壳囊孢菌菌落生长的活性成分种类复杂,性质多样,极性分布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新型木材防霉剂,采用抑菌圈法、载片观察法及木材防霉试验,探究芦丁及芦丁不同金属配合物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芦丁-锰、芦丁-镁、芦丁-锌可以减少黑曲霉的菌丝数量,影响孢子的产生和成熟,对黑曲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芦丁、芦丁-铜、芦丁-铁可以影响黑曲霉的菌丝生长,但是对孢子的产生和成熟的影响较小,对黑曲霉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浓度为1.6mg·mL-1的芦丁-锰、芦丁-镁、芦丁-锌浸注处理毛白杨的侵染值分别为0.67、1.33和1.50;芦丁、芦丁-铜、芦丁-铁浸注处理毛白杨的侵染值分别为2.33、2.50和3.33。芦丁-锰、芦丁-镁、芦丁-锌对黑曲霉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用于制备木材防霉剂。本试验结果为芦丁金属配合物制备环保型木材防霉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凤眼莲活性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青霉、黑曲霉为试验菌种,对凤眼莲活性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1)凤眼莲活性提取物具有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MIC值分别为0.625%和5.000%;(2)凤眼莲活性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具有较宽的pH值适用范围;(3)100 ℃以内加热20 min对凤眼莲活性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4)对菌种的作用时间相同时,活性提取物的浓度越高,抑菌率越高;提取物浓度相同时,作用时间越长,抑菌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从酸菜汁中分离出一株有抑菌活性的菌株,经鉴定为乳杆菌A5。温度、pH对菌株发酵上清液的影响以及发酵上清液对酶的敏感性的研究表明,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对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较敏感,说明抑菌物质是一种蛋白质,确定为细菌素。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121℃20min的高温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菌株所产细菌素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抑菌活性(pH3.0~5.0);菌株产生的细菌素可以较好地抑制革兰氏阳性、阴性菌,表明菌株所产细菌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细菌素。  相似文献   

12.
为获取具有抑菌活性的海南文昌鸡源乳酸菌,笔者以海南文昌鸡的肠道粘膜及内容物为样品分离乳酸菌。通过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过氧化氢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乳酸菌;而后利用乳酸菌对酸和胆盐的耐受性及其抑菌试验从中筛选出热带动物肠道源抑菌乳酸菌。本研究共获得17株乳酸菌,分别为13株植物乳杆菌和4株粪肠球菌,其中植物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有较高抑制作用,有一定耐酸耐胆盐的能力;粪肠球菌抑菌效果均较差。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海南文昌鸡源植物乳杆菌S4-1综合抑菌效果较好,可用于畜禽肠道益生菌制剂开发的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分析固态发酵酸性蛋白酶生产菌株及其产品,ITS序列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曲霉属,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其产品为Aspergillus saitoi酸性蛋白酶Aspergillopepsin I(EC.3.4.23.18)。根据Aspergillus saitoi酸性蛋白酶Aspergillopepsin I基因序列pep1(GI:473517)设计引物,以固态发酵酸性蛋白酶生产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pep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白曲霉Aspergillus kawachii酸性蛋白酶基因组序列相似性为99%,其编码蛋白与白曲霉Aspergillus kawachii酸性蛋白酶(GAA90749.1)相似性为100%,将该基因命名为pep B。构建黑曲霉表达载体p SZHG-pep B,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黑曲霉CICC2462,筛选得到在gla A位点发生同源重组纯合转化子。经摇瓶发酵后,对产物进行SDS-PAGE、酶活检测以及酸性蛋白酶酶学性质和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纯合同源重组菌株经SDS-PAGE检测时在47 ku左右处有明显目的蛋白条带,其发酵产物酸性蛋白酶酶活达5 543 U·m L-1,为出发菌株152倍。对菌株所产酸性蛋白酶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 H 3.0,在4℃和25℃条件下,酶在p H 3.0~4.0时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胡欣洁  刘云  邓清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29-11832
[目的]开发出更加高效、抑菌谱更广、可做天然防腐剂的细菌素。[方法]以泡菜、酸奶为原料,利用MRS选择培养基从试材中筛选出能够抑制指示菌的细菌,通过排除酸抑制作用、过氧化氢抑制作用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证明该菌株是否产生有抑菌作用的细菌素。[结果]筛选得到的菌株经鉴定证明是乳酸菌,其产生的细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抑制作用,是一株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结论]筛选得出的乳酸菌细菌素在抑制各种病原菌和食品腐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樟树叶提取物对木材霉菌的防治效果及防霉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木材霉菌的防治效果及防霉机理,采用牛津杯法,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提取物对3种木材常见霉菌(桔青霉、绿木霉、黑曲霉)的抑菌性,之后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分光光度法对防霉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木材中的霉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桔青霉、绿木霉以及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其通过破坏霉菌菌丝结构,扰乱霉菌生长周期,从而抑制3种霉菌生长。质量分数为12.50%的提取物对3种霉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桔青霉14.2 mm,绿木霉14.9 mm,黑曲霉20.1 mm。提取物对3种霉菌的最低抑菌质量分数为:桔青霉0.50%~1.00%,绿木霉0.50%~1.00%,黑曲霉0.25%。对不同菌种,分别采用如下处理方式可使平均感染值达到最小,防治效力达到最大:桔青霉(涂刷处理)、绿木霉以及混合菌(浸渍处理)、黑曲霉(任意一种处理方式均可),其中浸渍处理方式适用霉菌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6.
对杨树溃疡病菌拮抗菌ZJNU8990发酵液抗菌谱和稳定性进行研究,为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分离纯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采用平板对峙法或杯碟法测定拮抗菌株ZJNU8990发酵液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表明该拮抗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对苹果腐烂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白叶枯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无任何抑制作用。以杨树溃疡病菌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测定发酵液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光稳定性。结果表明: 拮抗菌发酵液在温度低于90℃时,抑菌效果稳定,121℃下则抑菌活性完全丧失;在酸性条件下,随pH值降低而小幅下降,而在碱性环境中,随着pH值增加而明显降低;经紫外光或自然光照射后抑菌活性略有降低。因此认为,杨树溃疡病菌拮抗菌ZJNU8990发酵液具有一定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DFG菌株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采用不同化学物质处理方法结合琼脂打孔法研究不同培养基、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其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温度、蛋白酶、酸碱、紫外线照射和反复冻融等因素对其抑菌物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培养基培养的DFG菌株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4cm;发酵液经100℃处理30min,抑菌率仍达65%;对酸碱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经紫外线照射和反复冻融后性质稳定;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蛋白酶K不敏感,可用有机溶剂对短短芽孢杆菌DFG菌株抑菌物质进行部分萃取。  相似文献   

18.
玉米芯发酵饲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玉米芯综合利用的潜力,以玉米芯中分别加入豆粕、花生粕、麸皮和玉米粉为发酵原料,选用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进行单菌和混合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纯玉米芯在自然条件下,好氧发酵有利于提高粗蛋白质的含量,厌氧发酵有利于提高还原糖的含量;玉米芯中加入蛋白质源饲料辅料(花生粕和豆粕)后,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厌氧发酵有利于提高粗蛋白质的含量,黑曲霉好氧发酵有利于提高还原糖的含量;玉米芯中加入能量饲料辅料(麸皮和玉米粉)后,黑曲霉发酵有利于提高粗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红菇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浸提法分别处理红菇子实体干品以获得提取液,并研究其抑菌作用。[结果]红菇子实体的超声波提取液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随超声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红菇子实体的微波提取液对不同菌种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较弱。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时,红菇子实体提取液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但以无菌水为提取剂时其仅对黑曲霉有抑制作用。红菇子实体的浸提法提取液只对黑曲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超声波提取法所获得的提取液对不同菌种的抑菌作用较其他提取方法要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