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作为中国天麻的三大产区之一,大方是其主要产地,质量和产量均居首位。2008年,大方天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大方县被国家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天麻之乡"。简述大方县发展林下仿野生种植天麻的条件以及效益,并为大方县发展林下仿野生天麻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
周洋 《乡村科技》2023,(9):89-9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药材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中药材原材料的快速繁育、田间常态化管护逐步转向林下仿野生种植、药园零残留管护,其原生态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贵州省仁怀市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实践,从种植地块选择、林间清理及整地、采种选种、种子处理、播种、间苗、移植、后期管护、采收和贮藏等方面对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深化成熟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促进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西藏仿野生种植天麻Gastrodiaelata中天麻素含量,并将其与野生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进行对比。[方法]采用HPLC测定天麻素含量。[结果]西藏波密县仿野生种植天麻的天麻素介于0.41~2.28 g/kg,其平均含量为0.88 g/kg,比当地野生天麻高4倍。[结论]在生长的生态环境、生长年限、采挖季节相同或较接近情况下,仿野生种植天麻品质高于当地野生天麻。在波密县推广仿野生种植天麻技术切实可行,该项目有较强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的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及养护方法应用对于铁皮石斛的种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其种植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确保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更加合理,提升铁皮石斛种植效果。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几年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种植实践经验,针对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铁皮石斛的价值,并对其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以及养护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德江县及类似生产区实现天麻种植产业的区域特色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实地走访、文献调研等方法对德江县城区及其辖区乡镇仿野生天麻种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德江天麻仿野生种植品种主要为红天麻、乌天麻和黄天麻;主要采用春、夏、冬连续滚动种植模式,春冬栽以无性繁殖技术扩大规模,生产商品麻;夏栽以有性繁殖技术培育麻种。德江县仿野生天麻种植存在种植技术应用及推广力度不够、资金不足及资金利用效益低、市场对接及产品研发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从提升"两菌一种"的规模和质量、夯实产业持续发展基础及推进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升仿野生栽培天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石斛属植物资源丰富,用途广泛,但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致使野生资源相对匮乏。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林下仿野生种植和棚内仿野生种植技术,包括附生树种与环境的选择、品种选择、栽植、种植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人工栽培驯化和扩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镇雄县天麻仿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野生天麻数量急剧下降,市场需求量逐年加大,为满足市场需求,弥补野生天麻数量上的不足,人工仿野生栽培天麻技术在镇雄县试验了多年,人工仿野生栽种天麻的技术适种地域广,生长周期短,极具种植、开发、推广价值。现将人工仿野生天麻栽培技术介绍如下,旨在让镇雄县天麻种植户在天麻种植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彝良县把做优做强天麻产业作为全县脱贫致富重要抓手来抓,截至目前,全县天麻仿野生种植总面积达5.99万亩,采挖天麻2.68万亩,鲜天麻产量达1147万千克,实现种植产值15.28亿元,按全县超过50万农业人口计,人均天麻收入超过3000元,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大产业。彝良是"昭通天麻"的主产地,仿野生种植的核心区,人工仿野生种植天麻已有30多年的历史。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石斛属植物资源丰富,用途广泛,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野生资源相对匮乏。基于此,对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林下仿野生种植和棚内仿野生种植技术进行研究,通过附生树种或树体选择,品种选择,种植后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概括,总结两种栽培技术,进而为人工栽培驯化和扩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林下栽培标准化技术示范成效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野生种植是达到药材自然化生长、集约化生产的主要种植技术。广西国有黄冕林场进行了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研究,结果显示,铁皮石斛的种植成活率达95%以上,苗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18个月后每丛采收鲜品150g。建成林下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区,对广西区推广林下栽培铁皮石斛技术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5个金线莲品种在宁波地区杂木林下进行仿野生种植,比较其栽培性状和品质。结果表明,在宁波林下仿野生种植最有潜力的品种是大叶品种,但是管理难度相对较高;最容易种植的品种是溢绿2号,但是其品质有欠缺;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是红霞,管理难度、外观、产量和品质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简述沾益区中药材林下仿野生种植现状、优势,针对存在的林下栽培管理技术滞后、种植模式单一、部分中药材品种面临枯竭等问题,提出抓队伍建设,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保护濒临灭绝中药材品种;转变发展模式,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培养药农的市场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等对策措施,旨在为沾益区中药材林下仿野生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纪贤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2):2869-2871
本文介绍铁皮石斛林下活树捆绑和横杆捆绑两种新型种植模式,并与温室大棚传统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活树捆绑种植和林下横杆捆绑种植模式节约土地资源,不与传统农业争土地,有利于病虫害防控,在种植业提质增效、成本管理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另外,基于当下保健品消费市场和林下生态经济政策等社会背景,本文探讨了铁皮石斛仿野生林下种植新模式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天麻仿野生栽培是在天麻适宜生长地区模仿野生环境进行的人工栽培活动.野生天麻适生于年平均气温8~15℃,最高气温低于30℃,空气湿度较大的冷湿环境.仿野生栽培首先要考虑环境条件是否适宜,应选择适宜天麻生长的林地、林间、遮荫地进行仿野生栽培.  相似文献   

15.
黔东南州基于人均耕地少,林地多的实际,积极盘活林地资源,大力发展见效快的林下仿野生食用菌种植、中药材立体种植、培育珍稀绿化苗木等林下经济产业,推进建设林下特色产业基地,实现保护生态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机统一,分析了发展林下经济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作用,并结合黔东南州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黔东南州林下经济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天麻生产环境、生长特性以及当前仿野生栽培歉收原因等的阐述.提出天麻高产稳产优质仿野生栽培应抓好场地选择、有性繁殖等7项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结合天麻栽培管理实践,从选地、菌床培养、菌材加工、菌材摆放、接种蜜环菌、菌塘管理、种植方法、生长期管护、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阐述了天麻栽培技术,以期推进天麻仿野生种植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89-90
通过对景谷县重楼种植发展的现状分析,结合景谷县实际,提出重楼在景谷县仿野生种植技术措施,包括种植地块选择、地块规划及整地、品种选择、选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内容,以期为景谷县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灰树花林下仿野生栽培关键技术,以指导北方地区灰树花的林下仿野生栽培与管理,促进林下灰树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灵芝素来有"仙草"的美誉,药理研究发现灵芝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同时药理成分也非常的丰富,防病治病作用突出,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延年益寿功效,尤其在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运动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作用比较明显。另外,灵芝对美容养颜,以及艾滋病防治功效显著,因此,灵芝在我国中药宝库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用珍品。正是由于灵芝的特点与丰富的功效,加强灵芝种植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然而,在发展林下灵芝仿野生栽培过程当中,由于诸多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导致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产量不高。针对这一问题,进一步深化当地林下仿野生灵芝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更加显示出其重要性。本文在对当地气候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分析林下仿野生灵芝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相关措施,希望能为当地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当地灵芝种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