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全收粪尿的方法,研究了饲喂粗料相同而精料不同的泌乳奶牛乳液中尿素氮浓度与总氮排泄量(粪氮 尿氮)关系。结果表明,乳尿素氮浓度与奶牛总氮排泄量密切相关,说明乳尿素氮可以用来监测奶牛向环境中排泄氮的总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畜禽粪便经黑水虻转化前后碳、氮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利用7日龄黑水虻幼虫转化猪粪和鸡粪,进行转化前后碳、氮相关指标测定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黑水虻对猪粪和鸡粪的转化率分别为8.36%和10.42%,猪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分别升高了5.86%和47.64%,鸡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分别下降了11.67%和4.68%,两者的溶解性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显著降低。黑水虻转化后,猪粪和鸡粪中分别有18.93%和10.49%的碳及31.42%和32.58%的氮被幼虫吸收利用,74.83%和57.43%的碳及43.71%和60.25%的氮保留在虫粪中。相比转化前的畜禽粪便,虫粪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明显增加,其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猪粪、鸡粪和两组虫粪的优势菌门。黑水虻转化后,粪便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向着降解蛋白质和脂肪方向演变,鸡粪源虫粪中分解纤维素的菌群丰度高于新鲜鸡粪,且主要来自于厚壁菌门,猪粪源虫粪中分解纤维素的厚壁菌门丰度下降,但放线菌门中木质素降解菌丰度上升。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显示两组虫粪中ABC转运蛋白、氨基酸生物合成和碳代谢功能基因丰度最高,且鸡粪源虫粪中的代谢基因丰度要高于猪粪源虫粪。研究表明,黑水虻幼虫对鸡粪的转化效率高于猪粪,转化后猪粪、鸡粪中碳、氮大部分转入虫粪,部分转入虫体,部分损失,其中鸡粪中的碳损失高于猪粪,而猪粪氮损失高于鸡粪。猪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提高,鸡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降低,而两者的溶解性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都降低。黑水虻转化显著改变了猪粪和鸡粪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了有机物降解菌的丰度,增强了粪便中微生物的碳、氮代谢。  相似文献   

3.
挑选60头体重(20.15±1.1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低磷组、低氮低磷组,分别饲喂含17.5%粗蛋白质+0.60%磷、17.5%粗蛋白质+0.44%磷+0.1%植酸酶、15.10%粗蛋白质+0.44%磷+0.1%植酸酶+合成氨基酸日粮。试验期47 d,研究了日粮氮、磷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氮磷排放及粪便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氮低磷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各组间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无显著差异。(2)低磷组、低氮低磷组食入氮、尿氮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6.67%(P0.05)和25.61%(P0.01),以及21.32%(P0.05)和50.19%(P0.01);粪氮、总氮排泄量、氮沉积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磷组、低氮低磷组食入磷、粪排泄磷、尿排泄磷和总排泄磷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磷利用率则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和对照组相比,低磷组大肠杆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氮低磷组乳酸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对照组提高了5.11%(P0.05),而大肠杆菌数量和p 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降低饲粮中蛋白质和磷含量,通过添加植酸酶和氨基酸,可显著降低氮磷排放量,而不影响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人体粪尿氮排放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了年龄、体质指数对人体粪尿氮排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体尿氮和粪氮排泄量分别为9.16和1.33 g/(cap·d)。粪、尿氮排泄量随着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但因机体体质的差别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总体上,体质指数高者其尿氮也明显增多,而粪氮则没有明显变化。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这2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建立了一种粪尿氮排放模型,以期为人体粪尿氮排放的估算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太湖地区规模奶牛场粪尿年产生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估算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产污与排污量,采用源强估算法监测与估算奶牛场的泌乳牛和育成牛4个季节的粪尿产生量,同时监测了奶牛饲料氮磷摄入量与奶牛在运动场的粪尿产生量。结果表明:①每头泌乳牛日平均排泄粪便32.03 kg、尿20.93 kg,育成牛日平均排泄粪便13.58 kg、尿7.60 kg;泌乳牛日平均氮、磷产生量分别为274.23 g和95.93 g,育成牛每日氮、磷产生量分别为54.15 g和18.05 g,泌乳牛排泄量明显大于育成牛。②泌乳牛磷摄入量与磷排泄量呈线性相关(P0.05),r=0.935 9;氮排泄量与饲料氮摄入量相关性不显著。③奶牛夏季在运动场上粪尿产生量占粪尿总产生量的30%左右,冬季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6.
樟科植物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粪尿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樟科植物提取作为脲酶抑制剂对仔猪粪尿氮排泄的影响,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30日龄断奶仔猪480头,按胎次、体重相近和公母基本一致分成5个处理组,分别饲喂添加不同剂量樟科植物提取物的日粮,即空白对照组Ⅰ、150 mg·kg-1组Ⅱ、300 mg·kg-1组Ⅲ、450 mg·kg-1组Ⅳ、600 mg·kg-1组Ⅴ,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头猪.结果表明:第Ⅳ、Ⅲ组与第Ⅰ组相比,料肉比分别降低5.67%(P<0.01)和4.64%(P<0.01);第Ⅳ、Ⅴ组与第Ⅰ组相比,粪样中微生物的脲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第Ⅴ、Ⅳ组的尿素分解减少,总氮保持率提高,48 h后与第Ⅰ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樟科植物提取物的添加使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提高、尿素氮含量降低.试验结果表明樟科植物提取物添加在断奶仔猪日粮中能够促进仔猪生长,抑制粪中脲酶活性,减少粪尿氮排泄,最佳使用剂量为450 mg·kg-1饲料(Ⅳ组).  相似文献   

7.
将90头平均体重为(32.0±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水平17.47%、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2~5组为试验组,采用2×2因子设计,粗蛋白质水平为15.46%和13.49%与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为0.80%和0.85%。试验期50d。结果:(1)日粮粗蛋白质水平15.46%、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对猪的生长性能无影响(P>0.05),尿氮排出量显著降低;当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增至0.85%时,猪的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尿氮、粪氮排出量显著降低。(2)日粮粗蛋白质水平13.49%、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对猪的生产性能无影响,尿氮、粪氮及总氮排出量显著降低;当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增至0.85%时,影响猪的生长。结论: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4个百分点,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保持0.80%不变,对生长猪生长性能无影响,氮排泄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考察血酮(血液中酮体)浓度、产羔情况及粪便微生物区系组成,评估过瘤胃胆碱(RPC)和过瘤胃葡萄糖(RPG)缓解围产期母羊能量负平衡的效果。试验期共57 d,从产前30 d到产后20 d,预饲期7 d。选取80只妊娠期(120~130 d)湖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RPC组每只每天添加3 g RPC,RPG组添加15 g RPG,RPC+RPG组添加3 g RPC和15 g RPG。结果表明,1)RPG组母羊在产羔当天血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RPC+RPG组羔羊初生质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RPC和RPG的添加没有改变门水平和属水平上母羊粪便的优势菌种类,但影响了核心菌群的相对丰度,各试验组厚壁菌门和瘤胃球菌科UCG-010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PC+RPG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RPG组毛螺菌科AC2044群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围产期母羊饲粮中添加RPC和RPG均有助于提高羔羊初生质量,提高母羊肠道中碳水化合物利用菌拟杆菌门...  相似文献   

9.
探讨在理想氨基酸模式下,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粪便指标和氮排泄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18%(对照组)和粗蛋白质17%、16%、15%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泌乳期21d。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3个百分点,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粪便水分、粪便pH值、粪便乳酸杆菌数和大肠杆菌数无显著影响(P>0.05),粪氮排泄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0.
选用240只50周龄健康的临武鸭蛋鸭,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第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钠,第2、3、4、5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0.3、0.4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二葡萄糖酯。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鸭。预试期7d,正试期63d。试验结束后测定供试鸭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形态指标及回肠和盲肠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对产蛋后期蛋鸭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肠壁厚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均无显著影响;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组降低了回肠中变形菌门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杆菌属及盲肠中变形菌门和厌氧螺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了回肠中肠杆菌属及盲肠中拟杆菌门和普雷沃氏菌属、肠杆菌属、理研菌科RC9菌属的相对丰度;第2组回肠中属、种水平的OTU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最高,回肠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且埃希氏菌属–志贺氏杆菌属相对丰度最低,盲肠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最高。综上可知,饲粮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降低了回肠中有害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有利于肠道健康,饲粮中亚硒酸二葡萄糖酯的适宜添加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猪粪尿N产生量及其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每年来自猪养殖过程中的粪尿数量巨大,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氮素养分.根据2004年猪养殖统计数据,在确定不同养殖方式下(农户散养、集约化养殖)各猪种(育肥猪、母猪、幼猪)氮排泄参数基础上,对1999年和2004年我国农户散养和集约化养殖下各猪种粪尿N产生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1)2004年我国猪粪尿N产生量约为1 293.1×104 t,空间变异性较大,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南、河南等省;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尿N承载量全国平均值约为99.4 kg·hm-2,大部分省(市)都超过了均值,湖南省最高,达327.5 kg·hm-2,虽然北京、天津、上海三市猪粪尿N产生总量不多,分别仅占全国总量的0.6%、0.6%、0.3%,但其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尿N承载量却较大,分列第3、8、10位;全国农户散养下猪粪尿N产生总量约为集约化养殖下产生总量的2倍,除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集约化养殖猪粪尿N产生量较农户散养下产生量大外,其他省(市)散养猪粪尿N产生量均较集约化养殖大,两者比例在(1~8):1之间.(2)1999-2004年间,我国猪粪尿N产生量年平均增长41.2×104 t,增加量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南、河南、山东、河北5省;各省(市)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尿N承载量也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但上海市则以年平均约11%的幅度下降,这与其控制当地养殖数量政策有直接关系;从1999-2004年变化趋势看,来自集约化养殖过程的猪粪尿N产生量所占比重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猪粪尿氮产生量及氨挥发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在确定不同养殖方式的(农户散养、集约化养殖)各猪种(育肥猪、母猪、幼猪)氮排泄量和NH3排放因子参数基础上,对2004年河北省农户散养和集约化养殖下各猪种粪尿N产生量及NH3挥发量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1)2004年河北省猪粪尿N产生量约为81.6×104t,空间变异性较大,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唐山、保定等地区;农户散养下猪粪尿N产生总量约为集约化养殖下总量的2倍;(2)2004年河北省猪粪尿NH3挥发量约为28.5×104t,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区挥发量最大;农户散养下猪粪尿NH3挥发量约为集约化养殖下总量的3倍多;(3)农户散养、集约化养殖下猪粪尿NH3-N损失率分别为34%、19%,集约化养殖要比农户散养更有利于N素保持与利用,有利于减少NH3挥发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饲料蛋白对翘嘴鲌氮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健康的翘嘴鲌为试验鱼,以褐鱼粉为蛋白源, 配制5个蛋白水平的等能、等必需氨基酸平衡关联度(EAA)的半精制饲料;又以豆粕替代鱼粉、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配制5个关联度的等蛋白、等能的半精制饲料,探讨饲料蛋白水平和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翘嘴鲌氮排泄的影响. 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翘嘴鲌氮排泄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翘嘴鲌每日氨氮和尿素氮平均排泄率和排泄峰值随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每日氨氮排泄率和饲料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当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超过40.5%时,氨氮排泄量显著增加(P《0.05),内源氮不受饲料蛋白水平和大豆蛋白替代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为(15.0±1.0)℃下,研究了饥饿及再投喂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体质量为69.56 g±2.35 g)氨氮、活性磷排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初期牙鲆氨氮、活性磷排泄率呈直线下降,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排泄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再投喂后,各饥饿处理组牙鲆氨氮、活性磷排泄率快速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摄食对牙鲆氨氮、活性磷排泄率的影响显著(P〈0.05)。在饥饿和饱食状态下,牙鲆氨氮、活性磷排泄率的峰值均出现在10:00,为摄食后4 h,以后逐渐下降;低谷均出现在18:00;再投喂期间平均氨氮排泄率昼夜差异不显著(P〉0.05),活性磷排泄率白天略高于夜间(P〈0.05)。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紫黑翼蚌耗氧率和排氨率及其昼夜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静水呼吸法测定了在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紫黑翼蚌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变化,比较了雌雄蚌的呼吸代谢差异,并研究了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7~27℃条件下,紫黑翼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雄蚌耗氧率高于雌蚌,但无显著性差异;而雄蚌排氨率低于雌蚌,且在22℃、27℃条件下排氨率差异显著(P=0.014,P0.01);在27℃条件下,雄蚌的氧氮比显著高于雌蚌(P=0.019),这可能与紫黑翼蚌雌雄生理差异有关;22℃时,紫黑翼蚌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夜间显著高于白天,雌雄蚌的呼吸代谢高峰均出现在凌晨1:00~3:00,除雄蚌的排氨率低谷出现在9:00~11:00,其他低谷均出现15:00~17:00。在22℃条件下,雄蚌一昼夜平均耗氧率高于雌蚌,而平均排氨率低于雌蚌,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结果初步揭示了温度对雌雄紫黑翼蚌呼吸代谢的影响及昼夜变化规律,为提高其人工驯养成活率、池塘合理放养及雌雄生长差异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葛长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81-1883,1887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的河蚌在不同氨氮水平下对其氨氮排泄的影响。[方法]在半现场条件下,利用静水系统研究了4种体重水平的河蚌在3个水体氨氮水平下的排泄率。试验中水温保持在24.0℃左右,颗粒悬浮物浓度维持在0.05~0.06g/L。[结果]在试验的体重和氨氮水平范围内,随着体重和外界氨氮浓度的增加,河蚌的氨氮排泄率均下降。当体重(以软组织干重计算)小于2.94g时,氨氮主效应大于体重主效应,反之,体重主效应则大于外界氨氮主效应。体重和水体氨氮水平的交互效应对氨氮排泄具有促进作用,当河蚌体重大于7.66g时,交互效应大于氨氮浓度主效应,反之,氨氮浓度主效应则大于交互效应。在该试验范围内,体重主效应大于交互效应。[结论]体重较轻的河蚌氨氮排泄率更易受到水体氨氮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