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苗根结线虫病是国内外茶树种植区苗床茶苗毁灭性病害。本文主要探索利用氨水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的可能性。试验表明,防治效果与施药(氨水)穴距和施剂量有密切的关系,穴距10×10cm、剂量20ml 的防治效果可达62.6—92.5%,对照区只有12.1  相似文献   

2.
正茶苗的根结线虫病是由土壤中一种病原线虫引起,病原线虫入侵茶树根系便可导致虫害发生,主要危害幼龄茶树和茶苗,3年以上茶树抗病能力增强,一般不会发生根结线虫病,虫病发生严重时,茶苗萎蔫不振甚至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对茶树生长、茶苗繁育危害较大,在烟台茶区发生的主要是花生根结线虫。一、发生症状当土壤中的病原线虫侵入茶根后,茶树根部发生畸变,使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大的像黄豆粒,小的如油菜籽,且畸变根系易密集成根结,同时病株地上部分会出现叶片萎蔫发黄,枝条干枯,植株生长不良,植株衰弱等症状,若  相似文献   

3.
茶苗根结线虫病是国内外茶区一种毁灭性的苗期病害。在东南亚及非洲产茶园都有发生。国内已知发生在浙江、台湾、广东、广西及四川等省。广东省海南区在1966年发现此病为害茶苗造成大面积枯死现象。1975年华南农学院线虫病研究室和我所  相似文献   

4.
姚学坤  喻盛甫 《茶叶》1993,19(4):20-22
茶苗根结线虫病是滇南茶区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严重影响苗圃及茶园的建设与发展,经我场的土壤分析,每100克病土中2龄根结线虫含量有时高达3000条以上,为害最重的地块,茶苗发病率100%,死亡率90%以上,在旱季甚至全部死亡。思茅是茶苗根结线虫病为害较重的地区,过去每年都有茶苗受害而死亡,以致茶园投产推迟,经济效益显著降低。为此,我们从1985年以来,对此病作一些调查与试验,并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5.
茶苗根结线虫病是国内外茶区茶苗的毁灭性病害。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印度、中非等国及我国的台湾、浙江、广西、广东、四川等省都有发生。1975年华南农学院和广东海南岭头茶场茶科所曾对海南五个茶场的100多亩苗圃进行调查,发病面积达到98%,其中死苗率达80~90%的苗圃约占20%。1976年广东省罗定县金鸡公社播种茶籽150担,本可供3000亩地的茶苗,但由于此病的侵染,只够种50亩。同年白马岭茶场播种茶籽30担,茶苗全部因发病死亡。而目前在防治方面尚未有一种方法或药物能彻底消灭苗床上的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6.
用5点法调查海南岛南繁区棉花根结线虫病,并采集棉花根结线虫病样本。运用形态学观察和同工酶分析鉴定棉花根结线虫。结果表明:(1)南繁区的南滨农场和师部农场的棉花根结线虫病发病率达40%,发病程度最高为3级,根结指数最高为29;(2)鉴定该棉花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初步提出棉花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华安县地处闽南漳州市西北部,种茶历史悠久,是漳州的主茶区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苗根结线虫病在我县育苗地有危害加重和蔓延的趋势。据在仙都镇茶育苗圃调查,主要病源一般株发病率10.3%~18.8%,个别田块高达49%,受害茶苗死亡率达85%,严重威胁着我县茶产业的发展。主要病源是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药剂对盆栽榕树基质线虫和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阿维菌素和40%毒死蜱乳油对盆栽榕树基质线虫和根结线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100mg/kg的2%阿维菌素处理后15天基质线虫防治效果达到99.67%,处理后45天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仍达到95.7%。使用100mg/kg的2%阿维菌素灌根防治根结线虫时对榕树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茶苗根结线虫病又称根瘤线虫病,是国内外茶树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据报道,此病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斯里兰卡、澳大利亚以及中非等国都较严重,我国在60年代初于浙江余杭县闲林公社首次发现此病,以后广东海南、韶关、英德、肇庆和四川重庆的澄江公社等地陆续有过报道,浙江农业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香蕉根结线虫病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2013年,在福建省漳州市进行香蕉根结线虫病害的分布和危害性调查,结果表明:香蕉根结线虫病发生普遍,田间香蕉的株发病率达79.3%,苗圃香蕉假植苗株发病率达94.8%,带病香蕉苗成为香蕉根结线虫病的重要侵染源。香蕉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种类鉴定结果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 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且存在根结线虫的混合种群。  相似文献   

11.
花生根结线虫病在我区发生为害甚烈。据湛江地区农科所83年早造对雷州半岛三县一市(徐闻、海康、遂溪、湛江市郊)的初步调查,花生根结线虫病发生为害面积约占4成多,受害田生长很差,产量很低。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已成为花生生产能否上得去的急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加速防治工作开展,为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依据,84年早造,我们对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产的20%益收宝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并取得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2.
铁灭克(Temik)为氨基甲酸酯类内吸杀虫、杀螨、杀线剂。有效成分为2—甲基—2—(甲硫基)—0—(甲氨基甲酰基)丙醛肪。 大鼠口服LD50为0.9—1mg/kg。1984年由日本长瀬公司提供(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制造)15%颗粒剂,在我省进行防治花生线虫病试验,试验地点在栖霞县桃村镇十字线村。花生根结线虫病以Meloldogyne hspla Chitwood为主。  相似文献   

13.
粤西垦区有20多年的种茶历史,1989年,全区茶园面积达2.4万亩,年产干茶3000多吨,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茶树病虫害相继发生,为害也日趋严重。目前,垦区茶园的主要病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黄蓟马、茶卷叶蛾、茶蚜、螨类、刺蛾类、介壳虫类、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炭疽病、红锈藻病、圆赤星病、根结线虫病等,其中,假眼小绿叶蝉对生产茶园构成了严重威胁,一般年份,在不防治的情况下,产量损失达30%~40%,发生高峰期,当轮茶减产达70%以上,严重的可造成无茶可采。经过防台,产量损失仍达10%左右。每年全区用于防治害虫的农药达35.5吨,费用60多万  相似文献   

14.
红麻根结线虫病是我县红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阻碍了红麻生产的高产优质。红麻根结线虫病易发于连作红麻地块,随着红麻连作地块的增加和连作年限的延长,其危害日益加重。为了减轻红麻根结线虫病的危害,提高红麻的单产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了红麻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 红麻根结线虫病及其危害红麻根结线虫病是红麻主要病害之一,由病原线虫侵染根系而引起。线虫侵入红麻后,病株根系产生许多瘤状突起,使红麻根系功能减退,麻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生长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5.
红麻是一种重要的纤维作物,但在生产上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易感染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现将国内外红麻根结线虫病发生及其防治试验研究概况整理记述如下。 1927年,Hartly首先发现西爪哇地区有根结线虫为害红麻。此后,世界各产麻国对根结线虫病作了报道。在我国,张锦泉和来元直在1951年报道了我国浙江红麻根结线虫的为害情况。本世纪七十年代以  相似文献   

16.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耕地面积有限,苦瓜连作现象严重,根结线虫对苦瓜的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苦瓜的产量和品质。针对海南省苦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发生规律以及栽培特点,总结提出适合海南省苦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海南苦瓜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防治红麻病虫害,试验结果表明,托福灵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菌剂,对红麻立枯病和炭疽病有较好防治效果.辛硫磷是一种长效高效杀虫剂,对红麻地下害虫和根结线虫病有较好防治效果.轮作也是防治根结线虫病的有效办法.Bt乳剂对红麻造桥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带有甘薯茎线虫病的病薯完全粉碎后接种土壤,薯苗栽植时一部分处理用辛硫磷500倍、800倍浸根,一部分处理采用生物制剂阿维菌素3 000倍、5 000倍液浇窝,不施药用清水浇窝作为对照,进行甘薯茎线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辛硫磷800倍浸根处理能有效的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薯块发病指数低于其他处理,防治效果高于其它处理。阿维菌素3 000倍处理作为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农药也可以应用到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上。  相似文献   

19.
甘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高世汉(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66100)王庆美,王建军(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250100)甘薯根结线虫病,俗称“地瘟病”,主要发生在山东省的崂山、胶南、威海、荣城、淄博等沿海地区,浙江和福建的部分市地也有发生。由...  相似文献   

20.
红麻病虫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英  刘伯忠 《中国麻业》2003,25(1):28-30
本试验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防治红麻病虫害,试验结果表明,托福灵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菌剂,对红麻立枯病和炭疽病有较好防治效果。辛硫磷是一种长效高效杀虫剂,对红麻地下害虫和根结线虫病有较好防治效果。轮作也是防治根结线虫病的有效办法。Bt乳剂对红麻造桥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